1、帮你制订高三学习计划! 01 知己知彼,制定有效目标 知己 对自己的 成绩定位 有清晰的了解;知彼 明白自己与理想学校之间有多少距离。 1.如何做到知己? 首先我们做个小测试,你用平常成绩就可以对应找出最适合你的复习方式,超级实用哦,耐心测一测! 在此之前,你首先需要了解,你是哪一类学习型格学生? 【测评】你属于哪一类学习型格学生? 【测评道具】大型考试各学科成绩单(月考级以上) 02做一份行之有效的计划表 第一步回归课本,梳理知识 1、基础知识点梳理:概念、原理、规律 (包括法则 )、专业术语、数字、符号、过程或步骤的陈述。 2、浏览课本辅助学习资料: 小资料 为什么 ? 课外读 等。 3、
2、注意对理科实验的复习,不能只关注实验题目的练习,要注意常用仪器的使用,回顾做过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二步回顾试题,查缺补漏 1、关注已做过的试题中的错题,也是考前复习的重点之一。分数的增长点就在错题上,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建议进行专题的复习。要有对考试大纲进 行专门的研究,以把握命题方向,还要有穿插解题思想与方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步潜心研究高考试题 对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进行研究,把握今年的命题方向与脉搏。怎么研究? 1、做:做题的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复习中把握好 度 ,特别是防止在训练
3、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 2、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 3、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 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这里面还要穿插如何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进行专项训练,学会 秒杀 客观题,规范解答主观题。 第四步规范答题,保证时间 特别要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好习惯,使用规范的专业学科术语答题。很多考生题一看都会,但是分数就是拿不全,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准确了,但表达的不准确、不到位,不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问题。 所以平时做题一定要
4、落实在试卷上,不能只看,答题时表达要准确规范,要会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要言简意赅准确无误。 目前高考阅卷都是网上阅卷,对书写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平时的书写一定要养成工整规范的好习惯。 第五步协调好考试与复习的关系 复习阶段,各种各样的测验、考试将比较频繁。认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训练和考试,分析失分中有多少分是自己会做而未得的分,丢分的原因是什么。 应该有意纠正自己不良审题、解题的习惯,尽量减少无谓的丢分。同时做完每套试题之后,要总结归纳自己做这套卷子的收获,切忌钻研难题好高骛远。 第六步调节应试心态 在复习中要实现巨大的跨越,就要学会培养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命运。平时多与老 师交流,与
5、他人友好相处,相信自己,笑口常开,这些对保持好的备考状态都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学总会下意识地将测验或考试的成绩与自己的学习水平、近期的复习效果乃至将来的高考成绩等一系列问题挂起钩来,一旦成绩有所起伏,便对自己产生怀疑,增添许多心理压力。 其实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会有多大的提高与下降,一次两次的成绩并不能决定什么,要对自己有信心,应学会调整心态。 对于高考,甚至每一次考试,大家都要战略上重视,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心态上轻视,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努力过就好,更何况努力后的 成绩都不会太差 03不同层次学生重点不同 1.尖子生:扎实基础,稳步前进 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踏实一点的方
6、法可能更适合我。 考上清华大学的肇嘉辉最强调的是 踏踏实实往前走 。 他毕业于一个市级重点中学,在年级里排名基本都在前十位。在安排复习计划的过程中,他从不盲目求快,而是坚持 跟着老师的步伐走 。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题目很多都是他已经掌握的,肇嘉辉却没有因为自己是优等生就轻视它们。 他认为,尖子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的应该是方法上的探索,而不是单纯地看一个个步骤和最终的结果。肇嘉辉发现, 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可能不是因为尖子生解题能力特别高,而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能够有效避免错误。 2.中等生:重视双基,重点专练 我的个性就是这样,虽然成绩中不溜秋,但老师还是没办法忽视我,我有冲劲。 吴章
7、辉理解中等生身份的 尴尬 忽略并不代表老师不关爱中等生,往好的地方想, 老师对我们应该还是挺放心的 。 回顾自己的高三生活,吴章辉给像他一样的中等生支了一招: 激励自己,树立目标,让自己兴奋起来。 吴章辉的学习方法很明确 重视双基、淡化偏怪、针对训练、重点专练、掌握扎实的解 题技巧。 吴章辉还有自己的独特一招:他分科目列表,将自己最有把握的知识、基本掌握的部分以及最薄弱的环节都陈列在表格上,不断发现不断补充,形成一个个性化的表格。 3.后进生:抓中低难度题目,拿好基础分 周正虽然成绩不好,但他很在乎高考,也在乎高三复习。他为了提高成绩,买了很多参考书、习题集,但成绩依然不见起色。老师建议他:精
8、选精练,以中低难度的题目为主,不把过多时间放在高难题目上。对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周正信奉 态度决定一切 这句话, 我经常 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 我能行 , 我可以做到 ;在复习中,从可以看懂的、有能力做的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培养学习的兴趣。我知道,高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态度嘛。 4.偏科生:强优补弱,一科也不能少 秦嘉嘉是个文科生,她和很多文科生一样,数学成绩不好,高三的时候,一度想放弃数学,把时间用来巩固自己的优势学科。她的数学老师及时地摆正了她的想法,鼓励她各科要均衡发展,一科也不能少,这样才能考上好大学。 老师建议她只买一本参考书,多做典型题型,在复习的起始阶段,放慢做题的速度,边做边想,是否 还有其他方法来解答这道题,这道题所涉及的内容还会较多地出现在哪些题型里?这样一边做题,一边累积成就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不知不觉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