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一、 编制目的为保证本次基坑边坡支护工程的安全能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设计部门所提出的要求,同时满足公司安全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使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均能在受控状态下按进度和安全质量目标完成,特编制本工程施工方案。二、 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1.1、投标标书及预算文件、施工合同要求;1.2、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国家法律法规;1.3、施工图纸及引用图集、设计变更、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现场情况;1.4、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1.5、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第三层次文件;1.6、建 设 部 建 质 200987
2、号 文 危 险 性 较 大 的 分 部 分 项 工 程 安 全 管 理 办 法 ;2、相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本工程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进行。应用于本工程的土建施工主要技术规范见下列目录: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 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三、工程概况1、综合概况1.1、工程名称:1.2、建设地点:1.3、建设单位:1.4、设计单位:1.5、支护类型:喷锚支护1.6、基坑开挖
4、深度: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 6.5 米7.5 米,基坑底部标高主楼-7.5m。 1.7、计划工期:46 天2、地质情况根据该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土层情况如下:素填土(Qml):黄褐色,下部灰褐色-青灰色,湿,松散,主要成份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上部含较多碎砖瓦块等杂质。下部含零星碎砖瓦屑,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 2.1-3.0 米,层厚 2.1-3.0 米,平均厚度 2.28 米。粉土(Q4al+pl):黄褐色,局部为青灰色,湿,中密,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较低,土体中含少量暗红色铁、锰质染斑,下部含少量细砂,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突
5、变接触。层底埋深- 3 -3.5-4.8 米,层厚 1.1-2.7 米,平均层厚 1.90 米。细砂(Q4al+pl):浅黄色,湿-饱水,稍密,上部含少量泥质,下部质纯,平均不均匀系数 Cu4.9,平均曲率系数 Cc2.34,分选性较好,级配不良,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渐变接触。层底埋深 5.3-5.9 米,层厚 0.5-2.2 米。平均层厚 1.23 米粗砂(Q4al+pl):浅黄色,饱水,稍密,局部地段上部含少量泥质及中砂,下部含少量砾卵石,平均不均匀系数 Cu4.4,平均曲率系数Cc3.2 ,分选性较好,级配不良,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该层在本
6、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渐变接触。层底埋 6.8-7.7 米,层厚 1.2-1.9 米。平均层厚 1.68 米。含卵粗砂(Q4al+pl):浅黄色,灰黄色,饱水,中密,分选性较差,含 9.3-15.3%,平均 13.2%的卵砾石,部分地段含量较高,分布不均,砾石成份主要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等,砂粒成份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平均不均匀系数 Cu 18.3,平均曲率系数 Cc2.2,分选性一般,级配良好。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渐变接触。层底埋深 10.7-11.1 米,层厚2.2-4.0 米,平均厚度 3.41 米。-1 粉质粘土(Q4al+pl ):褐黄色-灰黑色,湿,可塑状,含
7、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地段土中夹大量砂粒,该层土仅分布在 ZK10、ZK15 、ZK16 钻孔处,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顶埋深 7.9-8.2 米,层底埋深 9.4-9.6 米,层厚 1.4-1.6 米。平均层厚1.47 米。含卵砾砂(Q4al+pl):褐黄-灰黄色,饱水,中密,含 3.1-19.4%,平均 12.5%的的卵石,部分地段较富集,卵石粒径一般在 0.2-5.0 厘米之间,最- 4 -大可达 10 厘米以上,磨圆度中等,平均不均匀系数 Cu21.4,平均曲率系数 Cc1.27. 分选性一般,级配良好,砂粒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卵砾石原岩
8、成份主要为石英砂岩、石英岩等。局部夹少量泥质,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渐变接触。层底埋深 17.2-21.8 米,层厚 6.3-11.1米,平均层厚 8.53 米。粉质粘土(Q3al+pl):浅黄色,湿,坚硬,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较好,含少量黑色铁锰质结核。土中含多量灰白、灰绿色泥质团块。局部夹少量粗砂,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 28.0-29.1 米,层厚 7.1-11.1 米。平均层厚 9.12 米。含砾粗砂(Q3al+pl):灰白-灰绿色,饱水,密实,含 5.6-21.3%,平均 15.8%的砾卵石,砾石径粒一般在 0.2-1.0
9、厘米之间,磨圆度中等,平均不均匀系数 Cu19.5,平均曲率系数 Cc2.47. 分选性一般,级配良好,砂粒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砾石原岩成份主要为石英砂岩、石英岩等。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 31.8-33.5 米,层厚 3.5-4.8 米,平均层厚 4.17 米。粉质粘土(Q2al+pl):灰白色-灰绿色,湿,坚硬。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较好,含少量黑色铁锰质结核。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 41.8-43.3 米,层厚 9.8-10.1 米,平均层厚 9.93 米。泥质粗砂(Q2al+pl):灰绿色,饱水,密实,含
10、 26.5-34%,平均 28.3%的泥质,部分地段含零星砾卵石,平均不均匀系数 Cu15.7,平均曲率系数Cc2.2. 分选性一般,级配良好,砂粒成份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卵砾石成份主要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等,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 5 -突变接触。层底埋深 50.4-50.7 米,层厚 7.2-7.7 米,平均层厚 7.43 米。粘土(Q1fgl):灰绿色,湿,坚硬状,含少量粗砂、砾砂及角砾,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层底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 9.6 米。3、水文概况在基坑开挖范围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岩溶地下水。上层滞水埋深2.84.4m,水量小,不具统一的地下
11、水位,并随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岩溶地下水分布在灰岩面、溶洞中,含水量受岩溶影响,变化大,具微承压性,为承压类型,稳定水位埋深 1.84.4m。4、设计概况基坑支护采用喷锚网支护采用 16 钢筋作土钉,土钉孔直径不小于110。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为 100,面层内配置 6.5200200 钢筋网。三重旋喷止水帷幕。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基坑西北面侧支护桩桩顶-0.8m,要求桩端进入基坑底部 5.0 米,且进入 2灰岩不小于 4.0 米。锁口梁面平自然地面,标高为-0.4m。 3 基坑其它面采用土钉墙支护。4.1、基坑开挖边坡修整后,应及时设置泄水管并初喷 30mm 厚砼面层,封闭
12、暴露的土体,土体暴露时间不宜大于 4 小时。4.2、锚杆施工:锚杆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进行调整,以保证锚杆的极限承载力。4.3、锚杆施工:钻孔的水平方向误差不应大于 100mm,垂直方向误差不应大于 50mm,钻空偏斜度不应大于 3%.4.4、在锚杆施工前必须对土层锚杆进行破坏性的抗拉拔试验,基本试验应在土层锚杆的实际施工场地进行,土层条件、所用锚杆的参数材料,施工工艺等均应与实际使用条件相同,实验数量在每一典型土层中不少于 3 根。并务必使破坏发生在土与锚固体的结合处。 4.5、悬臂支护桩采用隔桩施工,并应在灌注混凝土 24h 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冠梁施工前,应将支护桩桩顶浮浆凿除清理干净,桩
13、顶以上出露的钢筋长度Lea.让挖孔桩与桩顶梁相互锚固,使整排悬臂桩连为一个整体。4.6、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必须按规范对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进行跟踪- 6 -观察和监控,基坑冠梁设 2 个水平位移监测点,离基坑边 3 米沿基坑周边每隔 15 米设沉降监测点一个 。并应有完整的观测记录,形象的图表,曲线和观测报告,出现不利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处理,基坑检测项目的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报警值(最大值)为 0.2H%、周围地面沉降变形报警值(最大值)为 0.2H%。四、施工部署1、施工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项目部配备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领导指挥,以项目班子为核心,组建施工队伍。在项目经理的领
14、导下,项目部全面负责现场的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成本核算等工作,并根据作业计划和施工预算提出劳动力、材料、机具需用计划,统一指挥生产,保证本工程的工期、质量、成本、职业健康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等各项控制指标实现。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管理体系详下图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2、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的计划工期为 46 天,具体详见基坑支护施工进度横道图。(附图- 7 -二)3、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计划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功率(KW)混凝土输送泵 HTB60 1 台 55泵输送管 200m砼搅拌机 JS500 1 套 45电焊机 DN-300 2 台 352=70砼试模 15015015
15、06 套经纬仪 1 台水准仪 S3 1 台钢筋切割机 202KW 2 台 4.4潜水泵 50100 10 台 2.5闪光对焊机 UN1-150 1 台 150KVA筋切断机 GQ40-1 1 台 5.5Kw钢筋弯曲机 QJ6-40 1 台 4Kw砼喷射机 PZ-5 1 台 5.5kw砼搅拌机 JZC350 1 台 5.5kw空压机 VF12/n 1 台 7.5kw锚杆钻机 MGJ-30 2 台 11kw灰浆泵 HB50-5 1 台 4kw4 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表 名 称 规 格 计量单位 合 计钢筋 综合 t 51.8水泥 42.5 t 122.57- 8 -碎石 1 -5 m
16、3 257.35砂 中砂 m3 55.0商品砼 C25 m3 855、主要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劳动力计划统计表五、施工准备1、施工平面布置1.1、布置原则及依据1.1.1、本工程根据设计图纸为依据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以现有的施工场地,合理安排,做到文明整洁。1.1.2、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机器设备。1.1.3、道路、排水、排污等满足文明施工等有关建筑管理的国家政策技 术 工 普 工电焊工 2 人 杂工 15 人电 工 2 人 灌浆喷射班 12 人锚杆钻机操作人员 4 人 钢筋班 6 人测量员 2 人 泥 工 12 人合计 55 人注:按流水作业的施工流程作业人员可灵活调配。- 9
17、-及工程区施工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对工区环境保护、防火安全的要求。具体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三)现场设置若干个干粉灭火器,以满足工区施工防火需要。2、现场作业条件准备2.1、施工前要协同建设单位了解地下电缆和管道埋设情况,以及其它旧基础等障碍物,认真做好障碍物的清除与管道的保护工作。2.2、认真做好轴线的引测工作,现场必须设置好四个以上轴线控制点,用混凝土保护好,并引测到固定构筑物上,大样经业主、监理签认后可进行放样。2.3、开工前对进场的机械设备作全面系统的检修工作,做好保养和润滑。2.4、监测周边建筑物地面沉降情况,收集周边建筑物的监测原始数据。2.5、开工前做好场地的排水工作,在基
18、坑外用 M5.0 水泥砂浆砌筑长宽高为 300mm300 mm 240 mm 排水明沟,土方开挖完成后做好基坑集水工作。3、技术措施准备3.1、熟悉会审、图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和地质资料,配备必要的标准图集和规范、规程,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 3.2、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土方施工的特点,工程量、质量要求和紧急处置方案。3.3、熟悉上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学习会审文件等有关内容。3.4、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列出各施工阶段主要工种、劳动力、主要材料的需用量及主要施工机械台班需用量表,为编制工程进度计划提供依据,再根据劳动定额编制施工预算,进行两算对比。3.5、研究好施工程序
19、,明确各专业工种之间配合关系,对参加施工人员分别作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实行层层交底,并将书面交底存档。3.6、做好排水措施。在基坑内设置临时排水坑将水直接排出或排入集水坑后由抽水泵抽至沉淀池。基坑周围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设置明沟排水至市政管网。3.7、组织基坑监测准备工作,具体详见第十章节.- 10 -3.8、基坑分批开挖验收后,应分批立即进行垫层施工,防止太阳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基土原状结构。垫层应浇筑至排水沟边,根据开挖面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尽快浇捣,以减少基坑的暴露时间。六、土方开挖1、基坑开挖程序: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抄平1.1、基坑开挖前,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
20、挖长度,按放线分块(段)分层挖土。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在四侧或两侧直立开挖或放坡,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侧检查。1.2、本工程采用反铲挖土机开挖,由 轴向 轴方向开挖。土方开挖深 1 19为 6.5 m,土方开挖工程量比较大,开挖工作面集中,须与锚喷支护交叉作业,分层开挖、分层支护,每层开挖支护为 1.8m,每层每段喷锚施工完 2 天后方能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施工。工程桩桩间土的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时应改用小斗。注意不要碰工程桩引起移位或损坏。1.3、不得挖超过设计标高以下,接近设计标高时,应暂留 300mm500mm 厚的土层采用
21、人工修整,边挖边修坡,以保证不扰土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在距基底设计标高 200mm 处,找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引桩拉通线,确定承台或基础梁的宽度,清底后进行验收。1.4、基坑边角部位,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方运到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以便机械挖走。1.5、在工地出口处设 8m 宽,10%15%的坡道作为土方运输道。当土方挖至设计标高时,挖土机边退边挖坡道的土方,挖土机无法开挖的部分最后用人工开挖,用塔吊吊到出口处。1.6、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坑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将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 500mm,以利挖方顺利进行。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施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