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四帖疏(排).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394054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149 大小:2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经四帖疏(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观经四帖疏(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观经四帖疏(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观经四帖疏(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观经四帖疏(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观经四帖疏 刘宋畺良耶舍 译经 唐 沙门 善导 集记 目 录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1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 一 5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 二 27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三 66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四 109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1 1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人生世间 , 祸福吉凶 , 相为倚伏 。 其所得 损益 , 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诸佛愍自己与一切众生 , 为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之所逼恼。因思所受苦报 , 由于过去恶业所感。而所造恶业 , 由于当六尘境 , 不了如幻如化 , 妄起贪瞋痴心之所致也。是知贪瞋痴之烦惑 , 乃一切众生之大怨家 。 从兹以戒定慧 ,

2、断贪瞋痴 。 复还本具之天真 ,以成无上之觉道 。 然则三苦八苦等 , 实三世诸佛之导师 ,而一切众生永离众苦 , 常享诸乐之无上良缘也。观无量寿佛经者 , 普令一切若凡若圣 , 同于现生 , 往生极乐 。或顿或渐 , 证无生忍 , 以至圆成佛道之大法也。以圣则自力具足 , 兼仗佛力 , 故所证入 , 最为直捷 , 以故华藏海众 , 同愿往生也。凡 则仗佛慈力 , 带业往生 , 即已超凡入圣 , 证不退位。从兹渐修 , 必至圆满菩提而后已。此经中品戒善世福 , 下品作众恶业 , 及五逆十恶 , 将堕地狱 , 由称佛名 , 遂得往生也。如是力用 , 最为洪深。盖由阿阇世王 , 乘大愿轮 , 示为

3、恶逆 , 囚父禁母 , 而为发起。其母厌离娑婆 , 愿生极乐。并为未来众生 , 求往2 观经四帖疏 生法。世尊乃为说此观想西方依报国土 , 种种庄严 。 正报佛及观音势至 , 相好威德。以及九品往生 , 若因若果之十六观。于第八像观之首 , 发明宗要云 , 诸佛如来 ,是法界身 , 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 ,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 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 , 是心是佛。诸佛 正遍知海 , 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 , 谛观彼佛 。 须知法身入想 , 理实甚深。心作心是 , 事本平常 ,平常非常 , 甚深非深。能圆悟者 , 方名达人。于第十三观 , 特为劣机众生 , 开方便门 , 令

4、观丈六八尺之相。第十六观 , 又令恶业重者 , 直称名号。由称名故 , 即得往生。是知相有大小 , 佛本是一。观不能作 , 称即获益。于此谛思 , 知持名一法 , 最为第一。末世行人 , 欲得现生决定往生者 , 可弗宝此持名一行哉。溯自经传此方 ,智者 , 善导 , 清凉 , 灵芝 , 各为著疏 , 后唯智者一疏独传 , 余三皆佚。清光绪间 , 杨仁山居士 , 由东瀛请来此经善导疏 , 无量寿经慧远疏 , 往生论昙鸾 注。皆久佚之法宝 , 俱为刻行。善导疏不用谛观等深意 , 但直释经文 ,俾中下根人 , 易于趣入 , 及其趣入 , 不言谛观 , 而谛观自然了了矣。可谓契理契机 , 善说法要。弥

5、陀化身 , 殆非虚传。莲宗二祖 , 万代景仰。奈传之久远 , 错讹甚多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3 3 因息心详校而重刻焉。 民国十三年甲子元旦常惭愧僧释印光撰 观经四帖疏卷一 (玄义分) 5 5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 一 刘宋畺良耶舍 译经 唐 沙门 善导 集记 玄义分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志 横超断四流 愿入弥陀界 归依合掌礼 世尊我一 心 归命尽十方 法性真如海 报化等诸佛 一一菩萨身 眷属等无量 庄严及变化 十地三贤海 时劫满未满 智行圆未圆 正使尽未尽 习气亡未亡 功用无功用 证智未证智 6 观经四帖疏 妙觉及等觉 正受金

6、刚心 相应一念后 果德涅槃者 我等咸归命 三佛菩提尊 无碍神通力 冥加愿摄受 我等咸归命 三乘等贤圣 学佛大悲心 长时无退者 请愿遥加被 念念见诸佛 我等愚痴身 旷劫来流转 今逢释迦佛 末法之遗迹 弥陀本誓愿 极乐之要门 定散等回向 速证无生身 我依菩萨藏 顿教一乘海 说偈归三宝 与佛心相应 十方恒沙佛 六通照知我 今秉二尊教 广开净土门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 此观经一部之内,先作七门料简,然后依文释义。观经四帖疏卷一 (玄义分) 7 7 第一、先标序题;第二、次释其名;第三、辩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第四、正显说人差别;第五、料简定散二善通别有异;第六、和会经论相违,

7、广施问答,释去疑情;第七、料简韦提闻佛正说得益分齐。 第一、先标序题者 。窃以真如广大,五乘不测其边;法性深高,十圣莫穷其际。真如之体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无边,边体则元来不动。无尘法界,凡圣齐圆。两垢如如,则普该于含识。恒 沙功德,寂用湛然。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故使大悲隐于西化,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三檀等备,四摄齐收。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乐果。 只为 群迷性隔、乐欲不同,虽无一实之机,等有五乘之用。致使布慈云于三界,注法雨于大悲。莫不等洽尘劳,普沾未闻之益。菩提种子藉此以抽心,正觉之芽念念因兹增长。依心起于胜行,门余八万四千。渐顿则各称所宜,

8、随缘者则 皆蒙解脱。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 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 仁 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8 观经四帖疏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此即略标序题竟。 第二、次释名者 。经言:佛说

9、无量寿观经一卷。言“佛”者,乃是西国正音,此土名觉。自觉觉他,觉行穷满,名之为佛 。言自觉者,简异凡夫。此由声闻狭劣,唯能自利,阙无利他大悲故。言觉他者,简异二乘。此由菩萨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双行不著有无也。言觉行穷满者,简异菩萨。此由如来智行已穷,时劫已满,出过三位,故名为佛。言“说”者,口音陈唱,故名为说。又如来对机说法,多种不同,渐顿随宜,隐彰有异。或六根通说,相好亦然。应念随缘,皆蒙证益也。言“无量寿”者,乃是此地汉音。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 汉相对,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