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 言 论语 内容 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是中国 春秋时期 一部 语录体 散文集 , 主要记录 孔子 及其弟子的 言行 ,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 20 篇、 492 章,首创了“语录体”,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 (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 )。南宋时, 朱熹 将它与 孟子 大学 中庸 合称为“ 四书 ”。 论语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
2、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论语经典赏析节选了论语经典语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论语,了解中国的历史及其礼仪文化,学会如何做一个正直的“君子” 。例如,论语中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这句话可以教会小学生们应该如何成为君子,告诫他们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即君子应该是庄重而不骄傲的人,这句话简单明了,很容易使小学生接受;再者,论语中有许多告诫人们应该如何学习的篇章,其中最著名的一句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它可以教
3、会小学生应该如何学习,让小学生早早知道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最后,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人生思考的哲学性话语,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明了时间宝贵、来 去匆匆的道理,教诲人们应该倍加珍惜时间。 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从论语中挑选有价值的篇章让小学生来充分阅读,不仅可以使他们学会如何做人,还可以使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 二一六年三月 - 1 -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 。名丘,字仲尼。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
4、,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 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贵族出身 孔子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为安抚商朝的贵族,封于亳,国号宋,即宋国,所以孔子是殷商的贵族后裔。 圣人降世 孔子母亲颜征时年十八,其父叔梁纥已经七十二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周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
5、怀孕,故谓之“野合”。鲁襄公二十二年 (前 551年 )八月孔子降生。孔子生而头上圩顶,而又因其母曾祷于- 2 - 尼山,故名“丘”。 早年生活 孔子三岁丧父,其母带孔子与其兄孟皮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 (俎豆 )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孔子返回。 政治生涯 孔子自 20 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 30 岁
6、时,已有些名气。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 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 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 9 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 岁了。 鲁定公十三年,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 3 - 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
7、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 55 岁。 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 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 10 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 5 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
8、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 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二年 (孔子 59 岁 ),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 7 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 岁时又回到卫国, 68 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 4 - 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
9、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驾鹤西去 孔子晚年专注于 教育和古籍整理。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公元前 480 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一这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公元前 479 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倚于门前遥遥相望,叹
10、息道:“太山 (即泰山 )坏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 !”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 3 年,子贡为孔子守坟 6 年。 - 5 - 上篇:为人、处事篇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译文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赏析: 即使像孔子那样的圣人,圃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客观条件,也不能无所不通,完美无缺;也必须虚心向环境学
11、习,以强的人为师,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已不断进步。 2.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论语宪问 译文 :爱他,能不让他勤劳吗 ?忠于他,能不劝告教诲他吗 ? 赏析: 要是真爱一个人 ,比如爱自己的孩子 ,- 6 - 不能溺爱 ,太宠爱了就害了他,也就是平常人们说的娇生惯养,温室里的花经不得风雨 ?为了让你所爱的人真正成才,要使他“劳” ,这个劳并不一定是让他去从事生产劳动 ,而要让他知道、尝受生活的辛苦艰难,接受苦难教育,培养他意志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衰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译文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 ,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
12、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 ,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 ,有害处。 赏析: 作为择友的标准以及识别好朋友坏朋友时可以作参考。 4.君子喻于义,小人 喻 于 利 。 论语里仁 译文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明白大义,而那些- 7 - 心怀鬼胎的人只明白自己的利益。 赏析: 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 ,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 以利害。 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 ,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译文 :看见贤人就希望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
13、的毛病。 赏析: 见贤思齐,就是自觉地树立榜样,督促自己不断地上进。见不贤而内自省就是对照别人检查自己,吸取教训,使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应当牢记这个格言。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译文 :可以在三军中夺取一国的主帅却不能强迫一个普通平民放- 8 - 弃他的志向。 赏析: 孔子认为“夺帅”是战争中可以诉诸武力的手段,“夺志”是对人性的侮辱,是对人格的践踏。两句后来被广泛引来勉励人们要坚强不屈,坚贞不渝,保持高尚节操,矢志不变。 7.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赏析: 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 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