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图谱大全.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397734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类图谱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鸟类图谱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鸟类图谱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鸟类图谱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鸟类图谱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下载 (26.3 KB) 2009-10-23 10:01 1、蓝喉歌鸲 雀形目 鹟科 歌鸲属 PASSERIFORMES Muscicapidae Luscinia svecica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 (14 厘米 )的色彩艳丽的歌鸲。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 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 (亚种 abbotti 最小 )、蓝色的深浅度 (亚种 saturator 深, svecica 浅 )

2、以及在蓝色及栗色胸带之间有无黑色带 (svecica)。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有时在夜间鸣叫。告警时叫声为 heet 似 (JI)。联络叫声为粗哑的 truk 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 中国 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 saturatior 和 kobdensis 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 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 abbotti 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

3、西藏西部也有记录。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类灌丛。 习性:惧生,常留于近水的覆盖茂密处。多取食于地面。走似跳,不时地停下抬头及闪尾;站势直。飞行快速,径直躲入覆盖下。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 2000 年 8 月 1 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 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八哥 中文别名:鸲鹆、鹦鹆、寒皋、华华 拉丁 文学名: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Linnaeus, 1766 年 ) 英文名: myna 或 mynah 分类: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椋鸟科 属:八哥属

4、八哥为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额羽甚多,形特延长而竖立,与头顶尖长羽毛形成巾帻;头侧或完全披羽,或局部裸出。两性相似。共有 6 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国有普通八哥等 4 种。普通八哥通体黑色,嘴基上羽额耸立,形成羽帻;头顶、颊、枕和耳羽具绿色金属光泽;上体 余部沾褐;初级飞羽基部和初级覆羽先端白色,形成大型白色翼斑;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具白端。下体灰黑色,尾下覆羽黑而具白端。八哥是中国南方常见的鸟类。自陕西南部至长江以南各省,以及台湾和海南省均有分布。在村寨、田野、山林边缘的灌丛中都有它们的踪迹。喜群居,常数十成群栖息于大树上。杂食性,常尾随耕田的牛,取食翻耕出来的蚯蚓、蝗虫、

5、蝼蛄等;也在树上啄食榕果、乌桕籽、悬钩子等。繁殖期 4 7 月。每年可繁殖 2 次。在树洞或建筑物的裂缝中营巢,有时也利用喜鹊、椋鸟等的旧巢;巢浅盂状,用稻草、树叶、羽毛等堆成。每窝产 卵 4 枚。卵浅蓝色。八哥是笼鸟,性温顺易驯,又能模仿人言以及其他鸟类的鸣声。 3、 渡鸦 概述:渡鸦是体 形最大的全黑色的鸦属物种。凸尾;嘴粗大,嘴峰弯曲。喉和上胸部羽毛长呈披针状;上喉、颊和上体及初级飞羽外翈具蓝、淡紫蓝和紫色,这种光泽是由不同角度的入射光不同的变化。后颈羽基淡灰。分布于北半球,是所有鸦科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目前已知有八个亚种,不同亚种之间在外表上只有些许分别,但在遗传学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6、 【中文名称】渡鸦 【中文别名】老鸹、渡鸟、胖头鸟 【拉丁学名】 Corvus corax 【命名 时间 】 Linnaeus,1758 【英文名称】 Common Raven, Northern Raven, Raven 【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鸦科、鸦属 渡鸦是数种鸟喙厚并具有黑色羽毛的鸟类统称,体型较乌鸦大。渡鸦和乌鸦近缘,同属于鸦属。渡鸦的喙比乌鸦厚得多,羽衣更为蓬松,尤其是喉部的羽毛。渡鸦的羽毛光亮,还带有蓝色或紫色光辉。 渡鸦成鸟身长 56-69 厘米,翼展 116-118 厘米,体重 690-1600 克,寿命 16 年。是雀形目中最重的鸟类。在较冷的地区,如喜玛拉雅山及格陵兰

7、岛的渡鸦的体型和喙较大;而在温暖地区的渡鸦体型及喙的比例较小。渡鸦的喙很大并略微弯曲,楔形的尾巴明显分层,羽毛大部分都是黑色有光泽,虹膜深褐色。颈羽长尖,脚爪淡褐灰色。幼鸟的羽毛相似但较深,自颏至上胸、颈侧、下腹羽为黑褐,羽片松散,虹膜暗褐,嘴、跗蹠和趾黑色。虹膜蓝灰色。 渡鸦很长寿,尤其是在笼子中或受保护的环境下。在伦敦塔中就有多于40 岁的渡鸦。在野外的寿命则较短,一般只有 10-15 年的寿命。 4、栗背伯劳 中文学名:栗背伯劳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伯劳科 中文属名:伯劳属 中文俗名:无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 Lanius colluriodes 英文名: Chestaat-bac

8、ked shrike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esson,1834 物种信息:体长约 20 厘米。上体栗色,头顶、颈背及上背灰色,具黑色过眼纹而无眉纹。雄鸟额黑,雌鸟额具白色棕纹。 两翼及尾黑色,初级飞羽的白色块斑于飞行中明显,尾羽边缘及尾端白色。与棕背伯劳的区别在尾较短,且具白色羽缘。虹膜红褐;嘴深灰;脚偏黑。时断时续的叫声似红尾伯劳。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印度支那及中国南方。栖息于山地乔木及灌丛地带,也常停立在枝头、村寨附近的篱笆或电线上,注视地面昆虫并捕食,主食鞘翅目昆虫。本种的生态很少报道。据La Touche(1930)报道,于 6 月 19 日采到 1 巢,位于幼杉树上,距地 2.

9、5m,由带有花序的草茎编成,内衬细草棍;卵淡青或淡黄色,上具淡灰、紫及黄褐色斑点。指名亚种 (L.c collurioides Lesson)。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 2000 年 8 月 1 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5、鹩哥 南亚鷯哥 (Gracula religiosa)鷯哥 hill mynah 亦作 hill myna。 雀形目 (Passeriformes)椋鸟科 (Sturnidae)的许多亚洲种鸟类的统称,外形略似鸦。南亚鷯哥 (Gracula religiosa)是有名的能学说话的鸟。体长约 25 公分 (10 吋 ),黑色

10、有光泽,翅有白块班,黄肉垂,嘴和脚淡橙色。野生的咯咯地或尖声鸣叫,笼养的能模仿人说话,比它的主要对手灰鹦鹉学得还像。家八哥 (Acridotheres tristis)约 20 公分长,黑、棕色,翅和尾有白色,眼周围有橙色皮肤;已引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夏威夷。八哥 (A. cristatellus)黑色,翅有白色块班,脚和嘴黄色,原产于中国和中南半岛,在 1900 年引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岛,但并未扩散。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鹩哥 ( Grackle )又名叫秦吉了、九宫鸟、海南鹩哥、海南八哥、印度革瑞克 ,雀形目、椋鸟科。鹩哥和八哥是 “ 同门兄弟

11、” ,但鹩哥鸣声更美且能不学自鸣,其种群数量亦较少。 鹩哥是驰名中外的大型、鸣叫型笼养观赏鸟。其歌声嘹亮婉转、富有旋律,并善于模仿其他鸟鸣声,经过训练还能模仿人语,学唱简单歌曲。 分布范围: 印度至中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及海南岛、东南亚、巴拉望岛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 亚种 intermedia 为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南方包括海南岛的热带低地。地区性常见,但因被捕捉为笼鸟而数量大为减少。 体形特征: 体长 28.1 厘米,嘴峰 22 毫米,翅 164 毫米,尾 80 毫米,足 30 毫米。 6、丝光椋鸟 汉语拼音: sgunglingnio 拉丁文名: Sturnus sericeus 英文名: Silky stanl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