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概况.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402173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概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概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概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概况 一、蔗糖业在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1 年,我国糖料播种面积 165.4 万公顷,糖料总产 8656 万吨,面积比 1991 年减少了29 万公顷,而总产却增加了 238 万吨; 2001/02 榨季食糖总产 820 万吨,同比增加 29 万吨,其中蔗糖所占比重由 1991 年的 79增加到 90左右。食糖总产居巴西、印度之后位列世界第三大生产国。 蔗糖业已成为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2001 年全国制糖行业总产值约 250 多亿元,其中糖料产值约 170 亿 元。广西近年来蔗糖工业总产值达 110 亿元以上(按可比价

2、格计算,下同),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 12.09、占轻工业产值的28.49,年上缴税收 12 亿元,农民甘蔗收入近 60 亿元,涉及农村人口 2600 万人,有 28个国家级贫困县的 450 万人通过种蔗脱贫。云南每年蔗糖产值 40 多亿元,农民甘蔗收入 25亿元,涉及 600 余万蔗农, “八五 ”以来,全省 73 个贫困县中有 24 个县的 200 万贫困人口靠发展蔗糖生产脱贫致富。甘蔗主产县(市)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中,有 30 -70来源于蔗糖业。因此,甘蔗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 口、稳定地方政权、促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疆、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蔗

3、糖业生产现状 (一)产区布局 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生产布局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 2001 年广西、云南、雷州半岛等西部蔗区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的糖料面积比重由 1991 年的 34.6增加到 53.8;其蔗糖产量 1991 年占全国的 47.3,1996 年上升至 62.2, 2001 年达到 79.3。 我国最大的蔗糖基地广西甘蔗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50 万公顷以上, 蔗糖产量占全国的 40以上。 2005-2010年榨季广西食糖产量 (单位:万吨 ) 制糖期 05/06 06/07 07/08 08/09 09/10 11/12 全国总

4、产量 881.5 1199.41 1484.02 1243.12 1073.83 1045.42 广西产量 537.7 708.6 937.2 763 710.2 672.8 (二)品种生产水平 建国以来,我国甘蔗生产经历了三次品种更新,国家和各省共审定了百余个甘蔗品种。 “六2 五 ”以来审定了约 60 个 品种,其中桂糖 11、粤糖 63-237、粤糖 57-423、赣蔗 8、川蔗 8、闽糖 70-611 等 20 多个品种先后成为我国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 5000 多万亩,取得了上百亿的经济效益。但自育品种在综合性状方面始终未能取代引进品种,六、七十年代的 F134、Nco310、 Co

5、740、 CP49-50,八、九十年代的 ROC10、 F172、 ROC16 等都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年种植面积有的达到百万亩甚至几百万亩,已逐渐成为各地主栽品种。 我国甘蔗平均单产已从 1995 年的 58.5 吨 /公顷增加到 2001 年的 63.5 吨 /公顷,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60 吨 /公顷);单产水平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福建、广东单产超过 75 吨 /公顷,广西 63 吨 /公顷,云南 56 吨 /公顷,而海南只有 45 吨 /公顷。广东遂溪县已连续十年平均单产超 75 吨 /公顷,甘蔗蔗糖份达 13.5,面积、单产、总产、产糖量三项指标均居全国县级同类型蔗区之首;广西平均单

6、产 63 吨 /公顷,比 1990 年的 47.5 吨 /公顷提高了 33.7,而滇西南蔗区平均单产 60 吨 /公顷以下,占总面积 80的旱地平均仅 52.5 吨 /公顷,干旱是影响我国主产区糖料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此外,我国各主产区品种单一化、 熟期单一化十分严重,加之长期连作,甘蔗黑穗病、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已成为我国蔗区危害最严重、最普遍的病害。据调查,华南各地尤其是 广西旱地甘蔗的黑穗病发病率普遍达到 20,花叶病的发病株率达到 30以上,每年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 (三)加工能力及水平 2000 年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我国糖业进行史无前例的结构调整,国家拿出 120多亿资金关闭

7、破产 150 家制糖企业,全国糖厂由 539 家减少到 359 家,保留制糖能力 780万吨,其中甘蔗和甜菜糖厂分别为 340 家和 19 家、制糖能力分别为 695 万吨和 85 万吨,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内蒙和黑龙江等省区。 2000/2001 制糖期全国开工糖厂数为 330 家,其中甘蔗糖厂 282 家,甜菜糖厂 48 家,广西、云南、广东居前三位,分别有 98、 84、 45 家开工制糖。 (四)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一是生产条件较差。我国甘蔗生产的自然环境较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多种植在干旱、瘠薄的 “望田天 ”,甚至是 30o 的坡地,旱灾为害突出。广西蔗区有效

8、灌溉面积 60 万亩,还占不到 8,云南有水利灌溉的高产蔗区约 50 万亩左右,仅占总面积的 14.4,相比之下泰国有灌溉条件的蔗田占 45,巴西占 50,澳大利亚昆士兰为 55。 二是生产规模较小。我国户均甘蔗种植面积 0.4 公顷,澳大利亚农场规模大多在 30-250公顷,平均 80 公顷,泰国每户蔗农的种植面积达 25 公顷,巴西户均 40 公顷。我国糖厂甘蔗平均日处理量为 1300 吨,仅是国外一般规模的 1/8-1/5,其中日处理量超过 4000 吨以上的糖厂不到 30 家,而国外糖厂一般都在 8000 吨以上。 三是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我国甘蔗平均蔗糖分 13.12、平均产糖率

9、10.5、吨糖耗蔗量 9.35 吨,而澳大利 亚平均蔗糖分 15.43、平均产糖率 13.58、吨糖耗蔗量 6.8-7.2吨,我国甘蔗单位面积产糖量仅为巴西、美国的 76、澳大利亚的 56。我国糖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出糖率低,含糖率为 13的甘蔗,加工的出糖率仅为 10多一点,即使是规模大、设备相对先进的企业出糖率也只有 11.7;我国日榨 3000 吨甘蔗规模的糖厂职工平均达 600 人以上,是国外同规模厂的 3-10 倍;工人人均年产糖 10-20 吨,与国外的 2003 吨 /年 ?人相差 10-20 倍;制糖煤耗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制糖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 5-10 倍;澳大利 亚从

10、 1979 年开始就实现了收获机械化,巴西、古巴的机械化收获率分别达到 50和72,而我国仍处于手工收获阶段,吨蔗收获费用 35-40 元,占甘蔗售价的 1/4,收获支出是实行机械化收获的 6.7 倍,甘蔗成本占制糖总成本的比例高达 75,比其他主产国高出10 个百分点。 四是企业的财务费用过高。我国 80 年代后期建的糖厂,由于资本金不足,基本上是靠银行贷款修建,负债率一般都在 80以上。至 1998 年底,制糖行业资产负债率达 87.84,其中资产负债率高于 80的企业占 46,高于 120的占 14,而国外糖 厂均在 50以下。因此,我国许多糖厂平均吨糖的财务费用在 200 元以上, 1

11、995-1999 年制糖企业累计亏损额近 100 亿元,此后经结构调整,行业总体效益有所回升, 2000/01 榨季全国食糖企业实现利润 19 亿元。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我国制糖成本偏高。巴西、澳大利亚和泰国是世界上三大蔗糖出口国,原糖成本分别为 6.5 美分 /磅、 7 美分 /磅、 8.5 美分 /磅,折合为白糖为人民币 1264-1652 元 /吨。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制糖成本在 2700 元 /吨左右(甜菜糖在 3000 元左右)。 三、蔗糖业发展的市场前景 (一)国内市场需求 食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既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现为世界第五大食糖消费国,但人均

12、消费水平仅 6.7 公斤,相比之下,世界平均水平为 21.66公斤,亚洲为 24 公斤,发达国家甚至高达 50-60 公斤。食糖消费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糖精超量超范围的滥用。据统计,我国糖精年内销量达到 1 万吨左右,按 400-500 倍的甜度当量计算,相当于 400-500 万吨食糖。如果加上 1995-1999 年年均 770 万吨食糖产量, “九五 ”期间我国糖的年消费量相当于 1170-1270 万吨,人均消费甜味品实际已达到 10 公斤。 2001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2010 年)中提出,到 2010年我国人均年食糖摄入量为 9 公斤

13、,加上工业用糖,全年食糖消费总量预计为 1400 万吨,若进口承诺 195 万吨成为现实的进口量,则国内食糖产量应达到 1200 万吨以上。因此,今后十年如能有效禁止糖精的使用,则我国食糖生产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国际市场供需关系 据国际有关糖业机构预测, 2001/2002 年度世界食糖产量为 1.319 亿吨,较 2000/2001的 1.293 亿吨增加 260 万吨;消费量为 1.325 亿吨,同比增 210 万吨;预计库存量 5990 万吨,同比增 40 万吨,为历史最高记录,库存 /消费比为 46,远大于 27的正常水平。国际糖价在 2001/02 榨季糖价下跌 27的基础上

14、,预计 2002/03 年将继续下跌 7,国际原糖价格可能在每磅 6 美分左右。按照 20配额内关税 (到 2004 年降至 15 ),当国际市场原糖价格8 美分 /磅时,每吨原糖进口加工为白糖的生产成本折合人民币约为 3000 元( 17的增值税、运距最短的泰国到我国每吨糖运费 17 美元、 7的损耗、贷款利 息、装卸费等),价格每上涨或下降 1 美分,每吨进口糖生产成本变化 300 元。因此,在国际原糖价格 6 美分 /磅时,每吨进口原糖加工为白糖后的生产成本为 2400 元,比国内价格低 200-300 元,预计配额内食糖数量可能变为现实的进口量,约占我国食糖消费总量的 15。 4 (三

15、)我国蔗糖业发展潜力 从我国甘蔗生产和其他农产品的竞争力比较来看, 1991-1997 年甘蔗的比较优势度稳定在 0.84-0.91 之间,比其他农产品生产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同时资源配置效率有所上升,生产的社会净效益从 1991 年的 0.34 元 /公斤增加到 1997 年的 0.86 元 /公斤。从有效保护率看,中国农产品的有效保护率 1993 年得到普遍提高,到 1997 年多数处于正保护状态,但甘蔗仍处于负保护,有效保护率一般为 -71 -88,意味着甘蔗的潜在国际竞争力将随着有效保护的提高而增强,甘蔗与其他农产品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我国甘蔗生产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应用优良品种,规

16、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制糖企业通过体制改革,减员增效,提高管理水平,可望使我国在 2010 年甘蔗单产达到每公顷 75吨以上,产糖率达到 13.3-14.0,吨糖耗蔗量下降到 7.5 吨,则保持现有栽培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年产蔗糖可达 1034 万吨,加上甜菜糖 150-170 万吨,则可满足国内需求。我国原料蔗收购费用占吨糖成本的 70以上,每吨甘蔗的农业成本为 140 至 150 元(包括蔗种、种植、肥料、砍蔗人工费等)。如果甘蔗单产能够提高到 75 吨 /公顷,每吨蔗的农业成本可以降到 117 至 125 元,农民承受甘蔗降价的能力将大大增强,甘蔗收购价格可以降至每吨 150元左右,食糖含

17、税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在每吨 2500-2600 元,则通过发展国内生产替代进口的可能性增大,我国食糖供求的回旋空间就更大。所以从动 态看,我国糖业正处于一个复苏和即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糖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我国糖业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与传统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四、蔗糖业发展策略 (一)加强甘蔗优势区域规划和建设 优势产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糖业结构和优化糖料生产布局,改善生产条件,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动力,加快良种培育和技术引进步伐,提高糖料种植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和

18、配套保障职能,利用 WTO 的有利规则,增强我国食糖的竞争力。 优势产区的选建原则是形成相对稳定的连片规模化生产带,在今后十年仍是我国糖料生产的主产区,并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优势产区中的制糖企业经过了改组改制,今后五年有可能通过兼并形成大的企业集团;制糖企业布局合理,原料生产、收获、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衔接、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区域内以县为单位近四年来甘蔗面积稳定在 10 万亩以上,甘蔗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 3。 根据以上原则, 国家初步选定桂中南、滇西南和粤西为全国的甘蔗优势区域,涉及甘蔗总面积约 1000 万亩,占全 国甘蔗面积的 55左右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建设内容,一是改水治旱:加

19、强原料区治旱工程建设,主要是田间沟渠配套、节水灌溉设施;二是良种工程建设:主要是国家、地方的育种基地、示范工程、质量标准、良种繁育、产业化建设,形成育、繁、推、销一体化的良种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三是发展中介组织,提高服务功能:主要是发展农、工、贸、信息服务的各种中介组织,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技、土肥、植保和农机5 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通过优势产区的建设和带动作用,到 2007 年,全国甘蔗平均亩产由 4 吨提高到 4.5 吨,含糖份由 13.3 提高到 14;项目区内 90 年代新育成(引进)良种覆盖率达到 80以上;甘蔗生产成本减少 10,从而提高我国蔗糖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有关政策

20、建议 1、深化体制改革 鼓励以大型制糖企业为骨干,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共同发展,平等竞争,鼓励和吸引外资以租赁、承包、参股乃至兼并等形式参与糖业生产,促进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减员增效、节能降耗,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糖厂要在制糖、造纸、制酒精等传统产品 基础上,积极开发新产品,大力发展糖基化工业,如开发可降解的塑料建材和薄膜以及糖基表面活化剂等,以提高综合利用率。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业特产税及村提留、乡统筹费,逐步改农业税为所得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外支出。建议比照棉花加工企业,将糖厂

21、收购糖料的增值税进项抵扣率从现在的 10增至 13。 2、加强宏观调控 甘蔗是一次种植、多年(至少 3 年)稳定收获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不可能随市场供求瞬息变化而及时调整,而且食糖是季节生产,全年均衡销售,生产期需要大量资金集中支付。这些都需要一个平衡的供求关系和相对稳定的价格环境。国家应加强对糖料面积、价格体系(蔗价和糖价)、配额制度、贸易控制、储存机制等的宏观管理,通过配额生产、控制进口、贷款贴息及补贴等来进行有效干预,控制总量,稳定价格。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食糖安全、卫生监测体系。建立种苗及其繁殖、产地环境、农药化肥残留、病害、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相关的产品标准和检

22、测方法,增加检疫项目,增大检疫力度,增加检疫费用,构筑我国食糖进口管理的技术壁垒,抵御外来冲击。 当前,要进一步控制和限制糖精生产与销售,增加食 糖消费空间。完善食糖国家和地方两级储备制度,建立宏观调控的收储机制,增加工业临时储备规模。 3、推进产业化经营 企业将糖料生产真正视为自己的 “第一车间 ”,调动农民发展糖料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以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为龙头、以现代企业管理和高技术含量为特征、规模化高产高糖品种为原料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组建蔗农协会(组织),发挥服务和协调职能。 建立和完善糖料收购价和食糖销售价的联动机制,制糖企业对签定糖料种植合同的农户,要承诺一个最低收购保护价,并

23、实行蔗糖价格挂钩连动。 使糖厂和基地的农户 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 。在此基础上鼓励符合公平交易的工农利益分配办法,如 “分糖制 ”, “糖6 厂加农户 ”或 “分阶断兑现收购款 ”等方法。例如美国蔗农与糖厂的利益分配一般是将蔗农交蔗所产糖的 60归农民, 40给糖厂;泰国按食糖销售的净收入计算,农民占 70,糖厂占 30。 4、建立健全国家糖业保护资金和风险资金 按 WTO 农产品协议的规定,目前我国 “黄箱 ”政策尚有较大扶持空间,可用以增加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支出,恢复政策性信贷,扩大支持生产的贴息贷款范围,为生产者低价提供 大宗农产品新品种的补贴,以及提供低价

24、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油、农业机械的补贴。还可应用农产品协议中规定的可免于减让的国内支持措施对糖业进行保护。加大对农业研究、农作物虫害和疾病控制、质量监测、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原料基地建设,并提供营销和促销服务,提高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扩大国家储备库容,提高调节能力。 建立、健全国家保护基金和糖业风险基金,建立以政策性糖业保险为导向、以农民合作保险为主要形式、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糖业保险体系。 另外, 新华网广西频道 2011 年 12 月 23 日报道 (记者张周来 邹婷玉)从近日召开的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观摩会上获悉,从本榨季起,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广西

25、决定未来两年内在甘蔗主产区 (崇左、南宁、来宾、柳州) 建设个省(区)级 “万亩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和个市级 “千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以进一步加快甘蔗机械化生产步伐,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一项目中个省(区)级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区总投资万元,个市级示范区总投资万元。 广 西 制 糖 企 业 统 计 表 (非官方发布,此统计表仅供参考) 民 营 外 资 国 有 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 :( 15家 ,东门南华糖业有限公司、龙州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田阳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田东南华一厂、田东南华二厂、隆安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南圩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上林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平果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忻城南

26、华一厂、忻城南华二厂、南华霞秀糖业有限公司、南华龙州二糖厂、马山南华糖业有限公司、贺州南华糖业有限公司) 其他: 华劲集团北海糖业有限公司(民营) 玉林雅桥制糖有限公司(民营) 凭祥才源实力公司 (民营) 巴马丰浩糖业有限公司(民营) 环江远丰糖业有限公司(民营) 天等 俊杰糖业有限公司(民营) 合山祥星制糖有限公司(民营) 博白中创糖业发展公司(民营) 博白伟恒糖业有限公司(民营) 广西东亚糖业集团: ( 5家 ,扶南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崇左东亚糖业有限公司、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宁明 东亚糖业有限公司、海棠东亚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糖业:( 4家 ,南糖明阳糖厂、南糖伶俐糖厂、南糖东江糖厂

27、、南糖香山糖厂 广西凤糖集团: ( 10家 ,凤糖凤山生化公司、凤糖六塘制糖有限公司、凤糖柳城制糖有限公司、凤糖柳江制糖有限公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 5家 ,博庆食品石别糖厂、博宣食品有限公司、博庆食品怀远糖厂、博华广西农垦糖业集团:( 9家 ,农垦柳兴制糖有限公司、农垦昌菱制糖有7 司、凤糖和睦制糖有限公司、凤糖鹿寨制糖有限公司、凤糖罗城制糖有限公司、凤糖雒容制糖有限公司、凤糖白沙制糖有限公司、凤糖融安制糖有限公司) 合浦伟恒糖业有限公司(民营) 钦州大煌制糖有限公司(民营) 横县新凯糖业有限公司(民营) 德保华宏糖业有限公司(民营) 田林富民糖业有限公司(民营) 永福五洲制糖有限公司(民

28、营) 蒙山永安制糖有限公司(民营) 金秀东达制糖有限公司(民营) 浦北安寨糖业有限公司(民营) 永福顺兴制糖有限公司(民营) 食品有限公司、博庆食品东江糖厂) 限公司、农垦金光制糖有限公司、农垦红河制糖有限公司、农垦星星制糖有限公司、农垦黔江制糖有限公司、农垦良圻制糖有限公司、农垦西江制糖有限公司、农垦防城分公司) 广西永鑫华糖业集团 :( 5家 ,来宾永鑫糖业有限公司、雷平永鑫糖业有限公司、西场永鑫糖业有限公司、兴宾永鑫精糖有限公司、都安永鑫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冠桂糖业集团: ( 3家 ,冠桂谢圩糖厂、邕宁冠桂糖业有限公司、冠桂石塘糖厂) 广西劳教系统:( 3家 ,广西廖平糖厂、广西露塘糖厂

29、、广西桂中糖厂) 广西欧亚糖业集团: ( 4家 ,陆屋欧亚糖业有限公司、钦江欧亚糖业有限公司、那彭欧亚糖业有限公司、犀牛脚欧亚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东糖集团: ( 4家 ,东糖迁江有限公司、东糖凤凰有限公司、东糖石龙有限公司、东糖桂宝有限公司) 广西贵港甘化公司:(股份制, 3家 ,百色甘化股份有限公司、贵港甘化股份有限公司、万林糖业有限公司) 广西湘桂糖业集团: ( 3家 ,崇左湘桂糖业有限公司、湘桂武利制糖有限公司、湘桂金和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永凯糖业集团: ( 3家 ,左江永凯制糖有限公司、永凯大桥糖厂、永凯黎塘糖厂) 上上糖业有限公司(联营) 广西世纪飞龙集 团: ( 3家 ,大新县桂丰

30、制糖有限公司、钦州市联丰制糖有限公司,靖西县制糖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贵糖集团: ( 2家 ,贵糖(集团)股份公司、贵港金田糖业有限公司) 专用术语解释: 黄箱、蓝箱和绿箱 : 这三个词都是世贸组织有关农业协定中描述国内支持政策的专用术语。8 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经过艰苦讨论,最终将不同的国内支持措施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政策,称 “绿箱 ”政策,可免予减让承诺。这些政策对贸易只产生极小的影响。包括的政策如:科研、技术推广、食品安全储备、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和结构 调整计划。 另一类是容易产生贸易扭曲的政策,叫 “黄箱 ”政策。主要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干预和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协定要求各方用综合持量( AMS)来计算其措施的货币价值。并以此为尺度。逐步予以削减。 此外,为满足欧盟和美国的主要求农业协定规定,一些与农产品限产计划有关的 “黄箱 ”政策(如休耕补贴等)可纳入 “蓝箱 ”政策,免予削减承诺,不受农业协定的约束和限制,有关国家可以自行决定政策的调整以便按要求削减 AMS。 参考资料:引自三农在线网 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