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判书法作品的优劣.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403155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评判书法作品的优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评判书法作品的优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评判书法作品的优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如何评判书法作品的优劣 连江州,中国书法家协会党总支副书记,中国书法出版传媒董事、副总经理、书记,书法出版社总编辑、常务副社长,书法媒体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研究生学历。被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傅铁山先生誉为“用中国的书法书写福音的第一人”。 连江州自幼临习书法,多年坚持临池不辍,书法作品传承了二王书风,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草书具有怀素的圆劲之美,奔放流畅,藏锋内转,瘦硬圆通,用笔迅疾、灵动,气势宏大,法度严谨,结字简练;章法准确,用墨丰富,气韵生动,墨韵典 雅,追求笔墨功力和变化。 近年来组织编辑出版了中国书法全史中国历代书法典籍等书法类大型图书近百种;发

2、表了书法艺术审美的多样性研究试论道家思想对中国书法艺术之影响书法传媒的发展及互联网时代创新之探究等学术论著。 其书法作品曾先后被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单位正式出版发行,多次参加书法展和电视展播;被北京档案馆作为馆藏品永久收藏;先后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慈善基金会等多家慈善机构捐赠作品。 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形态展示出不朽的艺术魅力。然而,如何评判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呢?下面的方法 是判定的基本标准。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一定具有历史传承性。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名碑名帖传承有序,临习古人碑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不临习古2 人的碑帖,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信马由缰地书写,是不可能有上乘之作的。评价一幅书

3、法作品的优劣首先要看它的历史传承,看它有没有古人碑帖的影子,有没有来历,否则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书法的创新必须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一定具有高超的笔墨技巧。评判书法作品一定要看他的笔法、字法、墨法、章法是否精准到位。笔法就是用笔的方法。起笔、行笔、收笔要规范 精到,用规范的有力度的用笔写出形态各异的富于美感的点画或线条。汉代的蔡邕就在九势中提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他提出了书法点画及线条美学的三个概念“力”、“势”、“藏”,“力”是核心,“下笔用力”方能出“肌肤之丽”的美感。点画或线条要饱满、结实,要有充实圆劲的力度,力量感

4、、节奏感和立体感是衡量的标准。字法就是字的结构安排。字是集点画而成,通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等等不同关系的处理构成美的汉字形体。唐代孙过庭在书谱 中指出:“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不同的书体有各自不同的结体规律,要符合规律。墨法就是用墨的技巧。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运墨而五色具。”只有充分地运用墨的浓、淡、干、湿、焦的搭配变化,才能达到出神入化之美境。杜甫用墨的理想境界是“墨气淋漓幛犹湿”,即作品无论何时观看墨色都如新写一般亮丽。章法就是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集众字而成幅,

5、包括书法作品的正文、款识、分行、布白、钤印等多方面的关系处理。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在整体上应极具感3 染力,体现均衡协调、布局严谨之美。章法是笔法、字法、墨法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一定要符合美学规律,符合形式美的要求。美学中的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比如齐一的美、对称的美、均衡的美、对比的美、和谐的美、简洁的美等等,这些都是衡量书法作品优劣的客观标准。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神形兼备。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强调“神采”的重要,只有形神兼备,才能继承古人。书法中的神采是笔墨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 和意味。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崇高境界。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是自然的书写,没有人为制造的痕迹。正如蔡邕所说的:“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这充分阐释了“自然”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自然”是书法艺术的核心追求,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品位,书法审美的最高标准就是无拘无束的自然书写。 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决不可凭借偏好主观臆断,而应用科学的标准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责编:孙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