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意象诗中语相隐喻的文体效应.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2403941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意象诗中语相隐喻的文体效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英语意象诗中语相隐喻的文体效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英语意象诗中语相隐喻的文体效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英语意象诗中语相隐喻的文体效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英语意象诗中语相隐喻的文体效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英语意象诗中语相隐喻的文体效应 【摘 要】意象是文学话语中非常重要的诗学范畴,二十世纪初于欧美兴起的意象派强调诗歌语言的凝练和意象的创新。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英语意象诗中语相隐喻的文体效应,旨在丰富意象诗的研究方法,使意象诗得到更好地理解和鉴赏。 【关键词】英语意象诗;语相隐喻;文体效应 中图分类号: I10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 2016)12-0259-02 作为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不仅是诗歌语言的灵魂,还是人们 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对诗人的创作和读者的鉴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意象派诗人用词精湛简洁,形象鲜明,

2、反对卖弄辞藻和一成不变的格律,其意象派创始人英国诗人兼哲学家休姆将意象看作是诗歌的灵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形象来表达诗人细微而复杂的情感。因此,诗人必须与大众化的语言作斗争,通过隐喻、幻想等手段来“描绘出你所要表达的感觉和事物的确切的曲线。” 1 语相是寄生在自然语言符号上的副语言符号系统,是视觉符号的意义编码,它包含多种子系统,如语篇的形状( the shape of the text)、语法单位嵌入诗 歌单位之方法( grammetrics)和印刷类型( type of print)。于学勇认为“语相隐喻是建构在社会符号学意义上的副语言表达方式,指语相符号在一定语境中所隐含的意义。语相子系统

3、的变化会衍生出不同的2 隐喻。” 3 目前国内外对意象诗的研究多集中在通过解读诗中具体意象,进而阐述意象派理论或进行中外诗歌意象比对方面。本文从社会符号学意义上的语相隐喻理论入手,分别从语篇的形状、字母大小写及空格、语法单位嵌入诗歌单位之方法三个方面探析意象诗中语相隐喻所产生的文体效应及其与诗歌主题的相关性及内涵,旨在 丰富意象诗的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品鉴意象诗。 一、语篇形状 一篇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语篇形状可以用非传统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此表达并呼应主题。 A Christmas Tree Star If you are A love compassionate, You will w

4、alk with us this year. We face a glacial distance, who are here Huddld At your feet. 圣诞树( Christmas Tree)是美国诗人威廉 ?斯凯利 ?柏福德的作品。作者借助文本意义和语相图像的映现,实现了意义的最终表达,在激起读者兴趣的同时,还给读者带来新奇的视觉享受。王伟萍认为“首先从诗的整体外形上来说,诗人打破了诗行排列的常规,利用诗行的长短,匠3 心独运地将这首诗的外观排成一棵圣诞树的形状,第一行只有一个单词“ Star ”, 外观上像是树梢,第五行是本诗最长的一行,象征着繁盛茂密的树身部分,最后两行

5、形似树的底部。” 2其次,从意义上来说,诗人把受人崇敬、充满爱心( love)和怜悯之情( compassionate)的“ star”喻指上帝,通过语相的方式将该词置于诗的最顶行,形象地反映了其高高在上的地位,同时,无数的庶民百姓蜷缩在上帝的脚下,对着其顶礼膜拜的画面油然而生;第五行中“ glacial”的意思是冷漠的,冰冷的,诗人借此暗喻不管在空间距离上还是在感情心理上,上帝都和贫苦百姓相隔甚远;第六行中“ huddle”一词是 huddled 的有意误拼,诗人省略了“ e ”,生动地表达出五个带有长柄的字母犹如五个人蜷曲在圣诞树下做祷告,反衬出贫苦大众因长期得不到上帝的关爱而苦不堪言的生

6、活状况。这样, 作者表达了西方博爱理念的虚伪以及对上帝一切平等的观念的质疑,实现了诗歌形式和主题的和谐统一。 二、字母大小写及空格 字母大小写和空格是英语诗歌中常见的语相特征,英文小写字母主要用于单词、词组、句中正文的书写;英文大写字母则用于句首、专有名词、标题等;空格作为分隔符使用,是一种很自然的押韵,也起到提高诗歌节奏感的作用。张德禄认为“偏离常规的运用可以成为一种突出手段,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取得特殊的文体效果。 4 in just- spring when the world mud luscious the little 4 lame balloonman whistles far a

7、nd wee and eddieandbill come running from marbles and piracies and it s spring when the world is puddle - wonderful the queer old ballooman wistles far and wee and bettyandisbel come dancing from hop - scotch and jump - rop and it s spring and he goat - footed balloonman whistles far and wee 卡明斯在诗歌初

8、春( in Just-)中采用空格与传统偏离的字母大5 小写形式,取得了特殊的文体效应。整首诗歌只有两个字母大写,分别是“ Just”和 “ balloonMan”:大写字母 “ J”强调春回大 地,原野上充满了泥土的芬芳,而“ M”则暗示了“气球人”距离孩子们越来越近,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手里拿着各色各样的气球,有着“山羊腿”的“气球人”是欢乐的象征,因此孩子们一听到“气球人”的哨声就马不停蹄地奔向他,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和童趣,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作者在诗歌中将孩子们的名字以小写的形式紧密地组合在一起 - “ bettyandisbel”, 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天真烂漫的稚

9、童手拉着手、肩并着肩,连蹦带跳地向“气球人”跑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挥之不去。此外,这首诗中空格的突出使用 也暗含深意。空格在第二句中首次出现,强调春天正迈着轻快的步伐款款而来;接着是在第五句,说明口哨声由远及近,卖气球人在空间距离上也和“我们”越来越近;然后在第 13 句中,形容卖气球人的欢快的口哨声此起彼伏;第 19-20 句中,描绘了有着“山羊腿”的气球人走路时一瘸一拐的步伐;第 21 句中,暗示了卖气球人正在离去;而最后三行中,表明了口哨声正在逐渐地消失,也寓意着童年离诗人越来越远,表达了诗人对遥远童年的回忆和向往。这首诗中字母大小写和空格的使用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春

10、景图,也使诗歌表现出强大的张力。 三、语法单位嵌入诗歌单位之方法 同语篇形状、字母大小写、空格和标点符号一样,语法单位嵌入诗歌单位之方法也属于语相子系统,指的是语法单位嵌入诗歌单位,例如诗行和诗节的方式。 The Red Wheelbarrow 6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红色手推车( The Red Wheelbarrow) 是威廉 ?卡洛斯 ?威廉斯的著名作品。诗歌第一行中“ so much”表示手推车上的东西较多,无法用精确的数字描述,

11、“ depend”作为全诗主要的动词之一,不仅表达了东西之多,还暗示诗歌的每一行都充满悬念,只有“依赖”下一行,整首诗才能形成完整的意思。第三、四行将一辆栩栩如生的红色手推车展现在我们眼前;第五行“ glazed”传达了下雨过后,手推车晶莹剔透的感觉,也说明了这幅画面是作者在雨后立刻捕捉到的瞬间情景;诗的最后两行画出了最后一笔: “白色的鸡”( white chickens), 和前文中“红色的手推车”( a red wheel)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动一静,勾勒出整个画面。作者在这首诗中全部采用小写字母,并拒绝任何标点符号,将一个句子共计十六个单词拆分成几行,打破了传统的语法模式, 生动地描绘

12、了一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一辆红色的手推车在沐浴过雨水后闪闪发光,旁边是一群白色的小鸡,“红色”的手推车与“白色”的鸡相互映衬,展现了美国小镇的农庄中的日常生活图景。诗歌中的语相隐喻成功地吸引了读者7 的注意力,令读者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探寻诗中的意象和情趣。 四、结语 本文分别从语篇形状、字母大小写及空格 和语法单位嵌入诗歌单位之方法三个方面探析英语意象诗中语相隐喻的文体效应及其与诗歌主题的相关性及内涵,从而达到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一直以来,针对意象诗歌的研究不胜枚举,而语相隐喻为研究意象诗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策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意象诗歌的主题意义和创作技巧。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到任何

13、能够进行语相隐喻解读的其他文学体裁,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拓宽研究范围,并着眼于某一体裁做具体研究。 参考文献: 1休姆 .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 J.二十世纪文学评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289. 2王伟萍,张玉上 .论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象似性的解释力 -基于 A Christmas Tress 的认知解读 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03-25. 3于学勇 .卡明斯视觉诗语相隐喻的解读 J.中国外语, 2008,( 04):27-31. 4张德禄 .语相突出特征的文体效应 J.山东外语教学, 1995,( 02):1-5. 作者简介: 陶 金( 1989-),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体学; 于学勇( 1963-),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 院教授,硕士生导8 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文体学、翻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