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爱我传统节日, 壮我民族文化 李世清 20113609 材料学院 材加一班 2012 年 12 月 19 日 2 目录 摘要 . 3 关键词 . 3 引言 . 3 中国传统节日 . 3 功能 . 3 保护措施 . 4 一、注重传统节日应从政府做起 . 4 二、传媒应该有系统地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 . 5 三、普查民间文艺资源 . 5 四、与时俱进地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 5 参考文献 . 6 3 摘要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 有着众多 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文化多元化迅速蔓延的过程中, 西方节日文化 蜂拥而至 , 因而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似乎黯然失色。此情此景, 我们 又该采取怎么
2、样的措施来保护前人留下的璀璨瑰宝呢?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的功能 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 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引言 随着圣诞的浪潮再度袭来,校园内外的圣诞气息愈发浓烈,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随处可见,应有尽有。 然而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的我们,在尽情狂欢时,是否会想起,那些遗失在记忆深处的美好,那些在我们记忆长河中闪闪发光的传统节日?本文将首先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功能,然后提供一些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建议。 中国传统节日 传统的节日文明是一个民族 的灵魂根源 ,是一个民族一起发明 、 一起享用的 精神食粮 ,这种文明会天然 地 构成一个民族的凝集力,再 加上附于其上的审美感情、兴趣
3、,它的精神 影响力是 巨 大的。 中国的 传统节日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 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 时代 发展过来的 。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 我们还能 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到目前为止,我国法定的休假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 以及 中秋节。 功能 节日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它 之 所以能长期存在,表明它有一定的生命力;它也反映了社会生活,影响着社会生活,具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节日能够 纪念有价值的历史人物 和历史事件 ,比如端午节纪念屈原,七
4、夕纪念牛郎织女,青年节纪念 1919 年 5 月 4 日爆发的“五四运动”,国庆节纪念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其次,节日还能 调剂和改善物质生活 。4 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的限制,人们并不能天天享受较好的饮食,而是平时注意节俭,留在节日时使用。如春节的米糖、年糕,元宵夜的元宵,中秋节吃月饼腊八喝腊八粥,除夕吃年夜饭等等。这些饮食丰富了节日内容 ,也使长年辛勤劳动的人们,在一定的时候有改善生活、增加营养的机会。第三,节日活动还是 进行社会教育 的生动教材。像七月七乞巧节,是妇女的节日,节日来临时,妇女们必穿新衣,在皎洁的月光下 ,穿针引线,趁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
5、之时,摆香案,供瓜果,向织女乞巧 纺织工艺和智慧。这种节日实为传授女红技艺,是男耕女织经济的反映。 在乞巧节中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既是引导人们观察星象,增长天文知识,也是对勤劳和爱情的歌颂和追求。第四,人们还能通过节日防病驱疫 。如五月节,正是盛夏到来之时,百虫滋生,疾病流行,防病便成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所以有些地方以端午为采药节。节日以艾,菖蒲为门饰 ,进行艾草浴,制作药墨。春节饮屠苏酒,端午饮雄黄酒,重阳节插茱萸饮菊花酒,都是祛病健身的手段。此外,节日中一些体育游戏也具有健身作用。如春节中的百戏,清明节的踏青,端午节的赛龙舟,重阳节的登高等等,都与增强人们的体质、防御疾病有关,并对我国古代
6、体育发展产生良好 作用。最后,节日还能 增强地区间、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在节日中家人要团聚,亲朋更多往来,互相拜访。官场则实行团拜。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归娘家,过后娘家又给外甥送灯笼 ,清明节游子必回家 在这些人员往来中,互相介绍情况,交流生产、生活经验,接受外来事物。 保护措施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璀璨宝石,但是随着 文化多元化 的一步一步发展,洋节蜂拥而入,许多盲目跟风的人的弃传统节日于不顾,而把洋节视为手中宝。 拿我们年轻人来说,印象中传统节日就只剩下除夕守岁,闹元宵,清明扫墓,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已经没有了传统的特色,失去了传统的意义
7、,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痛心疾首的问题。难怪 3月初 3 上巳节俨然成为了日本女儿节,难怪 5 月初 5 端午节因韩国人保护得非常完整而成为了他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传统,就算经济再发达,综合国力再强大,它也没有根基,国民也 缺失了精神家园。 没有了灵魂的躯壳, 谈何创造?所以,重振文化,重拾传统, 回归传统节日原来的面貌是当务之急,而且正是在当下文化多元化的今 日,传统节日更有必要重 新 回 到 历史舞台。 那么 , 我们 又 该 如 何维护我们的传统节日 文化 呢? 一、注重传统节日应从政府做起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的继承和和维护上应该起到要害性的效果。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立
8、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确实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予以重视!传统节日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是作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东西,像滚雪球一样,从原来得很简单的节日逐渐演变发展,最后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主题、固定的形式。它的形成,除了民众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也非常重要, 它 的兴衰也许是由历代的政府提倡和反对决 定的。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5 化可谓是百家争鸣,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 从而压制了其他文化的蓬勃发展。 二、传媒应该有系统地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 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更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
9、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么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是文化上的积累。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这些都是我们传媒应该做的事情。特别是在网络化的时代。可 以通过多种形式有体系化的进行宣传。首先要介绍传统民俗文化,然后请嘉宾来讲,有研究的人来讲,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从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知识宣传给年轻人。 三、 普查民间文艺资源 普查民间文艺资源, 尽快将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提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日程, 并 将之做大做强。 像 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 “活化石 ”的纳
10、西古乐 , 东巴祭文 ,格萨尔王 , 江永女书 , 皮影戏 , 民间剪纸等, 还 有太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抢救和保护。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普查自己的民间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中华文化符号。比如现在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那么与昆曲和古琴相关的一些东西就可以进行开发和利用。做大做强不仅指文化产业,同时也指文化事业。 四、 与时俱进地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最近我国公布了将春节、端午、清明、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设为公共节假日,以期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唤起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这种做法或许有一些帮助,但是 缺乏新意 却 是传统节日不受年轻人青睐的 硬伤 之一。
11、端午节吃粽 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 好像这一切都是既定的。其实 传统民俗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赋予新内涵,一些好的、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就会慢慢消失,直至消亡。传统节日需要经营,需要打造,需要与时尚的文化结合;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政府和民间的投入 及 引导。我们是否 可以 来个 “中国节 ”总动员 呢 ?把我们中国目前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资源,推向世界, 也把那些优秀的,值得借鉴的文化融入到我们的文化长河中来。 我相信,只要我们辩证的面对外来文化,不随波逐流,不来之不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加以适当宣传和引导,一定能让我们 的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6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三十一章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 阴法鲁、许树安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宋兆麟、李露露,文物出版社。 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常建华,中华书局。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萧放,中华书局。 中国传统节日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