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408819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摘要: 近年来,中国就业问题压力一直很大。大量大学毕业生尚无法找到工作,中专和初高中毕业生更加困难,有研究生学历的处于未就业和半就业状态的青年也很多。 笔者结合近十年的人才相关工作,对影响到青年就业的 经济环境、劳动参与率、毕业生就业总量、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效率、地域差异、基层工作的挑别性、创业精神、自我定位和就业信息化建设等十 个方面 因素 进行了分析。 近年来,中国就业问题压力一直很大。大量大学毕业生尚无法找到工作,中专和初高中毕业生更加困难, 有研究生学历的 处于未 就业和半就业状态的青年 也 很多。 从事人才工作近十年 ,青年人 就业 始终

2、是工作视野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关于青年就业难 问题 持续了很多年 , 而 青年就业难始终未得到缓解。 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到青年就业呢?笔者结合近十年的人才相关工作 ,对以下 九 个方面 进行了分析。 一、 经济景气性 很多专家说,就业问题是个主要问题,要实现和谐社会,中国就必须增加就业岗位。每当经济不太景气,各部门和各级政府都把注意力放在就业上。 2008 年 9 月以来,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它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海外市场业务的缩减 , 二是国内市场需求受影响。这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数量矛盾更加突出。金融危机导致出现的失业属于

3、“ 周期性失业 ”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 2009 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目标是 “ 保八 ” ,也就是说, 2009 年我国可依靠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 800 万个就业岗位,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但是,相对 2400 万劳动供给数量而言,劳动力市场仍然要面对严重供大于求的现象。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还存在一个 “ 滞后期 ” 。这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可能会表现为由沿海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 企业转向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转向规模以上企业、由农民工转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劳动供给数量与劳动需求数量上不平衡可能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作

4、为职场新人 的青年 更易受冲击 。 金融危机加重 了青年人的 就业难度 , 就业问题凸显出来。 二、 劳动参与率 有 资料 表明 中国所列国家中劳动参与率第一,妇女劳动参与率排第三 。以 2006 年世界银行数据 为例 ,中国劳动参与率高达 81.7%,而世界平均值只有 71.1%,其中低收入国家为 73.0%,中下收入国家为 70.9%;中上收入国家为 67.2%;高收入国家为 72.1%。中国比各等级国家都高出百分之十几。妇女劳动参与率更是高达 75.4%,比世界平均水平 57.9%高出 30%。 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表示中国在经济发展到现在阶段,由于劳动年龄人口中有意愿参加社会劳动的比例

5、比相同国家高出 22%,因此必须比他们需要多提供 22%的工作岗位。尤其是由于妇女就业愿望比同类国家高出36%,成为很大就业压力。 经济学认为,劳动参与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 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如果个人劳动报酬养活家庭能力高,社会保障程度高,则劳动参与率趋向走低。反之则偏向走高。 本来,中国正处于从中低收入国家走进中高收入国家行 列里的阶段 ,处于劳动人口负担减轻时期,经济发展到劳动意愿减少 的 时期, 本应该处于劳动参与

6、率大幅下降,趋于同类国家水平。但中国比同类国家劳动参与率高 22%。有数据显示,正 常情况下劳动参与率在这个时期呈下降趋势( 71.8%66.7% ),但中国依然高达 80%以上。 三、毕业生就业总量失衡 以大学毕业班生为例。 我国高校自 1999 年以 来开始扩招,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从 2001 年到 2008 年的 8 年间,全国高校毕业生由 115 万增加到 559 万,净增 444 万,平均每年以 20%左右的速度增长 。有统计表明,2001 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为 115 万, 2002 年为 145 万, 2003 年为 212万, 2004 年为 280 万, 2005 年达到

7、 338 万, 2006 年为 413 万, 2007 年为495 万, 2008 年为 558 万, 2009 年为 610 万。据教育部统计, 2001 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为 34 万人, 2005 年增至 79 万人, 2007 年与 2008 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 100 万人和 150 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如果 2007 年与2008 年的未就业学生与 2009 年 610 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这个数字将高达 860 万。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四 、市场需求的 结构性矛盾 时下有一种看法,将大学生就业压力推责于大学扩招。其实不然,扩招虽然带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扩

8、招后的大学生即使不读大学,一样要就业。目前,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 270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23%。与我国 13 亿的人口总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大学生数量远远没有过剩。西欧国家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都在 35%以上, 而且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就业难问题。 与 大学生就业难相对应的,是技校生职场的走俏。但技校、职校不可能替代大学教育,当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时,拷问的则不是教育体制,更深层次折射出的是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重要产业仍停留在资本与劳动双密集阶段, “ 世界加工厂 ” 吸纳的劳动力是蓝领工人,对大学生的需求有限。相应的 ,社会上需要大学

9、毕业生从事的白领岗位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完善,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只占到全部 GDP 的 36%-38%,而一般市场经济 发达国家该比例达到 60%甚至70%。我国很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 端,需要的只是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且这些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不强 。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质量进而要求教育结构和质量作出积极的相应变化。然而,由于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和同样的一些复杂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未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专业结构,与那些萎缩淘汰的旧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传统专业并没有及时得到缩减,甚至也在借扩招之机而大量扩张,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所学

10、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错位,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从而导致结构性待业。 从长远来看,只有一个完整的产 业链才能解决更多大学生就业,当生产和消费达到了均衡,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便都能提供就业机会。当我国产业不再高度依赖于外向型,而形成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时,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可能得到缓解。 五 、 高等教育 的 公平 与效率性 就业市场中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经常是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抱怨招不到满意的人才。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就业难说明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但在我国,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从制度层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也是高等教育市场上供求双方的行为所致。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还

11、较为落后,社会对 高等教育有强烈需求,大学生占适龄人口比例不高;另一方面,由于配置不合理,本来不足的高等教育供给又出现了大量资源被浪费。 以至于 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就读院校等不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不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了非自愿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六、 地域差异的不平衡 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而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这也是我们国家人才分布矛盾的直接体现。形象地说,就是 “ 无业可就 ”和 “ 有业不就 ” 的矛盾

12、。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择业取向上多数希望到环境舒适、工作轻松、待遇丰厚、交通便 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不愿去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愿去生产第一线。 而 地区之间还 存在的较大 不平衡 性和 行政性分割仍然存在 ,容易造成 择业定位偏差,使 青年 就业难的矛盾更加突出。 七、基层就业的挑战性 2005 年,中共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这是新时期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纲领性文件。 但青年人到基层就业仍面对很多挑战: 基层的体制内单位编制少、经费紧,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受到抑制;体制外单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用工不规范,影响 以 毕业生

13、 为代表的青年人的 选择热情;基层的生存发展条件有待改善,生活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小等需要逐步解决。 要改变这些状况必须加大政府调控力度,需要各级政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自己的责任,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岗位和编制,尽快完善政策制 度环境。 八 、 青年 的自我定位 还是以大学生为例。 有人说 大学生应定位为 “ 普通劳动者 ” ,也有人说 这 样的 说法背离了公众对教育的期待 。理由是: 我们的社会不是缺少普通劳动者,而是缺少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花费不少,需要回报;任何社会都是需要 “ 精英 ” 等等。 择业定位上 产生 偏差,必然陷入就业难的误区。在高等教育

14、“ 大众化 ” 阶段,毕业生应该面向 “ 大众化岗位 ” 。如果不纠正择业定位上的偏差,那么就难于从择业误区中走出来。 青年 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 定位,要认识到越偏远的地方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 长,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 。 针对青年的 就业指导中必须重视 的就是 需要引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 的转型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 我们既鼓励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满足,同时还要强调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有些 青年 在选择职业时,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15、甚至有的 青年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贪图生活享受,更不用说不愿到贫困地区去了 。 结合我们的市场调查,有数据显示 36的同学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 22的同学 期望薪酬 1800 2500 元之间,这显然与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薪酬标准不符。在就业时片面追求稳定和高收入,而没有考虑自身能力限制与缺乏经验带来的不利影响,势必造成在求职过程中受挫。 青年 应当正确判断整体的就业状况,改变就业观念的地域化、部门化,树立志在四方的抱负,到中小城镇、农村,到基层、西部省区寻找发展的空间,调整就业心态。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客观的社会需要与主观的个体需要相结合。 九 、 创业精神 变就业为创业,开拓就业空间

16、。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较为完善的鼓励机制和经验,成功的例子也比较多,而 在中国涉足此方面的学生为数不多。 青年正处于黄金年龄段 , 且 具备较为 成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完全有能力开办自己的公司或企业, 应当勇于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国家及各级政府十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多数 青年 满足按部就班,只希望找一个好单位,做一个好员工。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 “ 自己当老板 ” 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 。 十 、 就业 信息 化建设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现场供需见面会的弊端越

17、来越明显:规模越来越大,组织成 本越来越高;场次越来越多,毕业生不断赶场,求职成本越来越高;场内人数越来越多,供需双方见面的效果越来越差;场面越来越拥挤,安全隐患越来越大 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一个共享的供需信息平台越来越显得必要。目前,人事、劳动、教育等部门都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网络信息平台,但是,出于部门利益考虑,相互封闭,未能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导致信息渠道不畅通、岗位信息利用率低,造成 “ 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的现象。政府应当专项投入,建立一个集信息发布、信息查询、信息交流、远程面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就业信息平台。 作为一名职业指导工作者,也许尚 没有能力去改变市场,也

18、没有能力去改变中国的高校教育体制, 但我们 可以帮助每一个个体去适应市场,踏出 坚实的 第一步。 本文 需要注意和有待进一步检验的两个问题: 第一,本文结论和启示是 人才工作理论框架下提出 的,完全没有考虑 进 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 虽然 这样做 会使结论和启示更加具有现实的操作性,但这显然超出了本文的分析范围。 第二,本文更多地指出了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对毕业生以外的青年群体调研的内容较少。 注释: 劳动参与率是指在劳动年龄内人口中,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就 业人员和失业人员。劳动年龄人口中有意愿参加社会劳动的比重越大,需要提供的工作岗位就越多。反之则不需要那么多就业岗位。

19、参考文献 : ( 1) 高帆, “ 大学生和农民工:工资预期趋同的背后 ” ,经济学消息报 2006, 3/31。 ( 2) 国家统计局, “ 全国年度统计公报 ” , http:/。 ( 3) 教育部, “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 http:/。 ( 4) 李斌, “ 大学生身价等同农民工 警示了什么 ” ,中国青年报 2006, 2/16。 ( 5) 谢作诗、陈玉璞, “ 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什么坏事吧 ” ,经济学家茶座 2006,2。 ( 6)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 2006 年度调查报告 ” ,http:/, 2006。 ( 7)刘燕敏 关于公务员 “

20、 报考热 ” 的思考http:/ ( 8) Ertl, H., “Higher Education in UK: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Working Paper of Department of Continuing of Oxford University, 2006, 3 November. ( 9) Posner, R., “Natural Monopoly and Its Regulation”, Standford Law Review 1969,. ( 10) Posner, R., The Social Cost of Monopoly and Regul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5, 83: 807-8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