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kV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 标准技术标书 目 录 1、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 1 2、使用条件 . 2 2.1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 2 2.2 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 2 2.3 周围环境 . 2 2.4 系统条件要求 . 2 2.5 设备可安装地点 . 2 4、技术要求 . 3 4.1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 . 3 4.2 电磁兼容性能 . 5 4.3 安全要求 . 6 5、试验 要求 . 7 5.1 外观 与结构 检查 . 7 5.3 识别故障试验 . 7 5.4 短路故障防误动功能试验 . 7 5.5 低温性能试验 . 7 5.6 按 GB/T 2423.4 要求进行倾斜跌落试验 .
2、8 5.7 电气寿命试验 . 8 5.8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8 5.9 射频电磁场辐射 抗扰度试验 . 8 5.10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9 5.11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 9 5.12 临近干扰试验 . 10 5.13 耐受 短路电流冲击试验 . 10 5.14 着火危险试验 . 10 5.15 卡线结构的握力试验 . 10 5.16 防护等级试验 . 10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 1、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GB/T 7261-2000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 11287-2000 量度继电器和
3、保护装置的振动试验(正弦)( idt IEC 60255-21-1: 1988) 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 idt IEC 60255-21-2: 1988) GB/T 15153.1-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2 部分:工作条件 第 1 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 (idt IEC 870-2-1: 1995) GB/T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
4、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 1995) GB/T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DL/T 593-2006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844-2003 12kV 少维护户外配电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B/T242
5、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2423.9-2001 电工电子 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b:设备用恒定湿热 GB/T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 )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 2、使用条件 2.1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a) 环境温度: -10 +90 , 最大日温差: 25 ; b) 最大风速: 35m/s c) 相对湿度: 5%95%(产品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d) 覆冰厚度: 10mm e) 大气压力: 80kPa 106kPa。 f) 海拔高度:小于 2000m 2.2 贮存、运输环境
6、条件 a) 装置在运输中允许的环境温度 -40 70 ,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b) 在贮存中允许的环境温度 -25 55 ,相对湿度不大于 85%,在不施加任何激励量的条件下,装置不出现不可逆变化。 2.3 周围环境 a) 电磁干扰不超过 4.3 规定的条件; b) 场地符合 GB/T 9361-1988 中 B 类安全要求; c) 使用地点不出现超过 GB/T 11287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I 级的振动;不发生 GB/T 17742 1999 规定的烈度为 度的地震; d) 使用地点无爆炸危险的物质,周围介质中不含有能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表面敷层的介质及导电介质,没有严重的霉菌存在。 2
7、.4 系统条件要求 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设备 , 应适用于下列电力系统: a) 系统额定频率: 50Hz b) 系统标称电压: 10kV c)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12kV d)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 2.5 设备可安装地点 a) 在变电站出线终端杆塔上。 b) 在主干架空线路分段处。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 c) 在配电变压器终端杆塔上。 d) 在电缆与架空线路连接处。 e) 开闭所、电缆分接箱电缆进出线处。 4、技术要求 4.1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除应满足应遵循的国家、行业标准外,还应满足表 1 要求。 4.1.1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技
8、术参数 表 1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主要技术参数 名 称 参 数 项 线路电压等级 10kV 线路最小负荷电流 绝缘线 2A 裸导线 0A 适用导线截面 35mm2 300mm2 短路电流耐受能力 25kA / 4s 短路故障检测 短路故障,免参数设置 接地故障检测 可整定 复位时间 0 24 小时可调 翻牌显示、可动作次数 4000 次 连续闪光时间 2000h 闪光时间间隔 3s 10% 重量 500g 4.1.2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要求 4.1.2.1 安装形式 a) 通过卡线结构直接安装在电力导线上,并能适应不同外径导 线,具有防止金属卡线结构损伤导线的设计措施,可长期户外运行。要求
9、具备防止滑动功能。 b) 可带电安装和拆卸,应提供带电安装工具,安装工具应满足带电作业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 的要求。 c) 压线弹簧能承受自重的 8 倍重量,沿导线方向的横向拉力应不小于50N。 4.1.2.2 外壳、结构。 a) 外壳、结构零件应采用防锈防蚀材料,装置整体防护等级为 IP65。 b) 外壳应设计合理,整洁美观、无损伤或机械变形,并具有防止灰尘依附在显示窗表面的设计。 c) 封装材料应饱满、牢固,封面无缺陷、溢流等现象。 d) 翻牌显示窗内无异物,可旋转部分能灵活转动,能清晰显示翻牌状态。 4.1.2.3 内部线路板 a) 采用自动化焊接工艺。 b) 采用防水、防潮、防盐雾、
10、防酸雾处理。 4.1.2.4 识别线路故障 a) 当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在故障线路段对应的故障指示器应监测到短路故障,并发出短路故障的报警指示。指示器应能自动适应不同线路的负荷电流,根据短路电流的故障特征来判断故障并准确动作。不宜采取设定特定的电流动作值的方式来判断故障。 b) 当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线路段对应的故障指示器应能监测到接地故障,并发出接地故障的报警指示。指示器应可根据接地故障电气特征判断接地故障。 c) 具有反时限动作特性,应配合 变电站保护动作特性,避开瞬时扰动,确保动作正确。 4.1.2.5 报警指示方式 a) 翻牌显示, 360范围内均可观察。采用反光材料,便
11、于夜间观察。 b) 发光指示:采用高亮发光二极管, 360范围内均可观察。 c) 通过无线通信形式输出故障状态信息。 4.1.2.6 指示器应能在线路恢复正常供电后自动复位,自动选择复位的时间。 4.1.2.7 防误动、拒动功能 a) 指示器能抑制涌流,杜绝涌流引起的误动现象。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 b) 防止非故障负荷电流大幅波动引起的误动现象。 c) 可检测瞬时性故障,瞬时性故障指示器不拒动。 4.1.2.8 供电 a) 故障指示器采用自 取电、长寿命电池供电或配置其他能维持指示器正常工作的电源。电源设计寿命不应小于 8 年。 b) 装置电池低电量报警。 4.1.2.9 线路电流测量 a
12、) 测量时间:每 10 分钟测量一次 b) 测量范围: 0 600A 4.2 电磁兼容性能 4.2.1 辐射电磁场干扰 装置能承受 GB/T 14598.9( IEC60255-22-3)规定的 III 级( 10V/m)的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4.2.2 快速瞬变干扰 装置能承受 GB/T 14598.10( IEC60255-22-4)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A 级(通信端口 2 kV,其他端口 4kV)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4.2.3 脉冲群干扰 装置 能承受 GB/T 14598.13( IEC60255-22-1)规定的 级 1MHz 和 100kHz 脉冲群干扰试验(第一半波电压幅值共模
13、为 2.5kV,差模为 1kV)。 4.2.4 静电放电干扰 装置能承受 GB/T 14598.14( IEC60255-22-2)规定的 级(接触放电 6kV)静电放电干扰试验。 4.2.5 电磁发射 装置能承受 GB/T 14598.16 规定的传导发射限值和辐射发射限值的电磁发射试验。 4.2.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装置能承受 GB/T 14598.17 规定的调制前电压电平为 140 dB V 或 10 V 的射频传导骚扰试验。 4.2.7 浪涌抗扰度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 装置能承受 GB/T 14598.18 规定的浪涌抗扰度试验。 4.2.8 工频抗扰度 装置能承受 GB
14、/T 14598.19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A 级的工频抗扰度试验。 4.2.9 装置的电磁辐射满足国标相关要求规定。 4.3 安全要求 a) 装置应有安全标志,并应符合 GB 14598.27-2008 中 9.1 的规定; b) 装置的外壳防护等级至少应为 GB14598 27-2008 中规定 的 IP30 级,并达到 I类电击防护要求; c) 装置的着火危险防护不应低于 GB14598 27-2008 中规定的 V2 级; d) 金属结构应有防锈蚀措施。所有紧固件应拧紧,不松动。 4.3.1 颜色 a) 在交流回路中: A 相 黄色 B 相 绿色 C 相 红色 中性线 黑 色 b) 在直
15、流回路中: (正极) 白 色 (负极) 蓝色 4.3.2 电子回路 4.3.2.1 电子电路和电气回路之间在路径上应该保持合理的间隙。 4.3.2.2 电子电路的外部连接应该用连接器进行。 4.3.2.3 应该有消除过电压发生的电路 , 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均应有预防外部过电压和电磁干扰或接地的措施。 4.3.2.4 每块印刷电路板应经防潮气和灰尘侵入处理。 4.3.3 接地 装置应设置专用接地端子及接地线 ,用于保护壳体接地。 4.3.4 散热设计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 装置具备自冷散热能力,不装设风冷设备。 5、试验要求 5.1 外观 与结构 检查 指示器的外壳、结构等应符合本规范相关规定
16、要求。 5.3 识别故障试验 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对指示器进行线路故障报警及复位功能试验,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当回路中的电气特征满足其故障判断条件时,指示器应能发出线路故障报警并在规定时间复位。 5.4 短路故障防误动功能试验 5.4.1 符合波动防误动报警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并施加正常的负荷电流,当回路中的电流变化超过设定的故障电流报警动作 值、并在大于规定的动作延时后又返回为电流变化前的负荷水平时,指示器不应误动。 5.4.2 变压器空载合闸涌流防误动报警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当回路中的电流值从零突变并超过设定的故障电流报警动作值,且大于
17、规定的动作延时后又下降为零时,指示器不应误动。 5.4.3 线路突合负载涌流防误动报警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中,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当回路中的电流值从零突变并超过设定的故障电流报警动作值,且在大于规定的动作延时后又下降为正常负荷水平时,指示器不应误动。 5.4.4 人工投切大负荷防误报警 试验: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并施加正常负荷电流,当回路中的电流值变化超过设定的故障电流报警动作值,且在大于规定的最长动作延时后又下降为零时,指示器不应误动。 5.5 低温性能试验 5.5.1 按 GB/T 2423.1 要求,将指示器置于低温试验箱中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本规范规定温度下保温 2h,待指示器
18、内部各元件达到热稳定后,测试其电气性能。高温性能试验 5.5.2 按 GB/T 2423.2 要求,将指示器置于高温试验箱中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本规范规定温度下保温 2h,待指示器内部各元件达到热稳定后,测试其电气性能。 交变湿热试验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 5.6 按 GB/T 2423.4 要求进行倾斜跌落试验 跌落高度:面板型 0.1m,架空线型和电缆型为 1m; 跌落次数:面板型以底面四个边为轴各跌落 1 次,共 4 次。架空线型和电缆型跌落 1次。 5.7 电气寿命试验 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当回路中出现故障电流时,指示器应能发出故障报警信息并在规定的时间复位(复位时间因调至最短
19、),从故障报警状态至报警状态结束为 1 次,试验不少于 2000 次,间隔时间由生产厂家提供。试验过程中指示器应工作正常。 5.8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 GB/T 17626.2-2006 第 5 条、第 8 条,对指示器(不包括架空线型)进行等级 4 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参数及要求如下: 1)指示器壳体导电且未说明漆膜为绝缘层时,以接触放电 8kV(标称值)对操作人员通常可能接触到的外壳和操作点上及壳体紧固螺钉进行: 正负极性放电 10 次、每极; 单次放电间隔时间因大于 1s。 2)指示器壳体为绝缘材料时:以空气放电 15kV(标称值)对指示器的外壳进行: 正负极性放电 10 次 /每极; 单次放电间隔时间应不大于 1s。 对处于无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静电放电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无故障报警状态。 对处于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静电放电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故障报警状态。 5.9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按 GB/T 17626.3-2006 第 5 条、第 8 条要求,试验等级 3 级,施加参数如下: a) 试验场强 10V/m; b) 在 80MHz1000MHz 频率范围内进行扫描测量; c) 在 80MHz1000MHz 频率范围内进行定频率测量,每隔 5MHz 为一个频率测量点,在每点做 30 秒停留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