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推理版块 : 整数与数列 【内容概述】 等差数列的项和运算符号按某种规律排列所得算式的速算与巧算,这里有时要改变运算顺序,有时需通过裂项来实现求和。按照给定的法则进行定义新运算。较为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问题。 2000 年 2003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的题量为 5 道题, 2004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取消了对数字推理这一题型的考查, 2005 年又恢复了对该题型的考查,但题量增加为 10 道题,从试卷结构分析来看, 2006 年这一题型的题量将继续保持在 10 道题左右。 2005 年以前的公务员考试很少考查三级 数列,但在 2006 年数字推理的考试中三级数列成为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
2、例: 2005 年中央甲类考试第 33 题 1, 10, 31, 70, 133, ( ) A.136 B.186 C.226 D.256 2007 年,数字推理将由以前重点研究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到现在重点研究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例: 2005 年中央甲类考试第 30 题 0, 1, 1, 2, 4, 7, 13, ( ) A.22 B.23 C.24 D.2530。 这是一个典型的和数列,但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和数列,由两项求和变成了三项求和。 2007 年之后,将由以前顺序研究两个数字的关系,到跳跃研究数字之间的关系 例: 2005 年中央乙类考试第 35 题 1, 4, 3, 5, 2
3、, 6, 4, 7, ( )。 A.1 B.2 C.3 D.4 这虽是一个和数列,但却超出了和数列“两项连续求和”或“三项连续求和”的特点,变成“跳跃求和”或“间隔求和”。 2007 年的一个新趋势是平方数列将出现新的变化: 例: 2005 年中央甲类考试第 31 题 1, 4, 16, 49, 121, ( ) A.256 B.225 C.196 D.169 对于这样的数字推理题目,其解题规律似乎很复杂且难以捉摸。但事实上,归纳这些规律,可以看到公务员考试一贯的考查思路以及未来的题目发展方向。在此我们归纳了三类数列题目,分别为“容易的”、“较难的”和“难的”。“容易的规律”来自于对 2004
4、 年之前的题目归纳,这里可以看出公务员考试该部分的命题初衷;“较难的规律”来自于 2004-2006年的题目总结,这里可以看出该部分的命题沿革规律。显然,今天是历史的未来,明天是今天的未来 。“难的规律”就代表了今后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侧重和将出现的命题人未来偏好取向。 (一 )数量关系的规律总结 1容易的规律 (1)自然数数列: 4, 5, 6, 7, ( ) A 8 B 6 C 10 D 11 (2)奇数数列:各个数都是奇数 (单数 ),不能被 2 整除之数。 1, 3, 5, 7, ( ) A 11B 9C 13 D 15 (3)偶数数列,即各个数都是偶数 (双数 ),能被 2 整除之数。
5、2, 4, 6, 8, ( ) A 12B 10C 11 D 13 (4)等差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 1, 4, 7, 10, ( ) A 11 B 13C 16 D 12 (5)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 2, 4, 8, 16, ( ) A 21B 28C 32D 36 (6)加法数列: 1, 0, 1, 1, 2, ( ), 5 A 4 B 3C 5 D 7 (7)减法数列: 5, 3, 2, 1, ( ), 0 A 1B 1C 2D 3 (8)乘法数列: 1, 2, 2, 4, 8, ( ) A 12B 15C 30D 32 (9)除法数列: 8, 4, 2, 2,1, (
6、 ) A 3B 4 C 5 D 2 (10)平方数列:数列中的各数为一个数列的平 方。 1, 4, 9, 16, ( ) A 23B 24C 25D 26 (11)立方数列:数列中的各数为一个数列的立方。 1, 8, 27, 64, ( ) A 100 B 115C 120D 125 (12)质数数列:只能被本身和 1 整除的整数,也叫素数。 2, 3, 5, 7,( ) A 8 B 9C 10D 11 (13)题中出现的大数数列: 3, 7, 47, 2207, ( ) A 4414B 6621C 8828D 4870847 (14)纯数字数列: 9, 98, 987, 9876, ( )
7、A 9875B 98765C 98764D 98763 (15)分数数列: 1 9, 1 11, 1 13, 1 15, ( ) A 1 12B 1 14C 1 17D 1/16 (16)隔项自然数列: 6, 9, 7, 10, 8, 11, ( ) A 12, 9B 9, 12C 12, 12D 13, 14 (17)分数立方数列: , 8, 1 27, 1 64, ( ) A 1 123B 1 124C 1 125D 1 126 2较难的规律 (1)二级等差数列: 2, 3, 5, 8, ( ) A 8 B 9 C 15 D 12 (2)等差数列变式: 3, 4, 6, 9, ( ), 1
8、8 A 11 B 13 C 12 D 18 (3)二级等比数列: 1, 3, 18, 216, ( ) A 1023 B 1892C 243 D 5184 (4)等比数列的变式: 3, 5, 9, 17, ( ) A 23 B 33 C 43 D 25 (5)暗的平方数列: 2, 3, 10, 15, 26, 35, () A 40 B 50 C 55D 60 (6)暗的立方数列: 3, 10, 29, 66, ( ) A 123 B 124 C 126D 127 (7)质数的变式: 20, 22, 25, 30, 37, ( ) A 40 B 42 C 48 D 50 (8)双重数列:分为单
9、数项与双数项 (或奇数项与偶数项 )。 257, 178, 259, 173, 261, 168, 263, ( ) A 275B 279C 164D 163 (9)数量递增的差数列: 2, 4, 8, 14, 22, ( ) A 30 B 31 C 32 D 33 (10)正负数间隔等比数列: 2, 4, 8, 16, ( ) A 31 B 32 C 33 D 34 (11)差数列变式: 3, 4, 6, 9, ( ), 18 A 12 B 13C 14 D 15 (12)整数与小数数列: 1.1, 2.2, 4.3, 7.4, 11.5, ( ) A 15.5 B 15.6 C 15.8
10、D 16.6 3难的规律:即混合型数列,由上述两种以上的规律组成的数列。 (1)差与平方数列: 1, 2, 6, 15, 31, ( ) A 45 B 50 C 56 D 60 (2)分数与公比数列: 1/19, 38, 1 76, 152, 1 304, ( ) A 380 B 608 C 719 D 1216 (3)乘法加加法数列: 6, 14, 30, 62, ( ) A 85 B 92 C 126 D 25 0 (4)除法加加法数列: 5, 17, 21, 25, ( ) A 30 B 31C 32D 34 (5)减法加等比数列: 4, 7, 16, 43, 124 , ( ) A 3
11、67B 248C 372D 496 (6)加法加等比数列: 3, 6, 21, 60, ( ) A 183 B 189 C 190 D 243 (7)立方加加法数列: 2, 9, 28, 65, ( ) A 128B 124C 126D 129 (8)双重数列加加法数列: 1, 28, 4, 65, 9, 126, 16, ( ) A 215 B 216 C 217 D 218 (9)平方与加 1 减 1 数列: 5, 8, 17, 24, 37, ( ) A 49 B 63 C 80 D 48 (10)偶数项是奇数项的倍数数列: 23, 46, 48, 96, 54, 108, 99, (
12、) A 200 B 199 C 197 D 198 (11)分子第一位数是后两位数差的倍数数列: 20/9, 4/3,7/9,4/9,1/4,() A 5 36 B 1 6 C 1/9 D 1/144 4数字推理补充题 (1)2, 1, 4, 3, ( ), 5 A 1 B 2 C 3 D 6 (2)22, 35, 56, 90, ( ), 234 A 167 B 156 C 108 D 145 (3)1, 8, 9, 4, ( ), 1 6 A 3 B 2 C 1 D 1 3 (4)6, 24, 60, 132, ( ) A 140 B 210 C 212 D 276 (5)2, 1, 7,
13、 16, ( ), 43 A 25 B 28 C 31 D 35 (6)( ), 36, 19, 10, 5, 2 A 77 B 69 C 54 D 48 (7)5 7, 7 12, 12 19, 19/31, ( ) A 31/49 B 1 39 C 31/50 D 50 31 (8)O, 4, 18, 48, 100, ( ) A 170 B 180 C 190 D 200 (9) 2, 3, 2, ( ), 6 A 4 B 5 C 7 D 8 (10) 25, 16, ( ), 4 A 2 B 3 C 3 D 6 (11)2, 12, 36, 80, 150, ( ) A 250 B 2
14、52 253 D 254 (12) 16, 27, 16, ( ), 1 A 5 B 6 C 7 D 8 (13)1.16, 8.25,27.36, 64.49,( ) A 65.25 B 125.64 C 125.81 D 125.01 (14)4, 11, 30, 67, ( ) A 126 B 127 C 128 D 129 (15)12, 36, 8, 24, 11, 33, 15, ( ) A 30 B 35 C 38 D 45 (16)8, 8, 6, 2, ( ) A 4 B 4 C 0 D 2 (17)12, 2, 2, 3, 14,2,7, 1, 18, 1, 2, 3, 4
15、0, 10, ( ), 4 A 4 B 2 C 3 D 1 (18) 4, 3, 1, 12, 9, 3, 17, 5, ( ) A 12 B 13 C 14 D 15 数字推理参考答案 容易的规律: 1 A 2 B 3 B4 B 5 C6 B7 A 8 D9 10 C11 D 12 D 13 D 14 B 15 C 16 B 17 C 较难的规律: 1 D2 B 3 D4 B 5 B 6 D7 C 8 D9 C10 B11 B12 D 难的规律: 1 C2 B 3 C 4 B 5 A6 A7 C8 C 9 10 11 A 补充题: 1 D2 D3 C4 D 5 B6 B7 C 8 B9 B1
16、0 C11 B12 A13 B14 C 15 D 16 A17 18 A (二 )数学运算举例 1容易的规律: (1)凑整法 小数凑整法: 52+13.6+3.8+6.4 的值: A 29 B 28 C 30 D 29.2 乘法凑整法: 49 25 的值: A 1240 B 1250 C 1225 D 1220 分数凑整法: 2013/422/50.752.60 A 13 B 12 C 9 D 8 (2)观察尾数法 1111+6789+7897 的值: A 15797 B 24798 C 25698 D 25798 89 的平方是多少 ? A 7921 B 7923 C 7925 D 7927
17、 (3)未知法 1111+6789+7879 的值: A 25797 B 24798 C 25698 D未给出 (4)利用“基 准数法” 1997+1998+1999+2000+2001: A 9993 B 9994 C 9995 D 9996 ( 5)求等差数列之和 2+4+6 20+22+24 之和: A 151 B 152 C 153 D 156 (6)求自然数列之和 从 1 到 100 各数之和: A 5000 B 5100 C 5050 D 5060 (7)利用“互补数法” 3972 69 1986= A 138B 136C 134D 132 5436139= A 441 B 443
18、 C 445 D 447 525 (25 7)= A 10 B 8 C 3 D 1 (8)快速心算法 做 面彩色旗需要 4 种颜色的布,做 4 面同样颜色的彩旗需用多少种颜色的布 ? A 16 种 B 12 种 C 8 种 D 4 种 甲是乙的 倍,甲是 100,乙是多少 ? A 200 B 100 C 150 D 50 2较难的规律 (1)“ +1 与 1”法 “ +1”法 一条长廊长 20 米,每隔 2 米放 盆花,问共需多少盆花 ? A 10 B 11 C 12 D 13 “ 1”法 张佳住在第三层,每层 楼之间梯级数都是 15,那么张佳每次回家要爬多少级楼梯 ? A 20 B 30 C
19、 40 D 45 (2)“青蛙跳井” 青蛙在井底向上爬,井深 10 米,青蛙每次爬上 5 米,又滑下 4 米,问青蛙需要几次方可爬上井 ? A 5 B 9 C 10 D 6 (3)大小数判断法 请判断 0, 1, 90, 61 的大小关系 A 610190 B 906101 C 016190 D 019061 (4)余数相加法 计算星期几: 假如今天是星期二,那么再过 45 天,应该是星期几 ? A 3 B 4 C 5 D 6 计算月日: 今天是 2003 年 12 月 1 日,那么再过 65 天是几月几日 ? A 2004 年 2 月 3 日 B 2004 年 2 月 4 日 C 2004
20、年 2 月 5 日 D 2004 年 2 月 6 日 计算特殊生日: 小王每四年过一次生日,问他生在哪月哪日 ? A 1 月 31 日 B 2 月 28 日 C 2 月 29 日 D 3 月 30 日 (5)比例分配法: 一所学校 、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是 450 人,三个年级学生比例为 2: 3: 4。问人数最 多的年级人数是多少人 ?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6)计算倍数: 甲是乙的两倍,乙是丙的 1/4,甲是丙的几分之几 ? A 3 4 B 1 2 C 1 3 D I 8 (7)计算面积: 个长 16m,宽 8m 的长方形,如果长宽都减少 1 4,那么原面积减少
21、了多少 m2? A 32 B 48 C 54 D 56 3 难的规律 (1)工程计算: 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 15 天完成,乙队单独做 10 天完成,问两队合作几天完成 ? A 5 B 6 C 7 D 8 一件工程,甲独立做 15 天完成,乙独立做 10 天完成,甲独立做 3 天后,两人合作,还需几天才能完成 ? A 5 天 B 10 天 C 6 天 D 4.8 天 一个游泳池有两个水管,一根进水,一根排水。如单开进水管 6 小时灌满水,如单工排水管, 8 小时可把一池水放完。现在池子是空的,如果两管同时开放,问需开多少小时可把游泳池灌满 ? A 20 B 22 C 24 D 25 (2)里程
22、计算 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走 46.5 公里,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走 8.5 公里,两车相对开 2.4 小时后 (两车还未相遇 )相距 30 公里,问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 A 273.6 B 547.2 C 303.6 D 607.2 (3)人数计算: 一车间女工是男工的 90,因生产任务的需要又调入女工 15 人,这时女工比男工多 20%。 问此车间男工有多少 ? A 150 B 120 C 50 D 40 (4)只数计算:鸡兔同笼 一笼中的鸡和兔共有 200 条腿,已知鸡数是兔数的两倍,问笼中共有多少只鸡 ? A 20 B 30 C 40 D 50 4数学运算补充题 (1
23、)大于 4/5 且小于 5/6 的数是: A 6/7 B 21/30 C 49/60 D 47/61 (2)19881989+19891988 的值的个位数是: A 9 B 7 C 5 D 3 (3)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 10 倍, 6 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 4 倍,问今年父子各多少岁 ? A 60, 6 B 50, 5 C 40, 4 D 30, 3 (4)一种收音机,连续两次降价 10%后的价格是 405 元,问原价是多少 ? A 490 B 500 C 520 D 560 (5)( 1+1) 2+( 1.2) 2+(1.3)2+(1.4)2 的值是: A 5.04 B 5.4
24、9 C 6.06 D 6.3 (6)如下图,一个正方形分成 5 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 36 米,问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 A 40 B 50 C 60 D 70 (7)求 10+15+20+ +55+60 的值: A 365 B 385 C 405 D 425 (8)因式分解题 222100112 的值: A 366 B 363 C 263 D 266 如果 N 2 3 5 7 121,则下列哪一项可能是整数 ? A 79N/110 B 17N/38 C N/72 D 11N/49 (9)老张藏书 14000 册,老马藏书 18000 册。如果老张想使自己的藏书成为老马现藏
25、书的 3倍,问他还需购进多少册书 ? A 30000 B 40000 C 45000 D 50000 (10)某剧团男女演员人数相等,如果调出 8 个男演员,调进 6 个女演员后,女演员是男演员人数的 3 倍,问该剧团原有女演员多少人 ? A 20 B 15 C 30 D 25 (11)一棍长米的绳子,每次都剪掉绳子的 2/3,那么剪了三次之后还剩多少米 ? A 1/7 B 1/9 C 8/27 D 1/27 数学运算参考答案 容易的规律: (1) ACC (2) AA (3)D (4)C (5)D (6)C (7) ABC (8) DB 较难的规律: (1) BB (2)D (3)B (4)
26、 CBC (5)C (6)B (7)D 难的规律: (1) BDC (2)B (3)C (4)D 补充题:( 1) -( 7) CADBD CB( 8) C A ( 9) -( 11) BBB 比例分配板块 例题:一所学校一、 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 450 人,三个年级的学生比例为 2: 3: 4,问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有多少人? A.100B.150C.200D.250 答案为 C。解答这种题,可以把总数看作包括了 2+3+4=9 份,其中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占 4/9 的三年级,所以答案是 200 人。 路程问题板块 例题: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 2/5 之后,离中点还有 2.5 公里
27、。问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公里? A.15 B.25 C.35 D.45 答案为 B。全程的中点即为全程的 2.5/5 处,离 2/5 处为 0.5/5,这段路有 2.5 公里,因此很快可以算出全程为 25 公里。 工程问题板块 例题: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 15 天完成;乙队单独做, 10 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A.5 天 B.6 天 C.7.5 天 D.8 天 答案为 B。此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一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是: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我们可以把全工程看作“ 1”,工作要 n 天完成推知其工作效率为 1/n,两组共同完成的工作效率为 1/n11/n2,根据这个公式很快
28、可以得到答案为 6 天。另外,工程问题还可以有许多变式,如水池灌 水问题等等,都可以用这种思路来解题。 植树问题板块 例题:若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 345 米的道路上栽多少棵树? A.343 B.344 C.345 D.346 答案为 D。这种题目要注意多分析实际情况,如本题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所以答案为 346 计算常识和数学素养理论板块 1.“番”与“倍” 增加一倍,就是增加 100 ; 翻一番,也是增加 100。 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 而且数字越大,差距越大。如增加两倍,就指增加 200;翻两番,就是 400 (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
29、八 ),所以说翻两番就是增加了 300,翻三番就是增加了 700。“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2. 53%比 39%增加了多少 ? 原题是 :法国 1980 年从事第三产业人数所占比重 (也就是 53%)比 1960 年 (39%)增加了多少 ?) a,14 个百分点 b,14% “番数”和“倍数”混淆 某水泥厂厂长说,我厂水泥的产量今年将比去年翻两番,由年产 3.6 万吨增加到 7.2 万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今年的 产量为去年的 2 倍,或比去年增长一倍。 番数 =基数 2 如果题目中今年将比去年翻一番,那年产是多少?我认为翻一番应该是基数 2; 翻两番基数 4,
30、对吗? 新闻和大众传媒每一天都有用统计数字说话的报道,领导在大会报告、工作总结时使用大量的统计数字说明问题,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在汇报、反映情况时也少不了用统计数字说话。但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有的使用统计数字说明问题时,由于缺乏统计常识,造成概念不清,范围不明,容易产生混乱现象。试举几例: 1、“番数”和“倍数”混淆 某水泥 厂厂长说,我厂水泥的产量今年将比去年翻两番,由年产 3.6 万吨增加到 7.2 万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今年的产量为去年的 2 倍,或比去年增长一倍。番数 =基数 2 2、“增长”和“增加”混淆 某镇 2001 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是 1486 万元, 2002
31、年是 1763 万元。镇长汇报时说,我镇去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277 万元,增加了 18.64%。“增加”一词所表示的是绝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基期数字所得到的差,它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水平。“增长”一词所表示的是相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去基期数再与基期数相比较(用百分数或倍 数表示),它反映了事物的发展速度。所以,增加和增长两个词虽为同义语,但在反映统计数字时有一定的差别,不能混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某镇 2002 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 2001 年增加 277 万元,增长了 18.64%。 3、“百分数”与“百分点”混淆 某单位领导在汇报本单位干部文化结构时说, 2002 年大专以上文化占干
32、部总数 82%,比 1997 年的 65%上升了 17%。表示构成的变动幅度不宜用百分数而应用百分点。因为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正确的说法是, 2002 年大专以上文化占干部总数 82%,比 1997 年上升了 17 个百分点。 4、“现价”与“不变价”混淆 在进行不同时期工农业产品总量指标对比时,有的人分不清“现价”与“不变价”的区别,将报告期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产品总量指标与基期不变价计算的产品总量指标对比,得出生产发展速度较快的结论,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不变价指以同类产品某年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用于计算各年的产品价值。按不变价格计算
33、的产品价值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生产的发展速度,而现价并未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因此,不同时期按现价计算的 产品总量指标不宜进行对比,也不宜与“不变价”计算的产品总量指标进行对比。我国先后六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 2001年起开始使用 2000年不变价格。 5、任意用相对数说明问题 某单位很重视从女干部中选拔领导干部。该单位办公室在向上面汇报时写道:“我单位从女干部中选拔领导干部的比重为 50%”。其实该单位只有两名女同志,从中选拔了 1 名。在绝对数很小的情况下,不宜任意使用相对数来说明问题,否则容易引起错觉和误会,也有随意夸张之嫌。 6、使用倍数来表示下降或
34、减少幅度 经常可以看 到使用倍数来说明下降或减少幅度之大的。如:某种病的发病率由去年的30%下降到今年的 15%,下降了 1 倍;某种产品的成本由去年的 120 元一吨下降到今年的60 元一吨,减少了 1 倍。倍数一般是表示增长或上升幅度的,不宜用于表示减少或下降。上述正确说法应该是:某种病的发病率下降了 15 个百分点,某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 50%。 7、状语与数字不一致 有的材料选择状语不当,与后面数字显示的特征不相一致。如:我县今年 1 10 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加。这句话看起来令人振奋,但后面的增长幅度只有5%,如果 是农业产值的增长幅度,可以说增长幅度较大。但投资由
35、于受某些因素或政策的推动,某一时期增长百分之几十或成倍增长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应根据数字所反映出来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状语,做到准确、自然、朴素。 8、不注意统计数字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口径、计量单位、计价标准、计算方法等,使用、对比时不准确,容易闹笑话。 如有的人用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与某一年(非普查年份)的人口状况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不准确的。因为普查口径与年度人口统计的口径不一致。“五普”是按常住人口原则进行登记的,不包括本地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标准 时点是 2000 年 11 月 1 曰 0 时。而年度统计年末人口数指每年 12 月 31 曰 24 时的人口数,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
36、曰常使用时可以用“五普”数据与“四普”进行比较,因为普查口径和时期基本一致。此外,还经常看到有人用前几个月的增幅与某月对比。如:某市今年 1 4 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 16%,比 4月份增幅上升 2 个百分点。用以说明一季度增长较快, 4 月份有所下降,但这样比较意思不太明确、清晰。可以说,某市今年 1 4 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 16%,其中 4 月份增幅为 14%,导致 1 4 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有所减弱。 总之, 数字是统计的语言,也是分析事物论事推理的重要依据。统计数字和数学数字不一样,它不是抽象的数量表现,而是具体的反映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用统计数字
37、反映情况,论事说理时,应弄清概念和数字所反映的特征,注意统计数字所属的时间、范围、口径等各项要素的规定性,学会正确使用,准确反映,使人看后一目了然,对于增强表达效果,提高文章水平不无裨益。 计算和巧算板块 1 6800 125 8 的值是: A 19 B 29.5 C 4.5 D 6.8 2 27 的开方乘以 48 的开方等于: A 39 B 36 C 35 D 38 3 10 44 16 8 17 12 13 的值为: A 120 B 118 C 123 D 200 4下面哪个数低于 l 4? A 22/85 B 4/15 C 17.5 D 33/133 5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25 厘米,其
38、周长等于多少米? A 45 B 75 C 17.5 D 0.75 6某人买了一枝钢笔、一枝圆珠笔和一枝铅笔平均花了 15 元,而一枝钢笔和一枝圆 珠笔平均花了 22 元,一枝圆球笔和一枝铅笔总共花了 5 元,则钢笔是多少元? A 24 B 35 C 40 D 42 7用绳子量杆高,在杆顶将绳子 4 折垂直地面,余 3 米,把绳子剪去 6 米, 3 折后余 3 米,求杆高是多少米? A 36 B 12 C 9 D 6 8 118 120 的值是: A 14180 B 14400 C 12820 D 14l60 9一名公务员的年薪的 60是 7920 元,他的月薪是多少元? A l100 B 980 C 1200 D 780 10最大的四位数加上最大的两位数,和为多少? A l0098 B 21000 C 1099 D 198 11 49 与 47 的和是 8 的几倍? A 15 B 9 C 12 D 8 12用 7, 6, 0, 2, l 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是: A 67210 B 76012 C 76102 D 7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