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课文内容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410696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课文内容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课文内容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课文内容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课文内容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课文内容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课文内容复习资料 1、窃读记 作者:林海音城南旧事就是他的作品 重点句: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 ”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 “我 ”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 “我 ”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 ”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 “窃读 ”。 “我 ”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

2、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 我快乐的是因为 :我能读书,从书中获得智慧和乐趣; 我惧怕的是因为 :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再大些! ” 这句话通过 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 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 “我 ”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 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 “我 ”对读书的喜爱。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 “吃饭长

3、大 ”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 “读书长大 ”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 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课文理解: 课文以 “窍读 ”为线索,从放学后匆匆地赶到书店,写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书店,重点写了“我 ”是如何 “窃读 ”和 “窃读 ”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 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酷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2* 小苗与大树 的对话 本文是 访谈录 ,季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 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 主要内容 】本文写了

4、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 【 中心思想 】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表达了作者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读书方法,对读书的独特见解。 【 重点词句 】 重点句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 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 “一遍遍地读一本书 ”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

5、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 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 ”, 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 ; “想去就去 ”, 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到现在的 “就是 ”“也是 ”,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仿写: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_,也是 _。 1、 一本你喜

6、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 2、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 段喜爱的小曲。 3、 是智者,是良师,是诤友,也是伴侣。 4、 营养面包,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一次秘密的旅行,也是精神上补钙。 课文理解: 本文记叙了作者把书视为自己的挚友和家园并且百读不厌的事,表达了作者的爱书之情,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百读不厌,必有所获。 4* 我的 “长生果 ” 作者: 叶文玲 重点句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 “长生果 ”。 这句话将 书比喻为 “长生果 ”,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5、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7、 全诗的大意是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 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 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绿 ”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秋思 唐 张籍 全诗的大意是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 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

8、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却感觉信短情长,无法尽诉, 表达了浓浓的思想怀亲之情。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中心思想】描写了戍边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非常怀念故园的温暖祥和的情景。 词的大意是: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 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三首诗词之间的区别: 泊船瓜洲是写景抒

9、情(借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寓情于事),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 【 重点词 】 本课的多音字有: “间 ”读 jin; “万重山 ”和 “意万重 ”的 “重 ”读 hng; “还 ”读 hun; “风一更 ”的 “更 ”读 gng。 意万重 :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行人 :这里指捎信的人。 聒: 指声 音嘈杂。 那畔: 那边。 开封: 把封好的信拆开。 6、梅花魂 【主要内容】 课文回忆了 “我 ”与外祖父之间的五件小事。讲述了外祖父爱梅花,把梅花当做祖国的象征,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他眷恋祖国之情。 【中心思想】 表达了外祖父这

10、位身在异地他乡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重点句】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告诉我们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愈是寒冷和风气雪压,她就愈精神。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我们要做不论多少磨难多少欺凌都不肯低头的、顶天立地的人,永远保持中国人不屈不挠,永不

11、服输的民族精神。 这一大段对美化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任务的赞誉,是外祖父对 “我 ”说的,这里也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会,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 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梅花魂中的 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 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秉性 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美化的精神,梅花魂。 课文重点表达了 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一共写了五件小事。 直接表达这种感情: 、教 “我 ”读 唐

12、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 ( 读诗落泪) 、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 (不能回国) 间接表达这种感情: 、因为 “我 ”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 (珍爱墨梅图) 、临走送我墨梅图 (赠墨梅图 ) 、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送梅花手绢) 课文表面上是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实质上 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关系 :首尾呼应, 这种写法的好处和(作用)是: 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思亲 ”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

13、亲人。现在 人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是唐代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 “王孙 ”是古代对人的尊称);意思是 :明年绿草如茵的时候 ,你(朋友)你回不回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 意思是: 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像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像心中的忧愁。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 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9、鲸 鲸是一篇 常识性的说明文 。介绍了鲸的 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等方

14、面的知识。 这篇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 第一段讲鲸的体形特别大。第二段鲸是哺乳动物。第三段讲鲸的种类。第四段讲鲸怎样进食。第五段讲鲸用肺呼吸。第六段讲鲸如何睡觉。第七段讲鲸的生长特点。 概括起来, 4-7 段分别从四方面( 食物、呼吸、睡觉、生长 )讲了鲸的生活习性。 作者用列数字,绝例子, 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 课文首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作比较,使我们形象的了解到,鲸比象大得多。接着,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鲸的体重,以此来说明鲸的 “大 ”。然后,有一我国捕获一头鲸为例(举例子),再次列举具体数字,生动的说明鲸的确很

15、大。作者在介绍鲸吃食物以及鲸的生长时,用 “花园里的喷泉 ”(打比方)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这种打比方的方法,使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说明方法: 运用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 集中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 “大 ”。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 比象 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比较)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列数字)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列数字)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

16、,还显得很宽敞。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 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打比方) 10* 松鼠( 文艺性说明文 ) 1 小松鼠: 漂亮、乖巧、驯良、可爱 2 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 从说明的角度来看 ,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 从表达的方法来看, 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从语言风格上来看, 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3、文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

17、食姿势六个方面来写松 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课文理解: 本文是一篇 文艺性说明文 (又称科学 小品)。作者主要采用了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给我们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性格、乖巧的行为等特征。 11、新型玻璃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如:第 2 自然段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 ”这句话来转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 3 自然段的开头既连接了上文,又直接进入下一种玻璃的介绍,清楚明白。第 4 自然段的首句过渡逢场自然,令人感到亲切。第 5 自然

18、段的开头则以形象的比 喻引起读者的注意,激起读者的阅读愿望。 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 ,也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重要特点。 这篇课文重点应该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 。 本文一共介绍了 “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这五种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1 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 : 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 等说明方法 ,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2 灰尘颗粒的

19、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这段话首先运用 列举数字的方法 介绍了 灰尘的大小 ,接着又运用 对比的方法 突出了 灰尘非常细小 的特点。 3、 灰尘的特点 : 细小;散射七色阳光;具有吸湿性能 。 4、 灰尘的作用 : 削弱阳光的强度;使天空呈现白色;调节气候、形成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13、钓鱼的启示 1钓鱼的启示中, 我得到的启示 :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终生的启示是: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

20、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 2、理解句子: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 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 鱼 。 ” 这句话中, 诱惑人的 “鱼 ”是指 : 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如:金钱、地位、名利 甚至是那些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的事。 举例: 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 3、 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法国著名思想家) “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 ”莎士比亚(英国

21、著名戏剧家) 4、课文理解: “我 ”和爸爸去钓鱼,当 “我 ”钓到大鲈鱼时, “我 ”得意,当爸爸要 “我 ”把鱼放回湖里时, “我 ”急切地想知道原因,当爸爸坚持要 “我 ”放了鱼时, “我 ”乞求;当 “我 ”把鱼放回湖中, “我 ”依依不舍。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 “我 ”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严格的教育是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名 称 特 点 作 用 说明方法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防盗 举例子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 安全可靠 变色玻璃 随阳光的强弱变色 自动调节室内光线 打比方 吸热玻璃 夏天阻挡阳光冬天阻挡冷空气 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使室内噪音减弱 打比方

22、列数字 5、 本文中我的心情变化 :得意 急切 乞求 依依不舍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课文理解: 本文记叙了 “我 ”在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时,是父亲对 “我 ”的教诲使 “我 ”得到了 “走别 一条路试试 ”的灵感和勇气,从而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事实,从中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15、落花生 1、落花生是一篇 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 写作方法,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 作者 许地山 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 借物喻人 ,揭示

23、了学习花生 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 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表达了作者 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 想和价值观 。 2、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 议花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作者通过花生的特点,赞美了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品格。 3、 许地山 : 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4、理解句子: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24、 爱慕之心 :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把 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 ,说明 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5、父亲的话有几方面的意思? 答: 有 两方面 的意思。一是 赞美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 ,二是 教育 “我们 ”要学习花生优秀的品格,做一个有用的人。 6、父亲希望: “我们 ”做什么样的人? 答: 父亲希望 “我们 ”做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7、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 起着深化主题 的作用。 16* 珍珠鸟 作者: 冯骥才 1 本文是一篇 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 。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

25、 “怕 ”人到 “信赖 ”人的变化过程。小家伙 ”这个词,让人深深感受到了 作者对雏鸟的 喜爱 之情。 2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3、 文中从哪些地方体现了 “我 ”对小鸟的关爱? 答:( 1) 、给它准备了舒适又温暖的巢; ( 2)、 在鸟笼外面覆盖上吊兰,让他们感到安全。 ( 3) 、从不去打扰他们。 4、小鸟对大鸟的呼唤前后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答: 起先,大鸟一叫,小鸟就回去了,时间久了,大鸟再三呼唤,小鸟才回去。 这种变化说明了逐渐对 “我 ”产生了信赖和留恋。

26、 5、鸟对 “我 ”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答:鸟对 “我 ”的态度经历了从害怕,到渐渐胆大,到开始亲近,到完全信赖的变化过程。 第五组 遨游汉字王国 1 分为 “有趣的汉字 ”和 “我爱你,汉字 ”两个板块 2“写错别字的成因 ”:( 1)同音混淆:如,再、在,等。( 2) .形近搞混:如,已、己等。 (3).多笔少画:酒、洒; (2)多竖少竖,如,候、侯; (3)多撇少撇,如,式、柳。 (4).对字义不加分析致错:如,象、像。 (5)由于心急,本应写前一字,心里却想着下一字,结果造成写错 3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字,曾经用过 “结

27、绳记事 ”、 “物语 ”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三、四两段讲传说中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他从 模仿鸟的足迹 开始,进而 根据事物的形状 创造了汉字。 “册 ”“典 ”“删 ”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国现存的古老文字。“册 ”是 竹条连缀而成的大竹片 , “典 ”是用手捧着文册 , “删 ”是用刀削去错字 。 4 谐音歇后语 : 飞机上吹喇叭 想(响)得高 四两棉花 谈(弹)不上 谐音对联:六七八九二三四五横批:缺 衣(一)少食(十) 歇后语补充: 1、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2、四月的冰河 开动(冻)了 3、孔夫子搬家 净是输(书) 4、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5、上鞋不

28、用锥子 真(针)好 6、隔着门缝吹喇叭 名(鸣)声在外 7、飞机上吹喇叭 想(响)得高 8、老虎拉车 谁敢(赶) 9、骑自行车下坡 睬(踩)都不睬(踩) 10、四两棉花 谈(弹)不上 6 汉字的演化: 1.甲骨文 2.金文 3.篆书 4.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第六单元复习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主要内容: 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 38 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合同学的故事。 中心思想: 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重点句: 1.“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 文中 3 次出现。 因为他是父亲对

29、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 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对父亲多么信赖。 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奇迹。 2. “他挖了 8 小时, 12 小时, 24 小时, 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 这句话突出了父亲挖的时间长、过程艰难, 表现出父亲执著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 3.“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 是因为

30、长达 38 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 7 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 的是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答题要点: 父亲坚持不懈 信守承诺 儿子鼓励同学 信赖父亲 让同学先脱离险境 ) 18* 慈母情深(梁晓声) 1、为什么母亲第二次给我钱买书,而我说我没有权利买别的东西? 答: 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 ,对

31、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 “贫穷、辛苦、瘦弱、无私、关爱孩子、通 情达理 ”的母亲。 课文理解: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苦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 “我 ”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表达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 19“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 ” 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讲的是 妈妈对我作的第一首小诗的评价是 “精彩极了 ”,而爸爸的评价却是 “糟糕透了 ”。 许多年后事业成功了,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 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 按时间顺序,讲述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 “精彩极了 ”,爸爸的

32、评价是 “糟糕透了 ”。 “我 ”对 “精彩极了 ”的评价的反映 是 “得意洋洋 ”, 而对 “糟糕透了 ”的评价的反映是 “痛哭起来 ”。母亲的评价是针对 “我 ” 七八岁就会写诗这件事,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父亲的评价注意的诗本身的质量。 这两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爱。 重点句: 1.“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 幸运的原因是: 一 是 “我 ”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 “我 ”,给 “我 ”力量,母亲的爱是 “我 ”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 “我 ”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 “我 ”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 自

33、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2.我从心底里知道, “精彩极了 ”也好, “糟糕透了 ”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 “我 ”对母亲的 “精彩极了 ”的赞扬声和父亲 “糟糕透了 ”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 “爱 ”。 正因为 “我 ”,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鼓励下,不断前进。 3.“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 意思是说:不会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

34、不断前进。 4.多年后,我成功的因素有: 1 母亲的鼓励,激励自己满怀信心地前进; 2 父亲的严厉、严格要求,使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3 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 。 20* 学会 看 病 作者:毕淑敏 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 -犹豫后悔 -担心自责 -勇气回升 注意黄冈小状元中关于这一课的练习。 写父母之爱的文章 : 父爱,在拐角处 朱自清背影 冰心纸船 -寄母亲 古诗 游子吟 21、圆明园的毁灭 1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首先 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接着 介绍了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

35、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 最后 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本文首尾呼应, 表达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2、 题目为 “毁灭 ”,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 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中心思想: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句理解: (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6、 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 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是说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圆明园不论在布局上和建筑上,还是它所收藏的历史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所以说它的毁灭是 “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运用一个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 2)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这段话出现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之后。 “凡是 ”“统统 ”说明他们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 “任

37、意 ”则写出了他们的疯狂、野蛮。 这段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激起了读者的强烈愤慨,增强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结做这类题的方法: 先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再结合文章内 容谈感受。 22、狼牙山五壮士 1、 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路;峰顶杀敌;跳下悬崖。 句子理解: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

38、说了一声 “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 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一个 “走 ”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斩钉截铁 ”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 “热血沸腾 ”)和动作( “紧跟 ”)。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

39、比作 “雹子 ”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 。 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 ”指的是 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充分体现出 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 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总结表达方法: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抓住人物的动作、

40、神态、语言写具体;有多个人物时既突出重点人物,又兼顾其他人物等。 23* 难忘的一课 1 按照 事情发展 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 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 2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 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24* 最后一分钟 哦 1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 1997 年 7 月 1

41、 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2 澳门回归时间 : 1999 年 12 月 1 日 3 叩问 :真诚热切地询问。 25、七律 长征 1、 回顾全诗句意,感悟思想感情。 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 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 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四句,分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颔联承接 “

42、千山 ”。作者先用 “逶迤 ”和 “磅礴 ”的 夸张 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 “扬 ”的手法,而后用 “细浪 ”和 “泥丸 ”的 比喻 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 “抑 ”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颈联承接 “万水 ”。一 “暖 ”一 “寒 ”, 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全诗围绕第一句话展开叙述,以 最后一句话作总结 。是总分总的结构。 4、词语理解: 万水千山 :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 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 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腾细浪: 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云崖: 高耸入云的山崖。 磅礴: 气势雄伟,这里指山

43、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 :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尽开颜: 全都喜笑颜开。 三军: 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5、句子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 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 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 颜 :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6、开国大典 1、主要内容: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 典礼开始, 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然后,升国旗。 升旗以后, 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 阅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