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支原体、细菌、螺旋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易感人群的个体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广泛流行。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不同的传染病其病变特征可不同,但基本病变都属炎症,不同类型的炎症菌痢急性纤维素性炎伤寒急性增生性炎结核慢性肉芽肿性炎流脑急性化脓性炎乙脑急性变质性炎,结核病Tuberculosis,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变特点组织内形成肉芽肿性病变,即结核结节,伴干酪样坏死。临床表现 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血沉加快等,病因,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人型和牛型。致病力与菌体成分有关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传播途径呼
2、吸道:呼吸道排出的含菌微滴消化道:少数,发病机制,细胞免疫为主在感染局部由巨噬细胞聚集而形成的肉芽肿结核结节人体感染结核杆菌26周后出现细胞免疫反应,同时也发生变态反应,后者造成广泛的组织坏死干酪样坏死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同时贯穿在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结核病的基本病变,特殊性炎症,肉芽肿性病变结核结节(tubercle),渗出性病变,发生条件结核病早期或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或变态反应明显时病理表现浆液、纤维素性炎早期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很快被巨噬细胞取代,部位好发于肺、浆膜、滑膜、脑膜等(与组织特性有一定关系)转归完全吸收增生为主变态反应剧烈变质坏死为主,增生性病变,发生条件菌量少,毒力低,免疫
3、力强病理变化形成结核结节诊断价值,结核结节tubercle,镜下结节中央可见干酪样坏死周围有巨噬细胞、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Langhans巨细胞外周淋巴细胞,少量成纤维细胞,肉眼灰白色、粟粒大小,境界清楚,干酪样坏死多时呈淡黄色。转归进一步好转,上皮样细胞成纤维细胞,结核结节纤维化,坏死性病变,发生条件细菌数量多,毒力强,免疫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病理表现:干酪样坏死 caseous necrosis肉眼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镜下红染无结构颗粒状物,增生为主的病变结核性肉芽肿,变质为主的病变干酪样坏死,渗出为主的病变浆液纤维素性炎,+为机体免疫力增强或变态反应减弱为机体免疫力减弱或
4、变态反应增强,-,+,+,-,结核病转归,转向愈复吸收消散: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纤维化、纤维包裹、钙化转向恶化浸润进展,病灶扩大溶解播散,肺结核病,Pulmonary tuberculosis,原发性肺结核病,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 又称儿童型肺结核病,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肺的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Xray 呈哑铃状阴影临床表现:症状轻微而短暂,发展和结局,自然痊愈纤维化和钙化恶化进展支气管淋巴结结核肺内或全身粟粒性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病,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生的肺结核病,多见于成人,又称成人型肺结核病感染来源细菌由外界再次侵入肺内
5、而发病。细菌由体内原有病灶经血行播散至肺尖,形成潜伏病灶继发性肺结核,病变特点(与原发性的不同点)1、好发部位肺尖。2、病变以增生为主,形成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肺门淋巴结一般不受累,很少发生血道播散,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少见病变主要通过支气管播散病程较长,时好时坏,新旧病变交替,有时以增生病变为主,有时以渗出、坏死为主,主要类型,局灶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的早期病变,部位:肺尖下24cm处,右肺尖常见大小:0.51cm数目:一个或多个病变:增生性病变为主。中央干酪样坏死,也可为渗出性病变临床表现:无明显自觉症状转归:纤维化,纤维包裹。免疫力降低浸润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属活动性肺结核,
6、部位:肺尖,锁骨下区病变:中央为干酪样坏死灶,周围为渗出性病变,有浆液、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少数中性白细胞渗出临床表现: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咳嗽、咯血,X线:肺部锁骨下区可见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转归:好转吸收消散或变为增生性病变纤维化、纤维包裹、钙化恶化进展,浸润进展溶解播散:干酪样坏死物液化,侵入邻近支气管并且排出急性空洞大量细菌向外排出开放性肺结核病经支气管播散干酪样肺炎空洞穿破肺膜自发性气胸 结局:急性空洞经洞壁肉芽组织增生,洞腔缩小瘢痕组织经久不愈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变特点:肺内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多位于肺上叶。洞壁厚,洞内见残存的梁柱状组织同侧或对侧
7、肺组织内出现新旧不一、大小不一,病变类型不同的病灶。空洞附近肺组织纤维化,胸膜增厚肺缩小、变性、变硬,镜下:洞壁分三层内层干酪样坏死物质,内有大量结核杆菌中层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增生的纤维组织,临床表现:病程长,时好时坏空洞与支气管相通开放性肺结核干酪样坏死侵犯大血管咯血吸入大量血液窒息死亡空洞穿破胸膜气胸、脓气胸咽下含菌痰液喉结核肺广泛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肺心转归:大空洞愈合:开放性愈合小空洞发生疤痕愈合,干酪性肺炎,机体免疫力极低,对结核杆菌的变态反应过强时发生浸润型肺结核恶化,干酪样坏死灶扩大干酪样肺炎或急、慢性空洞内细菌经支气管播散按病变范围的不同分为:小叶性和大叶性。,肉眼:肺叶肿大,变
8、实,切面淡黄色,干酪样、小叶性散点分布,或融合成大叶性分布。干酪样坏死物质液化排出后,可形成急性空洞。镜下:肺泡腔内广泛的干酪样坏死,大量浆液纤维素性渗出,巨噬细胞侵润。临床表现:严重中毒症状 “奔马痨”,结核球,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位于肺上叶,单个,来源:干酪样坏死灶发生纤维包裹结核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内的干酪样坏死物质无法排出,填充空腔而成由邻近的多个小干酪样坏死灶融合而成演变:相对静止恶化进展,结核性胸膜炎,a 湿性:渗出性病变:浆液纤维素性炎浆液渗出量多胸腔积液,伴有大量红细胞漏出,则呈血性胸水转归:吸收;机化,b 干性:增生性由肺膜下结核
9、病灶直接蔓延到胸膜病变:以增生性病变为主,可有纤维素渗出,但很少有胸腔积液转归:纤维化胸膜增厚、粘连,肺外结核病,(一)肠结核病,1.原发性肠结核病:少见,发生于小儿因饮用带有牛型结核杆菌的牛奶引起病变肠原发综合征肠内原发灶:肠的原发性结核性溃疡结核性淋巴管炎肠系膜淋巴结炎,2 继发性肠结核病:因咽下大量含菌的痰液所导致好发部位:回盲部,溃疡型 (多见)溃疡呈带状,长径与肠的纵轴垂直数目多个,边缘不整齐底部为干酪样坏死及结核性肉芽组织结局:溃疡愈合后因瘢痕收缩肠狭窄增生型回盲部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使肠壁高度增厚,肠腔狭窄,(二)泌尿生殖结核,1.肾结核病部位:多为单侧性,开始
10、于皮、髓质交界处或乳头内病变特点:肾脏实质内多数干酪样坏死灶及其空洞形成液化坏死物随着尿液下行,使输尿管和膀胱感染输尿管管壁增厚,粘膜有结核结节,溃疡形成膀胱粘膜溃疡,壁纤维化 (膀胱挛缩),2 生殖系统结核好发部位:男性精囊、输精管、附睾、睾丸女性输卵管病变: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三)骨关节结核病,骨结核,干酪样坏死型干酪样坏死,形成死骨骨旁形成结核性脓肿 “冷脓肿”增生型结核性肉芽组织脊椎结核多侵犯第10胸椎第2腰椎始于椎体,破坏邻近椎间盘,再向上向下扩展脊柱后凸畸形(驼背)压迫脊髓造成截瘫冷脓肿,关节结核,多继发于骨结核关节软骨破坏滑膜内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关节腔内浆液纤维素渗出游离的
11、纤维素凝块长期互相撞击形成白色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关节鼠后果:关节强直干酪样坏死穿破软组织和皮肤窦道,伤寒,typhoid fever,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基本病变: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增生,以回肠淋巴组织的改变最明显临床表现:持续性高热,相对缓脉,脾脏肿大,皮肤玫瑰疹,白细胞减少等,病因和传染途径,病因:伤寒杆菌、内毒素传染途径:传染源:伤寒患者和带菌者经口传染、 苍蝇也是重要的传染媒介。内毒素是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发病机理,伤寒杆菌穿过肠粘膜侵入肠壁淋巴组织被巨噬细胞吞噬/经胸导管入血被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并在其中繁殖再次大量入血败血症,全身中毒症
12、状,各器官病变,病理变化,基本病变: 伤寒肉芽肿巨噬细胞增生,胞浆丰富,胞浆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坏死细胞碎屑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伤寒小结或伤寒肉芽肿,具有病理诊断意义,肠道病变部位:回肠下部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病变分四期,每期约一周。髓样肿胀期:第一周坏死期:第二周 溃疡期:第三周 溃疡长轴平行于肠的长轴愈合期:第四周,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病变,肠系膜淋巴结脾肝脏 伤寒肉芽肿、灶性坏死骨髓其他1胆囊 2心肌:颗粒变性 3肾脏:颗粒变性 4皮肤:玫瑰疹 5肌肉:蜡样变性(凝固性坏死),并发症肠出血和肠穿孔支气管肺炎感染其它器官结局痊愈死亡原因:败血症,肠出血,肠穿孔
13、,细菌性痢疾,Bacillary,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夏秋季多见,儿童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病因及传染途径,病原菌:痢疾杆菌传染途径:经口传染,发病机理,痢疾杆菌先在上皮细胞内繁殖,然后侵入粘膜固有层,继续繁殖,释放毒素,引起炎性反应,病理变化,病变部位主要是乙状结肠和直肠基本病变: 纤维素性炎假膜性炎,急性细菌性痢疾,部位:乙状结肠、直肠病理变化:急性卡他性炎假膜性炎假膜:纤维素与坏死粘膜组织、中性白细胞、细菌共同形成灰白色糠皮样的,覆盖于粘膜的表面地图状溃疡临床:肠蠕动亢进、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慢性细菌性痢疾,菌痢病程超过二个月以上病变特
14、点:慢性溃疡形成,溃疡边缘粘膜过度增生形成息肉。肠壁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27岁儿童 毒力较低的福氏菌或宋氏菌病变特点: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而肠管病变和症状轻肠道病变:卡他性肠炎或滤泡性肠炎临床症状:中毒性休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脑膜炎双球菌meningococcus发病机制,病人带菌者,飞沫,呼吸道,脑膜,血,上呼吸道局部炎症,病理变化,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皮肤、粘膜淤点、淤斑,脑膜炎症期_脑脊髓膜化脓性炎脑膜充血,蛛网膜下腔内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浆
15、液及纤维素渗出严重者,邻近脑膜的脑实质出现炎症,神经细胞变性脑膜脑炎,病理与临床联系,脑膜刺激症状颈项强直阳性曲髋伸膝征(kernig征)阳性颅内压升高症状脑脊液改变,结局,痊愈、后遗症Waterhouse-Friederichsen syndrome 沃-弗综合征暴发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两侧肾上腺严重出血、皮质功能衰竭。,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type B,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原体:乙型脑炎病毒发病机制,病人 蚊 繁殖 免疫力低-CNS 乙脑 人内皮 病毒血症中间宿主 单核 免疫力强隐性感染,病理变化,病变部位:分布广泛脑脊髓实质(主要在大脑)脑脊髓膜病变轻微,大体,软脑膜血管扩张充血脑实质充血、水肿,有点状出血及散在灰白色,半透明,软化灶,以大脑皮质多见,镜下,脑脊髓实质的急性变质性炎,淋巴细胞套脑实质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淋巴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浸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神经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消失,胞质内空泡,核偏位神经细胞变小,浓染,核固缩,消失,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及中性粒细胞侵入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有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围绕,软化灶形成 镂空筛网状软化灶,胶质细胞增生 小胶质细胞结节,结局,痊愈后遗症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