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屈原 (约前 340前 278)战国时伟大诗人。名平,字原、灵均。楚丹阳 (今湖北秭归 )人。初辅佐楚怀王,被封为左徒。草拟诰令,欲行新政,主张联齐抗秦,贬为三闾大夫。后遭子兰、靳尚谗毁,免官去职。顷襄王时,长期放逐沅湘,亲睹人民困苦。前 278 年 (襄王二十一年 )秦攻破楚都郢,作怀沙,悲愤投汩罗江而死。有赋 25 篇,创楚辞诗歌新体裁,离骚为其代表作,充分表现其热爱祖国、同情人民、愤世嫉俗的高贵品格。据南楚民间祭神乐歌写九歌,对长沙地区民俗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吴芮 (?前 202)西汉第一代长沙王。济阴鄄城 (今山东淄县 )人。曾任秦番阳令,因甚得民心,号曰番君。初与英布率
2、越人举兵以应诸侯,后从项羽入关击秦。项羽分封,立其为衡山王,都郑。后归顺刘邦,前 202 年 (高祖五年 )徒为长沙王,都临湘 (今长沙 ),旋卒,溢文王。汉初刘邦共封 8 位异姓王, 7 王皆反,旋被翦灭,唯吴氏长沙国忠于汉室,共历 5 代,无 嗣而终。 樊哙 (?前 189)汉初名将。秦末沛 (今江苏沛县 )人。屠狗出身。前 209 年 (秦二世元年 )从刘邦据沛起事,攻宛陵先登。又从入关,怒闯鸿门宴,护刘邦脱身,赐爵列侯,迁郎中骑将。刘邦称帝后,攻掳反叛的臧荼、韩信,封为舞阳侯。后以将军从攻韩王信、陈稀,迁为左巫相。因以吕后妹为妻,故比诸将亲近皇室。旧志载,曾驻军长沙南湖,征讨西粤,南湖
3、旁有 “搴旗山 ”地名,流水桥立庙祭袍。 贾谊 (前 200前 168)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人。少时便以文著称,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旋迁太中大夫。主张改正朔 ,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更定法令。后为周勃等人中伤,被谪为长沙王吴著的太傅。故世称贾长沙、贾太傅。 4 年后召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死,谊抑郁而卒。今存赋 4 篇,以在长沙所作吊屈原赋、鹏鸟赋最为有名。散文成就在其辞赋之上,代表作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长沙太平街存其故宅遗址。明人集有贾长沙集。另有新书 10 卷。 刘发 (?前 129)汉景帝第十子,长沙王。母唐姬,原为程姬侍女。景帝召幸程姬,固有所避令唐儿饰其进,后生发。前
4、 155 年 (景帝前二年 )立发为长沙王。其时长沙国 领地大为缩小。前 142 年诸王来朝,以歌舞为父皇拜寿,刘发仅张袖小举手,上怪问之,发对曰: “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 ”,帝乃加封武陵、零陵、桂阳。自此,长沙国的辖地又包括今湖南大部地区。以孝著称,封长沙王后,运大米至长安,带回京都之土筑 “望母台 ”。在位 27 年,卒后谥定王。 马援 (前 2449)东汉中兴名将。宇文渊。扶风茂陵 (今陕西兴平县 )人。佐东汉光武帝建立政权, 41 年 (光武帝建武十七年 )封伏波将军,率军讨交趾征侧、征贰,往返经长沙,一度驻节长沙南门,后人称其地为马援巷 (后讹为蚂蚁巷 )。曾立铜柱以表功 。 48
5、 年请征五溪,击败 “五溪蛮 ”,病卒于军中。 张仲景 (约 150219)东汉杰出医学家,长沙太守。名机,宇仲景。南阳涅阳 (今河南镇平南 )人。从同乡张伯祖学医,医术大进。汉献帝初,举孝廉,建安年间居官长沙太守。任内正值瘟疫流行,便 “坐堂行医 ”,拯救众多百姓性命。著伤寒杂病论,记治传染病方30 种,治疗原则 397 条。创伤寒六经分类说,对内、外、妇各科医学均有独到见解。后人将其著作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孙坚 (155192)东汉勇士,长沙太守。宇文台。吴郡富春 (今浙江富阳 )人。孙武之后,孙权之父。性阔达,好奇节,少为县吏。 172 年 (嘉平元年 )募勇干余人,破许昌于勾章。
6、 184年 (中平元年 )讨黄巾内军。 186 年为长沙太守,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封乌程侯。后与袁术合击董卓。 192 年 (初平三年 )征讨荆州刘表,战死于岘山。子权称帝,尊坚为武烈皇帝,同时追谥兄孙策为长沙恒王。 关羽 (?219)三国时刘备名将。宇云长。河东解 (今山西临猪 )人。须髯美,人称美髯公。东汉末,亡命涿郡,从刘备起兵,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 200 年 (汉献帝建安五年 )刘备为曹操败,羽被俘,操爱其才,拜为 偏将军,封汉寿亭侯。后仍投奔刘备,屡立战功,在战长沙时降黄忠、魏延,留下不少美妙传说。后派守荆州,威震北方。 219 年 (建安二十四年 )孙权袭取荆州,羽后备空虚
7、,兵败被杀。 蒋琬 (?246)三国蜀巫相。宇公琰。湘乡县人。赤壁战后,随刘备入蜀,任县令。刘备称汉中王,升为尚书郎。 228 年 (蜀建兴六年 ),诸葛亮伐魏,琬奉命留守后方,处理政务,筹集粮草,深得诸葛亮器重,代为丞相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死后升为尚书令,主持朝政。为政明察善断,循法治国,不喜阿顺,不听谗言,群臣悦服。相传少时在宁乡读书,灰汤留有多 处蒋琬遗迹。著有丧服要记 l 卷。 虞授 (?279)三国时玄学名士。宇承卿。长沙人。时玄学盛行,易尊为 “三玄 ”之一。授善长易学,与人辩论,多战胜对手,有 “不读经,视虞生 ”之誉。吴末帝孙皓时,官至广州都督。 279 年 (天纪三年 ),原
8、合浦太守修允部郭马举兵反,攻陷广州,被杀。 桓阶 (生卒年不详 )三国时文学名士。字伯绪。长沙人。祖父超为长沙郡官,父胜曾任尚书,皆著名于南方。初任长沙郡功曹,被太守孙坚举为孝廉,荐任尚书郎。孙坚城死荆州,冒险向荆州刺史刘表乞领孙坚遗体。曹魏时官至尚书令, 封高乡侯,加侍中。病重卧床时,曹丕亲往探望,并诏令徒封安乐侯。善著述,有桓令君集传世。 易雄 (?322)晋名士。宇兴长。刘阳 (今长沙浏阳 )人。幼年刻苦好学,为人正直。 303年 (太安二年 )先后任长沙郡主簿、湘州主簿,后转州别驾。司马承作湘州刺史时,为舂陵 (今宁远 )令。大将军王敦背叛,雄支持承举兵抗击,并草檄历数王敦罪状。 32
9、2 年 (永昌元年 )6月,王敦部将魏义攻破长沙,雄被擒,押至武昌,英勇就义。 虞埋 (?322)晋名士。长沙人。崇尚名节,在乡为众望所罕。少仕州郡,为治中、别驾。 王敦举兵,司马承任埋为湘州长史,督护诸军,固守长沙。其弟虞望亦为乡党所称,任为司马。兄弟二人分居文武要职。 322 年魏义攻破长沙,虞望力战而杀,虞埋被俘遇害。 陶低 (257333)晋名将。字士行。鄱阳 (今江西波阳 )人。吴扬武将军陶丹之子。少孤贫,为县吏。以军功历封东乡侯、柴桑侯、平南将军等职,先后都督交、荆、雍、益、梁诸州军事,领护南蛮校尉、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后改封长沙郡公,加督交、广、宁、江八州军事,拜为大将军。为中
10、兴名将,历讨张昌、陈敏、杜强、杜曾、杜弘、苏峻、郭默之乱,朝廷倚之。由于雄 毅明断,勤于吏职,深为长沙百姓爱戴,流传许多传说。死后葬 “长沙城南二十里。 ” 孙盛 (生卒年不详 )晋史学家,长沙太守。宇安国。太原中都 (今山西平遥 )人。颖州太守孙恂之子。博学多才,善言名理,起家佐著作郎,出补浏阳令,陶侃请为参军。后从桓温平蜀,迁从事中郎。又入关平洛,以功出补长沙太守,累迁秘书监,加给事中, 72 岁卒。笃学不倦,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并有诗赋数十篇。任长沙太守时,以家贫为口实, “颇营资货 ”。 谢安 (320385)晋名将。宇安石。阳夏 (今河南太康 )人。谢裒之子,少有 重名,人称小谢。
11、 360 年 (升平四年 )始召为司马, 376 年 (太元元年 )进中书监、膘骑将军,录尚书事。数遣谢石、谢玄等拒苻坚,后举行淝水之役,大胜,进位太保,都督十五州军事。时会稽王道子专权,遂出镇广陵以避之,后病卒。谥文靖,封庐陵郡公。地方志载,曾任长沙都尉。 邓粲 (生卒年不详 )东晋史学家。长沙人。湘州主簿邓骞之子,少抱道守中,高洁自好,且 “道广学深 ”,不应州郡辟命,为 “众所推怀 ”,颇负时誉。 377 年 (太元二年 ),荆州刺史桓冲以厚礼聘粲为别驾。后粲四肢有疾,行动不便,求去职,冲不允,并加优恤,让其卧 床理事。长于史学,以父邓骞有忠信言而世无知者,乃著晋纪 10 篇,又注老子,
12、并行于世。 张邵 (生卒年不详 )南朝刘宋治吏。宇茂宗。吴郡吴 (今江苏苏州 )人。张裕之弟。初为王诞龙骧府官曹。后为扬州主簿。以不拜刘毅,为武帝所亲。文帝立,委以荆州,悉心政事,精力过人。后分荆立湘,为湘州刺史,拒荆州刺史谢晦反叛,使长沙免除了一场兵祸。后转雍州,修堤立堰,开田数千顷。卒于吴兴太守任。 张缵 (?548)南朝梁治吏。宇伯绪。范阳 (今河北定兴 )人。梁武帝富阳公主驸马。 543年 (大同九年 )使持节都督湘 、桂、东宁三州诸军事,领湘州刺史。在任 4 年,停止郡县慰劳,解除老病吏役,裁并关戌人员,减轻百姓负担,流亡渐归,户口增至 10 余万,被诗人庚肩吾誉为 “洞庭资善政 ”
13、。湘州所属零陵、衡阳等郡的 “莫徭蛮 ”也因之向化,比之齐民。 548 年 (太清二年 )改授都督雍梁诸州军事。后为岳阳王肃答所杀。 杨公则 (435505)南朝梁治吏。宇君翼。天水 (今甘肃天水 )人。齐末,为荆州刺史萧宝融西中郎中兵参军,与萧颖胄同推萧衍反齐,率兵平定湘州,进驻临湘 (今长沙 ),任湘州刺史。任内革除贿赂之风,奉行 “轻刑薄赋 ”政策,使流散百 姓纷纷归来,湘州渐趋安定。随后从衍攻建康,有功,梁初封宁都县侯,后迁卫尉卿。 欧阳顾 (497563)南朝名士。宇靖世,临湘县 (今长沙 )人。年轻时结庐于麓山寺旁,闭户攻读,博通经史。 527 年 (梁武帝普通八年 ),始随蓝钦征
14、讨南方 “苗僚 ”,以功进直阁将军。后监治衡州,助陈霸先北伐侯景,梁元帝以为衡州刺史,封始兴县侯。西魏陷江陵,与广州刺史萧勃联兵反陈霸先,兵败江陵,被俘,霸先以旧谊释之,使定岭南,授广州刺史。陈世祖即位,改封阳山郡公。 华皎 (?567)陈朝湘州刺史。晋陵 (今江苏苏州市 )人。小吏出身。仕梁至尚书比部令史。侯景乱中,事景党王伟,有恩于陈世祖。世祖即位封左军将军。世祖末任湘州刺史,以牲口财货委输建康。废帝即位,杀世祖旧将韩子高。皎不自安,遂在长沙举兵反陈,连引北周军。陈遣吴明彻、淳于量等率兵进击,皎兵败被杀。 阴铿 (生卒年不详 )陈朝文学家。字子坚。作唐县 (今湖南安乡 )人,祖籍武威姑臧
15、(今甘肃武威 )。梁时官湘东王法曹行参军。入陈,官至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其诗清秀流丽,讲求音韵,风格近似何逊,故世称 “阴何 ”。曾寓居临湘 (今长沙 ),作和傅郎岁暮还 湘州,情感深切。现存诗 30 余首,原集已散佚。 欧阳询 (557641)隋唐间书法家。宇信本。长沙人。欧阳铖之孙。博贯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高祖微时,数与游,既即位,累擢给事中。书体自成一家,尺牍所得,人以为法。624 年 (武德七年 ),诏与裴矩、陈叔达撰艺文类聚 100 卷。贞观初,历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后人将其与初唐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 “初唐四大书法家 ”。 李靖 (5
16、71649)初唐名将。本名药师。京兆三原 (今陕西三原 )人。少通书史。隋大业末,为马邑群丞。高祖定京 师,本欲斩之,而以壮士将其释放,被召入秦王幕府。从讨王世充,以功授开府。 621 年 (武德四年 )授行军总管,委以军政,讨萧铣,领军镇守长沙湘江沩水港口 (后改名靖港 ),后度岭至桂林,收复整个湖南地区,分道抚慰,南方悉定。封永康郡公。 孙思邀 (581682)隋唐间医学家。京兆华原 (今陕西耀县 )人。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固辞。唐太宗即位,将授以爵位,不受。高宗召拜谏议大夫,仍不受。 674 年 (上元元年 ),辞疾请归,相传隐居长沙浏阳,撰干金方 30
17、卷,精于医道,行于世,浏阳城 东有孙隐山、洗药桥等胜迹。寿高 102 岁而终。还自注老子、庄子,又撰枕中素书 l 卷。 褚遂良 (596659)唐大臣、书法家。宇登善。钱塘 (今杭州 )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中书令。 649 年 (贞观二十三年 )受太宗遗诏辅政。高宗即位,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仆射。因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贬为潭州 (今长沙 )都督,作有潭州偶题等诗,题有 “大唐兴寺 ”之匾,为长沙留下可贵墨宝。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为初唐四大家之一。传世碑刻有孟法师碑、圣教序等,墨迹有 儿宽赞等。 欧阳通 (?691)唐书法家。长沙人。欧阳询之子。少
18、孤,母教其父书。慕名甚锐,昼夜精力无倦,号称 “大小欧阳体 ”。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垂拱中至殿中监,赐爵渤海子。690 年 (天授元年 ),封夏官尚书。次年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为相月余,忤武则天意,为酷吏来俊臣所陷,被诛。神龙初,追复官爵。 李邕 (678747)唐文学家、书法家。字泰和。江都 (今扬州 )人。少知名,长安初拜左拾遗。中宗立,擢秘书监,上疏切谏不纳,贬为富州司马。韦后败,召拜左台殿中侍御史,累迁陈州刺史。后因贪赃 之嫌,贬为遵化尉。从杨思员讨岭南有功,累迁北海太守。长于碑颂,文名天下,时称李北海。书写碑铭无数,但以长沙麓山寺碑最为精美。有李邕集 70卷行世。 杜甫 (7127
19、70)唐大诗人。字子美。以少陵野老自称。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 ),生于巩县 (今属河南 )。杜审言之孙,肃宗时拜左拾遗,后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流落剑南时,严武表为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768 年 (大历三年 )携家出蜀,漂泊鄂、湘一带,流寓长沙,结识巴蜀诗人苏涣,巧遇旧友、大音乐家李龟年,留下一生的压卷之作。后病死于湘江途中。诗风 “沉郁顿 挫 ”,形式多样,以古体、律诗见长。有杜工部集行世。 崔霍 (?770)唐治吏。博陵 (今河北定县 )人。 767 年 (大历二年 ),任澧州刺史,为政以安民为本,招抚流亡,颇得人心,使澧州户口剧增数万。 769 年 (大历四年 ),以功迁潭州刺
20、史兼湖南观察使。时战乱频繁,湖南军队骄恣。霍清正自守,但不善驭军。 772 年兵马使臧介以月给粮储问题,与判官达奚旬激烈争执,发动长沙兵变。霍在兵变中为乱兵所杀。 怀素 (725785)唐书法家。俗姓钱,号藏真。长沙人。幼年出家,初习佛经,历律书,后着意于书法,以 “狂草 ”名世。早年参眸之余,颇好笔翰,担笈扶锡,西游长安等地,寻访遗编绝简,书法大进。书体纵横驰突,跌富浪漫,别开生面。性嗜酒豪放,不拘细节,每于酒酣兴发,见器物无所不书,时称 “醉僧 ”。存世遗迹有自叙、苦笋、论书、千宇文、绿天庵记等。 刘长卿 (?785)唐诗人。字文房。河间 (今属河北 )人。开元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
21、,两遭贬谪,量移睦州司马,官终随州刺史。诗多写贬谪飘流之感慨和山水隐逸之闲情,曾泛游长沙、浏阳各处名胜,咏潭州名胜的诗亦佳。擅长近体,尤工五律,自称 “五言长 城 ”。诗风含蓄温和,情雅洗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有刘随州诗集行世。 柳宗元 (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 (今山西运城解州镇 )人。贞元进士,官至见习御史,王叔文当政时,任礼部员外郎,参与 “永贞革新 ”。改革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元年 (806 年 )道经潭州,作长沙挥前南楼感旧、湘上渔人等诗,其中 “烟消日出不见人,效乃一声山水绿 ”为千古绝唱。时值潭州刺史戴简私家园林 “戴氏堂 ”落成,应邀作潭州东池戴
22、氏堂记,为柳氏游记的佳作。居水州九年,作永州八记。 815 年改任柳 州刺史。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有河东先生集行世。 李群玉 (约 813863)唐湘藉诗人。宇文山。澧州 (今澧县 )人,诗笔娇丽,文采倾动一时。 854 年 (大中八年 )经裴休引荐,授弘文馆书郎。上表进诗 300 篇,受宣宗赏识。 856 年裴休罢相外任,群玉亦被去官。裴休任湖南观察使时,又被延至幕中。后漫游各地,尝游长沙岳麓山,与长沙诗人王磷相遇,二人竞相联句,传为佳话。在长沙作诗多首,其描绘长沙窑的诗是现存有关长沙窑的唯一史料。有李群玉集传世。 王磷 (生卒年不详 )唐诗人。长沙人。词学富赡,才思 敏捷。唐懿宗咸通
23、 (860874)年间,潭州节度使崔铉表荐入朝,应 “日试万言科 ”。磷往来口授,书吏 10 人记录,未到中午便得黄河赋等七千余言。巫相路岩意欲罗致门下,磷不允。岩大怒,遂奏罢万言科。回长沙,沉湎于诗酒,适与李群玉在麓山相遇。二人竞相联句,磷句如泉涌,群玉为之倾倒。 裴休 (生卒年不详 )晚唐名相。字公美。河内济源 (今河南济源 )人。御史中巫裴肃之子。长庆 (821824)中从乡试登第。能文善书,累官户部情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转兵部侍郎兼御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相位 5 年,改革酒运积弊, 制止方镇横赋。因直言被贬为宣武军节度使、风翔陇州节度使和湖南观察使。在潭州立 “税茶十二法 ”,
24、发展茶马贸易。好佛法,为灵佑禅师奏建沩山密印寺。后复为吏部尚书、太子少师。致仕后居宁乡沩山。 74岁卒,葬沩山南端。 罗弘信 (836898)晚唐名将。字德孚。长沙人。善骑射,青年从军,投魏博节度使韩简、乐彦贞部为禅将。光启末年,魏博军乱,乐彦帧被杀,乐子从训在朱温支持下率军攻魏州。众将士推弘信为帅,击败从训。迁魏博节度、观察使。昭宗即位,封为豫章郡公。其子罗绍威也名重一时,父死,唐昭宗调嗣魏博节度使,封为 长沙郡王。借朱温之力击败幽州刘仁恭,翦灭 “牙军 ”八干家。 907 年劝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朱温称他 “功过萧何 ”,赐邑万户。 杜荀鹤 (846904)晚唐诗人。宇彦之,号九华山人
25、。池州石埭 (今安徽太平 )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自称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 ”。 46 岁始中进士。入梁,以诗得梁太祖朱温赏识,授翰林学士,仅 5 日而终。其诗主要宣扬 “救物 ”,尝访长沙,对潇湘景物尤有感情,发出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 ”之感慨。诗工七律,少用典故,不堆砌词藻,平易委婉,有唐风集传世。 刘蜕 (生卒年不详 )唐散文家。字复愚,号文泉子。长沙人,大中进士,官左拾遗。懿宗即位后,游宴无度,蜕多次上疏极深,均未被采纳。 864 年 (咸通五年 )因上疏弹劲前宰相令狐绚之子令狐漓卖官德爵之恶,贬为华阴令。嗜好文词,以散文见长,其文多愤激之词,嗟叹怀才不
26、遇。所著文泉子集 10 卷已散佚。明代韩锡辑有文泉子集 l 卷,另有吴翻辑刘蜕集 6 卷传世。 马殷 (852930)五代楚王。宇霸图。河南部陵人。 894 年 (唐乾宁元年 )随刘建锋率部入湖南,据潭州,授为马步军都指挥使。 896 年推为主帅,随即统一湖 南,任武安军节度使。朱温建后梁,殷受封为楚王。后唐灭梁,殷建国承制,自置官属,建楚王天官幕府,任用高郁、吕师周等人,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铸铅铁为钱,通商中原,不收商税,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发展茶业,提倡纺织等,极力保持楚境的独立和地方安定,使楚国在五代十国中强盛一时。 高郁 (?929)五代理财家。扬州人。明敏善理财
27、。 896 年 (唐昭宗乾宁三年 )马殷初据长沙,自立政权,聘郁为谋士。郁尝劝马殷自长沙至汴州 (今开封 )于沿途各要埠设置服务以售茶,又从北方买马而归,获利甚厚。一时长沙 商旅辐辏,又铸铁钱,行于境内。外地客商因不愿携铁钱,故尽买市境内货物而去,使楚百货流通,财源充足。然亦为人所不满,常遭蜚语中伤。 929 年 (后唐天成四年 ),马希声假传父令,诬郁谋反,诛全家。马殷得知,抚膺大哭。 齐已 (约 860940)唐五代诗僧。俗姓胡,名得生,字迩沩,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人。家境贫寒, 7 岁替大沩山寺放牛。性颖悟,常于牛背哼小诗,寺僧以为奇,劝其出家。出家后先在宁乡沩山峒庆寺,后栖衡山东
28、林。酷爱山水名胜,遍游江南,以诗名享于时,在长沙留有许多佳作,沩山存其故居。门人辑有白 莲集 10 卷、白莲编外集 10 卷和诗论风骚指格 l 卷。 李宏皋 (?951)五代名士。长沙人。楚王马殷时,为宏道 (今湖南道县 )令。迁都统掌书记。马希范置天策府,为十八学士之首,授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 940 年 (后晋天福五年 )马希范战败彭士愁,铸立铜柱为盟,宏皋受命撰复溪州铜柱记,镇刻柱上。现铜柱立在湘西王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希范死后,在诸弟争夺王位的战争中被杀。传世诗作有题桃源 l 首。 徐仲雅 (生卒年不详 )五代诗人。宇东野。长沙人,原籍秦中。 18 岁事楚王马殷,即能引故 实
29、以正公府诸僭拟,官至昭顾军观察判官。后入天策府,为十八学士之一。时马希范常在会春园宴会游乐,命请学士即席赋诗,以仲雅吟诵最多。马希广事变后,杜门不出。周行逢取代马氏,借重仲雅的名气,复辟为节度判官,以收众望。作诗仲达雅丽,流畅自然,且常流露出乡恋之情,如 “旁搜水脉湘心满,静调泉根楚底通 ”等。诗大多失传,仅全唐诗存6 首, 周行逢 (?962)五代名将。武陵 (今湖南常德 )人。马楚 “五马争槽 ”时,随马希尊起兵攻取长沙,以功升静江军副指挥使。 951 年 (广顺元年 ),随指挥使王进建率兵回据朗州。同年唐 灭马楚,又随王进速攻占长沙,功迁武安军行军司马。 955 年王进逮被岳州团练使潘叔
30、嗣所杀。后周世宗授以武平军节度使,据有湖南数年,驻潭州。史载此时,湖南人民 “率务稼稿,四五年间,仓廪充实 ”。 慕容延创 (923963)宋初名将。太原人。少以勇干闻,初隶郭威帐下。高平。二战,督左先锋,以功授虎捷左厢都指挥使,迁殿前都虞侯。 958 年 (显德五年 ),随世宗征准南,大破吴军,迁殿前副都指挥使。恭帝即位,充殿前副都点检。宋太祖即位,延创方握重兵屯真定,帝遣使渝旨,许以便宜从事,后加侍中。 963 年 (建隆四年 )任湖 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驻长沙。调令肩舆即戎事,平荆湖,加检校太尉。是年病卒。 李允则 (9531028)宋初治吏。字垂范。并州盂 (今属山西 )人,唐济南团练
31、使李谦博之子。少以才略闻,荫补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浚京师诸河,创水门、郑州水蹬,迁供备库副使。宋真宗年间知潭州,致力振兴地方经济,请除地税、屋税、枯骨税,民皆称便。鼓励民众垦植山田,栽种粟米。遇灾年,发官康先贩而后奏。 999 年 (咸平二年 )主持修复岳麓书院,扩大其规模。其后知沧州、源州、雄、镇州、潞州。神宗即位,领康州防御使,不事威仪,善抚士卒 ,事功卓著。 易元吉 (?1064)北宋著名画家。字庆之。长沙人。工花鸟画,善画蹿猿,人称 “漳猿画家 ”。 1064 年 (治平元年 ),汴京景灵宫孝严殿落成,奉沼作画,名声大振。旋又奉诏于开先殿西厢绘百猿图,借仅画十数只,便染疫而亡。宣和
32、画谱著录作品 245 件,但多已散佚。传世之作有聚猿图,现藏辽宁博物馆,及鹅鹤图,现藏长沙市博物馆。 武洞清 (生卒年不详 )北宋中叶画家。长沙人。父岳,善画,尤长于天神星象,用笔搁熟。洞清得其家传,画胜于父。所绘佛道人物,唯妙唯肖,名盛一时。市上常有 仿冒洞清印章的腰品出售。宣和画谱赞其画像 “布置落墨,广狭大小,横斜曲直,莫不合度,而坐作、进退、向背,皆有思。 ”传世作品有宣和御府所藏二十一像,以及十一瞪、二十八宿、十二真人等像。 钱希白 (生卒年不详 )北宋书法家。原名钱易,宇宝月。长沙人。官至翰林学士。宇画均佳,尤擅长书写大型行草条幅。北宋由淳华阁衍化而来的名帖有 3 部,其中一部乃是
33、希自的潭帖。潭帖是宋仁宗时,希白应潭州知府刘流之托,以淳化阁官帖为底本,再加入王羲之、颜真卿等所传墨迹临摹刻印而成。苏东坡赞它 “作宇自有江左风味,比淳化侍沼所模为胜 。 ”有古法帖 10 卷等书法作品传世。 欧阳修 (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宇永叔,号醉翁。庐陵 (今江西吉安 )人。四岁而孤,母郑氏亲教之。敏悟过人,读书成诵。天圣进士。曾任西京留守判官、河北都运使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政治上支持范仲淹改革。文学上大力提倡古诗、古文,领导宋初的诗文改革运动,散文创作明白流畅,摇曳生姿,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其词受冯延己影响,婉丽动人。撰新五代史,著
34、有欧阳文忠集。明长沙府志载,修年轻时访理学,寓居长沙,访郡城翰林学 士管幅,幅爱其文,妻以女。 周敦颐 (10171073)北宋哲学家、文学家,湖湘学派的创始人。原名敦实,宇茂叔。道州营道 (今道县 )人。 1036 年 (景佑三年 )以荫出仕,为分宁县主簿。后历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桂阳县令,政绩显著。 1061 年 (嘉佑六年 )迁国子博士、通判虞州。在哲学上提出以 “诚为核心 ”的心性伦理论体系,长沙岳麓学派尊他为理学宗主。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世称镰溪先生。其散文爱莲说以精炼的笔墨象征性地写出了 3 种不同的品格,表现出洁身自好的君子情操。有濂溪集行世。 王安石 (10211086)北宋名
35、相,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 )人。少好读书,耀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后知郭县、江宁府等。 1069 年 (熙宁二年 )拜参知政事,设置三司条例司,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兔役、市易、方田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后两次贬官,又复拜相。与潭州知州吴中夏交往密切。 1065 年 (治平二年 )吴中复在长沙筑学富告成,安石特作潭州新学诗并序以贺。北宋后期长沙仿王安石 “三舍法 ”建 “潭州三学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有王文公文集、创陆川先生文集传世。 秦观 (10491100)北宋大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 (今属江苏 )人。元丰进士。哲宗元佑初,苏拭
36、推荐其任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 “新党 ”执政,连遭贬滴,经潭州,徒郴州,死于藤州。曾受学于苏拭门下,为 “苏门四学士 ”之一。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词多抒发男女恋情、感叹身世悲凉,具有浓厚的感伤情调。 在郴州所作踏莎行词传咏甚广,而咏长沙 “猫头笋 ”之诗却鲜为人知长沙风物大观录有此诗 )。有淮海集行世。 胡安国 (1074l138)宋理学家。宇康侯。原籍福建崇安,迁居潭州。 1097 年 (绍圣四年 )进士第三名,授太学博士,提举荆湖南路学事。后为蔡京所诬,被除名,遂结庐衡山紫盖峰下,潜心研究春秋诸书。南宋初,再召入京,官至宝文阎直学士。建炎年间辞官,率其子胡宏、胡寅再次来
37、到潭州。建碧泉书院,后隐居衡山,创文定书院,讲授 “二程 ”之说,为湖湘学派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有春秋传 30 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 100 卷传世。 李纲 (1083l140)宋抗金名相。宇伯纪。祖籍邵武 (今属福建 ),徒居无锡。政和进士。l125 年 (宣和七年 )为太常寺少卿。时金军拆盟南下,纲刺臂血上疏,请徽宗掸位太 子,以号召天下。钦宗即位,授兵部侍郎,力主抗战,拜尚书右远。后被主和派罢职。汗京被困时,毅然率湖南勤王之师入援,未至而都城失守。高宗即位,召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绍兴间,任湖广宣抚使,居潭州,平定湖南溃兵游匪之乱。屡上疏论时事,反对与金议和。著有靖康传信录、建炎时政记等
38、。 张浚 (1097l164)南宋抗金名相。宇德远。汉州绵竹 (今属四川 )人。进士出身。 l129年 (建炎三年 )知枢密院士,力主抗金。 l135 年 (绍兴五年 )任宰相。同年与岳飞等至潭州,破杨么义军,招降 20 余万人。因遭秦接等排 斥,长期被贬永州等地。 l161 年 (绍兴二十一年 )陈俊卿上奏极言浚忠直,高宗感悟,召浚为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后改判建康府, l164年 (隆兴二年 )临行时病卒,留下遗嘱:生不能恢复中原,即死葬我衡山足矣。遂归葬潭州宁乡官山。 岳飞 (1103l142)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宇鹏举。相州汤阴 (今属河南 )人。农民出身, l122 年 (宣和四
39、年 )从军。 l130 年 (建炎四年 )收复建康,以功迁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l135 年 (绍兴五年 )调任荆湖南路安抚都总管,以镇压占据洞庭的杨么起义军。岳飞到潭州后,严密封锁义 军水寨,采取以分化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策略。先后招降黄佐、周伦、杨钦等义军将领,仅用数月时间便把杨么大寨攻破,大大减少了战争伤亡。平定杨么后援荆湖南北路及襄阳路招讨使,继续北伐讨金,后为秦桧以 “莫须有 ”罪名所杀。 刘洪 (1122l178)南宋治吏。字共文。福建崇安人。 l165 年 (孝宗乾道元年 ),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以镇压郴州宜宜县民李金起义。其间倡议重建岳麓书院。后进直敷文阁,请择守宰。
40、l172 年再任荆湖南路安抚使。时岁旱民饥,便行田溺租,移粟诸郡贩灾。荆湖北路茶民起事,数干人进入南路 ,哄揭榜采取 “来毋巫战,去毋穷追 ”的缓和策略,事遂平息。l175 年 (淳熙二年 )调知建康府,遂离潭州。 朱熹 (11301200)南宋理学家。宇元晦,一宇仲晦,号晦庵。江西婆源人。 18 岁登进士第,授泉州同安主簿,官至宝文阁待制。 l167 年 (乾道三年 ),来长沙岳麓书院与张拭会讲。l178 年 (淳熙四年 )知南康军,修复白鹿洞书院。 l194 年 (绍熙五年 ),以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改建岳麓书院,置学阻。为理学之集大成者,认为 “理在先,气在后 ”,主张阴阳二气的宇宙演
41、化论。其学说被视为理学正宗,对后世影响极大。 学术著作甚多,有四书集注、楚辞集注、周易本义、太极图说解等。 王以宁 (生卒年不详 )南宋词人。一名以凝,宇周士。潭州湘潭人。以大学生为鼎澄安抚使幕吏。 l126 年 (靖康元年 ),征天下兵援太原,以宁请兵率师往解太原之围,遂官宣抚使。l127 年 (建炎元年 )以枢密院编修出守鼎州 (今常德 ),旋升显谟阂学士。尝游长沙桔子洲,作水调歌头 裴公亭怀古,写下 “下望长沙城郭,猎猎酒帘风 ”之名句。词以豪放见长,风格近贺铸,有王周士词、收公集等传世。 张孝祥 (1132l170)南宋 大词人。宇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 (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人。少时
42、聪慧,早负才名。绍兴廷试,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因上书为岳飞辩冤,触怒秦接,下狱。后历任中书舍人、显谟阁直学士。在建康留守任上,曾赞助张浚,力主北伐。乾道间,知潭州,又任荆湖南路安抚使,颇有政绩。词风豪迈,悲壮苍凉,与苏拭近似。在潭州任上所作念奴娇 过洞庭、水调歌头 泛湘江为其代表作。有于湖集、于湖词行世。 张拭 (1133l180)南宋理学家。字敬夫,号南轩。汉州绵竹 (今属四川 )人。随父张浚来潭州。 受学于胡宏,与朱熹齐名。 l165 年 (乾道元年 )刘哄知潭州,重建岳麓书院,聘拭立书院,开创湖湘学派。朱熹来长沙,与张唱酬月余方别。淳熙间召为吏部员外郎。后出知袁州,
43、移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继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临终上疏,劝孝宗亲君子远小人,为天下所传涌。著有经世编年、南轩集、孟子说等。死后葬长沙宁乡官山。 吕祖谦 (1137l181)南宋理学家。宇伯恭。婆州 (今浙江金华 )人。世称东莱先生。隆兴进士。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参与编纂皇朝文鉴。与朱嘉、张横并称 “东南三贤 ”,为金华学派的主要代表,力倡 “明理躬行 ”。其散文笔锋犀利,四库全书提要谓其文章 “在南宋诸儒之中,可谓衔华佩实。 ”曾寓居潭州醴陵城北,居民感其教化,建有东莱书院。有东莱集 40 卷传世,近人胡宗梆辑续金华丛书并附有考异 4 卷。 赵汝愚 (1140l196)宋宗室
44、。宇子直。江西余干人。宁宗时为右巫相,爱国忧君,力主抗金,敢于冲风冒雪,千里于征。善用人之道, “悉收前此贬斥在外诸臣 ”。后被奸臣韩惦胃所忌,诬以谋害社橙,贬永州。至衡州时暴率,归葬长沙妙高峰北坡青山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传, 后人将其归葬余干,但有人疑为衣冠家。理宗时追封为福王,溢忠定。 辛弃疾 (11401207)南宋大词人。宇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济南 )人。 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为掌书记,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 l180 年 (淳熙七年 )任湖南转运判官,又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令各州郡动用官粮,以工代贩,浚筑脏塘。同年在长沙建立飞虎军。后任江西安抚使、龙科阎待制,赠少师。
45、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歌,笔力雄厚,风格豪放。世人将他与苏拭并称为 “苏辛 ”。在长抄写有佳词多首。著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吴猎 (11421213)南宋抗金名士。宇德夫,号畏斋。潭州醒陵人。早年就读岳麓书院,为张拭高足。淳熙进士,受聘为岳麓书院堂长。 1203 年 (嘉泰三年 )任广西转运判官,先后知鄂州和江陵府。 1204 年以户部员外郎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修复五代时防御工事 “高氏三海 ”,以阻金兵。韩倔胃北伐失败,金兵围襄阳德安,迫竟陵。猎奉命节制本路兵马,退金兵。后任刑部侍郎,充西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姜烫 (约 1155约 1221)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
46、宇尧章,号白石道人。翻阳 (今江西波阳 )人。一生未仕。往来 于湘、鄂、赣、皖、苏、浙之间,神交各地诗人词客。 l186 年 (淳熙十三年 )流寓长沙,在长沙结识诗人萧德藻,萧赏其才,将侄女嫁之。与潭州别驾同登定王台,兴尽悲来,醉吟成一尊红词;又作小重山令 赋潭州红梅,皆为姜词的代表作。词风重音律、尚工巧,讲求意境清幽,咏物抒情相结合,给人清新挺拔之感。词皆可唱,自度乐谱,所著白石道人歌曲是仅存的一部词和乐谱的合集。 易祓 (11561241)南宋经学家。字山斋,一宇彦章。潭州宁乡伪山人。天资聪颖,勤于求学。 l185 年 (宋孝宗淳熙十二年 )殿试头名状元。 历官礼部尚书、翰林院直学士,为孝
47、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曾以宁乡特产刀豆花进孝宗,使刀豆花驰名京师。宁宗时因主战而遭贬, 59 岁时返归故里。理宗时被重召入京,授朝仪大夫,封宁乡开国男,食邑千户。诗词、散文均有名气,生平著述很多,有周易总义、周礼总义、山斋词集等。 真德秀 (11781235)南宋理学家。宇景元,后改景希,人称西山先生。建州蒲城 (今属福建 )人。早年从游朱熹弟子詹体仁。庆元进士。在学术尊崇朱嘉,自谓 “尝私淑而有得 ”,是南宋后期重要的理学家。 1222 年 (嘉定十五年 ),以宝谟阁 待制、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在官以 “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茬事以勤 ”自勉。罢榷酗,除斜面米,免除和朵,以苏民困。立惠民仓,储谷 5 万石;又设社仓,储谷至 9, 5 万石。居湘十余年,先后平江华、武冈等地事变。在长沙著星沙集志一书。 1234 年 (端平元年 )入京,拜参知政事。有西山集等行世。 魏了翁 (11791237)南宋理学家。宇华父。邓州蒲江 (今属四川 )人。与真德秀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