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果断性.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417187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击果断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射击果断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射击果断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射击果断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射击果断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警务活动中使用枪支的有关问题提高警察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力量,是佩带武器的执法队伍,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神圣职责。而武器是警察其履行职责、打击犯罪、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人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第十条规定: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即指为了执行公务而携带、配备、持握、使枪械进入或退出战斗状态,特别是包括开枪射击在内的整个行为

2、过程。警察依法使用枪支是人民赋予的,是国家法律赋予的一项特殊职权,是警察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强有力形式,是警察借以实现国家强制力的必要手段,是警察执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特定的指向性。其直接目的,就是在必要时迫使犯罪嫌疑人中止犯罪或丧失犯罪能力,而不是以剥夺犯罪嫌疑人的生命或损害其人身健康为目的。使用枪支的状况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警察执法水平和执法权威的高低以及社会效应的好坏。但就目前警察使用枪支的状况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缺乏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即公安民警缺乏善于在困难中辨别事物的真相,迅速作出决定和积极采取行动的素质。警察经常面临一些十分紧急的情况,如枪战

3、时,就必须具备这种果断性,排除疑惑,以毫不犹豫、毫不动摇的精神和决心,用高度的机智判断是非,迅速而坚定的作出决定,采取行动。但需注意果断性不同于武断性,武断性是指在并不要求立刻行动的情况下,不深思熟虑地匆匆作出决定,实际2上是意志薄弱的一种表现。公安机关公务用枪实践表明,不断培养沉着、冷静、果敢的心理素质,是警察职业向持枪人员提出的心理要求,是现实斗争向警察发出的严峻挑战。一、 警察缺乏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的表现及原因(一)枪支的管理使用不合理,及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公安民警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受到限制。警察作为执法者,代表着国家法律的尊严,表明法律的不可侵犯;同时,又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制约

4、,其执法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超越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尤其是在使用枪支方面。因此,警察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有关警察使用枪支的规定,从而保证使用枪支的合法性。有关法律法规某些地方的的滞后、模棱两可与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公安民警在使用枪支时不好把握,反而使犯罪占有先机和主动权,从而造成袭警事件的频频发生和民警的伤亡,限制了民警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发挥。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使警察使用枪支有了法律依据,但该条例规定民警只有在判明有暴力犯罪的紧急情形下,经警告无效后方可使用武器。就该条例中第九条第四款、

5、第十款、第十四款情形中嫌疑人的暴力倾向和程度而言,警告往往是徒劳且错失良机的,而枪战中战机捕捉又是以秒计算的,它决定着民警的生死存亡。一些国家规定警察发现犯罪嫌疑人有拔枪或其他袭警动作时,即可直接向其射击。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中上述三款的规定,对警察使用武器约束过多,程序复杂,与实战要求不合拍。尽管其第九条最后规定,警察依照前款规定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向犯罪嫌疑人射击。但对具体情形未做进一步说明,使得警察在主观上产生了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概念推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往往丧失先发制敌的先机和优势,限制了民警使用枪支的果断性发挥,使民警在战术

6、上处于被动造成民警不必要的伤亡。(二)公安民警的职业法律意识不足,影响民警果断正确作出使用枪支或不使用枪支的决定。3公安机关公务用枪实践表明,许多公安民警对于公务用枪主体应有的职业法律意识尚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不透彻,不熟悉,或者理解不正确、概念模糊不清。如对于正当防卫、依法使用枪支的理解有偏差,将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使用枪支”的条件理解为“开枪射击”的条件等。淡化了警察依法使用枪支的意识,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执法规章和执法程序的培训。在警务实战中,人民警察使用枪支一般是在紧急情形下,需要警察针对现场情况快速反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正确果断地作出使用枪支或不使用枪支的

7、决定。而公安民警职业法律意识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民警在实战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犹豫心理,不能很好的把握开枪时机,以至于失去战机或者造成伤亡。或者不加思考、不计后果、盲目开枪,造成另一种形式的伤害。例如,鞍山海城市某民警在遭持刀歹徒袭击时,只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棒与其搏斗,在持续 20 多分钟并身中 7 刀后,才拔出腰间手枪准备上膛,但此时已经没有了力气。本案例就说明公安民警职业法律意识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民警在实战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犹豫心理,不能很好的把握开枪时机,以至于失去战机或者造成伤亡。某警察携枪到参加朋友婚宴席间,忽见以男子手持斧子追赶另一男子,随即掏出手枪向饭店屋顶鸣了两枪以示警告,男子弃斧夺门而逃,

8、但没想到那两枪警告却伤及了两名无辜群众。本案例说明某些警察职业法律意识不足,不加思考、不计后果、盲目开枪,造成另一种形式的伤害。(三)对警务工作危险性、突发性的特点认识不足,缺乏使用枪支意识,影响了公安民警在实战中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的发挥。公安民警许多日常的警务跟老百姓接触的比较多,一般不具有危险性。平时大多数民警处理的也普通的治安案件,基本用不到枪支,这就导致了许多公安民警放松了警惕,不能清晰地认识到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治安问题也一样在不断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一般的治安案件随时可能转化为暴力犯罪案件,轻微的违法人员也可能转化为凶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任务时,不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正确、及

9、时、合理地使用枪支,时刻保持枪战意识,这些都会影响公安民警在实战中使用枪支的果断性发挥。例如,某派出所两名警察盘查可疑人员时,一警察在检查身份证时被开枪4击倒,另一名正在推着摩托车的警察不是拔枪还击,而是赤手空拳的冲上去,结果又是中弹牺牲;上海“二八袭警案”发生后,上海警方全力搜捕,很快查明犯罪嫌疑人是一伙在沪专事组织卖淫的歹徒。本案例说明某些公安民警缺乏用枪意识,从而导致自身伤亡。陈卫国、季心开两位民警本以为根据“110”的指令去处理的是一起普通的卖淫嫖娼案件,但却不知在卖淫嫖娼案件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组织卖淫嫖娼的犯罪团伙,这些对象的行为已经不是一般的违法行为,而是抗法性很强的严重犯罪行为。

10、本案例说明某些公安民警对警务工作危险性、突发性的特点认识还存在不足。(四)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和舆论压力,使民警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公安民警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发挥。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依法使用武器是履行职务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包括公安机关自身,过多的强调了民警履行职责的空手“制敌”功能,造成民警在面对穷凶极恶的持械歹徒时,往往是赤手空拳与犯罪嫌疑人搏斗,限制了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果断性的发挥。当枪击案件发生后,有些律师和对人权一知半解的所谓专家,经常提出“罪不至死,不应不经审判就死在警察的枪口之下”的理论,对警察使用致死强制力进行批评质疑。例如,我国某地

11、一盗割电缆案件,盗窃分子因持刀当场行凶被警察击毙。辩护律师就以该盗窃犯盗割几十米铜线只能判处几年有期徒刑为由,抨击警察无权将一个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私自判处死刑。而在司法实践中,也多次出现因警察击伤击毙犯罪嫌疑人而被其家属告上法庭的例子。司法机关往往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给予警察重判,导致警察士气受挫、职业心理障碍。使许多警察存在这样一种心理:在警察和罪犯之间,只隔着一道防线,枪支稍一使用不当,就有可能由警察沦为阶下囚。即便是依法使用武器致人死亡后,也面临着立功受奖和挨罚处分两种可能,事情没有明朗之前,警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实乃如履薄、如临深渊。在这种意识和心理支配下,带着这种顾虑和担心,

12、警察使用枪支时怎能不畏首畏尾,犹豫不决,更何谈果断性呢!许多警察就是在身重数刀或数枪、大量流血的情况下,才被迫开枪还击的。5二、 提高公安民警正确果断使用枪支的必要性公安机关公务用枪实践表明,警察能否开枪或何时开枪的问题,是中国警察所面临的最大困扰之一。从具体公安实践来看,警察是否开枪不应考虑案件性质,而应根据所面临的威胁决定是否开枪。案件往往千变万化,警察要以不变应万变,必须掌握“当警察或他人正在面临可能危机生命或严重伤害的不法攻击行为时,警察可以开枪”的原则,也就是警察开枪必须遵守一个必要性原则,所谓必要性原则,就是警察应将伤害后果降至最低限度,使用强制性武器要以制服对方的非法暴力行为为限

13、。即是否不开枪不足以解除危险,是否可以使用其他非致命性强制力制服歹徒。在这种紧要关头,需要公安民警果断作出开枪或者不开枪的决定。因此,提高公安民警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就变的十分重要。提高公安民警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在多个方面有利于公安机关履行职责,打击犯罪。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提高公安民警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有利于发挥警察的威慑作用枪支和其他武器警械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警察在必要情形下果断使用枪支会产生现场威慑和社会震慑效果。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警察持枪指向对方,或者将手放在枪套上面,保持随时出枪可能,会产生逼迫对方按我方意思行事之效果。警察配枪、直接使用枪支的

14、宣传报道活动,对人们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一种无形的威慑力,直接作用于某些具有违法动机人的心理,造成法律不可侵犯、执法不可抗拒的严肃气氛,并在一定范围内变成震慑优势区域。在这样的氛围中,对刑事犯罪活动,特别是重大犯罪活动将会起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二)提高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果断性,有利于控制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人民警察制止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 ”情形要求非使用枪支不足以制止犯罪行为,此时可以才6使

15、用枪支。如在重大犯罪行为已经实施的紧急情况下,要人民警察果断地开枪射击,以剥夺对方行为能力为目的,以生物杀伤为效果,直接命中罪犯身体,迅速制止重大犯罪行为。但在人民警察决定使用枪支时,要明确使用枪支的直接目的是在必要时迫使犯罪嫌疑人中止犯罪行为或丧失犯罪能力,而不是以剥夺犯罪嫌疑人的生命或损害其人身健康为目的(三)提高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果断性,有利于保护公安民警的自身安全,以减少公安人员伤亡。据公安部统计,从 1992 年至今,每 20 小时就有一名警察牺牲。而世界“头号”枪国美国每 52 小时才有一名警察死亡。不能合理、有效、果断地使用枪支是造成公安民警在执法行动中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从近年

16、来对重大暴力性案件的处置中可以看出,许多情况下是民警在该用枪时而没有用枪。例如,在追捕某全国要犯的过程中,一佩带枪支的民警在已拿获罪证的情况下,竟然不用枪支控制罪犯,结果使得对方先开枪,造成我方伤亡而罪犯逃遁;某民警携带一支“六四”手枪与罪犯搏斗近半小时,最后壮烈牺牲,枪却一动没动。这些案例都是由于公安民警缺乏用枪的果断性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说明了提高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果断性的必要性。对于那些抱有“破罐破摔”心态的犯罪分子和罪大恶极、顽抗到底的犯罪分子,警察应该果断开枪以制止其犯罪行为。如在缉捕(嫌疑人身负多起重案、持有武器并有暴力拒捕倾向)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警察在行动前就应明确,只要其对警察

17、人身构成危险或不能安全将其缉捕时,即可根据情况先敌使用武器,果断向其射击,不给其以喘息之机,以保证公安民警自身的安全。三、 如何提高公安民警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针对我国公安机关使用枪支的现状,现对如何提高公安民警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从我国警察伤亡数量增多的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必须从我国持枪暴力犯罪等越来猖狂的实际出发,结合警察自身素质,有针对性地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7首先,要总结历年来血的教训,立足国情,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法律规定,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有关警察使用枪支执行公务的实施细则,制定出战机上利

18、于警察执法的条款,并加以细化,以便警察在实践中能根据实际情形对各类紧急情况正确、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其次,法律的制定也要不乏灵活性,应该支持警察根据自身的判明力在自身或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果断开枪。2006 年 4 月 11 日,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公开表示,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当生命受到威胁时, “警察果断开枪击毙犯罪分子,应该得到支持” 。但鼓励警察敢于开枪的目的并不是要“以暴制暴” ,而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制止犯罪行为,保证群众和警察的生命安全,这也是震慑犯罪的需要。再次,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以保证人民警察自身的权利受到保护从司法实践来看,在警察使用枪支的问题上,司法机关常常受到

19、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以“人命过失论” ,处罚极端化,这样不仅不利于警察正常地进行执法行为,而且还会助长犯罪分子嚣张的气焰。可以这样说,对警察执法行为的苛求,势必会导致对犯罪分子的放纵。司法机关应客观分析、正确看待警察使用枪支的行为,给予警察足够的理解和必要的配合,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裁判,减少、消除警察的后顾之忧和心理障碍,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二)增强对警务工作危险性、突发性的认识,确立依法使用枪支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必要手段和保障的理念。首先,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不仅具有直接的、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而且对人民警察制止犯罪的职责行为有较大的对抗性。许多情况下,警告等非强制手段并不能制

20、止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而必须通过强制手段来制止。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十分凶残,刑事犯罪情况复杂。特别是严重刑事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打击犯罪的任务仍相当艰巨,公安民警在侦查破案、缉捕逃犯、巡逻清查等警务活动中,一定要增强对警务工作危险性、突发性的认识,依照规定使用枪支,尽最大努力避免伤亡事件的发生。其次,各公安机关应该积极宣传使用枪支的相关法律法规。警务教育部门可以结合鲜活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使依法使用枪支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必8要手段和保障的理念逐步在民警的头脑根植。人民警察不是超人,大多没有以一当十的本领,也没有刀枪不入的功夫,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当民警自身的安全都

21、得不到保障时,再要靠民警去有效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是不可能的。我们要纠正过去那种给民警规定很多义务,让其履行很多职责,却忽略如何给民警以安全保障的观念和做法。虽然在公安执法实践中存在一些因违法或不当使用枪支造成不应有的伤亡,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但也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忽略警察这一职业的武装性特点,而应促使民警养成依法正确使用枪支的良好工作习惯。(三)提高公安民警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要遵循警察使用枪支的果断性原则人民警察使用枪支,是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包括警察自身伤亡)财产损失为出发点的。而对持刀歹徒,在鸣枪示警后仍继续行凶的,就应该果断开枪以制止犯罪。 “该出手时就出手” ,敢于依

22、法使用枪支,是警察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犯罪的职责所在。首先,熟悉使用枪支的相关法律法规是果断使用枪支的基础。人民警察必须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熟悉使用枪支的法定情形和程序性规定,明确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枪支,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或禁止使用枪支。做到心中有数,达到正确有效地实施临战用枪的目的。其次,准确判明现场情况,快速反应是果断使用枪支的条件和保证。警察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枪战发生的随机性较大。枪战的发生是在瞬间进行的,警察通过观察预感到有可能发生时,就应该迅速作出判断,并做好准备,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情况变化,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枪支。一旦

23、需要使用枪支,要快速反应,果断出枪射击,从而达到制服犯罪的目的。(四)提高公安民警职业法律意识,以确保公安民警正确果断的使用枪支。目前,我国警察使用枪支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警察对使用枪支的情形、程序还不甚清楚。公务用枪主体缺乏应有的职业法律意识,在执法实践中,已经影响到公民的人身权利,影响到民警的自身权益,影响到公安机关的声誉,9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务之急是通过学习和实战提高公安民警的职业法律意识,以确保民警能够正确果断地使用枪支。各级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警察的职业法律意识,尽可能的提高警察队伍的素质,特别是有机会接触枪支的警察队伍的素质,以保证用枪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可以提高警

24、察特别是配枪警察的招录条件,增加心理素质和法律意识考核事项。而且各级公安机关可以在各个派出所、刑警队等基层办案单位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法律法规过关测试等活动。用具体鲜活的案例来考察警察的法律素质,及时纠正警察思想上对法律理解的偏差。提高警察的职业法律意识,使其掌握好使用枪支的条件、时机、程序以及不得和停止或禁止使用枪支的情形,对其吃准吃透、准确判断。只要符合使用枪支的条件,达到使用枪支的火候,即大胆、坚决、主动、果断地使用枪支,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安机关的威信。总之,警察强制力是法律赋予警察的最基本职能,警察配枪以及依法使用枪支,是警察执法的最基本手段之一。让我们正视国内治安形势的现实,

25、正视警察素质、技能乃至法律支持上的差距,像科技、教育、经济、管理等社会其他领域一样,与时俱进。在公安机关使用枪支问题上,采取最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公安民警正确使用枪支的果断性,不辱使命,充分发挥警察的职能作用,为创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10参考文献1 陈闵.试论人民警察使用枪支的作用.警察技术,2000 年 10 月2 台治强 李靖.武器使用的限制性与民警伤亡的关系.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5(3)3 殷炳华.对公安民警使用枪支若干问题的思考.山东公安专科学报,2004,5(3)4 司仲鹏.论警察正确使用枪支的原则.法制与社会,2008 年 3 月5 钱晓云.使用武器应树立的五种意识.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1(1)6 毛明 李胜.论警察执法的用枪理念.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6)7 朱维宏 叶海升.对当前警务用枪受限的思考.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3)8 郭林.增强警察正确与武器的果断性之思考.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