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灿烂辉煌,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史上的高峰,而且处在世界发展的领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音乐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比作一个抛物线,唐朝无疑实在最高点,以后再也没有那个时期可以达到或超过。 一 隋唐 文化发达的原因和特点 1 原因 国家强盛 经济繁荣 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隋唐政府,尤其是唐朝统治者,倡导科举考试,大力兴
2、办学校突破了选拔人才对门第出身的种种限制,并且不断增加考试科目,拓展考核范围。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 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文化交流频繁 隋朝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唐朝同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文化具有浓烈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对外交通发达,使唐和亚、欧、非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
3、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继承传统文化。 秦汉以来我国的封建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2 特点 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 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 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
4、和艺术方面。 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 隋唐时期的领先成就 1 高超的建筑水平 隋唐的建筑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尤其在桥梁工程方面 ,有突出成就。 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石拱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所以安济桥又叫赵州桥。赵州桥设计非常科学,
5、由五拱构成。中间的大拱跨度 37 45 米,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它既可减轻大拱及桥基的负载,又可分洪和节省建筑材料。同时,小拱对石桥本身也增添了美观、玲珑和生动的姿态。赵州桥坚固耐用,桥面平缓,有利于交通。赵州桥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车马仍可通行。距今约 1400年,在漫长的时 间里,历经洪水、地震、风化,至今仍然坚固的屹立着。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出现无疑是由于设计的巧妙。 宋人杜德源有诗赞颂安济桥“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蜇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明代诗人祝万祉赞美安济桥“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实不过誉。 近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
6、成说赵州桥的结构“所取的方式,对于工程力学方面竟有非常的了解,及极经济极聪明的控制。真可惊异地表现出一种极近代化的进步的工程精神”。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遴选为“国际 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赵州桥成为桥梁建筑史上难得一现的秀美风景,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无数国内外旅客观光旅游。 唐都长安和大明宫含元殿 它东西约九千七百多米,南北长约八千六百多米,是今天西安旧城面积的十倍。长安城规模庞大,“长安百万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长安城市、坊分开,东西对称,城内街道、住宅规划得有如棋盘,全城街道整齐宽直,树木成行,两边有排水设施
7、;这些都是我国城市建筑史上的新创造。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上 ,居高临下,唐太宗时开始修建。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皇帝每年元旦、冬至举行大朝会,以及阅兵、献俘等主要仪式,都是在此殿举行,其性质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面积也基本相当。 雄伟的含元殿建筑群,充分显示了一千三百年前我国建筑工匠和设计师们的杰出的创造才能。 2 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这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直到隋唐时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一切才变得简单起来。 雕版印刷术是指 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 。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
8、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 如果说自上古以来约 4000年的文化发展,为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规范的文字、雕刻技术、物质材 料及图文转印术等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那么,隋唐文化则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社会条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雕版印刷术才得以应运而生。
9、到了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科技的鼎盛时期。在国家统一、政治开明、文化繁荣的社会氛围下,人们对书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所有这些都为印刷术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历史文献和留存实物证明,促使印刷术发明的有两大社会因素:一是佛教的兴盛。需要大批量的佛经、佛画;二是科举制度的推行,刺激更多的人读书。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增。隋唐社会,都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正如明代学者胡应麟所说:“雕本 (印刷)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这是对印刷术发明、发展的精确概括。 3 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唐诗 唐诗是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唐代遗留下来的诗歌将近五万首,比西周到南北朝
10、遗留下的诗篇数目多出两三倍以上,其中著名诗人人数也大大超过了战国到南北朝所有著名诗人的总和。 唐代诗歌的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 初唐诗坛的佼佼者是陈子昂。唐朝建立之初,占据诗坛的依然是南朝那种轻浮绮靡的宫体诗,直至唐高宗年间,生活遭遇、思想感情与宫廷诗人不同的 陈子昂,力排梁陈“逶颓靡”的诗风,以复古为号召,主张作诗要有“风骨”,他创作的登幽州台歌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盛唐:盛唐时期是一个诗星璀璨的时代,唐诗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诗坛上名家辈出,流派众多,诗体大备。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虽然有时流露出佛老消极思想和政治上失意的情
11、绪,但在艺术上却很有成就。他们的诗使晋宋以来形成的田园、山水诗更加丰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初中已学过的王维诗的特点。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的诗既描绘了雄奇壮丽 的边塞风光,也反映了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苦乐的差异等,为唐诗增添了新鲜壮丽的色彩。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当属李白、杜甫。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千古绝唱。教师还可向学生朗诵李白的赠孟浩然,体会李白诗的风格。杜甫是我
12、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杜 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致;语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毫发无遗憾”的严肃创作精神,使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突出的作品有三吏三别等。 中唐: 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原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完全取代了那种昂扬乐观的情调,在中唐时期成为主流。中唐诗人白居 易等继承杜甫的传统,进一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13、为事而作”,掀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白居易的讽喻诗新乐府50 首等就是这类诗的代表。 晚唐:进入晚唐时期,封建统治岌岌可危,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国势的衰微,诗歌的风貌又为之一变。杜牧和李商隐是活跃于晚唐前期的两位成就较高的诗人。杜牧主张在文学创作上“以意为主”,反对单纯追求“文采辞句”,现实性较强。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但一直关心政治,咏史诗在其诗中占的比重较大。这两位诗人的咏史 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在艺术上,杜牧追求“高绝”,不满“奇丽”;李商隐则形成深情婉曲、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14、为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唐代诗人代表 陈子昂 陈子昂 (约 659 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 (今属四川 )人。少年时家庭富裕,慷慨任侠,成年后发愤读书。曾两次从军西北,熟悉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陈子昂的诗,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过巨大影响。陈子昂存诗共 100多首。代表作登幽州台歌是他随军北 征契丹时所作。他在军中参谋军事,屡有建议,都不被采纳,怀才不遇,失意无聊,作此歌以表达深沉的忧愤。 孟浩然 孟浩然 (约 689 约 740),唐朝诗人。襄阳 (今属湖北 )人。早年隐居,四十岁游长安,应试不第。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其诗
15、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居生活。有孟浩然集。 王维 王维 (? 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存诗近 400 首。以优美的山水、田园诗闻名。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赞美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雪溪 图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高适 高适 (706 765),唐朝诗人。字达夫,渤海 (今属河北 )人。少贫寒,失意。后任节度使,熟悉军旅生活,作边塞诗著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诗风也相近,气势豪迈。 岑参 岑参 (约 715 770),唐代诗人。中年时曾两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虽未能得志,却使他的诗作题材空前开阔,风格大
16、变。雄奇瑰丽的色彩,悲壮豪迈的风格,成为他边塞诗的基本色调。他的边塞诗既写军中生涯,又写大自然多变的景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全 诗如下:“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栏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 医学的巨大进步 主要表现在 千金方唐本草等重要著作的问世。 唐本草 唐代的文化,在当时是居于世界文化的前列,医药亦属文化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就药
17、物而言,品种不断增加,内容日益丰富。 而当时医家奉为用药指南的 本草经集注 ,在内容方面存在着:“闻见阙于殊方诠释拘于独学秋采榆人,冬收云实。谬梁米之黄白,混剂子之牡蔓。异繁美于鸡肠,合由跋于鸢尾。防葵狼毒,妄日同根;钩吻 黄精 ,引为连类。铅锡莫辨,橙抽不分”等问题。而此后之医家,“更相祖述,罕能厘证”,“承疑行妄,曾无有觉”。这些存在问题,如不解决,势必以误传讹。因此, 苏敏 于唐显庆二年表请修定本草,得到 唐高宗 的批准,并命 李勣 等组织二十二人修定,实际上是由苏敬负责。 于显庆 四年修定完毕,名曰新修本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 药典 。它比世界上有名的 欧洲 纽伦堡药典要早 800
18、余年。 千金方 书集 唐代 以前诊治经验之 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 ,简称千金方。 30卷。明代后有按 道藏 经义析为 93 卷者,内容同。唐代 孙思邈 撰于永徽三年(约 652 年)。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 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 大医精诚 、大医习业,是 中医学 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
19、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 肺结核 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 霍乱 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 糖尿病 )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 同身寸 ”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 隋唐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中华文化圈 中华文化圈 1 含义 在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在文化要素上以中华文化为母体,形成于隋唐。 2 原因 唐文化和经济的昌盛,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3 特点 汉字、儒教、中国式律令、中国式科技、中国式佛教。 文字:都使用汉字 政治: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 思想: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宗教:都信仰佛教 4 影响 受唐文化影响最大、受益最多的国家是日本。 对朝鲜、越南以及邻国都有深远影响 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对欧洲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造纸、纺织、印刷技术等,大大促进了西方文明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