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组织课堂对话吴家荡所谓“课堂对话”就是“对话教学” ,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进行教学的活动过程。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发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 其内涵有五:(1)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的具有人性,除了可以成为对话的前提外,它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2)对话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沟通与合作是对话教学的生态条件。在教和学双方的沟通与合
2、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 (3)对话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互动与交往决不只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对话教学中的存在状态,而且是对话教学的基本手段。(4 )对话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对话教学借助创造性的、生成性的过程,使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还是知识的发生器,对于学生创造心理素质的形成也是大有裨益的。 (5)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教学。怎 样才能使课堂对话真正有效呢?一、正确认识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涵义 教学对话,它是指教师、学生、又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2心灵上的碰撞。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交往的
3、互动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均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 新课程实施后,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目标上、内容上和结构上具有了新的特点。从目标上看,语文课堂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从内容上看,由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规定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和差异性,相应地要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从结构要素上看,语文课堂教学主要由教与学两类活动组成,这两类活动同时展开,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相互作用,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双边性、共时性、互动性以及主体的复合性。 二、目前小学语文
4、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形式上的对话 目前这种形式上的对话较普遍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这和只徒具对话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形式化的对话有两种表现:最常见的一种是“一呼百应 ”式的对话。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经过特殊“包装 ”的课堂交往。这在实质上并不能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绝大多数问题学生仅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就可以回答,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不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 造作式的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中造作式的对话是一种人为包装的对话。在这种3对话中增加了一份人为造作,少了一份真实自然。比如,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创设师生对话互动的氛围,不注意引导从学生认知的角度
5、去思考问题,而是用与语文关联不大的表演艺术的方式、方法来造作课堂的对话。 (三) 垄断式的对话 垄断化的对话有两方面的表现:一种表现是教师掌握课堂对话的绝对主导权;另一种垄断形式表现为课堂上师生对话的机会总是被少数学生占有,多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往往得不到任何机会。 (四) 单一式的对话 单一式的师生对话集中表现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大多采用“师班互动 ”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课堂教学中单一的“ 师班互动”的对话形式,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学习活动的开
6、展,不利于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上述四种不真实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盛行,对新课程的实施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其主要表现在:(1)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被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得不到尊重,因此他们会越来越不愿意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学习的热情,进而厌恶语文学习;(2)由于没有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缺少了对话与沟通,缺少了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4就无法实现;(3)教师的教学失去了与学生真实对话的快乐,因而传统的职业性增强,相应的新课程赋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
7、作者的专业性角色大大降低了,这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三、建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对话 ( 一)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任务有二:一是产生教学的思路。把一篇课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会,就不得不依靠对话时所产生的教学灵感。教师与文本对话得熟练,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是引导多元感悟。依据新课标,我们认为多元独特体验,不能仅希望出于课上学生临时“冒 ”出,最好是在课前老师有所预料。一来可为教师上课时正确评价学生做准备,二来是在学生课上只有一元理解时,可深入引出多元。为此老师与文本对话,首先要注意设法对文本的多元理解,不能从一个角度去理解,应站在学生的多元角度去
8、理解文本,因此产生多元的教学方法。 ( 二)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可见,新识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呼唤学生的阅读实践,呼唤生本之间的充分交流与对话。别为每一位学生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都有各自注重的焦点、程序和方法,他们总会以自己的思想认识、情绪态度、兴趣爱好来评价赏析。学生对课文的鉴赏,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5应该给学生巨大的空间,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多元解读,与文本直接“对话 ”。 (三) 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如果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对话的实质,简单的理解为只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是师生对话,而
9、不考虑是否真正启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那么教师就只是为了营造一种师生“互动 ”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专门提问一些记忆性的,却根本无须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对话式课堂教学实际上向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现场资源,引发学生“对话”的契机。 (四)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生生对话,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理念的最充分的体现方式之一。生生对话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包括一对一(单个学生之间,比如同桌)的交流,一对多(单个学生面向小组内其他成员,单个学生面向全体同学)的交流和多对多( 学习小组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的交流等几种对话模式。 课程
10、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新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课堂教学改革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而如何建构师生之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对话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期望通过教师富有创意的实践和探究,建构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对话课堂情景,促进每6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平等对话呢?“平等对话”是课程改革中的“要素词”,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基于这一要求,大多老师认为这个短语很时髦,所以二话不说,就“拿来主义”,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与学生进
11、行对话活动,但往往是“话”对不起来,“霸权对话”仍屡见不鲜。这种换汤不换药的传统教学模式自然是不能顺应时代要求,不受学生欢迎的。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营造平等对话的宽松氛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几个志同道合者凑在一起,可以就一个话题或多个话题,聊上一个通宵。这种现象也不局限于大人,就连小孩,一到下课,便能几个围坐一处,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同样是这群孩子,一回到课堂,为什么会少言寡语,甚至闭口不言呢?这样的现象也许曾是不少老师所苦恼的,忿忿然地批评学生的不合作。可有多少教师自问过:我的存在,我所创设的这个课堂氛围,对于
12、学生的思维、表达,是起了推动,还是限制的作用呢?其实,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成为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协作者,成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那样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才可以畅通无阻地交流对话。这种氛围,是和我们通常的教师讲,7学生听,教师高高站在讲台上,学生端坐于座位的形式是截然相反的。我们可以将学生的课桌围成一个圈,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教师穿梭其中甚至坐于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讨论到动情处,老师可以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13、,甚至可以拍桌子,跺脚,无拘无束,抛弃了场合,摒弃了身份,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畅所欲言,滔滔不绝了,所谓的平等对话,也就在这样没有约束的条件下形成了。比如徐州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随意称呼自己,当有的学生直呼其名时,于老师一声“到”,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和一群稚气未脱的孩童之间真正做到了“零距离”,后面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就再也不会有陌生感和距离感,平等对话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二、尊重: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 尊重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尊重学生就是重视学生,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有独立性的个体,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积极
14、主动的与学生沟通。我们有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认为自己比学生的年龄大,理所应当享受“长辈”级待遇,对学生也总是颐指气使,生怕失了师长的面子,这中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在观摩名师名家的课时,总是能感受到他们尊重学生的平等对话,如:学生自由读书时,老师在行间巡视,时而弯下腰,拍拍学生的小脑袋或搂着学生的肩,认真倾听学生读,并适当以商量的语气对学生说:“这样读行吗?”学生到讲台前读书时,老师弯下腰对学生说:“我来帮你拿话筒。”同时他侧耳认真倾听,表情、动作不时随着书中情感而变化。在教师情感的带动、熏陶下,学生也个个踊跃发言,把老师当作亲切的学习伙伴。其实,尊重学生,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平常我们教师
15、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心目中已经拟定好了“标准”答案。教学中,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课文形象的感受一般少有自己的东西,往往喜欢等同于大家的观点,长此下来,逐渐形成了大家的意见肯定是正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的权8利,这与我们倡导的平等对话是相违背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上老师不应该“一统天下”,应该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学习过程。“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观点。”、“老师,可不可以这样说。”、“老师,您讲错了。”初听到这些声音,你也许会有一种被剥夺权利的感觉,但是当你微笑的听完他们的话之后,会惊喜的发现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16、高了,学生的答案更完整更多样化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下课时学生会不自觉的惊讶:“这节课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了一体,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相探究,平等地对话。教师一节课下来会感觉非常轻松,没有一种“独角戏”的感觉。 三、避免语言上的“霸权主义”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小学语文课堂,主要是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因此,平等对话,我们还要格外注意教师自己的语言表达。在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以下教学用语:“说得还不错”、“上课不要三心二意,心思在哪儿?好好听!”、“不要胡思乱想,不要信口开
17、河!”、“你们说是不是?”。细致分析,“说得还不错”表面上是在赞许学生,但是却带有明显的居高临下的意味,我们不妨将评判权留给学生,如:“同学们觉得他说的怎么样?”也可以以老师个人的名义发表看法,如:“老师个人认为你说的很不错。”还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总喜欢用 “大家说好不好?”这句话来征询学生的意见,从而我们总是会听到学生千篇一律的、响亮的回答:“好!”不妨假设此时让说这句话的老师听到“不好!”的回答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我想有很多老师都知道直接的后果就是教师后面安排的所有教学环节都没办法进行下去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出现带有“霸权主义”的性质话语。在此,我们提
18、倡运用以下课堂常用语:“你别急,9再想一想,你会回答得很好”、“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你说的很清楚,见解很独特” 、“你学会了什么?请说说你的感受” 、“让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试试看”、“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谢谢大家听的这么专心”这些话语,如阵阵春风,掠过学生的心田,在这样和谐、尊重、平等的话语的激励下,学生才敢于和文本、教师对话,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四、更新课堂教学形式可以说,教师的教学形式经历了“串讲式问答式训练式”的变化。串讲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消极接受者;问答式虽然学生参与课
19、堂学习的机会多了一些,但这种方式使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设计问题,教师直截了当或拐弯抹角硬把学生引导到同一目标上去,教学仍然充满了专制思想。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学生仍然没有独立的思想见解。训练式,教材只是内容得到了一些翻炒,学生的一些能力得到了培养,但训练的选择却是教师一厢情愿定下的,学生只是教师的训练对象,很难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此,我们提倡师生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20、比如在讲桃花心木这一课时,我们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一开始就分组,第一步同学们自由读,读时出示学习要求:细读课文,画出关键词句,想想你能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什么。第二步把自己的体会在书上做批注。 第三步在小组内交流,丰富自己的理解。最后放到班里师生共同交流,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回答精彩全面,我想这节课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了。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10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心理愉悦。另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在教学作文时,采用聊天式作文教学法,以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敢于、乐于表达心中的真实想法。我们还要让学生有知情权,教学的开始就说明本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认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使学生自我定位,自我检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的根基是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便寻求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师生间的对话真正实现平等。2010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