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选择填空名词解释例.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421409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建史选择填空名词解释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建史选择填空名词解释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建史选择填空名词解释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建史选择填空名词解释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建史选择填空名词解释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网上找了一些题目,另外结合小英姐的重点进行了删减,没有完全覆盖并可能有所重复 ,给大家共享,大家看着觉得有用就用吧。 (如其中发现错误请尽早提以免误了大家) -赖小盼 一 、选择 /填空 1.“殿堂 ”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 D A 穿斗 B 内柱升高 C 彻上露明造 D 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C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 A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 D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 “天宫楼阁 ”见于以下哪座建筑 C A 隆兴寺摩尼殿 B 晋祠圣母殿 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D 少林寺初祖庵 5

2、.宋代的 “材 ”为 C A 斗口高 B 斗口宽 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 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C ) 、宇文恺 、李诫 、蒯祥 、也黑迭尔 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 )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西安半坡母系 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 B )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C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B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11.迄今所

3、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B ) 、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 、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安阳洹北遗址 12.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C ) 、兆域图 、西京长安图 、平江府图 、清明上河图 13.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 )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14.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 C )城的风貌。 、西汉长安 、唐长安 、北宋汴梁 、明南京 15.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 “标准和规范 ”是指:( A ) 、营造法式 、木经 、冶园 、工程做法 16.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B ) 、小雁塔 、摩尼殿 、飞云楼 、西安钟楼 17.目前我国保 存有三城三河的

4、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A ) 、春秋淹城 、曲阜鲁故都 、燕下都故城 、东汉洛阳。 18.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 B )年开始营造皇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19.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 A ) 、唐乾陵 、汉文帝灞陵 、汉武帝茂陵 、宋裕陵 20.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B ) 、洛阳白马寺 、武当山建筑群 、天龙山石窟 、安徽九华山建筑群 21.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 D )菩萨道场。 、文殊菩萨(五台山) 、普贤菩萨(峨眉山) 、地藏菩萨(九华山) 、观音菩萨 22.( A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山西佛光寺大殿 、山西应县木塔

5、 、蓟县独乐寺山门 、河北正定隆兴寺 23.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C ) 、布达拉宫 、普陀宗乘庙 、雍和宫 、席力图召 24.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C ) 、河南嵩岳寺塔 、小雁塔 、苏州虎丘塔 、云南大理三塔 25.天安门的屋顶形式是( B ) 、庑殿式 、歇山式 、悬山式 、复合式 26.天坛的屋顶形式是( C ) 、庑殿式 、歇山式 、攒尖式 、复合式 1. 第一组 1.1. 抬梁式 、穿斗式和井干式为我国传统木构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中国建筑的图腾斗拱在很大程度上留有 井干式 建筑的遗意。 1.2. 先秦老子道德经书中“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 有之以为利 , 无之以为

6、用 ”的精彩论述堪称我国最早的建筑空间论。 1.3. 我国一直最早由绑扎转为榫卯连接的木构建筑遗址为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最能体现多组团向心布置的聚落遗址为陕西临潼 姜寨仰韶文化村落 遗址。 1.4. 庭院式 和 合院式 为我国传统院落空间布局的两种基本形式,遗址最早的合院式布局实例为 陕西岐山凤雏村 (西周建筑 )遗址。 1.5. 秦始皇陵的巨大斗形封土称为 方上 ,明清两代帝王陵的穹窿形封土称为 宝顶 。 1.6. 明初官至工部左侍郎的苏州匠人 蒯( kuai)祥 为北京故宫乃至整座北京城的建造做出了巨大贡献,清末民初苏州匠人 姚承祖 著有营造法原,从中可以看出苏州工匠的技术水平。 1.

7、7. 北宋汴梁是我国第一座有里坊制向 厢坊治 转化的君主专制时代的都城,中国古代城市化最高峰时期的都城是南宋的 临安 。 2. 第二组 2.1. 考工记关于城市营建的规定“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 2.2. 四川雅安的 高颐墓石阙 是现存最雄壮优美的汉阙实例,后世唐代大明宫含元殿左右的翔鸾阁和栖凤阁,以及明清故宫南部的 午 门都还存留着这一建筑形式的余绪。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宫室主要殿堂采用了 东西堂 制度,隋唐时期宫室则在纵深方向上重新比附周礼中三朝制度,即 大朝、日朝、 长朝 。 2.4. 一般认为建于公元 523

8、 年的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是我 国现存唯一的十二边形塔,同在嵩山的 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八边形塔。 2.5.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殿堂为建于公元 857 年的 佛光寺大殿 ,最古老的木构厅堂是建于公元 782 年的 南禅寺 大殿。 2.6. 北宋画家 张择瑞 的 清明上河图 描绘的是 北宋都城汴梁 沿汴河两岸生机勃勃的城市景象。 3. 第三组 3.1. 梁思成研究中国古塔,把塔分为 楼阁式塔 、 密檐塔 、 单层塔、喇嘛塔 、 金刚宝座塔 。 3.2. 我国建筑发展的特点是官式建筑时代特征明显,而民间建筑则 地域性 特征明显,而 各种建筑类型空间构成同质化倾向显著,都有 院

9、落式 布局的特点。 3.3. 出三跳斗拱宋代称为 六 铺作,在清代则成为七踩斗拱。唐代建筑 佛 光寺大殿外檐斗拱外出 四 跳,成为七铺作 (清称九踩斗拱) 。 3.4. 应县木塔外观 5 层,内部结构层为九层。 4. 第四组 4.1. 穿斗 式木构架具有用料小,适应性广,整体性强的特点,适宜建造造价低的住宅屋舍一类建筑,而抬梁式木构架则常用于宫殿佛寺等大型重要建筑。 4.2. 周礼考工记云“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则 吐水疾而溜远 ”,使屋顶似乎可以排水快而远,是屋顶形成圜和曲线的原因之一,如翼轻展的曲线美也随之形成。 4.3. 营造法式的著述者为北宋时期将作监 李诫 ,汇集 历来工匠经久

10、可行 之法,对技术的总结与传播起了很重大的作用。 4.4. 建筑屋顶中,为了防止屋脊显得短小,常常把庑殿顶的正脊向两侧 推出 ,从而使四条垂脊形成空间曲线,这种做法称为 推山 。 4.5. 与普通建筑台基相对应,富于装饰的华丽的建筑基座 须弥 座,形式来源于佛教莲花座。 5. 第五组 5.1. 斗拱在宋代称为 铺作 ,因为是层层相叠 铺设而成,清代称为斗科或斗拱,江南称为 牌料 。 5.2. 中国氏族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 长江 流域多水地区的 干阑式 建筑,另一种是在 黄河 流域的 木骨泥墙 房屋。 (由巢居发展 )(由穴居发展而来 ) 5.3. 汉代木构建筑渐趋成熟,

11、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等间接资料来看,后世常见的 抬梁式 和 穿斗式 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 5.4. 北魏年间建造的嵩岳寺塔的形式为 密檐式砖 塔,它的二层以上部分为 15 层密檐,卷杀曲线优美。 5.5. 北宋末年政府颁布的营造法式中规定 ,把 材 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即将木构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成 八 等,按照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 5.6. 唐代佛光寺大殿外檐斗拱外跳华拱第一、三跳头上不置横拱称为 偷心造 ,第二、四跳头上置横拱,称为 华拱 。 6. 第六组 6.1. 北宋时政府颁布了建筑预算定额 营造法式 ,它是王安石变法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财政开支,保

12、证 工程质量 。 7. 第七组 7.1. 战国时期城市大发展,里坊制确立: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 里 ”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定在一些定时开闭的“ 市 ”中,均环以高墙,由专人管理,设 里门 与 市门 。 7.2.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石窟寺可以分为 塔院型 、 僧院型 和 佛殿型 三种。 7.3. 现存最早的单体木构建筑为 南禅寺 大殿。 8. 第八组 8.1. 中国古代城市布置中,所谓“ 筑城以卫君 ,造郭以守民”,城郭的功能区分很明确,城市保护国君的,而郭是 看管 人民的。 8.2. 明初规定,庶民所居房屋,不许超过“ 三 间五架”,不许用斗栱彩绘,否则称为儹越,其中“ ”,指的是由

13、相邻的两榀屋架构成的空间。 8.3. 长安城是汉武帝所建最大宫殿,他迷信神仙之说,在公众治太 液池,池中堆蓬莱、方丈、 瀛洲 、 诸山,象征东海神山。 8.4. 中国古代统治者崇尚儒学,全国普遍建文庙,各地均模仿曲阜孔庙,形成一个特殊的系统,如泮池、“ ”照壁、棂星门、“ ”牌坊、大成殿等,均为同一模式演变而成。 8.5. 北京故宫从大清门到太和殿,中轴线上依次布置通过 5 座门、 5 个封闭空间,总长 1700 余米,形成三处空间高潮: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9. 第九组 9.1. 汉代的一种住宅形式 坞堡 ,即平地建坞,四角建楼,略如城制,坞主多为豪强 地主,以加强防卫,现存福建 永定客家

14、土楼 民居既是其影响的余音。 9.2. 天安门的屋顶形式称为 重檐歇山顶 ,太和殿的屋顶形式称为 重檐庑殿顶 。 9.3. 北宋是保持古代 陵制的最后时期,献殿和龟头屋墓室在同一轴线上,到了明清,就成为: 、方城明楼和宝城地宫的形式。 9.4. 明清时期佛寺布局逐渐规整化,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如山门、钟鼓楼、 天王殿 、大雄宝殿、法堂、 藏经楼 、僧人用房等。 9.5. 北京故宫前三殿中的主殿奉天殿,明代原为重檐庑殿 九 间殿,属于最高级 殿宇,清代改建为 11 间,但总尺度没有大的变化。 10. 第十组 10.1. 在构造上,檩条搁置在梁头上,梁再搁置在柱头上,这种木构架形式成为 抬梁 式

15、。 10.2. 佛教石窟著名的有 敦煌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 石窟、麦积山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 石窟、天龙山石窟 等。 10.3. 现存单体尺度最大的木构单体建筑为 佛光寺大殿 和明长陵 。 10.4. 上海真如寺大殿是江南保存最好的 元 代木结构建筑。 10.5. 清承德外八庙建筑群中的普陀宗乘庙模仿了藏地的 布达拉宫 形式。 二、名词解释 兆域图 1977 年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陵中发掘的一幅陵区图,以金银线镶嵌于铜板。兆域 墓地。该图按比例正投影绘制,是我国第一幅建筑总平面图。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匠人营建的王城,九里见方,每面城

16、垣开辟三座城门。城内辟有九条南北方向的道路与九条东西方向的道路,每条道路可以走九辆马车。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寝宫,后面是市场和民居,朝廷宫室 和 市场占地 一百亩 。 辟雍 周天子的大学,位于城郊,圜如壁,周水。与明堂一起失传。汉以后与明堂概指礼制建筑。 明堂 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抬梁式木构架 春秋时完成,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 穿斗式木构架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

17、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价,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这种木构架广 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井干式 结构 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 。 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 铺作 狭义指斗栱,广义说是指斗栱所在的结构层。唐宋建筑斗栱所在的铺作结构层

18、对木构架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耍头 斗栱衬方头下所用出跳木料,称为耍木头。清式称蚂蚱头 柱头 枋 檐柱或内柱 中心线上,用于连接各朵斗栱的枋料。 橑檐枋 宋代斗栱外端用以承托屋檐之枋料,由于荷载大,其断面高度为其他枋的一倍。 栌斗 一组斗栱最下面的构件,或称大斗、坐斗。 讹角斗 即方斗,四角内凹成海棠纹状。 叉手 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槫,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多见于唐、宋、元、明的建筑上。 托脚 宋代建筑上各槫均用斜杆支撑固持。其中支撑脊槫的斜杆称为叉手,其余的称为托脚。 华栱 宋式斗栱上外跳之栱。 卷杀 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做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

19、,称为卷杀。“ 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 驼峰 梁上垫木,用之承托上面的梁头,其形状如驼峰。 侧脚 即生水平推力,增加把建筑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平坐 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 生起 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 212 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当心间 “心”即中心。“当心间”、“心间”即建筑物的中间一间。 溜金斗栱 由外檐有昂而室内无天花的斗栱发展而来,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盛行于明清两代不用天花的殿宇内 九踩斗栱 清式斗栱按出跳数称呼。里外出一跳为三踩斗栱,出二

20、跳为五踩斗栱,出三跳为七踩斗栱,出四跳为九踩斗栱。牌坊斗栱可多至十一踩。 副阶周匝 副阶 外廊,周匝 环绕一周,即外廊周绕殿阁等建筑 一池三山 : 一池指太液 池 。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仙山而著称 ,三山指 蓬莱 方壶 、方丈、瀛洲三座山 。 这种 “ 一池三山 ” 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彻上露明造 室内不做天花直接将梁架展露出来的做法。 叉柱造 上层檐柱的底部十字开口,插入平座斗栱内,而平座柱 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栱上,但向内推进半柱径。例:天津蓟县独乐寺上、下层柱的交接采用的就是叉柱造的构造方式;另有应县木塔中也采用了叉柱造。 永定柱造

21、二层平座柱子直接从地立起,紧靠下檐柱。 永定柱造仅发现河北正定龙兴寺慈氏阁 1例 缠柱造 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斜梁上,而在转角处各加一朵补间铺作,遮住上层柱根。 偷心造 跳头上不置横栱的斗拱构造形式之一,横拱的设置少于斗拱出踩,如斗拱各向内外两侧挑出三拽架称为七踩 ,应列有七列横拱,但在制作时却省去一列或数列横拱,这种做法称为偷心造。 (例: 山西五台 山南禅寺大殿 柱头辅作 )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位于应县城内,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年), 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也是八角形,底径30 米,高九层(外观 5 层,暗层 4 层

22、) 塔身的收分合理,暗层用来结构处理以加固塔身,使其在经过数次地震仍安然无恙。 是国内现存最古的木塔,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 藻井 是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 悬山顶 屋檐悬 伸在山墙以外。 硬山顶 双破屋顶顶中两端屋面不伸出墙外。 庑殿顶 即五脊顶或四坡顶,正脊两端各有两条直抵屋角的戗脊。 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 歇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仅次于 庑 殿的屋顶样式,形式上看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有单檐、重檐、卷棚等形式。 分心槽 是

23、分心斗底槽的简称,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栱将 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例:独乐寺观音阁山门) 金箱斗底槽 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其特点是殿 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单槽 也叫做“身内单槽”。指建筑平面柱网的排列上,除一周柱子外,中间横向还有一排柱子。简言之,就是类似“曰”字形的柱网平面布局形式。 方上 汉代帝王陵墓形式。具体方法是挖坑筑石为墓,用黄土层层夯筑呈覆斗形而为坟,这与秦汉时以方形为贵有关。认为帝王是大地的主宰,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取方形。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和西安西郊的西汉

24、陵都属于“方上”, 黄肠题凑 汉 代陵墓的最高制式,黄肠 柏木段,题凑 排成箱体结构 ;汉代帝王墓用短方木30cm*90cm 叠成 椁 墙,墙内置棺椁,短木端头均指向棺椁。 方城明楼 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有庙 谥 碑。 山花蕉叶 用于佛塔、佛龛、经柜等顶部的叶状或如意头状装饰纹样。 月牙城 明清帝陵宝顶和方城之间有一小院称月牙城,俗称“哑巴院” 戟门 门设于中柱之上,以列戟以示威仪;凡列戟之门均可称为戟门。 最早、最高、最大 1、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落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2、白灰抹面最早是出现在仰韶中期,而普遍采用则是在龙

25、山时期。在龙山文化的遗址中 ,还发现了土坯砖。 3、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的白灰墙上刻画的图案,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 4、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是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的牛河梁女神庙。 5、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6、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7、在商朝,我国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 8、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都城 亳宫城中宫殿中的主殿长 90m,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9、河南安阳小屯村遗址 殷墟,是最重要的晚 商遗址。其建筑方正整齐,布局的结构美 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

26、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10、西周初期,分封建国,营建洛邑,出现了第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礼制的需要)。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所引起的) 11、左传与汉初所传礼记曾叙述周朝宫室外部有防御和揭示政令的阙 .而后阙逐渐演变为明、清的午门。 12、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日字型)实例,也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影壁实例; 13、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 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 “ 茅茨土阶 ” 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注:西周早期,如陕西岐山凤雏村中使用的瓦还比较少,仅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

27、等处。到了西周中晚期,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质量也有所提高,如陕西扶风召陈遗址。另外,在这两个遗址中,还出土了铺地方砖) 14、春秋时期,瓦(筒瓦、板瓦等)已经开始普遍使用,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即台榭)也已经出现。另外,此时已经开始有了用砖的历史。(主要用于地下) 15、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瓦在宫殿建筑上已被广泛使用,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 16、汉朝 后世 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悬山和庑殿顶普遍使用,出现了歇山等屋顶式样。(除硬山之外全都出现了)此时斗拱已普遍使用,但形式很不统一。砖、瓦被大量、普遍使用。 17、 北魏时河南登封 嵩岳寺塔 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 砖

28、塔 ( 北魏) 。 (属密檐式塔) 塔的平面为十二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18、新疆克孜尔石窟 是中国最早开凿的石窟。 19、河北赵县 ( 安济桥 ) 李春 是世界上 最早 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 20、山东历城 ( 神通寺四门塔 ) 我国现存 最早 的 石塔 。 21、 福建泉州 开元寺 双 石塔 是我国 规 模最大 的 石塔 。 22、河北定县开元寺 ( 料敌塔 ) 高 84 米,是我国古代 最高 的 砖石塔 ; 23、河南开封 祐国寺 铁 塔 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 琉璃塔 (宋 ) ; 24、 辽代山西应县 佛宫寺释迦塔 是世界上 最早 的木塔,还是我国现存唯一的 木塔 。 八边形平面 25、 营造法式 宋 李诫 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26、战国时成书的考工记 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27、 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 北魏 )朝的( 洛阳白马寺 )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是( 唐 )朝的( 佛光寺 )大殿。 28、 中国现存 最古 的 木构建筑 是唐 代山西五台县 南禅寺大殿山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