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技术贝类养殖中的有害原生动物生物学研究摘要养殖业中的病害原生动物包括孢子虫类、鞭毛虫类、纤毛虫类等几大类,其中许多类群均可专性或兼性寄生/栖生于海水养殖动物的体内外,从而对宿主造成危害。本文介绍了贝类养殖中有害原生动物中的纤毛虫的研究背景和历史,阐述了纤毛虫原生动物在各种养殖水体中的危害,并对该类纤毛虫原生动物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动向进行了分析。关键词贝类养殖;纤毛虫;研究1纤毛虫原生动物的概述纤毛虫1、2、3、4(CILIATE)具纤毛的单细胞生物,纤毛是用来行动和摄食的短小毛发状小器官。通常指纤毛亚门(CILIOPHORA)的原生动物,约有10000种,纤毛通常呈行列
2、状,可汇合成波动膜、小膜或棘毛。绝大多数纤毛虫57具有一层柔软的表膜和近体表达伸缩泡。纤毛亚门可能是一个高度特化的类群,仅有一纲纤毛纲(CILIATEA),并以纤毛为依据分为四个亚纲全毛亚纲(HOLOTRICHIA)、缘毛亚纲、吸管亚纲和旋毛亚纲。纤毛虫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8为1至少一生中某一阶段具有供作运动或捕食的纤毛或由其特化的纤毛器;2无性生殖为出芽或横二分裂;3有性生殖为特殊的接合生殖个体之间核的交换和自体受精在一个体内核的重建;4具有功能不同的大、小两种核型,前者为多倍体,提供营养,又称营养核;后者为二倍体,控制遗传和生殖,又称生殖核。2研究历史我国海洋纤毛虫研究起步于本世纪20年代,
3、至5060年代先后由王家楫、倪达书、张作人、戴生立和尹光德等先生在黄海至南海的广大海域对各类自由生活以及海胆9体内共栖生活的纤毛虫之分类学、地理分布及生态学等领域,做了许多优异的开拓性的工作。这些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在随后的20年间出现了短暂的停滞,80年代起重又进入“复兴”时期10。由于国际间对纤毛虫的研究工作在6070年代有一“转型期”,即由经典的建立在活体观察水平上的研究转入到应用现代技术对“纤毛图式”、超微结构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等进行揭示。因此,起于80年代的复兴在我国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一个新时期的开始。3危害养殖业中的病害原生动物11、12、13包括了种类繁多的几个大类(孢子虫类、鞭毛
4、虫类、纤毛虫类以及簇虫类等),其中许多类群均可专性或兼性寄生/栖生于海水养殖动物的体内外,从而构成对宿主的危害14、15。迄今的记录表明,血淋巴内寄生的纤毛虫已成为越冬对虾16的重要致死病原;扇贝鳃表的车轮虫17可导致贝类滞育直至死亡;肠膜袋虫18是多种鱼类消化道疾病的病原;盾纤类纤毛虫19寄生所引发的牙鲆、牙鲆溃疡病可直接构成幼鱼的死因;而孢子虫以及各类缘毛目纤毛虫对养殖动物所造成的危害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所有水产养殖品种都会被纤毛虫寄生20。特别是河蟹和虾,各个生长阶段都有发生。卵被寄生,不能正常发育。虾被寄生,幼虾会大量死亡,成虾不能食用。15期幼蟹被寄生后,会爬上岸,不下水,死亡率高达
5、7095;成蟹被寄生,因不能正常脱壳而死亡。发病症状,纤毛虫能在河蟹、虾全身寄生、污泥等又附着在纤毛虫上,手摸像一层滑滑的油状物。严重寄生时,虾、蟹全身长满纤毛虫、口器不能张口,眼睛不能伸缩转动,最后被饿死或累死。在贝类养殖中,除了几种常见危害种,该方面鲜有报道。31盾纤类纤毛虫作为危害性纤毛虫原生动物,盾纤类是一常见、多发类群。目前,由于海水养殖业结构不合理及水体富营养化加剧,使此类纤毛虫的发生规模和频次皆呈上升趋势,造成的危害日趋明显21。盾纤类纤毛虫大多为自由生活或兼性寄生且喜好污腐环境,因此在养殖水中极易形成大量繁生的现象,从而对养殖动物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盾纤类22主要以细菌为饵,故
6、有机质丰富的水体,尤其是养殖池水体是其发生的良好场所,条件适宜时,常可迅速发展成优势种,并达到极高密度,使水体迅速恶化。因此维持水体清洁与水的充分交换是防范该类虫体的重要途径23。寄生或共栖盾纤类的发生与宿主的体质状况密切相关。盾纤类纤毛虫通常对健康的宿主不构成明显危害。但当宿主体质下降或受到创伤,虫体得以进入其体内大量发生,则对宿主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盾纤类造成的危害常常是针对具体宿主的单一行为,而不易呈流行病暴发势态,这点明显有别于由微生物类所致的各种病害24。32吻毛类纤毛虫以威海下毛虫25为例迄今已发现的下毛虫均来自海洋双贝壳类,宿主涉及6属7种贝类,具有很强的寄主专一性。由于长期营寄
7、生生活,下毛虫对宿主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形态上出现一些特化体纤毛器趋于退化,仅腹面前2/3及背部前端生有纤毛,形成具吸附功能的趋触区;运动能力也明显减弱,运动极缓慢;同时口器退化,代之以顶端的小喙和吸吮管,能插入宿主的上皮细胞吸取胞质。由于此类原虫可对宿主造成直接损害,若条件适宜其大量繁殖时,将对宿主造成明显危害。4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在本领域的研究比之国际水平仍处于初级或起步阶段,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尚限于形态分类学、系统学、细胞发生学、病害学和生态学等几个分支,许多方向仍是空白。以海洋纤毛虫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来进行有关的细胞学和发生学方面的探讨也在开展之中22。总之,
8、我国的海洋纤毛虫研究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分活跃的时期,许多领域都在发展与努力迈进之中。5发展趋势和动向国内目前围绕该类病害,仍处于零星的病例报道和对个别种类防治措施的探寻阶段,由于观察者经验和资料的限制(该类工作者通常为从事水产养殖研究或非原生动物学领域的病害学研究者),许多病原报道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错误,混乱或不实之处。国外目前有关的研究主要限于淡水寄生原虫。海洋种类尤其是鱼类、贝类和虾类之寄生虫报道极少,系统工作基本缺失。基础研究的空白进而导致了我国该领域目前的状况参考资料严重缺乏,养殖生产中对这类病原生物的调查鉴定,病害预报以至防治工作实际上处于一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因此从病原构成和
9、基本资料着手全面摸清该类病害原的基本现状并进而为下一步防治工作创造条件已成为我国目前原生动物病害学研究首当其冲的任务。参考文献1宋微波,徐奎栋纤毛虫原生动物形态学研究的常用方法J海洋科学,1993,27692范鑫鹏,林晓凤,李继秋,等南中国海五种新纪录纤毛虫的形态学观察J动物分类学报,2009,3423293343宋微波拟天鹅漫游虫的形态学研究J动物学报,1994,4021311364姜佳枚,邵晨,李俐琼,等青岛沿海七种腹毛类纤毛虫的形态学研究J动物分类学报,2008,3311151195LIN,X,SONG,W,WARREN,ATWONEWMARINEPLEUROSTOMATIDCILIAT
10、ESFROMCHINA,AMPHILEPTUSGUINOVSPECANDAMPHILEPTUSYUIANUSNOVSPECCILIOPHORA,PLEUROSTOMATIDAEURJPROTIST2005,41,1631736LIN,X,SONG,W,WILBERT,N,ETALTWONEWMARINEPLEUROSTOMATIDCILIATESFROMCHINA,LOXOPHYLLUMJINNIANDLQIUIANUMCILIOPHORAPLEUROSTOMATIDAACTAPROTOZOOL2005,441471577LIN,X,SONG,W,LI,JDESCRIPTIONOFTWONEW
11、MARINEPLEUROSTOMATIDCILIATES,LOXOPHYLLUMCHOIINOVSPECANDLSHININOVSPECCILIOPHORA,PLEUROSTOMATIDAFROMCHINAEURJPROTIST2007,431311398宋微波,马洪钢我国海洋纤毛虫原生动物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0,35510139宋微波,N维乐伯特,B希尔南极海胆体内的共栖纤毛虫原生动物J南极研究,1994,63536110宋微波海水养殖中的危害性原生动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宋微波,徐奎栋,施心路,等原生动物学专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12徐奎栋,宋微波海洋贝类
12、的病害性纤毛虫研究III触毛亚目盾纤类纤毛虫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30223023613徐奎栋,宋微波海洋贝类的病害性纤毛虫研究I吻毛类纤毛虫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30221722314胡晓钟,徐奎栋,宋微波扇贝外套腔内的共栖生纤毛虫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6,26218418815王崇明,王秀华,艾海新,等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致病病原的研究J水产学报,2004,28554755316周丽人工越冬对虾体内寄生纤毛虫病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95,1616717徐奎栋,宋微波海产贝类车轮虫病及控制途径初探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6,26217217818宋微波,魏军三种危害性
13、纤毛虫的形态学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8,2236136619徐奎栋,宋微波海洋贝类几种危害性纤毛虫的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1999,62414520陈相瑞海洋纤毛虫的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21宋微波,王梅海水养殖水体中的病害纤毛虫J海洋科学,1993,4414722宋微波,朱明壮,陈子桂,等海水养殖水体中危害性纤毛虫原生动物研究盾纤目习见类群的口器结构及鉴别特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30220721623王娅宁,施心路,刘桂杰,等纤毛原生动物研究的经济意义J2009,266727524徐奎栋,宋微波海洋贝类的病害性纤毛虫研究嗜污亚目盾纤类纤毛虫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30222422925徐奎栋,宋微波贻贝外寄生病害纤毛虫1新种威海下毛虫J中国水产科学,1998,5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