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综述摘要分子印迹技术是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子识别技术,菊酯类农药是人们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仿生合成的一类化合物。本文综述了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发展动向及趋势,对分子印迹技术发展前景做了一个扼要的概括。关键词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技术;聚合物1菊酯类农药的研究发展状况拟除虫菊酯类(简称菊酯类)农药是广谱性杀虫剂,具有速效、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作物安全等特点,除对140多种害虫防治有特效外,有些菊酯类农药还对地下害虫和螨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它是人们利用分子印迹技术模拟天然虫菊素的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而仿生合成的一类化合物。菊酯类
2、农药市场大、应用广、商品种类多,目前全世界菊酯类农药在杀虫剂市场中约占20,使用面积占整个杀虫剂面积的25,商品化的品种多达50多个;全球销售额上亿美元的农药品种有64个,其中菊脂类杀虫剂就有六个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和S氰戊菊酯2。随着科技的逐渐进步,菊酯类农药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早年第一代菊酯类农药对光不稳定、易被氧化成无效体,使它们只能作为卫生杀虫剂使用,而不能用作农作物杀虫剂。后来第二代杀虫剂诞生,克服了第一代杀虫剂的缺点,其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高效和广谱、对哺乳动物毒性低、易降解不污染等特点使其成为农业上一类重要的杀虫剂3。后来日本三井东亚化学公司开
3、发出一种名为多来宝(TREBON)醚菊酯的商品,它们没有与天然除虫菊素相同的化学结构,但其杀虫机理、杀虫活性与其他菊酯类农药相似,故也被归为菊酯农药3。2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INGTECHNIQUE,MIT又称分子烙印,是将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等学科结合在一起,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模板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即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IMPRINTINGPOLYMER,MIP的一种新型实验制备技术4。简单地说,就是仿照抗体的形成机理,在印记分子周围形成一个高交联的刚性高分子,除去印迹分子后在聚合物的网络结
4、构中留下具有结合能力的反应基团,对印迹分子表现出高度的选择识别性能5。1940年PAULING6就提出了用抗原作为模板来制备抗体的空间结合位点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人员利用天然化合物或合成化合物模拟生物体系进行分子识别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MIT的雏形7。德国HEINRICHHEINE大学的GWULFF89教授是这方面研究的先驱之一。但由于当时的技术以及可供选择的材料有限,故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进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以后,MIT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多突破性和开创性的进展,1997年成立的国际性分子印迹学会(SOCIETYFORMOLECULARIMPRINTING,SMI),更
5、是极大地促进了MIT及其理论的发展,瑞典LUND大学的KMOSBACH10教授在这方面的贡献功不可没。目前,国内外对MIT的研究正方兴未艾,研究及应用文献较多11。传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大致有本体聚合、原位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胀聚合,表面聚合。它们大多是在有机溶剂中制备和应用,然而天然分子识别系统大多是在水相溶液中进行的,因此,如何能在水溶液或极性溶剂中制备和应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将是其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之一。另一方面,随着分子印迹技术的成熟,出现了许多新的印迹方法12,如分子印迹聚合纳米微球13、分子印迹球珠14、分子印迹纳米线1516等。目前MIT在固相萃取17、色谱分离、传感
6、器以及农药的残留分析等领域应用广泛。3分子印迹技术在农药方面的研究发展状况农药可有效防治病虫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化学药剂对农作物及农副产品的侵害,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改善了人类的食物供应,同时也有效控制了某些传染病的传播18。但是随着农药的大量投入以及不合理使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农药残留污染土壤、水体和食品,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农药残留尤其是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众多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中,分子印迹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分子印迹技术用于样品前处理或残留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去除干扰杂质、方法复杂、操作繁杂、选择性差、提取与净化效率
7、低、试剂消耗量大”等缺点,实现目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选择性高,适用范围广,易于工业化生产。目前分子印迹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色谱固定相或毛细管填充物19,二是制备固相萃取柱以分离和富集痕量组分20,此外分子印迹技术在传感器21方面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农药残留检测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化学环境耐受能力好,是一种良好的分离富集材料22。4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目前对于MIT的研究与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从理论到方法都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且远未达到预期的应用和影响23。从目前已获得的成果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目前功能单体的种类太少不能
8、满足某些印迹分子的需求;分子印迹聚合物大多只能在非极性介质中制备和应用,且吸附容量较低;材料昂贵等等。因此,今后分子聚合物的研究24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发新的功能单体、在水溶体系中合成、改进材料尽可能使它适应规模化生产和大范围应用。随着高分子合成技术、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电子技术等的飞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分子印迹聚合物不仅种类增多,性能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分子印迹技术将会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25,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和理论体系也将日益完善。参考文献1李海屏杀虫剂新品种开发进展及特点J江苏化工,2004,3216112张一宾当今世界农药的特点及趋势J世界农药,2001,
9、23615173陈万义主编农药生产与合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111682174华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进展和剂型J世界农药,2009,31513145齐小玲,王悦秋,张朔瑶等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2144444486司汴京,陈长宝,周杰新一代分子印迹技术J化学进展,2009,09219117PAULINGLJATHEORYOFTHESTRUCTUREANDPROCESSOFFOMATIONOFANTIBODIESJAMCHENSOE,1940,623264326578VIATAKISG,ANDERSSLJMULLERR,ETALDRUGUSI
10、NGANTIBODYMIMICSMADEBYMOLECULARIMPRINTINGJNATURE,1993,361126456479WULFFG,SARHANA,ZABROCKIENZYMEANALOGUEBUILTPOLYMERSANDTHEIRUSEFOETHERESOLUTIONOFRACEMARESJTETRAHEDRONLETT,1973,44164329433210WULFFG,DOBERKOBUSCHANDMMINARIKENZYMEANALOGUEBUILTPOLYMERSCHIRALCAVITIESINPOLYMERLAYERSCOATEDONWIDEPORESILICARE
11、ACTPOLYM,1985,31826127511MAYESAG,MOSBACHK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BEADSSUSPENSIONPOLYMERIZATIONUSINGALIQUIDPERFLUOROCABONASTHEDISPERSINPHASEJANAL/CHEM,1996,681213769377412马娟娟,王新龙,杨春杰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在手性药物分离和药物检测中的应用J化工时刊,2004,1814813ZHAOL,JIANFUD,MICHAELD,ETAL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ICNANOSPHERESBYDIBL
12、OCKCOPOLYMERSELF2ASSEMBLYJMACROMOLECULES,2006,39252629263614HENRIKK,MARIAKDEVELOPMENTANDEVALUATIONOFSPHERICAL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BEADSJANALCHEM,2006,78293659366615YONGLI,XIAOFEYY,HUANGHAOY,ETALSYNTHESISOFMAGNETIC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NANOWIRESUSINGANANOPOROUSALUMINATEMPLATEJMACROMOLECULE
13、S,2006,39444497449916李永,杨黄浩,庄峙厦等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线用于蛋白质的特异性识别J化学进展,2005,2691634163617张兴跃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固相提取食物污染物质中的应用M食品工业科技,2009,300113513718唐除痴,李煜,陈彬等农药化学J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324151619怀其勇,杨俊佼,雷荣等用于分子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固定相J分析测定学报,2001,206848920左国强,张裕平,龚文君等分子印迹液相色谱整体住的制备研究J化学试剂,2008,30317517721张慧婷,叶贵标,李文明等分子印迹传感器技术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J农药学学报,2006,8181322孙慧,董襄朝,吕宪禹等色谱M仪器信息网专业期刊,2003,213556023朱军,刘建军分子印迹技术在毒品检测中的应用M中国法医学杂志,2009,51291024史瑞雪,郭成海,皱小红等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2,14318118225王荣艳,王静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的新进展及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08,118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