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二囊管技术.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7534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腔二囊管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腔二囊管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腔二囊管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腔二囊管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腔二囊管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腔二囊管技术,教,学,内,容,1,2,4,3,三腔二囊管的护理,三腔二囊管的结构,三腔二囊管使用目的和适应症,三腔二囊管的操作,临床常见的三腔二囊管,通胃管,胃气囊 ,食管气囊,结构,压迫止血原理:是把管道插进胃和食道后分别向胃囊注入空气200毫升,食道囊100毫升,通过气囊压迫食道和胃底曲张的静脉而起止血作用,抽吸积液(血)积气,减轻胃扩张。 清除积血,可减少血氨在肠道的吸收,预 防肝性脑病的发生。,为判断疾病和治疗提供依据,目 的,适应症,用于抢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禁忌症,严重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慎用,操作技术,用物准备,三腔双囊管、弯盘1个、 50ml注射器、止血钳3

2、把、无菌手套、 治疗碗1个、液体石蜡、纱布数块、胶布、垫巾、棉签、玻璃接管、血压计、胃肠减压器、线绳、牵引绳、剪刀、 0.5kg的牵引物、滑轮、牵引固定架、生理盐水,插管前 病人因消化道大出血,引起精神紧张,所以插三腔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说明插管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合作。用50ml注射器分别向胃气囊管250ml和食气囊管100ml充气,检查是否漏气,充气气囊有无偏移,并分别标记胃管囊和食管囊,用注射器抽尽气囊内的气体。 检查漏气的方法:放入水中,察看有无气泡逸出。抽出气量少于注入气量。将气囊放在耳边倾听有无漏气声。,操作,插管 检查有无鼻息肉、鼻夹肥大和鼻中隔偏曲,选择鼻腔较大侧插管。 协助病人

3、侧卧位,颌下垫一垫巾,清洁鼻腔,将三腔管前端及气囊涂以液体石蜡油,经鼻腔徐徐插入,至咽部(14-16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以通过三腔管。深度约55-65cm时,回抽胃管见胃内容物、听气过水声,确认管端入胃。,插管后 用50ml注射器分别向胃囊管注气200-300ml,囊内压力50-70 mmHg。以止血钳夹住胃囊管。缓慢向外牵拉三腔管遇有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向胃底贲门部,用胶布将管固定于病人鼻孔外。 用线绳缚住三腔管,牵引绳与人体的角度宜成45,然后附以0.5kg的砂袋,用滑轮固定架牵引三腔管。,经观察仍未压迫止血者,再用 50ml注射器向食囊管注气100-150ml,囊内压力30-40mmH

4、g,即可压迫食管下段。用止血钳夹住食管囊管 冲洗胃管,然后连接于胃肠减压器,观察胃内是否继续出血。 首次气囊充气可持续压迫24小时,24小时后必须减压15-30分钟,减压前口服石蜡油20ml,10分钟后将管向内略送入,一旦发现出血,立即充气压迫。如无出血,30分钟后仍需再度充气压迫12小时。,拔管指症 出血停止后,可放去食管囊内的气体,放松牵引,继续观察24小时,确定无出血时再将胃气囊放气。拔管时将气囊内的余气抽净。嘱病人口服石蜡油20-30ml,再缓慢的拔出管子。 三腔管压迫时间一般以3-5天为限,如有继续出血,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有效止血护理 防止三腔管被牵拉出来,必须先向胃气囊内充气,

5、再向食管囊充气。充气量太少达不到止血目的;充气量过多,食道易发生压迫性溃疡。观察气囊有无漏气,每隔4小时测气囊压力1次,必要时重新充气,压迫止血。 压管期间,每2小时抽吸胃管一次,保持胃管通畅,防止堵塞,观察胃内是否继续出血。牵引重物离地面10-15cm,保持有效牵引,以免牵引力不足而影响压迫止血的效果。,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为了避免食道与胃底发生压迫性溃疡,气囊每隔24小时放气1次,每次15-30min,同时将三腔管向内送入少许。若出血不止,仍按上法充气压迫。气囊压迫期间,须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心律的变化。因食管气囊压力过高或胃气囊向外牵拉过大压迫心脏,可能出现频繁性早搏,此时应放出囊内气体,将管向胃内送入少许后再充气。 胃气囊充气不足或牵引过大,会出现双囊向外滑脱,压迫咽喉,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立即放气处理。,护理,三腔管压迫期间,做好鼻腔、口腔的清洁护理,及时清除分泌物,防止误吸,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每日予石蜡油润滑鼻腔、口唇。 必要时约束病人,防止患者拔管等意外发生,床旁置备三腔二囊管,血管钳及换管所需用物,以便紧急换管时用。,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