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2除极阶段 当心肌细胞某个部位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离子跨过细胞膜,引起细胞内外电荷的交换,膜电位由极化状态下的内负外正状态迅速逆转为内正外负状态。这一转变即为心肌细胞的除极(depolarization)过程。由于已除极部位膜外带负电荷,邻近未除极部位的细胞膜外仍带正电荷,两者之间形成一对电偶(dipole)。沿着除极方向总是电源(正电荷)在前,电穴(负电荷)在后,电流从未除极部位流向已除极部位,并沿着一定的方向迅速扩展,直至整个心肌细胞完全除极。,2、整体心脏的电活动及心电记录原理:特点:先除极的部位后复极。 心内膜 心外膜*
2、静息期:记录等电位线;* 除极过程:正对除极方向的电极, 记录出向上的波形;* 复极过程:方向与除极方向相反,产生的电流方向与除极相同,电极背离复极方向,记录出向上波形。,除极,复极,心电向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为向量。心肌细胞电生理过程中产生的电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称为心电向量。,心电向量基本概念,2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心脏在除极或复极的过程中,每个瞬间都有许多心肌细胞同时发生除极或复极,产生许多大小和方向各不相同的心电向量。许多向量又可用向量综合法归并为瞬间的综合向量。心脏的除极或复极过程可以看成是由无数个依次发生的瞬间综合向量组成。,全部心肌细胞激动产生的心电
3、向量总和称综合向量;所有综合向量的顶点划过的轨迹,构成空间向量环。,空间心电向量环的形成,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心电信号传递的三站,第一站:窦房结第二站:房室结第三站: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细胞,心 房,束 支,心 室,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三、导联体系,导联: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标准十二导联系统,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额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六轴系统,胸
4、前导联-电路连接方式,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横面)情况,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四、心电图的测量 和正常数据,主要内容:,一、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 (一)心电图记录纸 (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三) 各波段时间 (四) 心率的检测 (五)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六)心电图图形循长轴转位 二、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纵向距离:代表电压若1mV定准电压 1cm , 则0.1mV/小格横向距离:代表时间若走纸速度=25mm/s,则0.04s/小格,0.2s/大格,(一)心电图记录纸,(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纵坐标为电压。通常情况下,电压为每毫米0.1
5、mV向上的波的电压从基线的上缘至顶点;向下的波从基线的下缘到底端测量。基线为T-P段,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三)各波段时间的检测,RR间期P波时限PR(PQ)间期QRS时限QT(QTc)间期,心电图时程测量注意,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横坐标为时间,通常采用25mm/s纸速记录时间:横坐标,1小格=1mm=0.04秒测量应从波形起点内缘到终点内缘,四、心率的检测,常用两种方法:测量15厘米长心电图内P波或QRS波群出现的数目:该数目乘以10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5个或5个以上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五)平均
6、心电轴的检测,概念: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综合测定方法:查表法:分别测出导联和导联QRS波群电压差值(R波电压减Q波及S波),查心电轴表作图法目测法,平均心电轴,测量方法,1)目测法 根据、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大致方位。,2)作图法,0,平均心电轴的临床意义1,心脏解剖位置 横位心电轴可左偏,-30垂位心电轴可右偏,+120左右心室的对比左室肥大,电轴偏左右室肥大,电轴偏右婴幼儿右室比例大,电轴右偏,平均心电轴的临床意义2,心室内除极顺序下列除极顺序异常会导致心电轴方向改变:激动起源于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心室起搏心律室内传导阻滞心肌局灶纤维化,心肌梗死,(六)心脏循长轴转位,自
7、心尖朝心底部方向观察顺钟向转位:V3、V4波形出现在V5、V6导联逆钟向转位:V3、V4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1)概念,从心尖向心底部观察,根据过渡区波形( R/S 1 )出现的位置来判断。,(2)正常位心脏,(3)顺时钟转位,(4)逆时钟转位,心脏循长轴转位,心脏循长轴转位的临床意义,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大逆钟向转位:可见于左心室肥大钟向转位也可见于正常人,五、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与正常值,心电图波形组成:P波 P-R间期QRS波群 J点ST段和T波 QT间期U波,P波,时限:0.12秒振幅:0.25mV(肢导联) 0.2mV(胸导联)方向:窦性心律 、avF, V4-V6导联
8、 直立 avR导联 倒置 其它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P-R间期,PR正常值0.120.20秒代表了房室传导时间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QRS波群1,时限: 0.06 0.10秒,0.11秒波形:根据主波方向和有无Q(q)波I、II、V4 V6导联主波:向上avR、V1导联主波:向下V1、V2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avR、avL导联可有Q波或q波、avF、V4V6导联不应有Q波(可有q波)V1至V6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Q波小于 0.04秒,振幅1/4同导联R波,QRS波群2,电压:肢体导联:RavL1.2mV,Ra
9、vF2.0mV ,RavR0.5mV ,RI1.5mV,RI+S 2.5mV,QRS波群2,电压:胸导联:Rv11.0mV,Rv1+Sv51.2mVRv52.5mv Rv5+Sv13.5(女)Rv5+Sv1 4.0mV(男)Q波 R波(同导联),QRS波群2,电压:至少一个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至少一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QRS波群3,R峰时间(室壁激动时间):概念: QRS起点到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时限:0.03s(在V1、V2) 0.05s(在V5、V6),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点,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大多数在等电位线上,ST段,S
10、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偏移正常范围:所有导联ST段下移0.05mV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0.1mVV1-V2导联ST段抬高0.3mVV3导联ST段抬高0.5mV,T波,形态:两支不对称,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方向:I、II、V3-V6导联直立,avR倒置 其余可直立、平坦、倒置、双相振幅:QRS波群直立的导联,T波电压应超过 同一导联R波的十分之一,QT间期,正常范围:约0.32-0.44秒校正Q-T间期(QTc) QT RR1/2临床意义: 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时间总和,U波,心室除极后电位,心室后继电位,机理不清异常U波为心室复极异常正常人可无U波如有应较低小,一般 V
11、3V4导联较明显电压、时间应显著小于T波U波必须直立明显增高,见于血钾过低,*正常窦性心律示例*,小儿心电图的特点,心率较快:在10岁以后,成人心率P波时限较短(儿童0.09s)QRS呈右室优势T波变异较大,老年人心电图的特点,异常心电图较多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ST-T改变心室肥大,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可出现心房除极的P向量环(P波)、心室除极的QRS向量环(QRS波群)及心室复极的T向量环(T波)。,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一)P环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激动从窦房结发出后首先激动右心房,然后左、右心房同时去极,最后左心房去极。心房完成去极所
12、需的总时间约100ms。,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心房去极过程中相继出现的瞬间综合心电向量顶端所形成的轨迹,构成P环。通常是先指向右前下,然后指向左后下,其主要向量指向左下稍偏后,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二)QRS环心房去极完毕后,激动进入房室交界,在房室交界有一定时间的延搁,在心电图上表面为P-R段。以后激动经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网迅速传入心室肌,,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二)QRS环由室间隔开始到心尖部、心室外壁,最后到心底部。去极在心室壁内由心内膜面向心外膜面进行。,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1. 室间隔向量 心室最早去极的部位是室间隔左侧中1/3处,
13、自左向右扩展,历时约0.01s。故室间隔去极向量(或称初始向量)指向右前、偏上或偏下。,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2. 心尖前壁向量 当心室去极到0.02s时,激动已达心尖部,此过程产生的综合向量指向左前而略向下。,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3. 左心室向量 激动达右心室后基底部及左心室侧壁,由于左心室侧壁是整个心脏中心肌最厚的部分,形成最大向量。因左心室位于左后下,故此向量也指向左后下。此过程在心室去极开始0.04s内完成。,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4. 基底部向量 心室最后去极的部分是左心室的后基底部、室间隔基底部,其向量多数指向左后上。此过程约在心室去极开始后0.060.08s内完成。 心室
14、去极过程中,各瞬间综合向量的顶端连接成QRS空间心向量环.上述4个主要向量构成QRS空间心向量环上的几个主要转折点。,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QRS环的形态各不相同,随探查电极位置不同QRS波群的形态亦不相同,故QRS波群可表现为单向(R、QS)、双向(如qR、Qr、Rs、rS)或三相(如qRs、rsR)。,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三)T环心室肌中先去极的部分先复极,即心尖部的复极比心底部复极早。由于心外膜侧心肌所承受的压力较心内膜侧心肌小,而且心腔内血液流动便于散热,使心外膜侧心肌的温度又较心内膜侧高。,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因此,心室复极
15、是从心外膜侧心肌开始向心内膜侧推进,这与去极的方向正好相反。正常人心向量图中记录到的T环的最大向量的方向,不是与QRS环的最大向量的方向相反,而是比较接近,即T环的最大向量指向左前下,所以正常心电图中,T波方向常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附录:心电向量环的形成,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心电图与心向量图是反映同一心电活动的两种不同表示方式,两者之间必然密切相关。空间心电向量环是一个具有一定大小、空间方位和运行方向的图形。用平行光线垂直地从前面照射到环体上,在其背面投影所形成的平面环,称为额面心向量环。,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同理,用平行光线垂直地从上面照射到环体上,在其下面投影
16、所形成的平面环,称为横面心向量环。平行光线从右侧垂直地照射在环体上,其左侧面投影所形成的平面环,称为右侧面心向量环。此即空间心向量环的第一次投影。临床上,用心向量图来表示。,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将上述额面心电向量环的每一点依次再投影在各肢体导联轴上,可记录出各肢体导联的心电图;横面心向量环在各胸导联轴上的投影,可描记出各胸导联心电图。此即心向量环的第二次投影。,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投影时必须按照心向量环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投影;由心向量环的边缘作切线并与各导联轴互成直角;投影在导联轴之正侧得向上的波,投影在导联轴的负侧得向下的波。,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一)额
17、面心向量环在肢导联轴上的投影1. 导联 【如图所示】,P环投影到导联轴的正侧,故导联上P波为正向波。QRS环的起始部分投影到导联轴的负侧,心电图上表现为q波,,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QRS环最大向量投影到导联轴的正侧,心电图上表现为R波,所以导联上QRS小群呈qR型。T环投影到导联轴的正侧,心电图上记录到一个向上的T波。,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2. aVR导联 P环和T环均投影在aVR导联轴的负侧,因此P波和T波均向下。QRS环起始的最大向量投影到aVR导联轴的负侧,得向下的Q波;,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后一小部分向量投影在该导联轴的正侧,得向上的r波;因此,aVR导联的QRS波群呈Qr型。 同理,其他肢体导联的心电图波形可依此类推。,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二)横面心向量环在胸导联轴上的投影P环的前部分投影在V1导联轴的正侧,后部分投影在负侧,故V1导联的P波呈先正后负的双向P波。,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QRS环的前部分投影在V1导联轴的正侧,形成r波,而大部分投影在负侧,形成S波,因此V1导联QRS波群呈rS型。T环向量投影在V1导联轴的正侧,故V1导联T波向上。其他胸导联的波形可依此类推。,附录2: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