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障碍.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61787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情绪障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儿童情绪障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儿童情绪障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儿童情绪障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儿童情绪障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见儿童情绪障碍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范 娟,儿童情绪障碍与成人神经症的区别,临床表现往往是躯体症状或某一症状突出,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障碍类型难以划分,随着年龄增长,临床类型逐渐与成人接近儿童阶段男女患病率差别不大,少年期以后女性患病率逐渐增多儿童期情绪障碍与成人期神经症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它似乎只是情绪正常发育趋向的突出化而不是本质的异常,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焦虑的区别,焦虑障碍诊断是复杂的,因为焦虑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发展性适应的(例如:对黑暗和动物的恐惧,与母亲的分离)。区分正常与非正常焦虑的标准是学习和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以及相应的年龄。,儿童焦虑症,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恐惧

2、是正常和较为常见的。当恐惧变得十分强烈和无所不在时,造成严重功能损害时,就可能是焦虑症。,焦虑的三种表现形式,主观的焦虑体验焦虑的外显行为焦虑的生理反应,与年龄相关的通常恐惧的内容,(一) 59岁 想象的恐惧 不存在的客体 非现实的情景 恶梦 动物,(二) 913岁 具体的恐惧,自然现象 交通工具 意外和伤害被他人骚扰,(三) 1317社交方面的恐惧,自己的行为、外貌差强人意学习成绩遭遇不幸失去朋友、家庭,(四) 1721岁 个体的恐惧,失去亲密的关系变得孤立、孤独负性的情绪表达未达到个人的标准、目标,分离性焦虑通常在儿童时期广泛性焦虑障碍通常在青少年时期惊恐障碍通常发生在青少年后期及成人期(

3、青年时期)当然分离性焦虑也会发生在青少年,惊恐障碍也会发生在儿童时期。,共病,抑郁症在焦虑的孩子中是最常被报道的诊断。其他共病ADHD,对立违抗障碍等,一、儿童分离性焦虑,儿童在和主要依恋人离别时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恐惧和担忧。不现实地和反复地担心伤害会降临到主要依恋人身上。在严重程度上、持续时间上远远超过正常儿童的离别情绪反应,社会功能也会受到明显影响。厌学和过度抱怨躯体的痛苦是家长带孩子就诊的最常见的原因。,流行病学,分离性焦虑的患病率约在3.55.4%,男孩和女孩的比例无明显差别。分离性焦虑通常发生在孩子上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时。,预后,儿童时期的分离性焦虑是发展为青少年期惊恐障碍或广场恐惧症

4、的风险之一,并且还可以增加成年期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的风险。,病 因,与父母突然分离,或经历重要的生活转变家族中有人患惊恐障碍、广场恐怖症、抑郁症、躯体化障碍、酗酒,这样家庭中的儿童患分离性焦虑的危险性增加许多分离性焦虑的病例中,家庭存在着焦虑的交流方式,或焦虑情绪相互影响,临 床 表 现,拒绝上学。使患儿烦恼的不是学校本身,而是离开父母和家庭在早晨该上学时表现出身体不适,周一早晨和放假结束前的表现最重在他人住处或学校野营是难以入睡担心与父母分开期间他们会有什么不幸发生,并对此有生动的想象难以应对父母的外出。如果其父母外出,他们需要许多保证和此次外出的每个细节上床时难以入睡,或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安

5、慰。有些患分离性焦虑的较大儿童和青少年还需要和他们的父母共一个房间或床,治 疗,父母在治疗中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应鼓励他们能理解孩子对抚慰的需求,培养孩子逐渐增长与年龄相符的独立性行为和责任感。评估父母各自对于离别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这点非常重要)帮助孩子面对离别事件时能够有自主性、自信心,获得与年龄相符的行为 帮助父母和孩子了解有关疾病性质和治疗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即使开始时有痛苦,面对恐惧可以降低焦虑,而回避会增加焦虑,治疗,帮助父母在治疗中达成共识,在承诺让孩子返回学校的问题上是坚定一致的取得幼儿园或学校老师对治疗的支持和配合,支持父母,鼓励孩子重返学校 对于个别严重焦虑的患儿,可以用小剂量

6、的抗焦虑药物,二、学校恐惧症,当儿童对恐惧的对象表现出情绪反应远远超过该恐惧对象实际带来的危险时则称为恐惧症。儿童期恐惧症不象在成人那样常见,临床表现也不十分典型。 儿童期常见的恐惧症为学校恐惧症,是指长时间内不去上学或害怕上学的现象。,原 因,1.儿童害怕失败:直接诱因常常是学习失败或在学校受到挫折2.在学校遭遇精神刺激:碰到过分严厉的老师,受到同学的欺负3.不适应新环境:如转学、升学过程中对新环境不适应4.亲子关系不正常:母亲为慢性焦虑患者,总希望把子女留在家中与自己做伴;患分离性焦虑的儿童,特 点,女孩比男孩多些多见于5-7岁、11岁和14岁这三个入学、升学的关键时期,临床表现,开始表现

7、为上学很勉强,早晨该上学走的时候不走;有的患儿答应去学校,可是一到学校或者接近学校时就逃走患儿常诉说头疼、头晕、腹疼等躯体不适,往往在星期一早晨或星期天晚上发作多数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焦虑不安、哭闹、大发脾气,任何言语保证、鼓励和安抚、物质上的奖励都不能吸引患儿去上学在家看书、看电视、做游戏、做功课时一切正常,治 疗,1.支持性心理治疗(需要医师、家长和学校三方面充分合作)1医师要详细了解患儿发病经过、发病诱因、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和不利于患儿再次返校的各种因素。2医师、家长和老师都要表示出对患儿的关心,认真倾听患儿的诉说,与患儿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3鼓励患儿重返学校,并根

8、据情况安排上学时间。,治 疗,2. 家庭治疗:家庭治疗就是在训练有素的治疗师的扰动下,使已存在的家庭不良关系发生变化。有时还可以请老师加入到治疗中来,这样,更多地会使家长、患儿和老师之间增加理解和配合。3. 药物治疗:对情绪症状严重的患儿可以考虑进行药物治疗,既可以消除紧张、焦虑、躯体不适症状,又可以为各种心理干预和治疗提供帮助,增强患儿治愈疾病的信心。,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特征是对未来、社交是否受到欢迎、个人的能力或达到别人的期望过度担忧。,患儿的个性特点,这些孩子被描述为“过分成熟”,因为他们执行任务或担负责任力求完美,对他们的担忧和自我怀疑不断地寻求保证。患儿对批评非常敏感,

9、情感很容易受到伤害。,诊断标准,以烦躁不安、整日紧张、无法放松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2项:1) 易激惹,常发脾气,好哭闹;2) 注意力难于集中,自觉脑子里一片空白;3) 担心学业失败或交友受到拒绝;4) 感到易疲劳、筋疲力尽;5)肌肉紧张感;6)食欲不振、恶心或其他躯体不适;7)睡眠紊乱,诊断标准(续),焦虑与担心出现在2种以上的场合、活动或环境中明知焦虑不好,但无法自控社会功能明显受损起病于18岁以前,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排除药物、躯体疾病(如甲亢)及其他精神疾病或发育障碍所致,治疗原则,首先,应该把诊断和治疗建议解释给患儿和家长听,并对他们进行有关焦虑本质的宣教。当父母的期望很高,导致患儿产生

10、焦虑和压力的原因时,治疗师应尝试通过给予建议、和他们讨论协商、对患儿支持等方法。有时父母的期望很高,永远感到未达到他们的要求,这时个别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患儿重构自尊、建立符合自己的比较现实的期望。,治疗,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药物治疗,三、儿童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一般来讲,学龄前儿童抑郁症患病率很低,约为0.3%,青少年期抑郁症患病率约在2%-8%之间,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有增加趋势,而且女性多于男性。,病程,病程6-8月2年复发率-40%5年复发率-72%,病因,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亲代对子代的影响;早年急性生活事件;特殊的生活经历神经

11、生化异常,临床表现(1),学龄前期儿童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对情绪体验的语言描述缺乏,往往表现为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临床表现(2),学龄期可表现为活动或游戏中兴趣和愉快感缺失、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易激惹。一部分患儿表现为头痛、腹痛、躯体不适等隐匿性抑郁症状。,临床表现(3),青春期抑郁症状明显增多,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滞、理解和记忆力下降,脾气恶劣,容易激惹。 另一类较明显的症状是行为异常,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多动、逃学、说谎、自伤自杀等。ICD-10将这种既有抑郁情绪,又存在品行问题的类型称为“抑郁性

12、品行障碍”。,儿童抑郁症的特点,表现如:多动、品行障碍、躯体症状、学习困难、拒绝上学等常表现脾气恶劣、容易激惹不典型的表现多见(如睡眠增多、胃口增加)儿童的抑郁程度往往被人们容易低估青少年抑郁症的共病(常共患焦虑症、破坏性障碍、药物与酒依赖),治疗原则,对于儿童期的轻度、中度抑郁症,在有条件做心理干预的地方可把认知行为治疗和个别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严重抑郁症、想自杀、住院或心理干预效果不理想的患儿,可考虑使用抗抑郁剂当患儿和家长愿意用药物治疗而不愿用心理干预时,可考虑使用抗抑郁剂,药物治疗,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等其他抗抑郁剂,认知行为治疗,(一) 活动安排抑郁症的孩子一般表现退缩、活动减少,鼓励患儿参加活动、体育运动等做一个表记录活动前后的情绪分(用110分表示)目标是努力完成任务,并不在意要做到成功,(二)情感的教育,认识思维、情感和行为之间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是这种模式孩子的理解。讨论鼓励孩子暴露情绪,认识参与了不同情绪的情景。孩子学会认识情绪,认识和这些情绪有关的表达和行为。,(三)自我指导训练,使用“自我对话”作为策略指导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在这点上孩子应该发展他们自己的语言。这里强调孩子不要用消极的自我对话,特别是那些持续有负性自动想法的抑郁症儿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