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62777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十八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意义:  一、对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 二、为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提供靶位,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主要类型,异常可发生在分子的编码基因,也可以发生在蛋白质合成直至细胞内降解的全部过程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阶段。,细胞信号转导中的分子异常,信号转导分子种类                        功能变化       受体          

2、                                        数目增加减少或缺如                                           &nb

3、sp;                    结构异常导致亲和力改变     转导分子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接头蛋白      活性改变、细胞定位改变、作用及GTP结合蛋白 、转录因子、骨架蛋白          调节方式稳定性改变    效应相关分子   能量代谢酶类、细胞周期调节因子          同上 &nb

4、sp;核酸蛋白质合成体系分子  细胞存活凋亡调节效应分子  离子通道,一、 受体异常与疾病(Disorders of receptor in disease),受体病(receptor disease):      因受体的数量、结构或调节功能变化,使之不能介导配体在靶细胞中应有的效应所引起的疾病。           可表现为受体下调(down regulation)(受体数量减少)或减敏(desensitization)          

5、  (靶细胞对配体刺激的反应性减弱或消失)。     亦可表现为受体上调(up regulation)或增敏(hypersensitivity),使靶细胞对配体的刺激反应过度。                 二者均可导致细胞信号转导障碍,进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一) 遗传性受体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      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nb

6、sp;       胞膜表面存在,LDL颗粒结合,并经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胞内,受体与LDL解离,再回到细胞膜,而LDL则在溶酶体内降解并释放出胆固醇。          人LDLR:160kD的糖蛋白(839个AA),其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上。   2. 已发现LDL受体150多种突变,干扰受体代谢各个环节           按LDL受体突变的类型及分子机制分:       受体合成受损:   由于

7、上游外显子及内含子的大片缺失使受体转录障碍; 基因重排造成阅读框架移位,使编码AA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等,使之不能编码正常的受体蛋白;      细胞内转运障碍:     受体前体滞留在高尔基体,不能转变为成熟的受体以及向细胞膜转运受阻,受体在内质网内被降解;,受体与配体结合力降低           由于编码配体结合区的碱基缺失或突变,细胞膜表面的LDLR不能与LDL结合或结合力降低;     受体内吞缺陷          

8、; 因编码受体胞浆区基因突变,与LDL结合的受体不能聚集成簇,或不能携带LDL进入细胞;      受体再循环障碍            基因突变使内吞的受体不能在酸性pH下与LDL解离,受体在细胞内降解。                    因LDL受体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其对血浆LDL的清除能力降低,患者出生后血浆LDL含量即高于正常,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也显著升高。患者多于4050岁发生冠心病。,

9、(二)自身免疫性受体病,因体内产生抗受体的自身抗体而引起的疾病,可因刺激性抗体引起细胞对配体的反应性增强,或因阻断性抗体干扰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导致细胞的反应性降低。重症肌无力             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病          机制:患者的胸腺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内含有一种与Ach受体结构相似的物质,其可能作为自身抗原而引起胸腺产生抗Ach受体的抗体。         血清检测到抗Ach受体的抗体,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呈平行

10、关系。           抗 Ach受体抗体通过干扰Ach与受体的结合;或是加速受体的内吞与破坏,最终导致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Ach不能充分与运动终板上的Ach受体结合,使兴奋从神经传递到肌肉的过程发生障碍,从而影响肌肉的收缩。,第二节  G蛋白偶联型受体异常与疾病,一、G蛋白偶联受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研究广泛深入     G蛋白偶联型受体:             &n

11、bsp;  肾上腺素能受体Adrs               毒蕈碱性胆碱能受体Ms                          对心脏功能重要。    药物治疗(阻断剂)应用某些机制与此有关。,重要的心血管系统中的G蛋白偶联性受体,(一)心肌肥大myocardial hypertrophy         成人心肌细胞

12、数目不增,增加容量。           1ARs、血管紧张素II受体和内皮素受体等与G q偶联的受体,可激活MAPK家族成员ERK,将引起心肌细胞的扩增作用。           G q和儿茶酚胺类药物在心肌肥厚中起关键作用;        过去认为仅是代偿反应,有利于心功能维持,        现认为G q过表达引起心肌肥厚对心脏功能起负效应。,(二)心力衰竭    胞内AC降低,cAMP水平

13、下降,心肌收缩功能不足。  去敏感;表面受体减少;受体与下游信号解偶联     受体分子           变化               受体分子           变化   1AR  数目减少,脱偶联      GRK5             未研究   2-AR &

14、nbsp;  数目不变,脱偶联    -arrestin1,2   无变化   -ARK1(GRK2)  mRNA升高     Gi                            增加                    活力增强     GRK3

15、          无变化       Gq                           不变,慢性长期儿茶酚胺刺激可导致AR表达下降,并使之失去对肾上腺素的敏感。GPCR激酶(GRK)有重要联系。           人群2-AR遗传多态性与个体心脏对运动的耐受力有关。如Gs第四个跨膜区苏氨酸被异亮氨酸替代(人群中),发生心力衰

16、竭,存活率低于其他人,且运动能力低(心肌疾患危险人群),二、G蛋白偶联受体与肿瘤的关系,1. p21蛋白(小G,(Ras))与肿瘤的关系研究发现:      p21蛋白能激活PLC,使IP3及DC增加,激活PKC,促进细胞增殖.      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发生突变,p21蛋白失去水解GTP能力,导致PLC持续激活。    在30%的人肿瘤组织已发现有不同性质的ras基因突变,其中突变率较高的是Gly12、Gly13或Gln61。    例如,人膀胱癌细胞ras基因编码序列第35位G突变为

17、C,相应的Ras蛋白Gly12突变为缬氨酸,使其处于持续激活状态。,三、G蛋白偶联受体与遗传性疾病,1. Gs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疾病    编码Gs基因(GANS1)    第一例(1989年)假性甲状旁腺素低下症家系异常Gs蛋白:      第一个外显子起始密码ATG突变为GTG,使Gs翻译合成是利用第二个ATG(60位),产生N端缺失59个AA残基的异常Gs。     对甲状旁腺素无反应,部分GNAS1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疾病,R:Arg;W:Trp;Q:Gln,四、G蛋白偶联受体与感染性疾病,信号传导过程

18、受到细菌外毒素的干扰,使受累细胞功能异常。(霍乱毒素、破伤风毒素、百日咳毒素)霍乱(cholera):       实质是细胞内cAMP含量急剧升高所致。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 CT:A、B亚基组成         A亚基为CT的毒性部分,A、B结合无毒性作用,A亚基释放才能发挥作用;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膜表面的GM1是CT的受体,CT的B亚基与膜上的GM1结合,释放A亚基,进入细胞产生毒性作用。,病毒性感染性疾病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关系HIV感染中:  

19、;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属G蛋白偶联受体)是HIV进入CD4细胞的辅受体;        CCR5是HIV进入巨噬细胞的辅受体        当其缺失突变对HIV感染具有抵抗。,五、G蛋白偶联受体与药物成瘾性疾病,吗啡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和成瘾性是 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而完成其信号传导过程的。吗啡成瘾性:   吗啡受体的去敏感性调控是其成瘾性的主要机制。过去认为:        吗啡耐受性是吗啡受体去敏感所导致的受体功能丧失;

20、最近研究表明:        亦与吗啡受体的数目减少及 AC活化所引起磷酸化状态持续有关;            神经细胞长期暴露于吗啡中, 受体偶联的G蛋白由原来以Gi抑制效应为主导的信号转变为以G的刺激作用为主导的信号。         由于吗啡受体偶联的Gas蛋白过度活化,导致AC活化所引起cAMP升高使磷酸化状态持续,会导致蛋白激酶系统的级联活化(PKA、PKC、和GRKs等)。        吗啡受体信号系

21、统在长期暴露于信号后有极大的可塑性。,第三节 单次跨膜受体异常与疾病,癌基因产物是该类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重要分子。         此途径多介导与细胞生长分化密切相关的细胞外信息,其突变往往会导致细胞生长过度或分化障碍,具体表现为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等,一、单次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异常相关遗传病,(一)受体基因突变引起先天性糖尿病(发生在亚基),除单基因突变外,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易感性密切相关。,(二)遗传性免疫缺陷病,Brutons综合征(1952)           &n

22、bsp;  人类X染色体连锁低球蛋白血症(XLA)                 体液免疫缺陷病     男性发病,表现为外周血成熟B细胞明显减少,血清中几乎测不到Ig。致病基因btk原因:B细胞分化阻断      单基因遗传病,btk编码胞浆中酪氨酸蛋白激酶Btk(Brutons tryosine kinase)基因突变   (406个家族发现303种碱基置换、缺失或插入突变)。      Btk参与B细胞抗原受

23、体和一些作用于B细胞的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过程,突变导致B淋巴细胞发育不全,抗体产生障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联合免疫缺陷病JAK3突变,二、单次跨膜受体与炎症和应激反应,细胞应激反应:       对紫外线和放射性照射、渗透压改变、热休克、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毒素、化学物质等。      酪氨酸蛋白激酶在炎症反应种具重要的调节作用          局部炎症:动脉粥样硬化、银屑病        全身炎症:败血症、败血性休克  

24、               TPK活性升高报道         主要涉及信号是MAPK超家族成员p38、JNK。,三、单次跨膜受体与肿瘤,(一)表达生长因子样物质         例如,sis癌基因的表达产物与PDGF链高度同源,int-2癌基因蛋白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构相似。          此类癌基因激活可使生长因子样物质生成增多,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刺激细胞增殖。  

25、;       在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骨肉瘤和纤维肉瘤中均可见sis基因异常(二)表达生长因子受体类蛋白        例如,erb-B癌基因编码的变异型EGF受体,缺乏与配体结合的膜外区,但在没有EGF存在的条件下,就可持续激活下游的增殖信号。           在人乳腺癌、肺癌、胰腺癌和卵巢肿瘤中已发现EGF受体的过度表达;在卵巢肿瘤亦可见PDGF受体高表达,且这些受体的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三)表达蛋白激酶类        

26、  例如,src癌基因产物具有较高的TPK活性,在某些肿瘤中其表达增加,可催化下游信号转导分子的酪氨酸磷酸化,促进细胞异常增殖。          此外,还使糖酵解酶磷酸化,糖酵解酶活性增加,糖酵解增强是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之一。          mos、raf癌基因编码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类产物,其可促进MAPK磷酸化,进而促进核内癌基因表达。(四)表达核内蛋白类         某些癌基因如myc、fos、jun的表达产物位于核内,能与DNA结

27、合,具有直接调节转录活性的转录因子样作用。       过度表达的癌基因可引起肿瘤发生,如高表达的jun蛋白与fos蛋白与DNA上的AP-1位点结合,激活基因转录,促进肿瘤发生。,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已有一些初步认识今后研究方向:    (1)在对信号转导机制认识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疾病的信号转导异常机制;    (2)发现与疾病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基因突变;    (3)更加深入认识信号转导分子多基因突变或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的关系;    (4)在确认疾病信号转导分

28、子异常的基础上发展信号转导药物。,第四节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与信号转导途径,1有关药物:用于临床或已进入III期的药物1.1 单克隆抗体:         通过识别受体的胞外可辨区,竞争性地与配体结合,抑制信号传导系统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1)抗EGFR 的单克隆抗体;(2)抗HER- 2 (TPK)单抗;        HER2 /neu受体又名erbB2 ,是EGFR受体家族成员中的第 2号 ,在许多上皮肿瘤 ,尤其是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鼻咽癌中过度表达 (3)抗CD(白细胞分化抗原)

29、 的单抗;      CD22在B细胞肿瘤表达过度(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1.2 小分子化合物:,小分子化合物能进入细胞内,干扰ATP 结合,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激酶的自身磷酸化及底物的磷酸化,彻底阻断异常酪氨酸激酶的信号传导。(1)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受体家族抑制剂。      EGFR也称HER1 或ErbB.1,属HER受体家族。小分子EFGR-TK 抑制剂,其基本结构为quinazoline,可以进入细胞内与受体酪氨酸残基上的ATP 位点竞争性结合,抑制受体酪氨酸激酶

30、活性。(2)Bcr- Abl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3)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用于临床的针对重要靶点的抑制剂1.吉非替尼(小分子化合物)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肿瘤(NSCLC)患者。通过抑制EGFR 酪氨酸磷酸化阻断EGFR 信号传递系统,将位于下游的Ras 系统、P13K/AKT 系统、PLC/PKC 系统功能封闭,从而抑制细胞生长。除此之外,吉非替尼还有抑制微血管生成、调节细胞周期和增加化疗敏感度的作用。2. 埃罗替尼(Erlotinib,OSI-774,商品名Tarceva) (小分子化合物:治疗无效的晚期NSCLC 的二线或三线治疗用药,对肿瘤细胞的EGFR自身磷酸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1、,是可逆的ATP 竞争性抑制剂。同时,埃罗替尼还可诱导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 的表达,使肿瘤细胞阻滞于G1 期。3. Lapatinib(GW572016) (小分子化合物:晚期乳腺癌,酪氨酸和磷酸根转移酶双重抑制剂,对ErbB1 和ErbB2 两种受体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创新性在于能抑制两种类型的磷酸根转移酶,从而显示了比其他仅能抑制一种酶的药物更好的疗效。,4. 西妥昔单抗(Erbitux,Cetuximab,EKB-569 或IMC- C22):是针对EGFR 的人源化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与多种化疗药物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可增强肿瘤细胞的放疗敏感性,且耐受性好、毒性低。5. Geni

32、stein(金雀异黄素)及tyrphostin AG1478:        对HT- 29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为一种非选择性TKIs;而Tyrphostin AG1478 则为选择性TKIs。这两种药物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生长。6. HIK-272 (小分子化合物:对乳腺癌有疗效,临床前研究显示,HKI-272对第一代TKIs 耐药的NSCLC 可能有独特的疗效,此研究正在开展。,7. Bcr-Abl、c-kit   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         &nb

33、sp;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具有Ph 染色体t(9;22)(q34;q11),形成BCR/ABL 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编码BCR/ABL 癌蛋白,具有很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可抑制髓系细胞的黏附和凋亡,促使细胞不依赖于细胞生长因子而过度增殖。抑制剂作用的分子机制:     ATP 竞争性抑制剂,阻滞TK 的磷酸化,抑制BCR-ABL 表达。7.1 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Gleevec,又名STI571、CGP57148B):适应证为CML加速期、急变期和慢性期干扰素耐药的患者和不能手术的胃肠道基质瘤(GIST)。,7

34、.2  AMN107 和BMS-354825:解决伊马替尼耐药性的第二代BCR-ABL 抑制剂.           AMN107 与Abl 激酶结合的亲和力比伊马替尼更强。         BMS354825 不单是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也是Src 激酶的抑制剂。它不但可竞争性结合未活化的Bcr-Abl 构型,也可结合活化的Bcr-Abl 构型。7.3 MK-0457(VX-680):     随着MK-0457 在血浆的暴露,BCR-ABL 的活性逐渐减低。,8. VEGF

35、R、VEGF 的抑制剂      VEGF 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调节因子,能够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酪氨酸激酶。8.1 索拉非尼(sorafenib,BAY 43-9006):主要针对Raf- MAPK-ERK 通路的起始点VEGFR 和Raf 激酶,FDA批准的第1 个治疗肾细胞癌的药物。8.2 SU6668:属吲哚酮的衍生物类化合物,目前正处于期临床研究阶段。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8.3 贝伐单抗(Avastin,又名Bevacizumab,基因泰克):是一种人源化抗VEGF 单克隆抗体,为转移性结直肠肿瘤的一线治疗药物,对肾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

36、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的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之中。8.4 AG-01373:对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晚期RCC 患者有效,耐受性好。8.5 PTK787ZK22258:可抑制所有已知的VEGFR 酪氨酸激酶,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对循环血细胞和骨髓中的白细胞无明显作用。8.6 ZD6474:是一种二元的TKI,主要抑制VEGFR-2,还有中等的抗EGFR 活性,9. PDGFR 抑制剂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一种很强的致丝裂因子,其受体(PDGFR)过度表达与肿瘤的生成密切相关,PDGF 与受体结合,激活受体细胞膜内部分的TPK,引起一系列信号传导及调节细胞增殖。 9.1 SU101:能抑制PDGFR 过表达的白血病、胶质瘤、卵巢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及肺癌的生长。9.2 舒尼替尼(sunitinib,商品名Sutent):         用于肾癌一线治疗。10. 其他靶点及抑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