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丛林法则与国家战略问题的思考.doc

上传人:您的****手 文档编号:266535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对丛林法则与国家战略问题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关于对丛林法则与国家战略问题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关于对丛林法则与国家战略问题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关于对丛林法则与国家战略问题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关于对丛林法则与国家战略问题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关于对丛林法则与国家战略问题的思考 陈玉荣 中国崛起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那么如何保障中国崛起过程中出现的危及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问题就成了我们当前最主要的问题。那么我们所面临的主要危险是什么?我们如何去防止或者说消除这种隐患呢?这个就是笔者为什么要谈国家战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一个冬天,不少长辈都经历过这样一幕:当广播里传来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的消息时,人们惊愕地放下手中的活计,突然像足球比赛进了绝杀球一般,兴奋地狂奔,欢呼雀跃,拥抱在一起,流下了胜利的泪水。在他们当时的世界观里,敌 国最高领导人遇刺,意味着中国的胜利,人们将结束苦难,从此迈向美好生活。近

2、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珠三角的小商人们也在关注着美国纽约的股市,看着道琼斯指数跌到了一万三千点以下,他们不禁忧心忡忡。在他们的世界观里,美国和欧洲经济的低迷,意味着市场需求的萎缩,这些都将直接影响中国企业的利润。他们盼望欧美经济能早日走出低谷,这样才能给中国的商业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在林则徐“睁眼看世界”一百六十多年之后,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在中国加入 WTO 十多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抛弃国际关系中的丛林法则思维,开始用一个现代人的 眼光来看待目前我国的发展战略问题了。故然,从国家战略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未来如何依靠经济、金融,或者说是“经济殖2 民与反殖民”、“金融殖民与反殖

3、民”,因为现在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丛林法则”。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国家战略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丛林法则”。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全球化,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我觉得已经从之前的野蛮的“丛林法则”改变成现在的“经济规则”。全球化之所以能够导致文明的快速发展,原因就在于使文明的发展机制实现了重大变革,其发展机制主要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的:一是挑战应战的方式。按照汤因比的 观点,世界不同文明有其兴衰的过程,文明的发展是在挑战和应战中实现的。各种文明的兴起是对挑战的回应,在其发展过程中,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敢于面对挑战,创造和确立新的文明形态,由此推动文明的发展。虽然汤因比最终没有摆脱历史循环论,但他所指出的这

4、种文明发展情况确实是存在的,是值得重视的。如果说在传统社会,挑战应战的情形还是偶然的,那么,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全球化条件下,这种情形则日趋明显并更具普遍性。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旦产生某种文明冲突,便会形成挑战应战的态势,促使受挑战方作出相应的回应,进而改变和 调整原有的文明格局,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如 19 世纪上半叶以来,中国先后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多次入侵,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是这样的挑战和刺激,促使中国人开始关注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注意学习和引入西方的文明成果,实现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同样,也正是 19 世纪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

5、危机,导致戊戌维新的出3 现,开始了资产阶级的改良变法。没有这样的外来挑战、刺激,中国近代的文化发展不会形成那样的起伏与变动。当然,同样是面对挑战,各个国家作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是不 同的,这就形成了发展的差异。不管怎样,挑战应战构成了全球文明发展的一大动力。二是学习交流的方式。如果说挑战应战是一种被动的话,那么学习交流则是一种动式。全球化为不同文化间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每个国家、民族都可以在不同文化交流中获取新的元素、新的动力,从而使自己的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早在 1922 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中就曾指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

6、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 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正是在这种学习、交流过程中,不同的文化才能够从中不断吸取新的营养,获得新的活力。对于这一点,一些学者也从人类学的角度加以论证。如斯塔夫阿诺斯就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文化进步的程度取决于一个社会集团所能获得的向其邻居们的经验学习的机会的多寡。文化最低级的部落,总的来说,正是那些长期与外界隔绝的部落,由于与世隔绝,它们便不能从其邻居们的文化成就中获益。事实正是这样,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一种文明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状况及对先进文化的学习、吸

7、收状况。西方文明之所以后 来居上,与其善于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和开放的社会性质直接相关。三是碰撞融合的方式。在4 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多种形式的文化同时汇聚于一个国家、民族中,相互碰撞、影响,最后融合成为一种独特的文明发展模式。如拉美文化就是如此。从 16 世纪初到 19 世纪初,西欧一些国家借助殖民扩张,最早将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传输到美洲。殖民者破坏了印第安文明的正常发展,将其强行纳入一种新的文明框架。于是,拉美文化便形成了这样三种主要成分,即从16 世纪初开始移植过来的欧洲基督教文化、残存的美洲土著文化和伴随奴隶制而来的 非洲黑人文化。这些不同文化汇聚在一起,经过碰撞和较

8、量之后,逐渐趋于妥协、调和与适应,最后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即所谓的杂交型文化在过去的好几个世纪中,这些文化之间从第一次接触起便建立了一种对话,实际上正如现在所说的是一种两个世界的遭遇。这种对话过去和现在都不是心平气和或彼此容忍的,但仍不失为一种对话,导致了一个文化适应过程,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拉丁美洲文化。由于拉美文化是一个异质而又统一的复合体,因而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 从国家战略上来说,在如今联合国的框架体系下,妄图通过武力来改变资源配置的现状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如何通过经济、金融来重新达到资源配置的目的。 在世 界几大主要经济体中,我们可以

9、清晰地看到美国现在是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现在是不断地在整个技术领域取得领先,但更重5 要的还是在于在金融领域的领先,所以美国从以前跟欧洲平起平坐的局面到现在差距拉得越来越大。 我们前两天在闲聊的时候也提到,欧洲人现在的想法就是阳光、沙滩、酒吧、咖啡馆,但是美国很多的制度是在不断地刺激本国的精英或者让他国的精英加入本国,从而带领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可能 80%的美国人的想法也跟欧洲人一样,但是总有那么 20%的美国人在做引领全球方向的事情。欧洲人在想阳光沙滩的时候,美国人也许在想如何移民到火 星,这方面的区别非常大。 所以从国家战略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未来如何依靠经济、金融,或者说是

10、“经济殖民与反殖民”、“金融殖民与反殖民”,因为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丛林法则”。 至于说笔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大问题的原因是,我觉得最近有“两大倒退”让我对整个行业感到担忧,一个是针对股指期货的一种倒退,一个是针对程序化的一种倒退。 最近有“两大倒退”。从表面上来看,股指期货和程序化相较于整个金融行业来说很小,但其实(现在的某些做法)体现了一种对规则的不尊重,这种对规则的不尊重其实会对我们整个金 融行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再回到为什么要全球化这个问题,我们中国现在在商品上已经占到了全球 40%的消费量,在很多大宗商品上都是全球第一的消费国,但是我们很少有全球定价权,所以我们大力发展金融市

11、场、衍生品市场,首先其实就是要围绕实体经济服务,为什么呢,因为我6 们要争取全球定价权。最近我还听到一种论调,说股指期货、商品市场就是一个赌场,其实是严重低估了我们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价值,因为我们在实体经济上消费这么大量的商品,但是我们却没有全球的定价权。 这个全球定价权有什么好处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铁矿石, 有普氏指数、有 TSI 指数,但这些指数之前就是普氏公司所谓的选择前 50 位客户,然后通过一些暗箱的规则出来这么一个普氏指数作为全球的定价标准。 但是自从有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以后,我们港口的价格跟现货的价格、期货的价格相关度是越来越高,迫使普氏指数、TSI 指数必

12、须紧跟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指数,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全球铁矿石的下跌,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少支付了很多外汇,所以全球定价权是很有必要取得的。 全球化需要“全球借贷”。第二个具体的问题是全球的借贷,如果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说,我们有两点特别容 易忽略,一个叫“外循环”,一个叫“内循环”。美国高明在哪里?为什么在 08年的金融危机上美国并没有受到全球非常严厉的指责,这就是它的高明之处。 08 年的金融危机美国的金融好像也快崩溃了,但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内部的崩溃只是一个内循环。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四个人打麻将,钱在我们四个人当中流转,张三李四谁赢都无所谓,但是美国的金融崩溃更多的是导致了

13、欧洲、亚洲投资者的损失,美国本身的投资者只是一个“内循环”,美国自己在两房7 债券的巨额风险谁承担了呢?美国人民本身就应该自己来承担这个后果,但是更多的欧洲人、亚洲人承担 了这个后果。 所以美国非常高明,他清晰地知道什么是“内循环”,什么是“外循环”。中国的经济现在要想保持高速得增长,我们不能总在自己的债务基础上来“内循环”,这样的发展当然也能发展,这叫“内生性发展”,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变成“外延式的发展”呢?那如果要让我们的国家能够做到全球的借贷,其实就体现出对规则的尊重,为什么要提到美国 08 年的金融危机,就是说当你在规则之下发生了任何事情,其实投资者是不会抛弃你的,全球的投资者要抛弃

14、也不是因为危机本身,而是恐惧于你对规则的肆意改变,所以当我们的规则能够随时随地被行 政干预的时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反省。 未来我们应该更多地致力于公司走出去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发 行全球债券,那就目前的发展速度和资源的重新配置来看,这实际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近几年,我们有时候很自豪地说我们的 BAT、我们的腾讯,但其实这都是国外的公司,都是外资企业,没有一家是靠本国的金融资源配置形成的,所以我觉得“全球借贷”也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其实国外的投资者看重中国的不一定就是涨或者跌,作为海外专业投资者来说,他更加看重的是你的流动性。 全球风险转移。第三点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球风险转

15、移,我们再看其他经济体发展过程的时候可以看到,美国是最8 成熟的,它就非常好地利用了全球风险转移。如果说 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市场,那么风险形成的时候就依然是一个内在风险,如果能够更快地将我们的金融市场发展成为一个全球的市场,就能够让更多的投资者共同来承担风险。本来我们的股指期货市场已经是流动性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其实国外的投资者看重中国的不一定就是涨或者跌,作为海外专业投资者来说,他更加看重的是你的流动性,因为未来海外的发展更多的是以对冲基金的形式在发展。当股指期货受到限制以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股票市场从之前的两万亿已经缩水到现在三四千亿,流动性大幅衰减,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失去作为全球风险转

16、移的作用。我们在外 界经常听到的是股指期货加速了股市的快速下跌,我在这里提一个题目,各位专业的投资者也思考一下:难道我们不能通过股指期货救市?最简单的一点我们看看贴水就知道了,通过股指期货也许是更高效、更有利于国家、更有利于市场的一种手段,也不会有什么“王的女人”这种说法。 因为股指期货里面的这 300 只、 500 只股票都不是固定的,也不会有倒闭,它永远是装最好的公司进去。我们去买个股的话会涉及两大问题,一个是利益输送,另一个是公司倒闭了怎么办。虽然我们现在说不会倒闭,但理论上也会倒闭。而且我们发展的趋势、我们注册制的目的就是要让 公司最后可以退出这个市场,我们不能跟大的市场规律、市场价值

17、背道而驰。我觉得最近有一个好笑的现象,就是我们听到的股指期货为什么要限制、程序化为什么要关 ?据说是因为我们的某些主管领导看到了某个老外每天捞着几个亿,9 觉得对我们中国的投资者造成了伤害,我觉得这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限制程序化,这也是一种倒退。全球化除了我们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还有一个技术的全球化。其实我们中国金融市场的起点是非常高的,我们第一家交易所起来的时候就是电脑交易,这叫后发优势,我经常说我们中国人也是学的最先进的金融理论,中国人的思想并 不落后于世界,也是学的巴菲特、索罗斯的交易理念也好,金融理论也好,都是可以跟美国人同台竞技的,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呢? IT,我

18、们从机器人的角度来说,这是未来改变世界的一个重要元素,但我们现在还要去限制程序化,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倒退。对于如何全球化,我觉得还是一句话,“引进来,走出去”,一般看来,很多人认为全球化就是走出去。但是从这些年中国的平稳发展来看,我觉得“小步快走”的策略是非常好的,我们的邓小平同志非常伟大,从“摸着石头过河”,然后通过“试验田”,这种局部到整体的发展模式是十分有利的,所以我觉 得全球化不能仅仅只想着走出去,其实也要引进来。 引进境外的交易制度,这种引进不是照搬,我们要研究这些制度里面的逻辑,然后根据我们的现状进行优化,同时也引进国外的交易者,其实这个之前一直都在做。但是我觉得最近有一个好笑的现象

19、,就是我们听到的股指期货为什么要限制、程序化为什么要关?据说是因为我们的某些主管领导看到了某个老外每天捞着几10 个亿,觉得对我们中国的投资者造成了伤害,我觉得这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回到实体经济上,我们不能只看到苹果、微软在中国赚了多少钱,我们是否也应该看到像百安居、百思买这样的全球五百强在中国亏了多少钱?这是一个思考。其次,苹果、微软的进来为中国的整体效率的发展做出了多大贡献?这是第二个思考。所以如果我们仅仅把眼光局限在海外的某些基金在国内赚了多少钱而限制他,那么这又回到了明清的“闭关锁国”了。其实国内本身的金融体制的进步和金融人才的培养,都是靠在实战当中学习和锻炼出来的,“引进来”本来就是

20、很好的做法,引进来至少我们保留了“关门打狗”的权力。“关门打狗”有两种打法,一种是又回到“丛林 法则”,现在就是这样的,直接限制掉不让你做;一种是高明的技巧, 98年香港也发生金融危机,但是香港那时候的救市我都认为比现在要好。这一次如果我们用股指期货来救市,这是多么高明的方法。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做空势力,我们让他打,打得“贴水”越多越好,然后不说要拉到多高,就拉到“平水”都是给我们的养老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送钱,这个贴水肯定是送钱,而且时间换空间,我们的国债可能可以抵押保证金,股指期货是延绵不断的,我们只要相信中国的改革牛,相信未来中国一定能走出牛市,这个持有是不限制的,而且很好地稳定了金融市场。 而且 我们应该大力地鼓励阿尔法,因为你不能把选择优秀上市公司的权利拿在自己手上,我们常说市场化,市场化就是要让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