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说我家乡的民俗案例 一、活动背景: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在这发展过程中,许多好的家乡风情、风俗习惯渐渐被人们所遗忘,所以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乡土教学来提高他们对家乡的认识。遵循“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的原则,本课组织学生通过访问、记录、观察、动手制作、义务宣传等综合实践活动,来寻找有趣的家乡民风民俗,了解一些美丽的传说、对联、吃住习惯、戏曲、手工艺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生在寻找中经历了一个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不仅学会了简单的概括、记录的方法,而且还增强了对社会的了解。在这个 过程中,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得到培养,情感得到升华。 二、活动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2、 1、通过外出调查、采访、参观、拍照等方式,学会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源的方法。 2、通过制作图片展、办手抄报、写作、义务宣传等方式,培养学生整理资源、创新表达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调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亲身经历,亲自开展调查与研究,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家乡的民风民俗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三、活动时长: 10 课时 (每周 2 课时 ) 第 1 3 课时 :行万里路 “访”民风民俗 第 4 6 课时 :读万卷书 “品”民风民俗 第 7 8 课时 :学万般艺 “展”民风民俗 第 9 10 课时 :领万
3、种情 “编”民风民俗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自愿结合,成立活动小组,推选小组长,确定活动内容与路线。 2、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反映家乡风情的图片及介绍,通过参观来激发学生的热情。 五、活动过程: (一)访”民风民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街穿巷,通过访问、考察寻找家乡的民风民俗,并及时做好记录。活动之 前作一些相关的安全教育。(调查表 1) 家乡民风民俗调查表 时间 地点 具体内容 美丽传说 精美对联 吃住习惯 戏曲 手工艺品 调查人: 年 月 日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进行家乡民风民俗的大调查。带领学生实地调查,他们不仅亲耳听到了,还亲眼
4、看到了,耳濡目染,使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索取,切身感受到了家乡的文化,为家乡的丰富文化而自豪。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 “品”民风民俗 1.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上网等查阅相关的书籍及资料,了解一些以前家乡所发生的事情。(调查表 2) 家乡民风民俗历史调查表 出自何书(报刊) 调查人 事情发生时间 事情发生地点 事情具体内容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有效地组织、引导作用。 2、交流调查结果 3、把调查的情况汇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相交流,通过互补使学生能更多的了解家乡。 【设计意图】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
5、在这一查阅资料、收集资料、上 网等活动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交流活动中,学生的听、说、思能力,学科的综合素养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 )展”民风民俗 1.动手编写、制作 指导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一些美丽传说、对联、吃住习惯等编写成一些简短的小文章,还把学到的一些小手艺如:编草鞋、做陀螺等,自己来制作工艺品。 2.收集整理 指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办展览,编辑手抄报。展板内容分两部分: ( 1)活动剪影:包括学生走入社会访问、记录、观察、编写文章、动手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剪影; ( 2)好的文章及做好的小制作:学生所编写的文章分类展示,如:美丽的传说类,对联类
6、等,以及学生的小制作等。 3.义务宣传 开展“小小解说员”活动。组织学生利用中午的时间,在学校中办展板、做宣传,让每一位学生都来了解家乡,关心家乡。学生在当“解说员”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丰富了情感体验。 4.问卷反馈 以中队的名义向学校的各年级进行家乡的民风民俗问卷反馈调查,作为这一实践活动的成果,并从一个角度来反映这次活动价值。 【设计意图】学习的真正目的是用我们的所学去指导生活实际。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制作小玩意、编手抄报、办科普展等手段把实践成果到家庭、社会去展示,既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又进一步发展了实践能力。同时又能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我探究成果的喜悦。 (四 ) “编”民风民俗 将学生编好的文章装订成册并写上标题家乡的民风民俗,每人一册,使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 【 设计意图 】 通过编册成书的活动,不但总结了这次活动的成果,还使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使这次活动的意义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