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 ,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弧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 2、通过探究性学习知道半径和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在变与不变的分析中研究问题 ,培养自学能力。 3、在学习中 ,感受祖国民族文化 ,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学情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内容和教学目标 ,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最熟悉的折扇入手引入新课并渗透了热爱中国文化艺术的思想。生活中的扇形学生未必能举出那么多实例 ,我通过课件演示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预料之中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要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过程 ,在学生观察圆时我就有意引导发现扇形的特点 ,它与其他
2、平面图形的区别 ,猜想它和圆有什么关系 ,从而为后续折扇形和画扇形奠定了基础。我觉得这部分的学习活动能从学生实际知识、能力的水平出发 ,找准切入点 ,教学效果还不错。 由于课标中对扇形这部分给出的要求只是“知道”的水平 ,所以我对这部分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自己独立学习概念部分 ,认识扇形各部分名称。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时 ,我就结合学生是否能判断出“弧”“圆心角”“扇形”的方式 ,淡化了对概念枯燥的理解 ,而只强调如何找关键来判断 ,降低了学生对扇形认知的难度 ,我觉得这部分的教学方法也是符合教材的对这部分教学的编写意图的。学习之后对折扇各部分又重新有了一个认识。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弧
3、、圆心角、扇形 ,能准确判断。 导入 评论 . 教学过程: 由扇子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 2、了解学情 :你们都想了解扇形的哪些知识 ?扇各部分又重新有了一个认识。 【讲授】自学概念部分 1、学生自学完成两个学习任务 :知道扇形各部分名称并标注出来。 (2)学习并理解 3 个新概念。 2、交流汇报 ,教师点拨指导并通过分辨了解学生概念掌握情况。 【讲授】探究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探究 1:扇形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吗 ? 探究 2:在同一个圆中 ,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 ? 【练习】当堂应用 1、判断题 2、计算题 :求扇形圆心角、面积、周长。 【活动】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4、或疑惑 ? 扇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 xx 小学的 xxx,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心得。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扇形。下面我将围绕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地位和作用 扇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创新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 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生发展,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他们 真正理解与掌握
5、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通过对教材的反复研读,对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 1)知识与技能: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 2)过程与方法: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类比的思想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建立扇形的概念,教学难点是理解圆心 角的大小与扇形大小的关系。教学中我利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使学生建立扇形的概念、认识弧、圆心
6、角,从而突破其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本课活动中,要用到的多媒体课件、尺子、圆规、量角器、几何图片、实物,是我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材特点,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主要运用了以下的教法与学法。 1、 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教师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 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
7、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倡导将课堂还 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努力营造在学习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秉着这一指导思想,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师:很好。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实物都能和学过的图形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
8、(板书:扇形)。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的扇形,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扇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可能会说: 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 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 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 3)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如上图: 圆上 A、 B 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 AB。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图中涂色部分就是扇形。 像 AOB 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 4)请同学们动手测量一下下面每个扇形中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学生测量完后,全班交流每个圆心角的度数。并思考: 这三个扇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什
9、么有关系呢? 观察、操作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用折扇演示扇形大小的变化情况:同一把 扇子,张开程度的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 5)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陆游有句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思考质疑,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 1)指出下列物体中的扇形。 ( 2)下面各图中的实线
10、围成的图形是扇形吗?为什么? ( 3)巩固题: (设计 意图: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对新知需要及时巩固、运用,才得以达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我在教学中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反馈总结,强化新知。 ( 1)小结全课,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及感想。 ( 2)集体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 ( 3)教师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有代表性的行为表现等。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能更好地服务生活。)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知识与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说板书设计 4、扇形 扇形:图中涂色部分就是扇形。 一条 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