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关于李零随笔的研究 李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他的学术成就非常高,从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研究,在国内外都享誉盛名。他的第一部杂文集是放虎归山, 2005 年出版了花间一壶酒,2007 年出版了丧家狗 , 2008 年出版了人往低处走 天下第一等等。 他淡泊名利,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造自己的艺术世界, 央视的“百家讲坛”千方百计动员李零教授出境,李零总是委婉的拒绝。李零的说法是:“我特怕看电视中我那张脸。”用他在花间一壶酒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我一直在逃,从专业学术的腹地逃向边缘,从边缘逃向它外面的世界。” 一、关于随笔的研究 在许许多多的文
2、章中,随笔这种文体是极为自由,极受读者喜爱,因而也是极难驾驭的一种文体。随笔者,笔随意之至也。想到哪里便写到哪里,这是何等的旷达、敏捷、空灵甚至有些豪爽的境界。随笔在浩如烟海的文章中,也是出现最早的一种文体,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随笔,孟子、庄子、列子中的许多篇章就是随笔的名篇。 (一)随笔的随意性 唐先田在他的随笔与杂文的品格(安徽日报 2008 年 8 月 8 日)一文中指 出,读者对于随笔和杂文的喜欢,其实是蕴含着对作者的人生态度,对世间人们极在意极眼红的事淡然置之,视若烟云,这也是随笔和杂文的一种品格。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提倡随笔和杂文的品格,是坦诚正派之士的愿望。 著名学者金
3、克木曾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年轻的时候担心文章写不长,年纪大了又怕文章写不短。他所追求的大约是如何将思维的亮点、理性的精华融入到简炼的文句中去,也就是将学者随笔写的更有韵味更有特色。 学术随笔的意义和主题指向较多地集中在社会现实批判和文化历史批判两个聚焦点上。学者是社会正义和良知的代表 , 其所具的精英意识 和理性精神是引导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资源 ,社会发展的历史赋予学者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批判意识 ,用人类文明的理性之光烛照民族、历史、文化、人生 .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是时代对学者所作的正当而且合理的要求 ,是学者应有的职业意识和良知意识。 2 巫小黎在他的学术随笔的文体特征(中国文化报
4、 2001 年 第 3 版)一文中指出学术随笔明显具有反愚昧 ,反媚俗 ,反强权 ,反专制的特征 ,始终保持着对时代中心话题的兴趣 ,即关心与思考社会、人生、政治、国家、民族、世界、人类的大事 ,凭借建立在深广文化背景上的精神独立性 ,站在 理性的高度对当下现实发言 “用彼岸理想的价值来对照此岸现实的存在 ,从而不断发出自己的批判的声音。 (二)随笔的特征性 随笔是为了宣泄郁积于文史学者内心的“人生感慨和社会思考”,借此“留一扇窗口 ,品味人生”,“介入社会”。在专著中面对古人、历史 ,而在随笔中面对今人、现实。随笔、杂文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 ,体现出文史学者现实关怀的学术情操。 张丽在她的简
5、论新随笔创作特征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13 期 )一文中详细的说明了新随笔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首先,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大到社会变革、世象管窥 ,小到个人生存感慨、酸甜苦辣 ,都成为新随笔的关怀 !对象。其次 , 不求雕琢、自然天成是新随笔突出的风格特征。再次,知性感性交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新随笔鲜明的审美感受特征。最后 ,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新随笔的个性品格中越来越凸现和强化的创作特征。 二、关于李零随笔的研究 李零随笔更多的是一种政治立场或文化立场的体现。即使他是一个无党派人士,但是他有他自己的文化立场。随笔里描述的就是他和现实的关系,弥补他在学术里不能叙述的文
6、化立场。在随笔里,他可以畅所欲言,抒发对现实的各种感慨。 (一)从李零随笔的写法上 研究 李零的随笔在写法上通常旁征博引,常常古今结合,借古论今,从古事谈及当今时事政治,颇具内涵,发人深思。解玺璋在他的学术小天地,历史大眼光(中华读书报 2008年第 8 期)一文中论道,李零教授研究古代问题实际上是对现实问题的困惑,因此要把视角拉到比较远的古代去。中国人对神的信仰,对政权的信仰都是很淡薄的,比较无法无天,兵不厌诈就是说的这点,里面投射出对中国文化的一个认识。 张永军在他的学诗贵求惊人句,学问慎作惊人语 李零教授 读后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8 年第 8 期)一文中论述道:“平心而论,
7、对于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所体现出的学术水平和思考容量,笔者由衷的敬佩。对于作者的诸多发见,如对孔子人性观的解析、对孔子求仕心态的解读以及对论语中相关习见的重构、梳理,笔者更是推为得道之言。” 3 (二)从李零随笔的语言上研究 李零随笔的语言朴素却不失幽默,结构自由却不失谨严,行文缜密却不失活泼。江晓原在他的读李零文章,如看葛优电影? 读 (博览群书 2006 年第 1 期) 一文中这样论道:“李零文章的放松自如 ,读李零的文章 , 经常让我联想到葛优演的 电影和电视剧。我不懂“ 表演艺术”和什么戏剧电影理论 ,我只是觉得葛优饰演的种种好坏角色 , 都比较能放松自如 , 不做作 , 不“表
8、演” ,看着很舒服。李零写花间一壶酒里的文字 ,也是放松自如 ,不做作 ,不“表演”的 ,所以让我联想到葛优。” 三、关于李零个人的研究 从专业的角度看,李零是一位用现代眼光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同时精通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三个领域的学者。虽然李零的专业研究领域是考古研究,但他在业余创作领域也颇有成就。随笔,也称杂文,是李零的业余爱好。如果李零的专业领域是把现代问题拉到古代去谈,那么他的杂文就 是把很多古代问题拉到现代来讨论。他用业余的态度研究专业,用专业的角度研究业余。 (一)关于李零考古的研究 张传官在他的李零读 ,我读李零(中华读书报 2007 年第 10 期)一文中提到,他欣赏和敬佩李零。
9、他是从李零的那些旁征博引、考证精深的学术著作开始了解李零的。孙子古本研究,中国方术正 8 续考等等,细致绵密的考证,让他每每赞叹。然而,在这些“一本正经”的专著的前序后跋之中,他却读到了另一个李零,一个并非不苟言笑的李零,一个有趣味、真性情的李零。稍脱桎梏,先生之文便一泻如注,直白简洁却 深入浅出,读来每有拍案叫绝之处。这是一个思想上有大格局的人。 (二)关于李零的价值观研究 张木生在他的文化立场和历史观 我读李零(绿叶 2008 年第 9 期)一文中这样评价李零和李零的文化立场和历史观,李零考虑历史的基本前提与多数学者不一样:一个是怀疑一切的历史研究,一个是不开方支招。因为一旦有了实用立场,
10、就有了框框和局限,实际上是接受了很多流行文化立场和流行的历史见解,即便是改造了配方,基本上是利用原来的配方和佐料,仍在三界内,未出五行中。李零喜欢讲大道理,但点到为止,不搞“黑白分明,小葱拌豆腐”, 因此难免让人觉得有点绕,有点模糊。不是非此即彼,二律背反,是李零文章的特点,也是他的优点。 (三)关于李零的个性研究 刘兵在他的李零:当代学者中的异数吗?(中国图书评论 2007 年第 8 期)一文4 中这样评价李零的风格:“我很喜欢李零的文风 ,带些“ 痞气” 但却有力而简洁的文风。也许某些比较传统的学者会对此有不同感觉和意见 , 但那也没有关系 , 至少有一部分人能够欣赏 , 也就足矣。虽然在
11、最后一点最基本的、带有本体意味的“ 真孔子”这样的问题上 , 李零还有些传统 , 但在其他方面 , 从行文 , 到思想 , 李零足以成 为当代学者中的一个“ 异数” 。而他在学者圈中受到的欢迎和产生的影响 , 更说明目前学者中像他这样的“ 异数” 还是太稀有了。” 从文献的搜集中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李零的研究从对学术专著的研究到人格特点的剖析,从他个人的气质追求到他笔下作品的内容形式,学术界展开了充分的研究,但大致的方向趋同,很难有新的观点产生。由于李零随笔独特的叙述角度和创作特色,很少有作者从这个方面展开论述,而实际上李零作为一个历史考古学家,如果能从他的史学作品中找到时代的线索,对于我们认识
12、历史也是很有意义的。另外,李零的专业领域和他的业余 创作也存在着紧密联系,我们只有把这些因素都结合起来考虑,才会更加完整地认识李零,更加了解他的随笔作品。 四 参考文献 专著 1 李零 .丧家狗 我读论语 M.山西人民出版社 , 2007 2 李零 .放虎归山 M.山西人民出版社 , 2008 3 李零 .何枝可依 M.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9 4 李零 .人往低处走 老子天下第一 M.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8 5 李零 .兵以诈立 我读 孙 子 M.中华书局, 2006 6 李零 .花间一壶酒 M.同心出版社 , 2005 7 李零 .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 M
13、.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7 8 陈平原 .游心与游目小引 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期刊 1 江晓原读李零文章,如看葛优电影? 读花间一壶酒 J博览群书, 2006( 1) 2 周为筠,袁志红规范的失序和思想的鸣叫 读李零的丧家狗:我读 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7( 10) 3 孙晓林跟随李零读经典 J中华读书报, 2008( 4) 4 张小羊李零的“ 诡道” J上海国资, 2008( 8) 5 张永军学诗贵求惊人句,学问慎作惊人语 李零教授丧家狗:我读 读5 后 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8( 8) 6 张木生文化立场和历史观 我读李零(一) J绿叶, 2008( 9) 7 刘兵李零:当代学者中的异数吗? J中国图书评论, 2007 (8) 8 解玺璋学术小天地,历史大眼光 J中华读书报, 200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