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船舶与海洋工程 大型江海联运船型方案设计 一、引言 所谓船舶的江海联运,是指把沿海港口的进口货物,经长江水系等内河水系,直接运达内河中下游沿岸的企业码头。经营该航线的船舶,既需要符合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要求,又要考虑 内河 水文、过江大桥高度对船舶的限制, 同时要追求 其航运 经济效益。因此,江海联运船舶与普通 客 货船存在一定的差异,它们受到更多 的 客观条件限制。 二、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至 21 世纪之初,回顾世界船舶技术的发展历程,集装箱船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已经出现可装载 6000TEU 以上 的第六代超巴拿马型的集装箱船;并据资料,有 70%的货物
2、可用集装箱船装运。但在物流中,仍有大量的矿砂、煤炭、散装化肥以及原油仍须由散货船或液货船装运。浅吃水船、超浅吃水船仍然可在散、液货运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表现出久远的生命力。所以,浅吃水船、超浅吃水船的江海联运船型的节能、高效、低成本始终是摆在船舶研究者面前的研究课题,并且这些研究完全符合我国沿海港口航道水深较浅的国情。 浙江省位于长三角南翼、长江和沿海的 T 形交叉口,既有宁波 舟山、温州、海门、乍浦等众多沿海港口,又有钱塘江、甬江等七大水系及京杭运河 、长湖申线、杭申线等主干航道,航道 畅通 ,运输条件便利。然而,江海联运在浙江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明确江海联运在浙江水运发展中的
3、定位, 提高江海联运技术攻关,设计新型江海联运船型, 以便充分发挥浙江省通江达海的水运优势。 三、国内外研究发展 江海联运因减少了中间环节、消除了货物损耗,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而深受船东和货主的欢迎。江海联运在操作 过程 中不仅可以降低 运输 费用,减少损耗,而且可以扩张 运营范围 ,吸引众多货源,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因此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发展。早在上世纪 20年代,欧洲的封闭水域与内河之间便出现 了江海联运的雏形,当时所使用的船型主要是性能较好的内河船或小型海船。上世纪 50年代前苏联就开始组织江海联运,上世纪 70年代后进入大力发展时期。同时,德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江海联运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4、 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有关专家对江海联运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和探讨;上世纪70 年代初期, 5000 吨级油船曾航行于湖南长岭至大连及日本航线; 70 年代 中期,交通部组织上海海运局 5000 吨级海船自秦皇岛直达武汉的煤炭运输获得 较大 成功;此外,“浙海 117”万吨级浅吃水货船也曾到达长江中下游港口 运营使用 。 此后, 湖北、江西、江苏 和广东等省相继建造了一批中小型的江海联运船航行于长江、珠江至沿海及近海航线上。进入 21 世纪后船东为了降低航运 的 成本,追求更多的 经济效益 ,开始建造 5000 载货吨江海联运货船这种船型可以解决长江航道的水深限制和船舶载货吨尽可能大的矛盾。
5、长江航运集团 改造 3000 吨内河货驳和 1942 千瓦内河推轮,组成江海联运顶推船队,也 较为 成功。 2005 年 9 月,长江船舶设计院为长航集团设计的江海联运货船“长跃海”号和“长飞海”号投入营运。 四、本论文主要的工作 1) 根据母型船型值表画出船舶的型线图 2) 根据型值表和型线图计算静 水力并画出静水力曲线图 3) 设计船船体阻力与有效功率计算 4)螺旋桨水力性能计算与螺旋桨图 5)设计船结构要求 6)总布置图设计 五 、 参考文献 1徐明辉 .浅析江海联运船舶的现状 .中国水运, 2009: 315800. 2吴光林 ,严 谨 ,李芳成 .江海直达船船型特征及设计要点探讨 .
6、船海工程, 2008,524088. 3蒋革 ,方新康 .江海联运在浙江水运发展中的定位研究 .区域交通 4桂林林,张维竞 .长江干线江海联运集装箱船主尺度与动力装置选型的研究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4): 308 311. 5顾敏童 .船舶设计原理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7( 2) . 6张富明 . 江海联运 1 000 吨货船动力装置设计 .船舶 ,1993( 2) . 7 裘泳铭,冯铁城,林杰人,李敦 . 江海联运超浅吃水船型若干性能问题的究 ,上海交通大学 . 8 李湛,秦士元 . 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技术经济论证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989 (3).
7、9 胨晓康,张有庆 . 江海联运几型简易货轮的设计与营运 . 七 0 一所四室 . 10应业矩,赵连恩 . 船舶快速性 .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7 . 11 C. Cinquini, P. Venini, R. Nascimbene and A. Tiano. 2001: Design of a river-sea ship by optimization. Struct Multidisc Optim 22, 240247 12Keane, A.J., Price, W.G., Schater, R.D. 1991: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in ship c
8、oncept design. Trans. Rina 133, 123 142 13Pourzanjani, M. 1990: Formulation of the force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ip manoeuvering. Int. Shipbuilding Progr., 5 32 14 2007.4 Mansour, A.E. 1995: Extreme loads and load combinations.J. Ship Research 39, 53 61. 六 、文献 综述 文献 1:分析了江海联运船舶产生的原因和营运航区的客 观条件,通过详细分
9、析该类船舶的种类和当前的实际状况,指出其存在的主要缺陷,并提出了提高该类船舶质量的一些建议。 文献 2:分析江海直达运输现状 ,阐述江海直达船的船型特征 ,以珠江水系 3 000 t 级双尾鳍型江海直达货轮为例 ,就设计规范的适用、主尺度及船型系数确定、船型特征等要点问题进行探讨 ,完成方案设计。 文献 3:阐述国内外江海联运的发展现状,分析浙江省江海联运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浙江省发展江海联运的思路。 文献 4:主要讲述随着三峡大坝通航、洋山深水港投入生产及长江航道近年将得到大力整治 , 长江 流域特别是长江干线的航运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 由于洋山港特殊地理位置导致内河船舶与海船的使用均受到
10、一定限制 . 在此背景下 , 文中应用船舶设计、船舶阻力、船舶动力装置及船舶技术经济论证等相关知识 , 以规划中的长江干线航运环境为基础 , 探讨了重庆、武汉、南京到洋山港航线的集装箱船船型、动力装置的开发与优选。 文献 5:主要介绍船舶总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文献 6:叙述了由于机舱长度的缩短而产生在动力装置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文献 7:通过船模试验探讨了一艘千吨级江海联运船的浅水效应,得道了浅水中有效马力增加、推进效率降低和船舶产生下沉和纵倾的一些规律, 还用理论方法估算了该船在海浪中的各种耐波性指标,得出螺旋桨出水次数多是此类船型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设计角度提出了改进措施。
11、 文献 8:建立了一种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的技术经济论证模型。考虑到江海直达船在海上运动比较剧烈的特点, 在船舶运输技术经济论证中定量计入了耐波性对船舶 营运的影响。分析了武汉一大阪之间的集装箱运输问题,确定了经济上有利的运输方 式和船队方案, 探讨了耐波性对江海直达运输论证结果的影响, 井且进行了敏感性 分析。论证结果可供制订 外贸水运政策和运精管理决策时参考。 文献 9:随着国民经济的开放搞活,提高水运效率、减少中间环节日益被造船界所重视。江海联运新船型问世后以突出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受中小型企业的青睐。本文将中船总公司七 0 一所设计的几型江海联运简易货轮从设计思想到营运情况介绍给读者。 文献 10:在船舶设计和建造中,满足设计任务所提出的快速性指标,是船舶的经济性和使用性要求的重要方面。快速性是船舶诸性能中(如浮性、稳性、抗沉性、快速性、耐波性、操纵性等)的重要性能之一。本书将“船舶阻力”和“船舶推进”两门课程内容 组合为“船舶快速性”一本教材,整合后的教材更突出体现两课程的内在联系,便于教师讲授和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