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本科 毕业论文 (设计 ) 题 目: 辛弃疾与农村词 学 院: 中文系 学生姓名: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指导教师: 起 止 日期: 2 目 录 摘 要 .3 Abstractt.3 一、关于农村词的定义 .3 二 、 辛弃疾农村词内容丰富 .3 (一) 纯朴忙碌的乡间农人 .3 (二) 恬静秀丽的田头风光 .4 (三 )渴望丰收的风俗民情 .5 ( 四 ) 闲适愁思并存的生活感受 .,.6 三 、 辛弃疾农村词审美价值 .7 (一) 清新笔调,用词贴切 .7 (二) 纯为白描,不用典故 .8 (三) 擅用色彩, 明丽和悦 .8 结语 .9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0 3
2、辛弃疾与农村词 摘 要 词人辛弃疾在南宋华彩分呈的词坛上,写出质朴恬淡、宁静和谐、自然清新的乡间田园词。在辛弃疾的词作中, 兼具柔美与壮美的农村词虽然不占多数,但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词作用短歌的形式描写质朴快乐的农人生活,清秀恬静的田头风光,渴望丰收的乡村习俗与随之所产生的丰富的,包括农村生活的闲适与报国未成愁思交杂的生活感受。辛弃疾农村词中擅用通俗的口语、方言与双关语,用明丽和悦作为主基调,善于运用不同色彩表现农村春夏亮色暖彩、缤纷绚丽的景致,用词遣句极有技巧,不用典故,纯为白描,与他的政治抒情词形成鲜明的对比,催钢为柔、刚柔相济,加之受到陶渊明等山水诗人影响,成了他词作中又一座丰碑。 关
3、键词 辛弃疾 ; 农村词;定义;内容; 审美 Xin Qiji and pastoral word Abstract: In the southern song ci Xin Qiji in the orchestra points of ci, write plain indifferent, halcyon harmony, natural and pure and fresh country rural word. In Xin Qiji ci, hold concurrently with the grandeur of the rural gentle words not in th
4、e minority. Word of the song form describing function short happy life, plain farmers and quiet farm scenery, eager to harvest of rural custom and then produced by the rich, including the rural life and serve the country not a leisurely life feelings of mixed troubles. Xin Qiji of rural word to make
5、 free with popular spoken English, and puns, with bright and beautiful dialect repeatedly as the main fundamental key, is good at using different colour performance light warm color, rural chun xia flowery profusion scene, words sent sentence is very skills, need not allusion, pure for lyrics, and h
6、is political lyrical word form bright contrast, urged the steel for soft, alternate kindness with severity, by Tao Yuanming influence, became his landscape poet in the word and a monument. Key words: Xin Qiji; pastoral word; definitioncontent; asthetic value 4 一、 关于农村词的定义 辛弃疾 居住在 1182-1203年建新居信州(今江西
7、信江河谷丘陵),其位于上饶城北带湖之滨,取名“稼轩”,自号稼轩居士。宋史宋史 辛弃疾传中记载:“ 人生在勤 , 当以力田为先。” ,在湖南于 任安抚使,隆兴(今南昌)任知府时 曾经 帮助农民度过粮荒 ,被认 为 是一位好的地方长官, 由此 可见他对农事的重视 。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或许是他农村词作出彩出众的诸多原因之一。 辛弃疾的农村词大多是闲居上饶、铝山今属江西省时写的,题材和意境清新秀美,明丽多姿。 陈增杰在宋词别开生面之作 谈苏轼辛弃疾的农村词 中提到:“ 以农村为题材的词作我们称为农村词上。这类作品 , 清新明朗 , 质朴无华 ,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 引人喜爱 , 不仅是东坡乐府稼轩
8、长短句中别具一格的珍品 , 而且在整个宋词中占有突出地位 , 值得我们总结和研究。 ” , “ 农村词 , 是指以农村生活、农村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词 。这类词在辛词中所占数量并不多 , 但为了更全面多角度的把握辛弃疾其人其词 , 仍有研究的必 要。 ” 1对于辛弃疾的农村词, “辛弃疾的农村词 , 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 , 绘声绘色地再现了当时上饶、铅山一带的秀丽风光。以质朴的词风、清新的风格勾勒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农村画卷 , 成为辛豪放词风之外的另类风格 , 显示出很高的艺术造诣 , 给宋词添了一抹亮色 , 在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由此可见对稼轩农村词可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洁而
9、有力的审美价值,两方面进行定义,而且由此探究索隐,稼轩农村词都有值得人深 究细探的地方,发人深省,并且从中获得启发。 二、 辛弃疾农村词内容丰富 (一) 纯朴忙碌的乡间农人 农人是农村一道最为经典的风景,在辛弃疾词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农人的描写,如 清平乐 村居 词云: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是辛弃疾 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 带湖 闲居农村时 所作的,远离了檐牙高啄,清平村居,亦有知天命之乐。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 , 具有刘熙载
10、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 3,“澹语清新”的特点。 上阕头两句,点明环境和地点 , 三四两句,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手艺那么巧;还有那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草地上剥莲蓬。 辛弃疾向往 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 ,而在 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 ,他看到了自己心向往之的现实写照。 一个淳朴忙碌的农人家庭是稳定而又和谐的。 几 千年来 , 我国稳定的社会秩序靠 “ 五伦 ” 来作保障 , “ 五伦 ” 是个 庞大的体系 , 统一性很强。 “ 五伦 ” 是 :
11、 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其中 “ 三伦 ” 是针对家庭来说的。可以说 ,家庭是稳固的社会的基础。 4 辛弃疾 所作的 农村 词,几5 乎没有一首不是用主要笔墨抒写农家生活气息或田园风光的。 辛弃疾的农村词取得了前人无法比拟的成就。辛弃疾的农村词是他远离官场给自己所构建的一个现实的桃花世界。这里的环境恬淡美好 , 生活忙碌幸福 , 人物淳朴善良 , 这是一个现实的桃源圣地。 5清平乐 村居 是稼轩农村词中的一首典型,描写了农家生活。这或许与他习惯性营建欢乐祥和的家庭 有密不可分的关 系。 再看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云: 柳边飞 鞚 ,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
12、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末尾二句, 作者 描写 了 浣纱 的 妇女 的文字中 ,可以感知 到 淳厚朴实的民情风俗。宁静的村舍门 口 忽然响起 一阵 孩子的哭 啼 声, 此时正在溪边浣纱的母亲立即起身往家赶,路上偶然遇见了陌生的新人,她只是羞怯地低头一笑,并无再做交谈,随即背转身匆匆离去,这正是真实而自然的描绘,当然家事一堆,既要浣纱洗衣,一听到家中小孩儿啼哭又立即回家带小孩,其中农村妇女的日常生 活忙绿的现实也被安放在了词中,作者对其赞赏。 “ 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 ” 5母爱的伟大,对小孩啼哭而做出的敏感反应,焦急与
13、羞怯都跃然纸上,于三言两语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 二 ) 恬静秀丽的田头风光 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在铅山闲居,上饶县 西四十里 有黄沙岭道, 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是著名的古驿道,这条道通向福建崇安,离铅山县不远,所以中年时代的辛弃疾经常在晚上行走于这条道上,其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云: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前两句 , 写辽阔而晴朗的夜空,空间广大,着眼高远处,写的是鹊儿的惊飞不定 , 知了的鸣叫声 , 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
14、清幽 。 接下来 , 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清凉的风送来阵阵稻花的芳馨,喧闹的蛙鸣好像在诉说丰收的年景。下阕 作者描写,朗朗夜空,闪烁着七八颗灿烂的星星,起伏的群山前飘洒三两点雨滴,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与前面的清幽夜色、恬静舒心气氛照应。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下起了淅淅 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对农村夏夜清新淡雅之景的描写等,都可以说是神来之笔,无一不描绘出了幽静恬淡的田园风光之美。 辛弃疾在滴居上饶带湖、瓢泉等地期间,强烈的报国热情仍在他的心中困扰着他,但他却
15、报国无门,无法施展才华,为了寻求解脱,他十分注意乡村的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 “ 辛弃疾一生中曾两次退居江西农村 ,有过十八年的农村生活经历 ,其间写过一些反映农村生活、描写农村景物的小词。每一首词几乎都是一幅风俗画或风景画 ,作者若不是经过 长期的观察和体验 ,很难想象竟能描绘出如此真切生动的一幅幅画面来。” 6由此可见他对农村光景的深厚感情,也或许唯6 独此情此景能够让他抒发出积郁在心中只有偶尔会跑出来的小小愁思与深深的感慨。辛弃疾的农村词较以往的田园牧歌词,其中的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而造成的寄情于文字的牧歌化、慢活的色彩更加浓郁与深切。 再看 鹧鸪天 代人赋 云: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
16、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上阕头二句在描写 田边的柔桑已生出嫩芽 , 邻居的幼蚕也 孵化出来了一些 , 近处的自然风光,下阕则将镜头拉远,进而涉及人事 , 横斜的路,去向不止一处, 不远的山岗上 , 农家的小牛犊正在悠闲的叫着吃草。夕阳的余晖照在树林里,几只乌鸦也正在盘旋着寻找栖息之处。远处有连绵的青山 , 眼前有纵横曲折的小路 , 路边还有飘着酒香的小店 , 那散见在田野溪边的荠莱花,繁密而又显眼,像天上的群星,一朵接一朵地迎着风雨开放,生命力是那样顽强,好像春天是属于它们的 。 “ 公所作 , 大声鞺鞳,小声铿
17、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 这是比较全面也比较公允的评价。 7 这是一幅极为秀丽的江南农村初春图。 这首词通过写景和抒情,表达了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并由此把词的思想意义向纵深方向拓展。当时很可能是朋辈中有人为作者罢官后的生活担忧,因而词人一方面借荠菜花的形象自我写照,一方面又隐隐流露出自己不做愁风雨的城中桃李,而做坚强的荠菜花,以此与友人共勉。 在描绘田园风光中有着陶渊明那样吐露真情的无穷妙味。另一方面,辛弃疾久居农村贴近生活的深切感受,使他内心产生由衷的喜爱,从而能够领略农村自然美的真正意趣。
18、初春的农村田头肆意散落着烂漫的 春光。 (三)渴望丰收的风俗民情 在农村的生活中,粮食等农作物的丰收是影响农人生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在看天吃饭,科学技术并没有那么发达的当时,面对即将迎接丰收的喜悦是难以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其 鹊桥仙 已酉山行书所见 云: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村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这首词作于孝宗淳熙十六年己酉( 1189),作者五十岁在江西上饶家居。停下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 ,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呵看呵,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
19、!词的下片转写农村风情,男婚女嫁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往往经过精心选择认为是吉祥的日子,所以 “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 ” 碰到了一块。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醞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它和上二句情调、氛围和谐,使本来喜气盈盈的欢腾气氛,更上一层楼。作者似与农民们感同身受,使他也沉浸在纯朴的乡风中了。 这是因为物质充足的缘故, “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 也正是对这一情景的描绘。作者在这里明为写民间风俗,实则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与农民的深厚感情。 7 再看 蝶恋花 戊申元日立春 席间作 云: 谁向椒盘簪彩
20、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恨。春未来时先借问。 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这首词的开篇说的是当时民间春节风俗。正当美好年华 的 人 们 ,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着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通篇此词,作者比兴结合,含而不露,十分自然地表达了他政治上的感受和个人遭遇的愁苦复杂的心情。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由于辛弃疾闲居农村近二 十年,比较熟悉并由衷地喜爱农村,同时能够接触并了解农民,与他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在战事频仍的动荡岁月,农民年复一年的辛勤劳动,渴望着农田丰收,家禽兴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勤俭持家,生儿育女,依靠劳
21、动生活而别无奢求。这种淳朴的风情和勤劳善良的心灵,引发起词人的思绪,开拓了审美情趣。 (四) 闲适愁思并存的生活感受 博山在江西广丰县西南,古名通元峰, 辛弃疾 在上饶带湖闲居期间曾多次游览博山,并留有颇多的题咏。 较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则少了些纸醉金迷,容易让人静下心来思考顿悟,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词云: 绕 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这首词是作者晚间 独 宿到一 无人居住的破屋 。乱窜的老鼠,飞舞的蝙蝠,山上在急雨中摇动的松树 , 破烂的窗户等一系列的景物 , 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 ,现如今 头发花
22、白、容颜苍老 ,夜半难以入睡,让辛弃疾产生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之情 ,虽然 志不得伸, 但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志向和抱负 并不会随之磨灭,可谓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 陋室破窗,苍颜布被,梦觉时秋宵寒气直透出书卷,苍凉入骨。 辛弃疾是南宋一位爱国志士及词 人,他所处的时代,是国家和民族遭受空前浩劫、内忧外患极其深重的特殊时代。他渴望积极用世,却得不到施展长才的机会;想要退处江湖,却又无法忘怀恢复中原的大业,处在那样的特殊时代,面对着仕与隐的人生困境,以及对时局失望和事业成空的悲叹,辛弃疾选择以儒家进退取适思想、道家顺物自然观念,以及抒写梦境有关的词,来消解他所面对的出世与入世之冲突
23、。 8 又如 卜算子 夜雨醉瓜庐 云: 夜雨醉瓜庐,春水行秧马。点检田间快活人,未有如翁者。 兔毫锥,磨透铜台瓦。谁拌扬雄作解嘲,乌有先生也。 春雨过后,一个老翁驾着 秧马在田 里拔秧栽禾, 操纵自如, 在劳动时,他的脸上还带着微笑 ,随着 那秧马一起一伏,来回行驰 。 作者此时也被这种情景感染了, 劳动使他们的生活变得闲适而富足。对劳动的赞美,对农村生活简单生活的喜悦和心生向往,跃然纸上。 稼轩虽然在农村词里,没有直接提到农民生活被剥削的痛苦,但他的南歌子云: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8 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词中指
24、出夜深人静,枕边传来溪水潺潺声,彷佛诉说种种人间不平,在惨白的夜色下,第一声鸡鸣时,已经有人在山路上为生活 奔波忙碌,这些人非为名、为利,他们为何如此辛苦?这首词很含蓄的由山间早行人,发出一些让人深思的问题。但他并无更深入探讨。 词中上片主要写到词人在春雨霏霏的季节,夜醉瓜庐,闲看秧马在春水中行走,给人一种悠闲之态:而下片一转笔,词人借扬雄的典故映射自己清苦辛劳的笔耕生涯,自我解嘲,足见辛弃疾心中的愤懑之气。艺术与社会学是两个差别很大的概念,然而宋人随意创作农村词将二者举重若轻地联系在一起。 9弃疾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圆滑、又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 ,他内心的痛苦与
25、矛盾,无人知晓, 寄托了 他对当时朝庭昏慵 、 官场腐败的憎恨和厌恶 , 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民淳朴性格的歌颂 , 同时也寄寓他无法实现 “ 金戈铁马 ” 报效祖国的志向 , 只能终日纵情田园 、纵情诗酒的自怡心态 。 10 三 、 辛弃疾农村词审美价值 (一 ) 清新笔调,用词贴切 本篇作于嘉泰三年( 公元 1203年 )夏, 不同于辛弃疾大多反映农村生活的词,写于 江西上饶郡外的带湖和铅山期思渡旁的瓢泉, 这两段时间,而是创作于 六十四岁 那年,他又被 启用 ,以 朝请大夫、秘阁修撰知绍兴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 路上所作。 浣溪沙、常山道中词云: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鲜。隔墙沽 酒
26、醉纤鳞。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 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 词的上篇为所风农人的生活劳动场景,北边农人猛踩水车,灌溉农田,西溪岸边新收稻米已被大家尽情享用,隔着墙买来酒,并煮了小黄鱼。的下篇写 忽然凉风吹拂,接着飘来几星细雨; 不知什么地方下雨了,更没有看见云的影子,一忽儿乌云布满了天空。从竹林边的村子里,走过来一个卖瓜的人。 它 隐去了伤春怀人之心曲,摒弃了弃花赏月的雅致,再现的对象不是雕楼玉榭,也不是名山大川,而是乡村田园 。不同于辛弃疾之前词藻华丽、雕章绘句、夸多斗靡的写作风格,其农村词笔调清新,贴近自然,符 合农人生活,贴近农村生活,真切表达了农人的心情,或许在其他人看来冗繁复杂的农作
27、在稼轩笔下,被赋予了劳动的清新愉快的生命力。 又如 丑奴儿 近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云: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 人间,只消山光水色中,无事过这一夏。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这篇作品写于作者受到投降 排挤打击隐居带湖 时期。上阕写博山 道中的外景 千座山峰云突起,骤雨突来,一会儿停下 ,远处挂在树上的夕阳 ,好似一幅风景画青色的卖酒旗高高耸立着,山的另外一边,有人家,只要沉浸于这山光水色中自由自在的度过这一夏。下阕写午睡刚醒,松在窗前,竹在门前, 郁郁葱葱,
28、清静幽闲,心神舒畅自然 , 世间9 万物都很潇洒,只是奇怪 白鸢在天空往下斜看着,想要下来但又不下来 , 这是为什么呢?咱们过去订的盟约还在,我是遵守归盟的,你是不是新来的?或者是另有什么话要说 。 清代的谢章铤在其赌棋山庄词话中说: “ 稼轩是极有性情的人,学稼轩者,胸中须先具有一股真气、奇气 ” 。 如此写到遇雨和 雨止复晴的山村美景的 。 没有雕琢做作,更没有比拟形容,显得十分自 然清新,一阵阵浓郁的村野之气扑鼻而来。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二 ) 纯为白描,不用典故 以文为词是辛弃疾的创作方法,而其农
29、村词 避开用典过多的弊端,进而采用通俗易懂、清新明快的语言入词。作者在运用这些语言时,显示出了很高的艺术性 ,如 玉楼春 三三两两谁家女 云: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上阙描写农村姑娘有说有笑,慢慢悠悠打酒归 来,骤然间被鸟儿叫声提醒已出来多时,得赶紧回去。下阙写词人喝醉回来找不到回家的路,只得询问邻里。全小令以俏皮活泼的基调,叙述了两姑娘匆匆回家送酒给等候多时的家人,词人也在厚道亲睦的乡风中问到了路。 辛弃疾对词的一大贡献就是以文入词,无论 “ 经、史、子、集还是苏东坡,王安石诗词中的内
30、容,他都随手拈来,广泛地应用到他的词中去,准确无误地去表现他的思想。 但是,为了农村词,为了不破坏农村生活、场景、人物在他眼中呈现出来的质朴、简单之美,他赋予了此种词独特的词风,撇去 奥僻的典故、高深的议论,只留至真至美得真性情,没有“掉 书袋”,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被如此表达显得浑然天成 。 辛弃疾之词 “ 俗中有雅,俗中有韵 ” ,即把词通俗化的同时,又不失其艺术性,所以说辛弃疾对宋词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词人满怀深情地表达了他对农村及农民的由衷赞美 , 他热爱农村的大好风光 , 更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大农民。 11语言的特点 主要是清新自然,平实如话,语言无典故,无雕饰,且毫无浓艳之色。直
31、接撷取了实实在在的生活语言,平实易懂,毫无含混晦涩之感,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 ) 擅用色彩, 明丽和悦 明丽的色彩能赋予词和悦的基调,容易让人心生愉悦的感觉,沉浸于 自然优美的环境之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如 行香子云岩道中 词云: 云岫如簪,野涨 挼 蓝。向春阑,绿醒红酣。青裙缟袂,两两三三。把曲生禅,玉版局 一时参。 拄杖弯环。过眼嵌岩。岸轻乌,白发 鬖鬖 。他年来种,万桂千杉。听小绵蛮,新格磔,旧呢喃。 “ 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这一事实是没有争论的 ” 12所以作者要想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使读者能与自己达成共鸣,就需要借助一些媒介,来增强诗的表达效果 。 因为客观自然界中的颜色
32、是无比丰富多彩的,而 而色彩就是一种很好的媒介。所以历代的文学家都非常注重对色彩的运用, 词中作者用蓝 、绿、红、青、缟、乌、白来写万紫千红的大地,白10 衣青裙的农村女与两鬓斑白的乡间老人, 用色彩的美感,使春天的云岩道一片生意盎然,以及农村纯朴的祥和之气 跃然纸上。 辛弃疾的 农村 词中既有清雅淡丽之色,也有厚重鲜明之色。作者把这些色彩运用到了词中去,或淡笔勾勒或重彩点染,从而使词中的那一幅幅田园风光图显得更加富有色彩美,更富有意境。 因为客观自然界中的颜色是无比丰富多彩的, 辛弃疾 向往生机勃发的绿,如 “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 ,向往 充满希望且又能代表廉洁的白色,像 “
33、 城中挑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 他写暮冬,则 “ 松竹菊,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 ” 。 又如 浣溪沙 父老争言雨水匀 ,云: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上阙写父老乡亲争相诉说风调雨顺,今年不像去年皱着眉头而是眉开眼笑。炊具打扫干净,没有了尘土。下阙融情入景,鸟儿啼叫的声音好似唱歌,在劝远道而来的客人畅饮,红色的桃花顽皮可爱,让人欣喜,白色的桃花,生机勃勃。这里的红白两种颜色,表明稼轩的农村词 确实是处处包藏着显亮色暖彩 ,给 乡村田园词定下了明丽和悦的基调 。 辛弃疾的农村词 , 在稼轩词中所 占比重不大。过
34、去如珠玉之委尘沙 , 一直不被人重视 , 甚至还不免誉议。时至今日 , 有必要让这部分文学遗产恢复本来面目 , 给予它应有的历史地位 , 肯定其在当时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在今天的审美价值。 13 结语: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 他的祖父辛赞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 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然而, “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 。 才不为世用,从带湖到瓢泉,一再被迫归隐。 门人范开 在 稼 轩词 序 云: 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
35、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 14 政治上的失意,挫伤了辛弃疾的积极进取之心, “ 兼济天下 ” 的宏愿化为泡影, “ 独善其身 ” 偏又寂寞难奈,山川田园的旖旎风光占据了他进退维谷的心田,使他受到陶冶,感到快慰,促他频生灵感,这就使他的乡村田园词有别于政治抒情词的那种豪放沉雄的风格,一变而写下了许多清新、自然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歌咏乡村自然风光和农村风俗的田园词作。 在辛弃疾现存的 600 多首词中,农村词有 26 首,这些清新纯朴的 农村词则更具有一番风貌,却很少被人们提及,无非是遗憾之事。他在两次隐居中,所写的农村词与慷慨激昂的爱国词风格迥异,他的农村词是用白描手法写成的,语言朴实,风格清丽,反映了农村的美好,生活的闲适。 15以田园入诗者,自陶渊明以来,不绝于缕,但以田园入词者,却寥寥无几。 稼轩透过自然的美感,描写农村人物 , 描写农村风光 , 农村生活、风俗民情 , 描写农人期望 , 与农人的交往 , 抒发置身农村的感受 ,在审美价值方面,包括不用典故,使用白描手法,用自然清新的口语、双关语、方言等等,用词造句清新、贴切、富有特色, 善用色彩的美感,呈 现大地的生机,以及农村的纯朴与恬静。苏、辛的农村词 , 虽为数不多在他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