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市场营销 浙江省农村消费市场研究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国内外研究动态 1.1 研究概况 国内外农村消费问题研究状况是非常不同的。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文献中,极少见到专门关于农村问题的研究 ;一些国际组织也极少就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消费问题展开研究。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发达国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城市居民的农村消费问题;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中国不同,由于资本积累的数量较少,相应的储蓄也较少,也不存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问题。我国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 之间的差异日益增大,农村消费问题的研究与三农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得到了广泛的重
2、视。 1.1.1 国外研究进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消费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众多的理论解释。 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西方宏观消费理论始终贯穿着两条鲜明的逻辑主线 :一条是与整个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潮流相吻合,即为宏观消费理论建立微观消费基础 ;另一条是把消费理论从确定性分析框架推进到不确定性分析框架,实现了从确定性分析到不确定性分析的拓展 1。 自现代经济学消费理论发端于 19 世纪 30 年代以来,有关消费函数 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对居民消费研究的演进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 20 世纪 30 年代至 5
3、0 年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和杜森贝里(Duesen.Berry)的相对收入假说。凯恩斯把消费和投资共同作为影响总需求的两大决定因素。他认为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首创性的使用了消费倾向 (PC)、边际消费倾向 (MPC)及平均消费倾向 (APC)来描述这一联系。绝对收入假说揭示了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短期数量关系,对于我们研究消费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相对收入假说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本人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到消费的“示范效应”和“不可逆性”的影响,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强调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 第二阶段是 50 年代到
4、70 年代中期,弗里德曼和莫迪利安尼在原有消费者行为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永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而所谓的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生命周期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莫迪里亚尼 (F.Modighani)等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共同提出。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者是有理性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总是根据一生的收入水平安排最佳的消费和储蓄。由于消费者当期和预期收入不均衡,为了均匀地消费,必须进行储蓄以完成跨时期的均匀消费安排。 第三阶段是 70 年代后期到
5、 80 年代初期,霍尔 (Hall.Robert)将理性预期理论引人永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在卢卡斯批判的基础上,把理性预期方法应用于消费行为理论,将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理性预期理 论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理性预期生命周期模型 :随机游走理论,即人们的消费支出沿长期趋势呈现出随机行走的特征。 第四阶段是 80 年代中期以后,以预防性储蓄假说为代表所引发的大量相关经验理论与假说。在吸收了理性预期思想的基础上,预防性储蓄假说将不确定性引入分析框架,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来考察消费者的跨时优化选择行为。该理论认为,不确定性与财富积累之间有相关关系,当不
6、确定性越高时,它就更多地根据现期收入来安排现期的消费支出。厌恶风险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水平急剧下降而进行的储蓄,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收入的 波动造成的。储蓄不仅仅是为了在生命周期内扩展配置资源,同时是为了对不确定性事件 (如收入冲突 )加以保险,当消费者预期未来的风险越大时,他们会选择将收入更多地储蓄起来,以防备未来收入和支出的剧烈波动。这一理论为解释我国居民偏高的储蓄比重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总之,经过两百年的研究,西方消费经济理论已逐步走向成熟。不同阶段的消费理论尽管在诸如分析重点、概念含义等上面有许多区别,但本质上是消费者跨时决策理论在消费领域的不同应用2。这些消费理论和消
7、费函数,多是建立在完备的市场经济条件假设下的。我国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 的建立初期,各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在研究我国农民消费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消费理论,但西方的消费理论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1.2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对消费问题的研究起步比国外晚。尹世杰教授最先涉足这一领域,并在这一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自 1979 年加强对消费经济的研究一文发表引起强烈反响以来, 1983 年又主编了“填补我国经济科学的一个空白”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并以此获得了第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奠定了他作为我国消费经济创始人的地位。随后,中国消费结构研究、消费力经济学、消费文化学等著作的问世使我国
8、消费经济研究步入了一个新阶段。除此之外,亦有众多的学者对这一领域展开了研究。如袁培树、陈听合著消费经济学批判,对消费经济学领域的己有成果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刘嗣明教授在其专著中国经济需求不足问题研究中对需求不足作了细致全面的分析,为我们研究消费问题提供了系统广阔的理论视角 ;宁波大学俞海山教授所著可持续消费模式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消费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可持续消费的相关问题。在上述专著中,大多把城乡消费作为一个整体,探讨转轨时期消费对经济的作用以及消费结构的 升级问题。 除专著对消费问题展开综合研究外,亦有众多论文针对农村消费展开了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 1
9、、启动农村消费的意义 2、农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 3、影响消费的因素分析 4、启动消费的对策研究 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启动农村消费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借鉴意义。然而,总体来讲,我国学者对农村消费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多是集中于从农民的角度对农村需求不足进行系统思考与分析,少数研究分析到企业的影响因素。由于需求和供给、消费和生产都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有必要把农村消费者的需求 和对农村消费的供给纳入一个系统综合分析,而政府的作为对农村消费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在系统分析中应该考虑政府作为的影响力。本文力求通过以一个比较全面广泛的视野,从农村居民、企业、政府三个方面探讨在新农
10、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启动农村消费,力争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并为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2、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国民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经济经历了 20 世纪 80 年代的超常规增长和 90 年代的稳步发展之后, 2000 年农业经济正步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 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及有关各部门和理论界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三农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农村问题是区域问题,农业问题是部门问题,而农民问题是主体问题,三者是区域、部门、主体的关系。农业
11、产业化问题,其实质是农民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农民如何适应并融入市场的问题。商品市场已由过去的资源短缺经济下的卖方市场演变为当前的买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同时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进 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快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乃至全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是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经济差距已经很大,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落后地区。目前东部地区的农村消费市场增加较快。 浙江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中上位置,经济较为发达。 2008 年,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
12、育与传媒、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环境保护支出分别增长 31.1%、29.2%、 27.2%、 25.4%和 48.2%,教育、公共安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分别 增长 18.3%、 14.9%和 13.2%。新增城镇就业 74 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5%。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7 年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为 89.6%,比 2006 年提高 2.4 个百分点,按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测算,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2.2 个百分点,列北京、上海、广东之后,居第 4 位。 2007 年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 81.2%,居各省区第 1 位 。浙江的农村消费市场开发已经
13、走在全国的前列,农村和居民消费差距逐渐缩小,对浙江农村消费市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研究选择浙江农村消费 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消费经济理论,采用定量实证分析方法与比较方法,力图全面探寻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变化的特征与规律性,以期获得有益的研究成果,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供理论与政策依据。这不仅对于扩大浙江农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启动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农村消费市场的内涵与特征 二、浙江省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三、浙江省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 四、发
14、展浙江省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 拟解 决主要问题: 1、消费水平与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对浙江省农村消费市场进行分析 2、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研究步骤: 首先,制订论文的研究目标,检索国内外有关农村消费市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资料 ,设计论文提纲;其次,通过文献(中国统计年鉴 2009 和浙江省统计年鉴 2009)和实践充分了解浙江省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第三, 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整理,采用理论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结合国内外历史文献资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第四,探索加快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完成毕业论文。 研究方法与 措施: 系统理论法;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
15、结合;专门对浙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消费函数和恩格尔系数法研究消费水平的比较,运用相关分析,并作出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主要运用的是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以实证分析为重点,在实证分析中注重定量分析,运用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法,对浙江农村居民消费市场进行了全面研究。 四、参考文献 1汪浩瀚 .微观基础、不确定性与西方宏观消费理论的拓展 J.经济评论, 2006, 2. 2安格斯 .迪顿著 .胡景北,鲁昌译 .理解消费 M.上海 :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326. 3汪红 ,汪军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研究 J.2010年 3月第 12卷第 2期 (1
16、38-140). 4邬德政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F126.1. 5徐志仓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消费市场研究 J.安徽农学通报 AnhuiAgri1Sci1Bull.2006,12 (7): 3-4. 6刘灵芝 .湖北城乡居民消费的比较研究 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F306. 7王娜 .中国财政支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研究 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8孙少璐 ,许艳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J.今日科苑 ,2009 年第 6 期 . 9穆艳如 ,马超 .关于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年第 14 期 . 10张芙桦,不同收入层次农户消费差异分析 兼谈启动农村市场潜力 J.农业经济问题 1999 年第 10 期 : 24-27. 11侯德强 .改善消 费市场环境当务之急是拉动农村消费 .1994-2010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 15) . 12朱信凯 ,王红玲 ,吕亚荣 . 金字塔模型 :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新思路 J.中国软科学 , 2004年 03 期 :11-26. 13 -Arsenio M. Balisacan,农业增长和农民收入:农村性能指标和消费模式 M.菲律宾发展研究所的研究, 1994 年 8 月讨论文件系列编号: 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