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论曹操刘备的矫情表现 曹操 ,一位治世能臣 ,乱世奸雄。在历史岁月的历练中 ,其典型性格逐渐被定位为奸雄。刘备,一位“以天下苍生为念的仁君好皇帝”。纵观三国志他们两人从事业的起步到称霸一方矫情无不贯穿其中,如“曹操杀 吕伯屠家 ,却以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割发代首”“刘备先投降吕布,后劝曹操杀吕布”“刘表托国”等可以说他们的矫情不仅体现他们的个性更是作为一位政治家的需要。通过对他们矫情的表现的研究,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凸显人物个性,从而对三国志曹操刘备两 大枭雄人物形象研究更加全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研究更加深入。 两人矫情表现的共同性 三
2、国演义中人物有许许多多的矫情表现尤其刘备和曹操的矫情最值得研究。因为他们两人的矫情有真实的表现有伪装的表现有为自己辩护也有为爱将的哭戏。虽然两人矫情有但是两人矫情之中有共性也有差异性。通过对他们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探讨,可以看出他们这些矫情表现蕴含的原因。 (一)突发性的矫情表现 刘备和曹操有些矫情的表现具有突发性总之是当时突发事件中环境瞬间的表现,这一类的矫情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因为这是他们深沉个性的表现没有经过任何 心理修饰的。 1.“急中生智”的突发性矫情 所谓“急中生智”的矫情,就是受当时环境所决定,临时想到的灵感矫情的表现。 2.“自我辩护”的突发性矫情 “自我辩护”的矫情从字面就
3、可以看出这完全是主人公从自身出发,为自己辩护推脱相关的责任。 这两位枭雄对于自己的错误有时候也是不承认的,但是他们这种不承认有可能是自私的表现。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权术考虑未必是不可的。中国古代皇帝从来不会承认自己做错过事情,因为他们要在自己的子民或者下属树立一个至高无上,天子的形象,方便自己统治。 (二) 预谋性的矫情表现 所谓的矫情的预谋 性指的是这种矫情具有事先预谋的精心规划。如果说突发性的矫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睿智,那么预谋性的矫情则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权术城府。 1 曹操刘备他们的全是虽然不一样但是收到的成效都是成功的,曹操走“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路线这主要与他是宦官之后又着很大的关系,担
4、心自己不被世主所认同只好自己找个幌子为自己伪装起来。而刘备是汉室之后,虽然当时社会混乱但是汉室在民间还是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同时刘备了解下层平民的需求。 两人矫情表现的差异性 曹操刘备的矫情表现除了共同性还有差异性,他们的差异性的表现主要从态度,思想文化上分析。这些 差异性的矫情表现主要于他们两人各自的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不同而不同。 1.态度的差异性 他们两人态度的差异性不仅受到当时的环境所致而且还与他们的思想倾向有关 。曹操混迹于上层推崇于领导,刘备虽未汉室后裔却与平民无异思想倾向于仁。 2.矫情手段的差异性 刘备曹操矫情差异性不仅态度上有差异而且矫情手段更具明显的差异。他们两人的矫
5、情手段的差异性不仅是受到但是的社会环境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政治路线的差异。曹操走的是领导式路线,刘备走的是亲民路线。 矫情表现的原因 (一) 地主阶级本质决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 我们都知道的定量,刘备曹操虽然走的政治路线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代表的是地主阶级。他们种种的矫情表现其实是与他们的阶级性所决定的,地主阶级具有虚伪性。虽然刘备混迹于布衣之中,但是骨子里还是地主阶级的。曹操就不用多说了,祖父、父亲都位居高官。 (二) 社会大环境所致 “乱世出枭雄”一语就道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环境对人所起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的支持最多只能成为人才去而不能成为枭雄。 (三) 矫情差异性与社会地
6、位有关 正是因为这两人的社会的地位的差异 ,才导致他们的矫情的表现的差异性。刘备出生于布衣之中,了解百姓需求所以表现出 来的矫情具有谦恭给人一种仁者风范。曹操由于是宦官之后仕途顺利,所以他的矫情表现具有骄横不了解下层平民所想。 (四) 不同心理文化个性所致 矫情有突发性的矫情表现和预谋性的矫情表现,但是他们两人的矫情从深沉来讲主要是两人不同的心理文化个性所致。曹操内外展示“奸雄”刘备“柔和,仁慈”。 2 矫情表现研究意义 (一)强化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文学研究中 ,如何评价叙事类文学 (特别是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是不可回避的。但在研究实践中 ,如何评价 ,却因评论者立场、方法、观点的差异导致
7、不同的研究成果、结论 ,这是自然而然的。它既是对文学研究对 象 人物形象的潜在意义的一种开发 ,又是对文学研究丰富性、人的思想文化创造丰富性的一种验证。 1. 人物性格丰富化 2. 情节曲折化 3. 结构严谨化。 (二) 深化作品思想价值 通过刘备曹操两人的矫情表现来突出他们的性格,刘备是柔和, 仁慈的性格。曹操是豪气 ,奸雄的性格。不仅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还突出了身边人的个性如张飞(粗中有细),袁绍(志大才疏),关羽(忠义)。这一切都是遵循作者思想“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表现对“和”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1. 表现当时斗争的复杂性 2. 揭露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虚伪性。 3. 强化中华“和”
8、的文化传统以及 统治的手腕 综上所述,通过对他们的矫情表现的研究分析他们的相同性 差异性 以及各自的特出性,从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思想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及各自独有的个性的差异,使曹操刘备两人的性格刻画更加鲜明,生动,逼真,统一。还原一个全面的曹操一个全面的刘皇叔。 参考文献 1张作耀 . 刘备传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2卢路 .曹操刘备孙权的法治路线 .厦门大学学报 .1974.(6) 3都包成 .刘备性格深隐特质补说 . 牡丹江师范学报 . 1995.(8) 4丘振声 .论曹操的用人之道 . 海南大学学 报 .1988.(4) 5秦桂键 .人才成长需要有竞争的社会环境 读齐秀生社会环境与人才有感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6罗贯中 .三国演义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7王永平 .论曹操的政治举措、文化品格及其历史影响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2010.(3) 8陈华梅 .乱世之枭雄 刘备 . 龙岩学院学报 .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