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论墨家思想对陶渊明诗文的影响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主题是什么 陶渊明 的田园诗是什么?近几十年来以主张“田园诗”者为多。其实,陶渊明的田园诗所表现出农民的经济和政治诉求又是其田园诗的主题。 他的田园诗在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的同时,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 “ 怡然有余乐 ” 社会的憧憬。 朱熹说: “ 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 ” (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 “ 质而实绮,癯而
2、实腴。 ” (与苏辙书)又说: “ 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 (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 (论诗绝句三十首)陶渊明田园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 “ 金刚怒目式 ” (且介亭杂文二集 ?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 “ 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 (朱子语类)朱熹的 朱子语类说: “ 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 ” 。 就是说其诗风的 “ 平淡 ” ,表现极为自然,毫无矫饰。建安诗歌为中国文学史带来一种慷慨悲凉的美,西
3、晋诗人为中国文学史带来绮丽之美,而陶渊明开拓了一个以冲淡为美的天地。他诗作的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清代文人龚自珍的一首己亥杂诗赞美陶渊明说: “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 。 苏轼与苏辙书中说: “ 吾於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 实腴,自曹、刘、鮑、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 “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 。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 “ 渊明诗初看似
4、散缓,熟看有奇句。 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 。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五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 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 109 篇和陶诗。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 “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 ,贵其真也。 ” 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
5、龙吟词中说: “ 须1 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 。辛弃疾留下的词作 626 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 首,几乎每 10 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有关。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 “ 须信 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 。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元朝、明朝和清朝,直至现代,沿袭了两宋对陶渊明的崇高评价。鲁迅先生的话, “ 陶潜正因为并非 浑身是 静穆 ,所以他伟大 ” 。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 “ 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 。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
6、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二、墨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墨学的品格,以兼相爱、交相利为圣王之道,以圣王之道为标准,衡量现实社会各层 面形形色色的冲突,提出化解社会冲突的主张和措施,并在非儒中表现其主张的合理性,从一个层面体现了时代精神,表现出强烈的人文精神。第一,兼爱精神。墨子从圣王之道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出发,审察社会、国家、人生的种种弊端、冲突和危机,追究其所以造成这些弊端、冲突和危机的终极原因是不相爱。兼爱与不相爱是社会治乱、人民众寡、国家富贫的决定因素和终极根源。这使爱具有了根源性和普遍性的价值。兼爱精神就是天人顺应精神。人知天而顺天,天知人而爱人。“何以知天之爱
7、天下之百姓 ?以其兼而明之天有邑人,何用弗爱也 ?且吾言杀 一不辜者,必有一不祥。杀不辜者谁也 ?则人也。予之不祥者谁也 ?则天也。若以天为不爱天下之百姓,则何故以人与人相杀,而天予之不祥 ?此我所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也”。天兼爱百姓,关怀民众,惩罚杀无辜者,赐福行义积善者,企望百姓改过从善,这是天对人的一种善良的意愿,同时天把能否顺应天的这种意愿开放给民众,由民众自己来选择,给予民众自己决定自己抉择的权利。第二,非攻精神。非攻是一种古代和平主义精神,是兼爱精神在攻伐事件上的表现,是仁与义的表现形式。非攻是基于对各诸侯国间命运的关怀,民众生命的关爱,财产、城镇、文物等的关 惜,所以非攻与兼爱联
8、系在一起。攻伐有义与不义之分,亦即兼与别之分,爱人利人为义,害人杀人为不义。攻伐的义与不义,是攻伐的道德标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非攻便是爱人利人之道,使人、国家、社会获得富裕、和平、幸福生活的想望。 胡适把前期墨家的哲学方法归结为 “ 应用主义 ” ,或者叫做 “ 实利主义 ” 。他说: “ 墨子处处要问一个 为什么 ” ,“ 以为无论何种事物、制度、学说、观念都有一个 为什么 。换言之,事事物物都有一个用处。知道那事物的用处,方才可以知道他的是非恶。 ” 他进一步指出,墨家的 “ 应用主义 ” 又可以称为 “ 实利主义 ” 。儒家重义轻利,墨家重视 “ 利 ” ,墨经 “ 义,利也 ” 。
9、胡适还指出,墨家的 “ 利 ” 并不是是 “ 财利 ” 的 “ 利 ” ,“ 墨子的 义 和 利 都是指人生行为而言 ” , “ 无论什么理论,什么学说,须要能改良人生的行为,始可推尚。 ” 鲁迅说 :墨子是 “ 中国的脊梁 ” ,传奇式的伟大英雄。 孙中山有评到:“ 有时候最讲 “ 爱 ” 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 ”季羡林有说:“ 墨子在人类文明史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 ”“ 墨子者,废人物亲疏只别,而方以天下为己任,是其足以利人者适足以为天下害也,岂不过甚哉! ” 杨墨辩(王安石) 。 墨 子“好学而博”(庄子天下),并且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2 救民于
10、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对他这种“士志于道”的精神还是十分赞扬的:“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庄子也由衷得称赞:“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 张载的西铭“看似阐述儒家思想,实乃儒墨道三家思想的综合体。把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宇宙看成一个大家庭,在一定意义上是亲亲其名,兼爱其实。”作者忽视一个根本区别,张载用宗法观念的爱解释整个宇宙间的关系,核心是爱有差等,亲亲而仁民,仁民 而爱物。和墨家无差等的兼爱有本质的区别。本书说程颢的定性书,“其用语多来自道家,其目的是告诫人们,安分守己,尽伦尽职,扮演好自己的伦理角色,其原则就是墨家的兼爱无私。
11、”程颢所谓“安分”、“尽伦”就是安于社会差等。王阳明自己就批评过,“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此书还认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王安石的变法,黄宗羲的公天下,康有为的大同书,“都在一定程度上再现着或实践着墨者精神和墨家学说”。 薛柏成墨家思想新探指出兼爱乃是氏族 社会的爱,原来即“尧舜禹汤文武”时的“爱”。墨家的“俭”有三源:一儒家的节用,二道家三宝中的“俭”,三夏禹的俭朴。 孙诒让仍然用儒家的 “ 孝慈 ” 解释墨家的 “ 兼爱 ” ,认为二者没有根本区别 。 三、墨家思想对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影响 具体说来,陶与墨的关系是既
12、有继承,又有创新。前者可见出大诗人的思想根基,而后者显示的则是大诗人的过人之处。关于前一方面,可以从陶的家学传承略谈一二。首先,对陶渊明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他的曾祖陶侃。陶侃出身孤贫,在戎马倥偬中以军功受爵,官至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在陶氏家族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成为晚辈模仿、学习的对象自在情理之中,甚至淡泊名利的陶渊明也经常引以为荣。而陶侃的主导思想就充满着浓郁的墨家色彩。 “ 陶渊明是真正的农民吗? ” 按照他们的推敲,一个农民怎么可能有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等不算雄厚但也殷实的经济基础?它的确揭示出这个 “ 归田园者 ” 与一般 “ 老农 ” 的不同。不同之处我想主要有二
13、:一是陶属于郑板桥说的那种 “ 作为天地第一等人 ” 的农夫, “ 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 ”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即这个 “ 农民 ”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生活上可以自理。二是这个 “ 农民 ” 还 要有足够高的精神境界与审美情怀,在这一点上他与一般只知道 “ 从土里刨食 ” 的农夫判然有别。或者说,他从事农事劳动的主要目的不是养生糊口,而是一种逃避政治是非、帮助个体断绝尘俗之念的修炼。正如陶诗中所写: “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芟拢,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 在墨家,劳动是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选
14、择,一个男人不种地,就会有人饿死,一个女人不纺织,就会有人冻死,即一种没有任何愉快与美感可言的异化劳动。而在陶则不同,他把农民的生活看做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 因而劳动本身也就成为一种出于他的自由意志的自由生命活动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讲,陶渊明是把庄子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怀,移赠给在庄子看来属于 “ 劳3 形 ”“ 伤性 ” 的体力劳动。由此可知,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结合了墨家的劳动与道家审美之后的产物。 在中国农业文明背景下,这似乎是惟一的自由之路。这是因为,如果听从儒家教诲,为稻粱谋而出仕,那本身就将生命自由交付了出去;如果像庄子那样既不想 “ 残性 ” 又不想 “ 劳形 ” ,则可能连生命的基本
15、存在都无法保障;如果墨家那样仅仅强调 “ 埋头苦干 ” ,那么即使可以生存下去,也是意趣全无的。这也正 是“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 的陶渊明,最终选择 “ 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绚纬萧,以充粮粒之费 ”以终老的根源。另一方面,由于本来质朴无文的农业劳动从陶渊明这里获得了一种诗意,艰辛的农业劳动就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劳动者也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工具了。这就是陶渊明的意义吧。 参考文献: 1 俞樾墨子间诂序 2 孙诒让 .与章太炎书 A.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编 .孙诒让研究 C.杭州 :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印 .1963. 3 毕沅 .墨子注序 A. 孙诒让 .墨子间诂 M.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5 孙诒让 .墨子间诂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6 方授楚 .墨学源流 M.上海书店 .1992. 7 许寿裳 .章太炎 M.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7. 8 胡适 .胡适文集 (二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