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分析与改进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也要重视师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些交流是一种人际互动,会使交际双方的心理和行为上产生变化,教师的表扬话语会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而批评话语则会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在课堂上的互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对学习的热情,对知识的掌握等,同时,课堂上的交流互动教师与学生的发言次数在整节课中所占的比重,也可以体现出课堂的活跃性,学生的参与性等情况, 所以我们对课堂互动进行分析,以便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课堂上的
2、教学行为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直接的接受、接触,我们把这种接受、接触看成是有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每个事件都占有一个小的时间片段。在正常的课堂上,同样的事件序列总是会重复出现的,这样的序列可以成为行为模式。课堂互动分析就是对教与学的这种行为模式进行编码和破译的过程。 一、国外研究 国外对课堂互动分析最流行的是两分法,即将一切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分为相对立的两个极端:合作与竞争、协调与冲突或适应与反对等。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对群体间人 际互动做更为细致的划分,他将互动行为分为 A、 B、 C、 D 四大类: A 部分为积极的社会情绪领域,与班级群体的形成与维持有关; B 部分为任务领域,即应答; C 部分为
3、需求领域,即询问; D部分为社会情绪的消极反应。他又将这四个方面具体化为 12 个方面。(表 1) 表 1 贝尔斯群体互动行为分类 A 表示支持 1 支持、赞赏、帮助、显示亲密 表示满意 2 表示紧张消除、开玩笑、满足 表示同意 3 同意、理解、接受 B 给予指令 4 给予指示、建议、允许自律 给予意见 5 提出观点,评价、分析,表达情感、愿望 给 予资料 6 提供、确认信息 C 询索资料 7 请求提供与确认信息 征询意见 8 请求提供观点,帮助评价、分析、表达 请求指令 9 寻求建议、指示、行为方向 D 表示异议 10 不同意,消极地拒绝,拒绝帮助,拘谨 表示不满 11 表示紧张、求援、回避
4、 表示反对 12 攻击,说人坏话,过度自我防卫 弗兰德以贝尔斯的分类为基础,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行为做了颇有影响的分类。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源于弗兰德的一种观念:语言行为是课堂中主要的教学行为,占所有教学行为的 80%左右,因此评价一堂 课的最佳方法是对课堂内师生语言行为进行互动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语言行为也就把握了课堂教学的实质。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强调课堂语言行为和师生语言行为的互动,它采用一种系统的、有结构的观察和分析的方法,从间接教学和直接教学的角度对师生语言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语言行为都下了操作性定义,以便于观察者对课堂语言行为进行分类。弗兰德把课堂教学
5、中师生的语言行为分为 10 大类。(表 2) 表 2 弗兰德互动分析编码系统 分类 编码 内容 教师语言 间接影响 1 接纳感受 2 赞赏或鼓励 3 接受或采纳学生的意见 4 提问 直接影响 5 讲授 6 命令 7 批评或维护权威 学生语言 8 学生应答 9 学生主动讲话 沉默或混乱 10 停顿、短暂的沉默以及混乱 (观察者难以辨认语言行为的类别 ) 弗兰德互动分析编码系统的特点是它主要用来观察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言语传播,没有把学生的作业,教师的演示、板书等考虑在内,并且,该系统在建立时就认为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有 7 项是专指教师讲话,学生讲话类别只有 2 项。 弗兰德课堂互动的观测与记录 课
6、堂观测的记录需要观察者坐在能够看到全体师生 活动的最好的位置上,每隔 3 秒钟,便判断刚完成的课堂语言传播的类别,记下这一类别的数码,并同时判断下一阶段的传播类别,有时也用一些言语来解释课堂上的信息或某些不寻常的事件。这样,以每分钟完成 20 至25 个观察记录的速度,持续地进行工作,一堂课大约记录 800-1000 个编码,它们表达着课堂上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每个事件占有一个小的时间片段,这些事件先后接续,连接成一个时间序列,表现出课堂教学的结构、行为模式和风格。对记录数据的显示和分析是通过分析矩阵来实现的。 解释弗兰德互动分析矩阵 弗兰德互动分析矩阵是 10*10 的矩阵,首先我们
7、使数码开头与结尾的数目相同,例如:我们对课堂记录的代号是 6,5,1,4,8, 2,3 则我们把数列记为 10,6,5,1,4,8,2,3,10,再按照10-6,6-5,5-1,1-4 这样使数目一对对排列,数码 10-6 应填入矩阵的第 10 行第 6 列方格中,数码 6-5 应填入矩阵的第 6 行第 5 列中,依次类推,完成矩阵的填写。(表 3) 表 3 课堂互动分析矩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矩阵中 1-7 列是表 2 编码 1-7 所代表的教师语言, 1-7 列数据之和与总数的比,为教师语言比率,同理, 7-8
8、列之和与总数的比为学生语言比率,我们可以通过矩阵求出: 1、教师语言比率 =1-7 列次数 /总次数 2、学生语言比率 =8-9 列次数 /总次数 3、课堂沉寂比率 =第 10 列次数 /总次数 同时,我 们在表 2 中可以看到教师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因此我们通过矩阵还可以求出 1、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率 =1-4 列次数 /5-7 列次数 2、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比率 =1-3 列次数 /6-7 列次数 二、国内研究成果 时丽莉认为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是教师反思性教学的一种较好的工具,同时它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化合科学化。但也有不足,它只反映了课堂内师生的语言行
9、为,反映不出其他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例如教师的身体语言、教学内容、板书等,难以表现课堂教学生动丰富的意义,使得评价结论难免不够全 面。 宁虹和武金红在对弗兰德的互动分析系统进行运用,并在运用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修改方案。她们认为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具有强烈的结构化、定量化研究的特点,这为它在课堂分析中的运用带来极大的局限。有鉴于此,她们对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进行了改进。( 1)对弗兰德互动分析编码的赋值赋予意义的联系;( 2)绘制弗兰德互动分析主要参数的动态特征曲线描绘课堂教学过程;( 3)以描述性观察、访谈所获得的质性资料与弗兰德互动分析主要参数及其动态特征曲线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其中,第(
10、 2)项改进仍然属于弗兰德互动分析的技术结构,第( 1)( 3)两项改进则是在努力寻求一种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 林礼洪在对幼儿园的师幼互动研究中对弗兰德的理论提出如下改进: 1、改进观察记录的方式,可以用摄像机拍摄下整个教学过程,以便对这个教学活动进行描述性观察、记录。 2、重新定义编码系统。本人对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的编码作两处改动:一是幼儿自由活动或分组活动时,不能全归为“ 10”,此时是幼儿主体性体现最充分时,教师爷会分别给予指导,所以,这段时间的语言可以由“ 6”,“ 9”,“ 10”组成;二是幼儿在回答教师提问是,若简单作答就归为“ 8”,若回答问题时间很久, 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等
11、,前 3 秒归为“ 8”,后面的语言均归为“ 9”。 3、丰富量化分析。除了通过教师语言比率、幼儿语言比率来分析课堂教学结构,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的比率来分析教师行为模式,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的比率来分析教师教学风格外,还可以增加以下量化分析。教师的发问比率( 4 列次数 /4-5 列次数),教师语言 -学生驱动比率( 1-3 列次数 /( 1-3+6-7)列次数),学生语言 学生主动比率( 9 列次数 /8-9 列次数) 4、增加序对分析。矩阵图是将代表事件发生的数字结成序对而形成的,内涵了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具有更深层的解 释力。 5、片段描述。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只是从“量”的角度客观地为我们
12、提供支持,指出问题。但是要想深入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就需要结合“质”的研究,进行描述性观察、教学情境分析。 6、背景访谈。通过访谈,可以了解教师与课堂行为有关的生活经历、精神、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原始资料,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深入访谈对象的内心世界,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心与心的碰撞,既丰富了研究者的研究内容,又指导教师的教学。 三、简要评价 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采用矩阵和曲线分析,形成一定的数学结论,及时反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具有较强的诊断性,也可为教师提供一种很好的反思自己教学的工具。但弗兰德课堂互动分析法也存在明显不足,比如他只注意到课堂内师生的语言行为,
13、对观察者也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记住庞杂的行为定义和代码,还要有较强的鉴别能力以及对时间的敏感性。此外,互动分析系统仍然相当粗略,许多语言行为还有待细分。 国内学者对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的改进设想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研究对象分别为小学语文,初中物理以及幼儿园,对初中语文课堂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由于新课标的实施,以及初中学生的特殊的心理和生理情况,国内研究 者还没有进行全面的研究,这为我们这次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以及研究动力。 注释: 12 宋秋前、岳超楠、齐晶莹现代课堂教学策略与研究方法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 9 38 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 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 教育研究 2003 年第 5 期 4 宋秋前、岳超楠、齐晶莹现代课堂教学策略与研究方法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 9 567 时丽莉“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4 9 林礼洪弗兰德 斯互动分析系统的验证性研究高等函授学报第 23 卷第 8 期 2010,8 10李松林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引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 25 卷第 4 期 200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