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深察名号”与汉儒对礼制秩序的价值探索 摘要 “深察名号”是汉儒董仲舒提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治国思想。它既继承三代的礼治传统和百家的名实理论,又超越了诸子技术性的名号治国论,通过深察名号的道德意蕴,使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其后汉儒继承了这一思想方法,特别是为汉章帝制汉礼作理论清理的白虎通义,更是把名号的道德价值贯穿到礼制的各个领域之中。但由于古人的道德理想既存在明显的内在缺陷,也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它走向衰亡的历史宿命。 关键词 汉儒 深察名号 礼制秩序 价值探索 中图分类号 B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7326(201 1)03 0032 06 “
2、深察名号”是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的一种带有根本意义的治国思路。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篇中,董子开宗明义地指出:“治天下之端,在审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号。名者,大理之首章也。录其首章之意,以窥其中之事,则是非可知,逆顺自著,其几通于天地矣。”这不但强调了“名”的重要性,而且把对名号的审察辨别看作治理天下之端。但严格地说,鼓吹以名治国并非出自董子首倡,它本来就是西周礼制社会的重 要特征。由于东周的“礼崩乐坏”出现名不副实的乱象,引发了诸子对名实关系的探讨论辩,推动了名实理论的发展。汉家统一天下后,鼓动武帝“更2 化”、重建礼制的董仲舒进一步对“深察名号”作出系统的阐述。其后经过纬书的继承发展,到东
3、汉白虎观会议终于完成了通过“深察名号”对礼制秩序的价值内涵所作的全面探索。鉴于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拟就董子的名号理论及其对白虎通义的影响进行探析。 一 众所周知,三代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礼制社会,而名号则是礼治的重要依据。司马迁指出:“三王之建天下 ,名号显美,功业长久”。应该说,古人很早就懂得用事物的名称来把握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别性,诗 ?蒸民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诗 ?正月云:“维号斯言,有伦有迹”,均透露出古人对事物、法则及其名号的重视。商君书 ?君臣在追述礼制秩序起源时说:“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而不同的
4、名分又具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和礼制规格,所以汉书 ?艺文志指出:“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所谓“古者”应指礼乐未坏、秩序井然之时。国语 ?周语上在 记载西周祭公谋父谏穆王不可征犬戎时指出:“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可见当时已有“循名责实”的思想。只是由于当时理论思维尚不发达,所以其礼治还停留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阶段。 春秋时代,由于“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 ?u”,思想家们开始从理论上阐明礼制名分对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晋大夫师服日:“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这揭示3 了名、义、礼、政与正民、治国的因果联系。左传 ?成公二
5、年又引仲尼语日:“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 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这又道出了名、信、器、礼、义、利、民、政的密切关系。但当时的现状却是“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为此,孔子作春秋以“道名分”,欲使“乱臣贼子惧”。故颜渊问夫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孔子回答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民无所措手足。”遗憾的是,孔子虽看到社会问题的要害所在,但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实现。 战国时代,随着哲学的突破与争鸣的开展,诸子百家面对“名 实之相怨久矣
6、”的现实,开始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名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名家、墨家热衷于探讨名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墨子提出“取名予实”和“察类明故”的命题,主张名副其实,并注意各类事物的同异、因果及根据。墨经 ?小取所谓“名:达,类,私”,则是运用概念反映实在,并按照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不同进行层次区分。名家惠施的“合同异”却夸大事物的相对性而取消其差别性,被荀子批为“蔽于辞而不知实”:公孙龙大谈“离坚白”,又夸大事物、概念之间的差别性,被王充批为“析言剖辞务曲折之言,无道理之较,无益于治”。难怪司马谈批评名家“ 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另一方面,儒、道、法、杂诸家则更关注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7、强调名分对国家治乱的决定意义。尹文子 ?大道上指出:“大道无形,称器有名。名以检形,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检名。察其所以然,则形名之与事物无所隐其理矣。”这既包4 含着以概念把握事物的主张,又运用它“无所隐其理”的普遍性把它落实到治国之中,故大道下又指出:“政者,名法是也。以名法治国,万物所不能乱。”荀子则继承孔子的“正名”思想,著正名篇论正名的社会作用:“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 慎率民而一焉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被认为是稷下学者著作的管子亦从多方面论述其名法治国的理论。心术上称:“物固有形,形同有名”,“名者,圣人之所以纪万物也。”宙合篇又称:“天不一时,
8、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著业者不得不多,人之名位不能不殊。”由于万物不一,人之名位自然有异,这种思想意在利用自然法则为社会法则作论证。白心篇又说:“正名自治,奇名自废,名正法备,圣人无事”。只要正之以名,行之以法,天下自治。杂家吕不韦亦宣称:“正名审分,法之辔也已。故安其实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 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放悖。故至治之务,在于正名。”其他如黄帝四经、商君、韩非均有不少名法治国的论述。连秦始皇亦在巡游刻石中攻击“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实不称名,故不久长”,并自我吹嘘:“皇帝并宇,兼听万物;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由此可见,以名治国的主张在先秦是超越学派之争而为各
9、家所公认的。 二 其实,从三代治世到东周乱世,古人几乎一以贯之地强调以名治国绝非偶然:在礼乐郁郁的时代,礼与名的功用是基本一致的,即如荀子正5 名所言:“上以明贵贱,下以 辨同异”。到了礼崩乐坏的时代,礼与名的吻合虽不是一种实然的存在,但作为应然的价值仍然是诸子百家“皆务为治”的首选。所以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敏锐地发现:“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因为在中国农耕经济和宗法一政治社会的土壤中,政治权威与宗法权威的胶结是一种既有的“国情”,即使礼崩乐坏了,但农耕经济与宗法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变,由此决定的社会意识也没有变,所以无论是“救世”还是“治世”,强调等级名分秩序都是立国的基础,于是“正名”、
10、“定分”便成了各家的共识。 因此,到天下一统的汉代,特别是经过“文景之治” ,内乱已定,经济繁荣,好大喜功的武帝把“举遗兴礼”视为“天下先”的当务之急。作为武帝“更化”的智囊,董仲舒不但建议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且以“道名分”的春秋为主要依据,在集儒、道、名、法思想之大成的基础上,提 出了“深察名号”的治国主张。但与先贤不同的是,他不像诸子那样纯粹探讨名实关系及其治国功用,而是把“名号之正”与天意挂起钩来,纳入他所构建的政治神学体系之中。 应该承认,董子的名号理论与诸子相比是有所推进的:其一,诸子一般只把名号的来源归于圣人而不谈天意,而董子不仅深察了“名号”的字义,又宣称名号源于天意。
11、深察名号篇称:“名之为言呜与命也,号之为言 ?y 而效也。古之圣人, ?y 而效天地谓之号,鸣而命施谓之名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号而达天意者也。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弗为,使人行其中。名则圣人所发天意,不可不深观也。”其二,董子指出名与号之间是“散”与“凡” (即特殊与普遍 )的关系:“物莫不有凡号,号莫不有6 散名”。“名众于号,号其大全。号凡而略,名详而目。”例如,“享鬼神者号一日祭。祭之散名,春日祠,夏日杓,秋日尝,冬日熏。猎禽兽者号一日田。田之散名,春苗,秋 ?L,冬狩,夏 ?A。无有不 皆中天意者。”其三,董子提出“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名者圣人所以真物也”。这比诸子泛谈名实相符更
12、深刻,更具合理性。正因为“名生于真”,故圣人真物以达天意的名号就成为判断是非的权威标准:“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名之审于是非也,犹绳之审于曲直也。”其四,由于名号是圣人领会天意而制定的,故顺名即是顺天的表现:“是故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可见“天人合一”是在事一名一天的承顺和谐中实现的,这是董子对“天人合一”作出的明确表述。其五,由于圣人发天意、制名号的目的是为了治天 下,落实到礼制社会中就是要求各等级名分的人都应该一如其名,恰如其分。为此董子逐一分析了天子、诸侯、大夫、士、民各种名号的涵义,他声称:“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事天如父,事
13、天以孝道。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号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士者,事也;民者,瞑也。”此外,他还特别深察了“王”号、“君”号之大意,他说:“深察王号之大意,其中有五科:皇科、方科、匡科、黄科、往科。合此五科,以一言谓之王。王者皇也,王者方也,王者匡也,王者黄也 ,王者往也。是故王意不普大而皇,则道不能正直而方。道不能正直而方,则德不能匡运周 ?獭虏豢镌酥 ?蹋 ?则美不能黄。美不能黄,则四方不能往。四方不能往,则不全于王。”对于“君”号五科,董子亦如此这般地深察了一番,其意也是强调7 为“君”者应达到哪些道德标准。显然,董子名号论的系统性是超越诸子的。更重要
14、的是,诸子以名治国论体现的更多是技术理性,而董子深察名号论推崇的主要是价值理性。 董仲舒作为武帝“更化”的首席专家,在汉代即具有极高的学术地位,汉书评价他“为儒者宗”;“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其“深察 名号”的思想方法亦因此被汉儒们所继承,纬书就经常运用这种手法,例如易纬 ?乾凿度称:“孔子曰:易有君人五号也:帝者,天称也;王者,美行也;天子者,爵号也;大君者,兴盛行异也;大人者,圣明德备也。”随后又一一详解了帝、王、天子、大君、大人诸名号之深义。易纬 -坤灵图又日:“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称之日帝。帝者,天号也。天子者,继天治物,改正一统,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养生人,至尊之号也。”
15、其他纬书亦大多如此,然而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仍首推东汉的白虎通义。由于白虎观会议是章帝为“兴汉礼”、“正 经义”而召开的,因此该书在甄别各种礼名时也全面承袭了董子“深察名号”的方法,通篇皆以问答形式对各种礼制名号进行深察。对此,近代著名学者刘师培曾指出白虎通义“以礼名为纲,不以经义为区”。由于该书内容颇为庞杂,现仅举要说明。 先看通义对“礼乐”的深察。礼乐篇云:“礼之为言履也。可履践而行。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乐言作,礼言制何 ?乐者,阳也。动作倡始,故言作。礼者,阴也。系制于乐,故言制。”随后又对五帝、三王之乐逐一作了阐释。这里仅举三王之乐为例:“禹曰大 夏者,言禹能顺
16、二圣之道而行之,故日大夏也。汤曰大 ?C8 者,言汤承衰,能护民之急也。”“武王日象者,象太平而作乐,示已太平也”。其实,三王之乐名是否有此深意并不重要,汉儒根据现实需要进行解读才是其意图之所在。对十二律、五声、八音等名的辨察也是如此。 在辟雍、封禅、巡狩等礼制方面,辟雍篇称:辟者璧也,象璧圆,以法天也。雍者,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 辟之言积也,积天下之道德。 雍之为言壅也,天下之仪则,故谓之辟雍也。诸侯日泮宫者,半于天子宫也。明尊卑有差,所 化少也。”“庠者庠礼义,序者序长幼也。”封禅篇释“封禅”之名日:“封者,广也。言弹者,明以成功相传也。”巡狩篇又曰:“巡者,循也。狩者,牧也。为天下巡
17、行守牧民也。”可见各种礼名皆有深义。 在班爵制方面,爵篇称:“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 ?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何以知帝亦称天子也 ?以法天下也何以知皇亦称天子也 ?以其言天覆地载,俱王天下也。”号篇则对帝、王、皇等名号的涵义进行了辨析:“帝王者何 ?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 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皇者何谓也 ?亦号也。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人之总,美大之称也。”对三皇五帝的名号,号篇亦一一作了阐释。例如:“谓之颛顼何 ?颛者专也,项者正也。能专正天人之道,故谓之颛顼也。”从天子、帝、王、皇这个等级秩序金字塔塔尖往下,通义又进一
18、步深察了公、侯、伯、子、男等名号的涵义。“所以名之为公候者何 ?公者,通也,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顺逆也。”“伯9 者,白也。”“子者,孳也,孳孳无已也。”对公、卿、大夫的名号 亦作出解释:“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卿之为言章也,章善明理也。大夫之为言大扶,扶进人者也。” 除了对这些帝王公卿的名号进行解释外,通义还着重对君臣、父子、夫妇等纲常名分作了全面的深察。三纲六纪篇云:“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君臣者,何谓也 ?君,群也,群下之所归心也。臣也,缠坚也,厉志自坚固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子者,孳也,孳孳无已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
19、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也。”甚至连宗族、 男女、妻妾、兄弟之名亦有深意:宗族篇日: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男者,任也,任功业也。女者,如也,从如人也。在家从父母,既嫁从夫,夫殁从子。”“妻妾者何谓也 ?妻者齐也,与夫齐体。妾者接也,以时接见也。”“兄者,况也,况父法也。弟者。悌也,心顺行笃也。”这显然是对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正名论的继承与发展。 通义全书共 43 个篇目,其内容几乎囊括了礼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 个领域。对诸如三正、三教、崩薨、丧服、嫁娶、衣裳、绋冕、瑞贽等礼法、礼俗亦详加深察,由此构筑了一套
20、严整的礼乐秩序,并赋予它相应的价值理想。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 10 韦伯的“理想型”方法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形态,它并不是在历史、社会中真实存在的,而只是一种逻辑建构,通过它可以检视历史的事实,掌握社会领域的复杂性。从汉儒“深察名号”的意图来看,他们所要构筑的礼治社会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形态,其目的当然也是要实现天下大治。武帝在天人三策中即道出他欲“德泽洋溢,施于方外,延及群生 ”。章帝“左右艺文,斟酌律礼”的目的也是为了“述尧理世”,“永为后世则”。然而无论是圣人还是帝王的道德理想和政治实践,均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混淆,逻辑与历史的颠倒。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
21、理论,从表面上看包含着“人道法天道”的内在逻辑,实际上却是先有贵贱的社会现实 (历史 ),再人为地解读出天地尊卑来论证它的合理性,也就是在肯定既有统治秩序的前提下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再赋予其相应的道德理想,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兄良弟悌”等。从周公到孔子等圣贤,从董子到班固 (通义的撰集者 )等汉儒,走的都是这条传统路线。 综观董子与汉儒对名号的深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与道德联系,二是与尊卑挂钩,同时力图把二者结合起来,如易纬 ?乾凿度称:“上者专制,下者顺从,正形于人,则道德立而尊卑定矣”。这里所谓的“正形”就是正名,因为形名是应该一致的。通义则更进一步,它不但把道德意蕴注入到各种尊卑名分之中,还把道德泛化到所有礼制名物上去;它也不只是在厘定礼制名号,而是对几乎所有的礼制名物都作出名分论证与道德诠释。以“路” (车 )为例,通义 ?车 ?纭氛庋 ?解说:“天子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