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封建作斗争的妇女形象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 从此,中国开始步入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封建专制的时代虽已宣告结束, 封建专制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绝大部分的中国人民还没能真正的从封建专制中走出来, 还是深受封建专制的压迫,尤其是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基本上还是处于封建时代 的统治和压迫之中。在所有受压迫的对象中,妇女是 受压迫最严重 的对象,没有社会地位,人身自由更无从谈起。 1917 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 开启了反帝反封建以及 追求民主追求自由的时代, 这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大多是 反帝反封建和宣扬民主 个性, 由此,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众多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其中
2、,妇女的反抗精神最能震撼人心 。 而二十世纪 文化巨人之一的鲁迅 塑造了几个非常典型的反封建的妇女形象,这些典型的妇女形象给人们呈现出一幅社会最底层的妇女 反抗封建社会,与封建专制作斗争的画面,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妇女 在封建社会 的压迫中生存的不易。 鲁迅笔下的 祥林嫂、爱姑、子君、单四嫂等等,都是鲁迅塑造的封建时代典型的妇女形象,这几个妇女代表的是广大中国妇女的形象 ,具有大众性。而且 ,在这几个典型的妇女形象身上都可以发现她们与封建专制作斗争的痕迹 ,这昭示出妇女 敢于走出封建专制牢笼的新现象。 一、 最柔弱的祥林嫂 的反抗 祥林嫂是鲁迅笔下最 柔弱的妇女形象,她本是一个勤劳、 淳朴、善
3、良的农村妇女,她想要的 仅仅是安稳的生活,可是,因为生活在一个封建专制的时代,她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实现,她必须要服从封建社会的 给妇女制定的规则, 作为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妇女,没有选择的权利,必须毫无条件的遵守所谓的三从四德, 即是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女注定一生都成为男人们控制的玩具。祥林嫂 命运多舛,纵使她对生活的环境没得选择,但她 内心深处同样会产生一种对不公生活的反抗,当然,祥林嫂的反抗是一 种柔和的反抗,是一种本能的反抗,更是一种逼不得已的反抗, 俗话说,“狗急了都会跳墙”,何况祥林嫂还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因此,不管祥林嫂的反抗是何种性质,她有勇气反抗命运对她的不公,就足以说
4、明她不是一 个外表看起来柔弱的妇女,她骨子里也有着对封建社会的深恶痛绝 ,只是,因为她是一个只追求安定生活的妇女,对生活没有多大的期望,如果不是封建社会把她逼到绝路,她不会站起来反抗。 在祝福中, 祥林嫂的反抗 在不同的环境显现不同的反抗性质。 (一) 朦胧的反抗 在祝福的一开头, 当“我”回到鲁镇去看望一个朋友的时候,偶然碰到祥林嫂, 她问“我”这世界上有没魂灵的存在,人死后能否 在地狱 和家人见面, 祥林嫂对“我”的这种叩问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对封建社会的反抗,她受尽封建社会的种种压迫, 她对现实是失望的,因此,想寻求另一种出路,以此摆脱残酷的现实生活 。但是,她想摆脱现实,由于 思想愚昧,不
5、知道死后的世界是不是和现实一样的残酷,于是,她才 想确定这世间到底有没魂灵存在,地狱是否存在 ,她已经受够了被人排挤嘲笑, 孤独无依的生活。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所提出的问题, 反映出的是祥林嫂的朦胧的反抗,也就是说她不清楚真正残害她的是什么,她甚至到死都不知道是谁害死她的, 她最后虽然用死来反抗封建社会 对她的压迫 ,但这种反抗是不清晰的, 朦胧的。 (二) 本能的反抗 ( 1) 逃离夫家 当 祥林嫂的 丈夫死后, 她还 得天天照顾比她小十岁的小叔子和她 严厉的婆婆, 本来丈夫的死对祥林嫂来说已经是 莫大的打击, 可没想到,丈夫死后,按照封建社会所定下来的规矩,死了丈夫的妇女要做 贞女,要守
6、寡一辈子,继续留在夫家做奴隶。祥林嫂最终无法忍受夫家对她的非人虐待, 于是便违反封建社会的规定,毅然的逃离夫家,去寻求自己的生活 。逃离夫家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看,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守妇德,这样的妇女 要受到社会的唾弃,没有出头之日 。就算如此,祥林嫂还是选择了这样一条反抗封建社会的道路, 她不在乎人们对她怎么看,只要能逃离苦海,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找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简单安稳的生活就已足够,其他都已不重要。 ( 2) 河边的挣扎 在逃离夫家后, 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她想要的生活, 人也慢慢的变得开朗,一改以前的郁郁寡欢,而且脸也开始变胖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又或许是封建社会不
7、允许不守妇德的妇女得到幸福。 有一天,她出去河边淘米之时,突然被 夫家请来的 两个男人拖进 船里去了,祥林嫂拼死挣扎,依然无济于事,最后还是 被绑回 夫家 ,用作筹码 去换小叔子的 彩礼 。 虽然祥林嫂的反抗没有成功,这也表现出了她 的勇气,毕竟本能的反抗也不是所有的封建社会下的妇女都能做到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有几个妇女胆敢反抗社会的规则,大多数的妇女选择服从,而且是绝对的服从, 连最基本的本能反抗都没有。相反的,祥林嫂却是用她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她对 封建社会的抗议。 ( 3) 再嫁时的拼死抵抗 那天她被绑回 夫家后,她严厉的婆婆竟然 将她 嫁给贺老六 ,好换钱去 买她儿子的彩礼。上花轿时
8、,祥林嫂显得非常的不同寻常,她一路都在嚎叫, 大骂不止 ,去到贺老六家, 她表现得更加顽强,两个男人外加她小叔子 都不能使她妥协,而且,在紧 急时刻,她选择撞香案角结束自己的生命, 即使最后她还是活下来, 但从她的这种行为看出 祥林嫂 与封建社会 的拼死抵抗,她不想向封建势力屈服。以死来抵抗命运对 她的迫害。 ( 4) 无声的反抗 祥林嫂夫死子亡之后再次出现在了鲁镇,不过,这次和上次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整日哭丧着脸 ,尤其 当她知道所有的人都在嘲笑她的时候,她总是瞪着眼睛,却不说一句话,后来干脆连头都不回 ,以示她对嘲笑她、奚落她的人的反抗 。 同时,这也是 祥林嫂用她的沉默来反抗 她悲惨的一
9、生,控诉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毒害。 二、 泼辣的爱姑 与祝福中祥林嫂 朦胧和本能的 反抗精神 比起来, 离婚中 爱姑的反抗精神显然要更鲜明, 更锋芒毕露,爱姑的反抗是激烈无比的, 封建社会给她造成多大的伤害,她就要 还以封建 社会多大的颜色,这就是所谓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爱姑秉持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爱姑虽然是一个封建时代下最普通的农村妇女,和祥林嫂一样也是处于 社会的最底层, 但是,爱姑丝毫不因处于 这种低下的地位就向封建势力低头,爱姑有自己的主见,她想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且,爱姑还明目张胆的公然叫自己的丈夫为“小畜生”自己的公公为“老畜生”,这
10、种大胆的行为在封建社会中闻所 未闻,见所未见 ,在爱姑眼里,三从四德根本就不值一提,她也根本就不把它放在眼里,什么夫权她也不去理会。 (一) 爱姑反抗精神的持久性 自从爱姑得知丈夫 姘上 小寡妇 想把她休掉后,她就开始为维护自己应有的权益而抗争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她之所以要与丈夫抗争,不是因为想重新回到夫家,而仅仅是咽不下这口窝囊气 ,她不能让丈夫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把自己 甩开。由于双方互不相让,整个抗争过程 持续了三年之久,时间之久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爱姑的这种为 维护妇女权益的坚持实在让人佩服,尽管最后爱姑的反抗 没能赢得胜利,但这也是妇女维权的进步,为封建社 会的其他妇女起了一个很好的
11、模范作用,具有非同凡响的历史意义。 (二) 爱姑反抗精神的激烈性 爱姑反抗精神的激烈性表现在她把人们引以为耻的离婚事件闹得世人皆知, 周围的 人 对她的糗事都了如指掌 。通常来讲,以男人为中心的封建社会,男人喜欢上其他女人,那本也无可厚非,天经地义,毕竟男人可以花天酒地,三妻四妾, 所以,男人休妻不是社会怪事,但是,爱姑却把丈夫休她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她不怕别人知道她的 糗事, 她就是下定决心要与丈夫对抗到底 ,于是乎,连城里七大人也拉扯进来了, 事情一天得不到解决就绝不罢休,就像她自己说的:“ 要撇掉我,是不 行的,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总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 1从这句话足以看出爱姑反抗
12、封建势力的激烈性。 (三 )爱姑反抗精神的 无畏性 封建社会讲究等级制度,地位尊卑, 然而,这些 爱姑全然不放在 眼里, 慰老爷是属于 封建 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可是,这个人在爱姑眼里却是:“慰老爷她是不放在眼里的,见过两回,不过一个团头团脑的矮子,这种人本村里就很多,无非脸色比他紫黑些。” 2对一个处在封建等级地位较高的人,爱姑竟然敢出言不逊,用这番话 来形容 地位高过她的人, 没有一定的胆量是很难做到的。再如七大人, 地位更 高于慰老爷,爱姑跟他讲话的态度也是无所畏惧的, 当着七大人的面,直接 痛骂施家 受夫家的指使, 像狗一样围着夫家转。试想,一个农村妇女面对那么多维护封
13、建势力的人物,还敢当着当事人的面直言不讳,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传达出受封建专制压迫的妇女 蔑视封建礼节的信息。 三、具有个性的子君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 子君是鲁迅笔下另类的典型妇女形象,她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熏陶,骨子里已经 渗入自由民主的精神,是一位新时代女性。 她反对封建时代“父母之约,媒妁之言”的婚 姻制度,强烈的要求婚姻的自由 。她追求的是个性的解放和婚姻的自由, 为了爱情, 表现出义无反顾的精神,与封建婚姻制度直接交锋, 子君 最后在世人蔑视的眼光下,毅然决然的选择 与自己情投意合 的 涓生一起同居,跟着涓生过上 平凡的生活。她的行动就是对封建时代婚姻制度 的挑战,也是她冲破世俗 婚姻
14、的 第一步。 (一) 子君 与封建婚姻制度斗争的决绝性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3子 君在面对父权社会喊出的响亮的口号,子君接受的是五四运动的新思潮,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 不受 胞叔和父亲 的钳制,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绝不向封建婚姻制度低头。 甚至为了捍卫自己的婚姻自由,她选择和她父亲胞叔断绝关系, 以致 她胞叔气愤得不再认她做侄女, 子君 为爱情作出这种牺牲,表明 她 反对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 的决绝性 ,始终坚持追求爱情的自由, 婚姻的民主 。 (二) 子君 与封建婚姻制度作斗争的大义凛然性 自从子君选择和父权断绝关系,和涓生同居后,她所遭受的是旁人异样的眼光,走
15、上路上,周围的人投来探索的眼神,讥笑的表情,猥亵和鄙视的眼光, 遇到这种情况,连涓生一个不小心全身都会瑟瑟发抖,然而,子君在这个时候的表现却和涓生截然相反,她依旧昂首挺胸,阔步向前,完全不理会别人对他们的蔑视, 仍旧 一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样子,子君的大义凛然性是她反抗封建 婚姻制度,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 表现。子君不同于祥林嫂和爱姑,祥林嫂和爱姑是愚昧的封建时代的农村妇女,但是子君是接受过新思想洗礼,沐浴过民主 和自由的春风,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性。 四、 不同的命运相同的结局 祥林嫂、爱姑和子君这三个妇女形象命运各不相同,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一次又一次的反抗 最后落得 在邻近鲁镇
16、大典之日 暴死街头的结局, 爱姑 的命运是幸运的,反抗的结局却以失败告终,子君 的命运是悲壮的,她敢于发起对封建婚姻制度挑战,勇敢的追求 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可悲的是,最后终究因势单力薄抵挡不过封建社会的势力,郁郁而终 。三个人不同的命运,相同的结局 。三者之间 失败的相同之处在于她们一直处在受压迫 的位置上,她们反抗的对象是强大的封建势力, 随时都可能对她们施行危害,而她们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孤立无援,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嗤之以鼻,冷漠相看,不伸出援助之手,反之还幸灾乐祸,加以嘲笑。 祝福中的 祥林嫂 悲惨的命运,不但没有得到她周围人的同情,反而当她同封建势力作斗争时,周围人对她的态度
17、是冷漠的,鄙视的, 有些人甚至还拿祥林嫂不幸的遭遇当做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 祥林嫂周围人的冷漠无情, 令她精神崩溃,最后惨死街头。离婚中的爱姑, 她一个人独自面对聚集而来的封建势力集团,她 孤立无助,尽管父亲在身旁,可他父亲是见钱眼开之人,一看到钱就有点头昏脑胀, 非但没有站在爱姑这边,反而成为封建势力的一份子,如此一来, 爱姑的反抗就显得以卵击石,不堪一击,完全没有胜利的机会;伤逝中的子君,面对的同样是强大的封建社会势力,她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 可子君还是有点太过天真,爱情是要有所附丽的,不仅仅是靠精神就能喂饱爱情的,没有物质基础,谈何婚姻的自由 ,封建势力就从这方面着手,根本就不给你物
18、质帮助,看看你们拿什么来捍卫你们的婚姻自由,用什么来追求你们的个 性解放,子君虽然受过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她终究还是一个势单力薄的弱女子,一个人与强她几万倍的封建势力作斗争,注定是失败的。 五、 妇女反抗失败引发的思考 鲁迅是一个 站在时代前端的思想主义者和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 刻画的每个人物,身上都赋予不同的思想,同时,这些人物并没有脱离现实,而是在社会现实原有的基础进行创作 ,或者说以现实中存在的人为人物的原型,这样刻画的人物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人,而是社会现实中的人在作品中 的反映。譬如阿 Q 正传的阿 Q,他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体现出社会上不同的人 性 格
19、,即是阿 Q 这个人物是众多人的结晶物,好像在他身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同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反抗封建势力的妇女形象,也是在现实的基础 创作而来。 这里就存在着一个疑问 , 为何鲁迅刻画的这些具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因为鲁迅对封建社会的妇女的将来之路失去信心吗? 他也认为妇女的反抗是无用的吗? 众所周知, 妇女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重要问题, 在封建时代下生存的妇女要求严格遵守封建礼教, 她们受着政权、父权、神权的压迫, 承受着深重的苦难。鲁迅深谙此理,对妇女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鲁迅是 一个维护封建时代妇女权益之人,他强烈要求解放妇女,妇女也应该得到
20、自由,而不应该 被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所束缚,妇女同样有和男人平等的地位 。鲁迅曾经在他的多篇文章中为妇女呐喊 。 如我之节烈观关于女人娜拉走后怎么样灯下漫笔等等, 在我之节烈观中,鲁迅 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 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节烈是否道德?” “多妻主义的男子,有无表彰节烈的资格”等等,这些问题是鲁迅 透过 封建社会对妇女不同程度上的戕害而做出的思考,笔锋犀利,一针见血的指出妇女应该有平等的地位 , 运用一系列的反问达到对封建社会残害妇 女的讽刺,他的雄辩 留给我们的是更深层次的思考。 如此看来,鲁迅并非对封建时代的妇女失去信心,而是通过塑造封建社会妇女反抗失败的例子指出 她们反
21、抗失败的原因。前面所分析的祥林嫂、爱姑和子君皆以失败告终,鲁迅是想 透过她们的失败告诉世人,她们之所以失败在于主观和客观方面,她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和背景就是客观的因素,这是她们改变不了的事实,但是她们失败除了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是主观因素,那就是她们自身存在的不足。 祝福的祥林嫂的反抗仅仅是一种朦胧的、本能的反抗,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进行的反抗,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这样的反抗 是盲目的, 祥林嫂始终没有明白她真正反抗的是什么, 在反抗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思想, 因而,导致反抗失败。离婚的爱姑自身同样存在着不足,她把希望寄托于封建势力集团,还满怀憧憬的以为 维护 封建阶级的 七大人、慰老爷会为她主
22、持公道,这是她的幻想,也是导致她失败的真正原因。伤逝的子君 勇敢的冲击了封建传统的婚姻制度, 可惜,她追求的只是个人的幸福,眼光太过狭窄,局限于小家庭的安宁和幸福,而没有把这种追求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从个人上升到整个社会,把眼光从小家庭放到大家庭,子君精神独立,但人格和物质不独立,爱情是需要面 包的。 还有子君的性格有小资产阶级的懦弱, 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没有持久力,以上种种就注定子君最后的结局也是失败的。 祥林嫂、爱 姑和子君失败的教训告诫封建时代的妇女,要想取得反抗的胜利, 要具备以下几种条件: 其一, 由于封建观念的根深蒂固, 加上妇女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身心受到层层压迫,几千
23、年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等观念早已在妇女的心里打上坚固的烙印,因此反抗封建社会首先就要剔除这种封建观念,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 具备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才有可能使反抗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知道反抗是为了什么以及反抗的真正本质,而 五四运动的新 思潮就是指导妇女反抗封建社会的指路灯, 是指导妇女进行反封建社会,取得反抗胜利的必要条件。 其二, 妇女反抗 应该树立在更高的层次上,不能仅仅是局限在个人的生存和个人的追求上,鲁迅认为,妇女要获得解救,必须解放全社会,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因此,妇女反抗的眼光要长远,要为着解放全社会这个目标前进 。社会是男人和女人组成,男人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女人是被统治者,那么
24、,男人肯定是不希望女人获得同他们平等的地位,这就需要所有的女性同胞, 上下一心,为着解放全社会的妇女而携手共进,共同拼搏,只有这样妇女 才能有见到曙光的那一天。其三 ,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管是处于那种阶层的妇女,都需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要独立,不能太过依附男人 ,只有人格独立了,才 能在反抗时 不 受到牵制,才有能力抵制诱惑,最重要的是才有持久的信心跟封建势力抗战到底 。 六、 结论 综合上面所诉,由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爱姑和子君这三个典型的妇女形象 展开分析,这三个妇女形象代表着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思想的 妇女, 在 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身上都体现出不同程度的与封建势力反抗的精神,尽管反
25、抗程度不同,性质也不尽相同, 但 她们反抗都是对封建势力的挑战, 身为社会最底层地位的妇女,有勇气去反抗命运 的不公,用反抗的方式来控诉封建社会对妇女的 压迫和毒害。遗憾的是,三个妇女的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从她们失败的事实 中可以得出两个教训,一个是强大的封建社会势力对妇女反抗的精神是予以坚决打击的,而且是毫不留情 ;二是,妇女反抗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条件,如精神的洗礼、眼光放长远、人格要独立等多方面,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妇女才有真正解放的那一天 。 七、 注释 彬彬 . 鲁迅小说 .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3.第 166 页 第 15-16 行 . 彬彬 .鲁迅小说 .呼伦贝尔:内
26、蒙古文化 出版社, 2003.第 166 页 第 31-32 行 . 彬彬 .鲁迅小说 .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3.第 120 页第 14 行 . 八、 参考文献 彬彬 .鲁迅小说 .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3. 钱理群、温如敏、吴福辉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陈漱渝 .鲁迅风波上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1. 傅光明 .鲁迅狂人日记 .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9. 崔钟雷 .鲁迅杂文集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08. 程维 .一个勇敢而悲壮的时代女性 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 2001.( 1) 谢稚 .子君形象的塑造与对妇女命运的关注 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 , 2008. 袁泉 .熟悉的陌生人 J.读与写杂志, 2009.( 7) 孙连妹 .浅析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J.中国轻工教育, 2009.( 2) 薛伟、伍夫楹 .鲁迅笔下妇女形象的反抗性格 . 刘湘香 .从伤逝看“五四”女性启蒙神话的瓦解 .文史博览理论, 200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