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舟山板盐的兴衰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历史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摘要】: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盐历来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舟山位于长江入海口,历史上一直以生产海盐为主。清朝嘉庆( 17961820)年间,舟山岱山县盐民王金邦首创板晒制盐法。由此,制盐行业诞生了“板盐”。板盐是舟山的“特产”,目前关于板盐的研究学界非常匮乏。有鉴于此,本文对其做了初步探讨,研究了它的兴起、发展、衰落、销售等个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清朝 板盐 兴衰 引言 清雍正、乾隆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手工业政策,致使当时手工业规模不断壮大
2、,尤其是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更为突出。乾隆十八年( 1753),盐业产量超过了清代以前历史最高水平。清代共有长芦、山东、两淮、两浙、河东、福建、广东等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指不胜屈,扬州 100余家晋、徽盐商,其资本总额达白银 70008000万两,超出了当时国库存银。 也正是在盐业如此发展的时刻,嘉庆年间,属于两浙范围的舟山岱山的一位盐民王金邦首创了一种全新的制盐法 板晒。后咸丰年间推广到浙江的余姚、前清等场及江苏的袁溥、青村和淮南的吕泗等场。 一、舟山板盐的兴起 关于板晒制盐法的起源有以下两种: 宋元明舟山古志里记载:岱山居定海之北,去县 治百二十里,四面环海。居民一万馀户
3、,业盐者十之二,出品以盐为大宗。其始亦系设灶煎烧。至清嘉庆年间,有乡民王金邦者,始创制盐板,易煎为晒,民皆称便。 而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里记载的则比较通俗:王金邦(生卒年无考),男,岱山人,本为灶户,清嘉庆年间( 17961820)煎盐为生,一日,他偶见扁担凹处积卤,经日照结晶成盐,受此启发,便在家中门板盛卤试晒,获得成功。随后他对这一工具又做了改进,使白盐质量好,产量高,成本低,劳动负荷轻,由此远近灶户皆仿行之。 由上可知,板盐的创制诞生于清代嘉庆年间,乃舟山本地盐民王金邦所首创。非常可惜的是,对于王金邦的具体情况因为资料有缺已不可能有更多了解。从上面的文字信息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板晒制盐
4、法的优势。它产生的盐要比煎煮来的盐质量好,而且产量比较高,投入的成本则低,最重要的一点是劳动负荷轻。 板盐的这些优点在制盐史上是非常突出的,特别是对于解放劳动力而言。封建社会劳动力负荷重,盐民的生活很贫苦。这些可以从各个文献里记载的歌谣中得到体现: 舟山市盐业志中收录的宋朝著名大词人柳永的煮盐歌中提到:“煮海之民 何所苦?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酒汝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暴盐味加,始灌潮波溜成卤。卤浓咸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所失,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太平相
5、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而岱山县志则列有专门的歌谣描述盐民的生活。比如: 盐工苦 一年三百六十日,起早摸黑出门槛,百步泥滩走往返,百斤百担肩上压,挑拢挑开烂泥水,两行泪水拌苦饭。 盐民十煞 烂泥挑煞,肚皮饿煞,太阳晒煞,没衣穿冻煞,雷火大雨淋煞,盐行压价气煞,汗水加卤水咸煞。 妹妹命中苦 妹妹命中苦,嫁到摇星浦,晒盐加织布,头戴黄土布,脚踏阎王路,侬忖苦勿苦。 身矮三寸三 苦卤苦水苦扁担,两只脚底磨泥滩。披星戴月出门槛,回家身矮三寸三。 刮泥淋卤苦煞死 起早出门鸡未啼,摸黑进门星未齐,头顶烈日肉蜕皮,腰酸肩疼痛无力,刮泥淋卤苦煞死,百担咸泥换担盐。 从上述的文字里,相信不难看出,盐民的生
6、活之困苦绝非一般人所能忍受。因为制好盐需要花费很大力气,一 担盐大约需要累积五担的卤,而一担的卤,需要挑三担的泥,同时需要四担海水,每担约为一百斤。淋卤、晒盐,制盐的过程是如此辛苦,粒粒都凝结了盐民的血汗。这里以舟山的定海与岱山盐场为例,简单叙述一下制盐的大体过程以及他们的细微差别。 板晒的步骤包括:灌卤、收盐、淋卤。而淋卤的过程还分为三小部分,分别为纳潮、刮泥挑泥和泼水晒泥。所谓纳潮就是在盐场挖一个引潮浦,然后涨潮的时候海水会经引潮浦进入到盐田里。大潮的时候海水通常都是不用人工牵引就可以直接进入盐田,中小潮的时候需要借助水车才能把潮水从浦中引入到盐田里。刮泥挑泥就 是纳潮之后,经过太阳的暴晒
7、,盐田起了盐花,就可以刮取咸泥。剩下的一项泼水晒泥不是每个地方的盐场都有这项过程。目前所知的,这项只是定海盐场所独有。定海盐场的盐民天晴的时候,把泥蓬中的咸泥挑出来一小部分摊晒于墩头晒场。泥摊开后,就要泼洒海水几次,这样可以增加盐的咸度。然后要用竹耙翻动咸泥,促使它变得细碎,这样更容易晒燥。一般夏季的时候一天就可晒燥,但是其余季节,则须要晒 23天。如果当天晒不燥时,晚上的时候还要将咸泥推拢,用干燥的稻草盖上,防止还潮,第二天则继续晒。 通常盐民都是晴天时每天早上将盐板拿出去摊放, 同时根据经验判断蒸发量的大小给各个盐板灌上适量的卤水,这在当地有个俗称叫“拗卤”。在阳光海风的作用下,水分蒸发后
8、盐就能结晶。之后,盐民将结晶出来的盐全部推倒晒板的一个角落,用铲子铲入竹箩,再将竹箩放置于空桶上沥干卤水。 板晒法所用的卤乃为刮泥淋卤法。刮泥的方法为先用前耙将泥耙松。耙为长方形木框,长约 2米,下联密密地分布着铁钉。人就站在框上,驾着牛拖行。这样的效果是为了使咸泥细匀,厚度大约为 1厘米。这其中岱山盐场的溜(场中积土为圆墩,其名为溜)为固定设备,呈圆形,类似碗状,俗称“漏碗”。中间圆空,四周高起,均 用筋韧熟泥筑成,并敲打坚实无缝,以防泄露。岱山与定海因地势不同,方法略有差异。岱山地势较高,可以常年刮泥。每市亩盐田课配盐板大概为 10 块。盐田的四周有址塍,比较高大,可以挡住一般潮水。定海地
9、势低洼,泥场常被雨水淹没,一年中可刮泥的时间仅为一个月,每市亩盐田配盐板 7块左右即可。 盐民基本上每天收盐一次,夏季一般产盐量是春秋季节的 5倍,冬季的产盐量则只是夏季的 1/10。定海相比较于岱山的产盐量少点,但也相差无几。正常情况下定海板盐年产量为 300斤,而岱山则比之多 50斤左右。 谈到板盐的制作,就不得不看看舟山的盐 场分布状况了。舟山的大大小小盐场统计起来主要的一共有十个。如下: 1. 白泉 北禅盐场:含达成、北禅、北马峙、白泉、大支、小支 6 个盐场。 2. 长峙盐场:含马鞍、前山、王家墩 3个盐场。 3. 朱家尖盐场:含朱家尖一场与朱家尖二场。 4. 小干 大山盐场:含小干
10、、大山 2个盐场。 5. 湖 泥 盐 场 、 东 白 莲 泥 盐 场 合 并 称 湖 泥 盐 场 。6. 岱西盐场:含茶前山、下塘、塘角、虞家、俞家、塘墩、林家、外湾、摇 星 浦 、 前 岸 10 个 盐 场 。7. 青黑盐场:含后岸、青黑、小山、金家、岱西盐中等 8个盐场。 8. 秀 北 、 红 岩 、 南 浦 、 秀 东 合 并 为 秀 山 盐 场 。9. 太平 岛斗盐场:含太平乡办、太平村办、塘岙、三弄、岛斗 5 个盐场。 10. 大西、四清、南水合并为渔山盐场、 11. 大洋、云鹅合并为大洋盐场。 二、舟山板盐的兴盛 翻阅了相关的资料,对于清中期舟山板盐的兴起的原因笔者归结为以下四点:
11、 一、清统治者实行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清代雍正时期开始实行“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税银平摊入田亩中进行征收,规定“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解放了许多农民的人身自由。这样的一个气氛自由的大环境下,盐民的思想也较之前自由。出现盐板晒盐法之前,舟山流行的一直是古老的“煮盐”法。煮盐法耗燃高,投入成本大,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我们可以从上文的那些诗词歌谣里可见,“煮盐”法有多累民。相比较之 下,板盐的劳动力负荷轻,投入成本少等优势之处更加突出。以至于后逐渐扩散到宁波及江苏一带。 第二、浙江多雨的气候。浙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气候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太平洋的影响较深。“气候总特征为:季风显著,
12、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浙江年平均气温 15 18 , 极端最高气温 33 43 , 极端最低气温 -2.2 -17.4;全省年平均雨量在 980 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 1710 2100小时”。 舟山位于浙江的东北部,四面被水所包围,气候更是湿润多雨。板晒法制盐,晴的时候摊板晒盐,而下雨的时候“以板逐(层)叠高,每十块为一叠,而以晒板覆以盖”。这样的话,就比较方便,在下雨的时候就不会眼睁睁看着快晒好的盐又化为一滩雨水。 第三、靠近材料源地。舟山是岛,四周皆是海水。岱山更是临海,现成的海水,现成的沙滩以及现成
13、的夏日高温和海风习习,可谓是天然制盐条件十足。盐民可以就地取材,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制盐。何乐不为?在清盐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板晒之法,俟天晴日,陈列各板于场,自上午六时起,逐板注卤, 就日光晒之,晒至日中,盐已结晶。盛夏炎日,再加卤一半,以期盐量稍多。至下午四五时,一人用盐耙集盐,又一人则以盐铲铲入筐内”步骤简洁,任何一家居民都可以制盐。所以,无怪乎板晒在沿海地带如此兴盛。 第四、清代人口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据统计,明末清初的一系列战乱导致当时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从明末的一亿人口下降至顺治初年的四千多万。在清政府采取措施后,人口才在顺治年间急剧上升,到顺治末年回升到七千多万,到雍正十二年
14、,全国人口达到一亿零九百多万。道光三十年达到最高峰期时有 4.4亿。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盐的需求量随之增 长。这就促进了盐的生产量不断地增加。 盐的产量多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得归功于盐板(晒板)的数量。晒板由杉木制成,取其少吸卤,状似门板,约长 2米,宽 1米。四周以木框;板面平滑,缝隙间用壳灰涂塞;板底有横档四根,放置卤重坍脱;两头有手柄,便于提抗。通常都是 10块板叠在一起,称为一幢。 盐板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几经涨落。板盐出现的初期,政府最初的态度是盐板任盐民添置。盐板板数的多少则视销路的好坏,有升有降。 清咸丰元年( 1851),岱山盐板将近 19万块。后官府停止收盐,板数一度锐减。至同 治六
15、年,余姚的晒板已有 6、 7 万块。同治七年( 1868),岱山盐板存12 万余块,十一年又恢复到 19 万余块。同治十一年,萧大使诗原查岱山晒板191984块,余姚晒板,较光绪四年庄令风启原查,已增至 225665块。发展可谓十分迅速。于是,光绪六年( 1880),因岱山私盐充斥,两浙盐运司委员傅泽鸿清查岱山盐板,查得 191970块,允许保留 189900块,除去了 2000余块。并规定盐民不得私自添加盐板。至此,盐板有官板、私板之分。到了近代,舟山被日军侵占后,盐业呈一片萧条景象,盐板数量又开始锐减。 1931 年,实际有盐 板201862 块,直至 1936 年才恢复到 274836
16、块。两年又再度下跌。直到解放后人民政府主持领到盐民修理盐板等生产工具,才有好转的情况。 说到官板和私板,顾名思义,官板就是经官府同意加烙印记并额定收购盐量的晒板,板仍属盐民或板主所有。私板即未经官府批准而私自添置的晒板。私板在清朝还是比较兴盛的。盐的利润空间很大,但是政府控制了盐业这个行业的贸易,市场上一般都是官盐。盐民私藏晒板晒盐可以自己贩卖。因为“滨海贫民藉晒板为活”,这样,盐的产量一多就出现了板盐私盐泛滥的情况。私盐,是指违反政府有关禁令而私自生产、 运输、销售的食盐。其实实质上就是偷税漏税。清代长江中下游各省仍是私盐最为泛滥的地区之一,大江南北“私盐充斥,盐徒聚众贩私”,或数十人,或二
17、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一伙“成群贩卖,一遇巡捕人役,自恃枭众捕寡,执械敌巡盐人役,轻则带伤。重则致命”。 舟山在当时有“私盐甲于浙省”之称。舟山的产盐在道光十八年已经私运到了松江一代销售。咸丰时期,私盐“从定海、岱山等处航海而来”,加上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政府忙于镇压农民革命,无暇顾及。两浙各地官盐供给不及,定海和岱山的私盐趁机遍及江苏各属。 相比较,定海私盐产量不及岱山多,岱盐是其中的支柱,被称为“岱私”。同治七八年定海厅同知张致高说:当时“嘉松引地尽食定岱之盐,各岛盐贩几至二十余万”。清实录中甚至提到当时私盐船“不下千艘”,“数千人盘踞滋扰。”光绪三十二年东方杂志也惊呼江浙私盐“猖獗到了从未
18、有的程度”。后纠察之,私盐多数来自舟山。对于此现象,清朝统治者颁布的大清律中的第十二条就有详细的私盐处罚条列:“凡犯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若有军器者,加一等。拘捕者斩。盐货、车船、头匹并入官。告发人有赏,自首者免罪。包庇私盐者,杖一百。” 归结私盐如此泛滥,原因很明显: 1、清朝时期,盐税往往数倍或者是数十倍于制盐成本,利润奇高。盐税沉重难负,盐民在生活所迫之下,自然就开始叛卖私盐以获取维持生活的钱财。加上官卖盐的价格太高,盐民私卖盐价格远远低于官卖价,而且质量又好。私盐自然叛卖地很好。 2、就是清一代人口增加十分迅速,用现代的理论来解释,就是市场供不及求。市场需要比盐业产量大得多,物以稀为
19、贵,盐产量不及市场需求量,而盐又是生活必需品,如果不食盐的话,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会造成并引发各种疾病,如此,有市场,即使官府再三制定政策打击私盐,私 盐依然泛滥。此处可引两例来说明原因, 光绪四年九月三日申报载:“日来苏郡私盐到处都是,城厢内外铺户居人大半争相购买。盖利其盐价之贱、盐色之高”。(当时岱山板晒盐每斤斤 23文,运到内地卖 89文,而苏州官盐盐价每斤 3236文。)光绪十五年,江苏巡抚崧骏曾说:“苏省四府一州,浙引三十余万,濒年以来尚不及三分之一”。 所以,私盐的泛滥折射的是当时社会的管理制度的缺陷和下层劳苦百姓的无奈生活状况。 三、舟山板盐的衰落 关于板盐的产量,清雍正十三年,
20、岱山、秀山、长涂三岛产量 11462 引(每引为 400斤 )。乾隆六年则为 14462引(每引为 335斤)。光绪六年的时候,每年产约为 57 万担,至宣统三年产盐则为 60.98 万担。到了民国时候,盐的年产量就不太稳定。民国 15 年的时候大约为 33.7 万担。 618 年,年均产量 48.42 万担。 1923年为 89.56担。 36年时民国时期产盐最高年,年均 104.91万担。 盐制作好以后紧接着就是销售。古书上没明确销量记录。乾隆三十六年,定海盐外销 4300引。同治十一年,岱山盐外销每月 4000引,第二年则为每年 36000引,光绪四年又增至 38000 引。每引均为 4
21、00 斤。光绪十一 年,每年每板收盐150 斤。按板推算,岱山盐外销约 150 斤担。光绪三十一年大约为 2000 引,每引 800斤,宣统元年,收运岱山盐 9.6万担,专销上海租界。民国初期,盐销售量大抵与清末相仿。 说到销量,那不得不提及盐价。唐至明初实行官专卖制。官卖价包括官收价与盐利,其中盐利主要为税收,余为官卖经营管理费用。唐乾元元年( 758)官卖价每斗(一斗为 5斤)盐 110钱,为官收价 11 倍。宋天圣间( 10231031)每斗盐 166钱,为官收价的 8倍有余。元元贞二年( 1296)每引( 400斤)中统钞65贯,为官收价 6.5倍。而清时候实行的是“商卖价”。乾隆初期
22、,每百斤盐 250文。三十六年,官收定海盐,每收盐 100斤,加耗 20斤,收购价则升至制钱 300文。岱山收盐亦同上。同治十一年,始在岱山设商收盐,公议每斤定价制钱 4文,不涨不落。但是盐民见盐价贵,就开始生产私盐。私盐贱,则交商收,以致商收不能保证。七七年,则改收燥盐,不加耗,每斤盐价 4.10 文。此后,商收盐价只涨不落,或多涨少落。因为如果落得过多的话经常会招致盐民闹事抗议。例如: 光绪十一年( 1885),商人以成本太重为借口,报运司转抚院批准减价收盐,每斤盐价由四文一毫减 为三文八毫。自是班户屡次上控,要求恢复原价。至二十九年五月,终于获准恢复原价。而光绪十三年,岱山板户刘咸茂等以
23、岱山洋价(旧称银元为洋钱,简称洋)每元作钱 1080文,廒商收盐每元作钱 1140文,无形中盐价打九五折,板户不堪亏损,要求岱山洋价计算。当时五属廒商经历莫文吉同情板户,拟允每元作钱 1100 文。后来却因主要商人反对未果。莫文吉竟投甬江而死,因他自觉无颜面对岱山盐民。 岱山的盐产出运苏五属路线,雍正时期系海运至乍浦然后至全国各地,咸丰三年改为海运直吴淞转运,同治十一年开始海运至江苏张家厍转运。 舟山的板盐 兴起,发展,最后却是没落了。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但有其客观原因,而且也有着人为因素的作用。 最大的影响因素我觉得应该是天灾。前文有提及,浙江的天气多雨水。尤其是舟山,四周被海水环绕,气候
24、湿润,多阴雨天气,而且下雨的雨量非同小可,有时候甚至是一下雨就是半个月,板晒虽然方便经济,但是只限制于夏天烈日下可以制造惊人的效果。碰到梅雨天气则显现不出其优势。光绪六年( 1880年),浙江候补府傅泽鸿至岱山清查盐板后说:盐民“日用衣食之需,惟盐是赖,东路板少,其民兼渔而农。西路数十里,所产惟芦看,其苦为最。每遇到霪雨愆期 ,粮无隔宿,恒有朝不谋夕之忧。”关于气候这一点我们至今为止都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看到,舟山每年五六月份时候都有一段很长的“梅雨季节”。成天都是阴雨连绵,到处都是湿漉漉很潮湿的景象。这种天气极度不利于板盐的晒制。除此,最重要的是舟山每年夏天的台风天气,一个夏季三四次台风的席卷,
25、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就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更何况是生产技术相对不太发达的清朝盐民。 顺治八年( 1651),两浙盐课监察御史裴希度在谈到浙江的海盐受灾情况时说道: “灶户止赖刮土暴晒,沥卤煎盐,奈自冬至春,阴雨积雪,曾无霁日,不能刮晒,间晴一二日, 用土为半,又遭大于漂荡,灶户无卤煎盐,食用匮乏,朝夕啼饥 .场界接连大海,惟赖荡地樵采办课,突于上年九月初一日海潮汹涌,冲坍荡地,滩场尽行飘没,更兼冬春阴雨连绵,十六日大潮复起,飓风随至,冲倒塘堤,海水灌入,墩荡尽皆陆沉,万灶悲号,不特无盐配引,抑且无盐易米度日” 除却第一点天灾,排第二的应该就是战争影响因素。据记载,最后板晒技术的没落主要主要还是在民
26、国时期。民国 12 年的时候,定海和岱山两场又按户清查盐板,共计 311930 块,并填写板证,制作板牌,无论是官板还是私板,一律办理。无牌盐板不得晒盐。从此, 官板盐板的区别从此消失。 28年至 34年间,日军侵华,侵占了舟山,国难当头,舟山人民致力于抗战,于是生活生产受影响,盐板数量锐减。 31 年实际存有的盐板数量只有二十多万块。抗战胜利后,又恢复了生产,清查了盐板接近两十八万块,重新编订了号牌。同样,无牌盐板不准晒盐。后来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退居舟山,因军事需要,把能收集到得盐板都拿去构筑碉堡;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的 7月,舟山遭遇打风潮,天灾加人祸,合计损失盐板近 5万块。 最后最致
27、命的一击是滩晒制盐法的出现。板晒法制盐,在历史上发挥了一段时期内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 时代的进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制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精进。 1966 年舟山实现摊晒化,最初阶段结晶设备仍以盐板为主。但是,两年后,各种结晶池大量涌现,而盐板则逐年减少,至八十年代全部消失。盐板是板晒制盐法的实体承载物,盐板的消失宣告了板晒制盐法的终结。 除了上述的三条原因外,我觉得影响因素还有就是,工作的选择余地变得更多。封建社会里,贫苦百姓能选择的工作很少,比如岱山、定海的民众除却制盐就是捕鱼为生。其他的行业甚少有人涉及。但是,清后期,民族产业开始发展,洋务运动倡导发展实业。舟山虽为一个小岛,与陆地有所隔
28、绝, 但是不至于一点影响也没。既然行业增多,谋生的机会变多,选择的余地更大,那么这么贫苦累人的制盐业理所当然会被人所抛弃。 结语 晒板虽然退出了舟山的历史舞台,但是板盐的历史和板盐留下的痕迹,则为中国这个以四川井盐为主的盐业史增添了一笔亮色。板盐是舟山人民的智慧与血汗的结晶,体现的是舟山劳动人民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是舟山人民的骄傲,舟山盐业的一大特色。至今为止,除了舟山本地的各地区地方志和岱山的盐业博物馆外,国内外关于板盐的资料都很少,史载的记录也甚少见。笔者认为作为板盐的发源地的岱山和定海则有必要保留这份物质 文化遗产。 注释: 郭成康、成崇德主编:中国历史 元明清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9、 年版。 郭成康、成崇德主编:中国历史 元明清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凌金祚点校:宋元明舟山古志,舟山档案局馆。 岱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2008 年版。 朱去非主编:舟山市盐业志,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3年版。 岱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岱山县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朱去非主编:舟山市盐业志,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3年版。 http:/www.dreams- 山东东明食盐专卖的日记 中国古代私盐的产生和发展 2009-06-28 14:05:50 http:/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2、宋元明舟山古志点校本 3、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4、舟山市盐业志 5、岱山县志 6、气候介绍 7、康熙定海县志点校本 8、清实录 9、东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