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文化产业需要挤掉泡沫(政策解读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文化部不久前发布的 “十二五 ”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 “十二五 ”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高于 20%, 2015 年比 2010 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 “十二五 ”期间将重点发展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游戏业等 11 大行业。倍增计划提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文化产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规模。 中国的文化产业在过去的一年中依然 表现抢眼: 2011 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 131.15 亿元,较 2010 年增长 28.93%,其
2、中国产影片票房占全年票房总额的 53.61%。另据初步统计,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全年总产出超过 1.5 万亿元。新建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基地 5 个,目前已累计建成各类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 27 个。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要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这 三化 体现了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状态和发展模式的认识,也为今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明说。 文化产业发展 终归要靠内生动力 张晓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蓝皮书的主要撰稿人,也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这些年走过的路。他说,所谓规模化,指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一盘散沙,我们要有自己的
3、文化航母,要有一些跨区域、跨行业、多种技术手段支撑的大公司,要兼并重组,在规模上形成竞争力;而集约化指的是文化产业要做大的同时也要做强,即在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与效率,增加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知识产权含量。而专业化,意味着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要做专,这说明我们已经意识到文化产业需要大中小并举,需要一些中小企业深耕某一领域。毕竟文化产业 更需要活力四射的小企业来进行创新。 “今后几年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来说,既是大企业盘活存量、重新洗牌的机遇期,也是个人创业、建立中小文化企业的大好时期。 ” 张晓明强调,我们过去几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可以说是第一推动力,从出台首个文
4、化产业振兴规划,到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再到前不久新出台的倍增计划,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政策的通知、关于继续执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 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到文化企业在上市以及股权融资等方面的突破,体现的也是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一个产业的发展初期,依靠政府的推动、政策的鼓励是具有阶段性、合理性的,今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终归要转入依靠自己的内生动力,要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目前文化消费需求远没有得到释放 “文化产业不能走 GDP 挂帅的老路,强调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也是希望能挤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泡沫,让文化产
5、业的发展更可持续。 ”张晓明强调说。 文化产业无疑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张晓明说,这一目 标并不难实现。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过去的五年保持了 20%以上的增长,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今后也将保持这一速度,以此推算,到 2015 年,文化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这主要得益于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转型的需要。以前依赖大投入、依赖出口的外需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转向了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文化消费需求的释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目前的文化消费需求远没有得到释放,和处于同等生产力水平的国家相比,我国人均的文化消费支出更是低得多。 张晓明非常期待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逐步形 成,不少银行针对文化产业特点开发了一系列金融产品,满足多种类型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文化企业上市趋势良好,一批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相继成立,这说明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如果不被资本市场看好,就不能说是一个健康发展的产业。目前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需要文化产业的创意包装,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也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都将起到推动文化消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