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对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目 录 摘要 . 1 前 言 . 2 一、新农村建设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 2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和外延 . 2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 3 二、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 4 (一)人口总体素质仍然较低 . 4 (二)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仍相对匮乏 . 4 (三)人力资源外流问题十分严重 . 5 (四)农村劳动力浪费现象依然严重 . 5 三、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矛盾突出的原因 . 6 (一)农民思想观念陈
2、旧 . 6 (二)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 6 (三)农村教学与培训绩效差 . 6 (四)农 村教育资金不足 . 7 (五)开发与管理缺乏规范性 . 7 四、解决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 7 (一)转变思想意识 培养现代理念 . 7 (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渠道 . 8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 吸引人才 . 8 (四)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及绩效评估 . 9 (六)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多元化开发 . 10 五、结论 . 10 参考文献 . 11 1 摘 要 : 农村人力 资源是农村经济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必定能大大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和
3、社会进步。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开发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和财政投入的不足,此外,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也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源在实现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并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来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体系。 关键词 : 新农村建设;集中力量;开发 ;人力资源 Abstract: The rural human resource is the most active of rural economic factors of production,
4、 also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mportant way, if can get reasonable, can certainly greatly quicke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But our country rural human resources in developing produced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 main reason is
5、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financial investment insufficiency, in addition, farmers to traditional ideas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lso plays a role of obstacle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ural human resourc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
6、de, we must fully realize the rural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and the effective guide through the government, social concern and support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gradually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new rural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
7、rd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Concentrate on;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2 前 言 在 2005 年 10 月召开 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 中,我党提出“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响应党的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几年来,我们清晰地看到农村 农产品产量 大幅 增长 ,农民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这些农村建设方面的成就显著,为农村发展全面 迅速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使
8、农民得到了切实的利益。但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问题所在,新农村建设虽有一定的成效,但它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起步晚,农村人口素质差、人力资源开发不充分,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未能有新进展和突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导致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人力资源未得到全面开发,人力资源素质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要扭转当前局势,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必须深入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结合发展实际,提出相适应的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开发人力 资源的重要性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和外延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充分 挖掘农村劳动力,通过对农村人口进行教育
9、培训, 提高劳动 人口的整体素质, 之后对其就业岗位合理安排并充分利用,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 【 1】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 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即农村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
10、,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要完成此项目标,就得将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用 知识技术型劳动将逐步取代手工劳动 ,而 转变的快慢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包括农业专业专门教育、农民素质教育、农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在内的教育、培训和智力开发(简称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教育),以及农村从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保障。通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以及民主意识、自强意识等,保障农村人力资源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我国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
11、影响,农村人力资源在建设开发方面始终存在速度慢、效果差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看到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 ,一定要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业是弱质产业,在自由竞争3 中,农村经济社会与城市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人力资源的关键,因此,必须强化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能有效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前进步伐 有史以来,我国农村实施的一直是手工耕种的传统农业,靠的是
12、较大的土地资源及人力物力的投入,而近年来,随着我国耕地资源越趋贫乏,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致使传统农业无法与现实情况相适应,唯有将现代化农业逐步代替传统农业, 通过 利用科技化、专业化、精细化来提高农业的产出、品质和附加值,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 。然而现代农业要发展,必须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及较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而我国农村人口先阶段的文化素质还未能达到完成此项任务的要求, 【 2 】 因此,只有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其掌握多方面的现代农业知识,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韩国在过去的 40 年间,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带来了高速发展的经济,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13、国家变成了一个新兴工业国家。 【 3】 同样是农业国家的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 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头,就有了把握全局主动权。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农村由于教育水平受限,人力资源素质普遍低下,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剩余劳力难以有效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农村中已存在大规模的隐性失业。 目前较普遍的看法是我国农业的隐性失业者为 1 亿 1 2 亿人左右,未来 几年内可能达到 2 亿人。 加上农民自身素质较低
14、,就业问题将更加难以解决。 4农民这种文化程度与农业科技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要求相距甚远。倘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将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危及社会的稳定。因此, 只有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使他们 有 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的能力 ,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由此可见我们 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 “三农”问题的焦点在于农民增收,但在现代农业大步发展的情 况下,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薄弱、经济知识匮乏的农
15、村人口暂时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集约型生产模式,更不用说提高自己家庭收入。因此唯有在政府的帮助下,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改善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才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农民收入才有可能增加,“三农”问题才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经济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现农村经济上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就越能体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我国新农村建设是要实现 “生产发 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 目标 必须依靠农村人力资源的全情投入,只有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推动农业
16、生产的发展,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才能有科学的思想理念,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二、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4 新农村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面貌的改变,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仍相对滞后,问题还很多,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仍不相适应。 (一)人口总体素质仍然较低 我国虽然是个人 力资源大国,却是个人才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之所以造成此类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教育条件、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村人口的教育的教育程度还十分不理想。目前,在中国九亿多的农村人口中,农民平
17、均接受教育年限不足 7 年,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 40.3%,初中文化程度占 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 11.62%,系统接收农业职业教育的不到 5%。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 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或教育的只占 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 0.13%, 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 76.4%。 5为何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如此低,这值得我们深思熟虑一番。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全部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高达 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 9,省地负担约 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
18、 2。由此可见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相当不足的,由于我国民间投资渠道力量少,政府的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发展教育的力量,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中本应承担传授职业技能教育的职业学校和各种培训机构明显不足,我国教育投入的差为政府投入 不足,在农村教育上就更为突出。农村教育水平本身就比较低,政府教育投入的不足,民间投资渠道力量少,导致培训机构规模小,教育质量差,致使农村教育陷入困境,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即使有一定的教育培训机构,也纯粹将经济利益拜访在首位,存在质量低、规模小、争抢学员、学历得不到承认等问题,而造成此现象最根本原因就是农村人力投资的回报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农村投资主体
19、的局限性,本应承担传授职业技能教育的职业学校和各种培训机构严重不足,我国教育投入的差距首先表现为政府投入不足,在农村教育上表现尤为突出。另 外农村因条件根基、待遇差、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导致了师资队伍素质偏低、队伍不稳定。农村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但目前的师资力量或者缺乏理论知识或缺乏实践经验和知识,两者都具备的师资严重缺乏。师资力量的缺乏和素质低下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量的不足,许多培训只是流于形式,培养出的人才也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仍相对匮乏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目标日趋明确,内涵日趋明晰,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紧缺随之成为人才开发的重中
20、之重,从我国农村人才开发现状来看,农村管理服务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在时间上滞后于实用人才,在力度上较弱于实用人才,紧缺度显得更为突出,远远不能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农民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加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机会,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 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武装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目前我国农5 村劳动力虽然数量丰富但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且存在法律意识薄 弱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
21、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如此,新农村建设对外来的人才引进力度非常弱,目前我国农村在科教文卫各方面都有大幅度的发展步伐,且已有较好的成效,为农村整体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各事业单位在发展中必然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农业技术含量低,农产品产量低;发展队伍学历低,在制定政策、规划上不够科学精确;在某项技术推广时,缺乏教育性人才 这是素质较低的农村人力资源不能改变的现状,若长期如此必然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困境,因此要传播先进的技术,要为农村增加与众不同的力量,就 必须想方设法地为农村引进大量优秀人才。 在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最重要的是广泛发动群众,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
22、作用,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村居民具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从而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完成。 (三)人力资源外流问题十分严重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一种现象。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个人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这使信息闭塞、收入 微薄的农民对产生的向往,于是他们从农村走向城市,外出打工,追求新生活。而这批劳动人口往往是当地农村中的男性青壮年,并且是农村劳动人口中文化程度较高的一部分。据调查,流出地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 64.1
23、%,其中 18 岁到 40 岁年龄段的人占了调查人口总数的 84.1%,男性劳动者占 72.1%,另外,拥有初中学历的外出务工人员占 60.6%,高中学历的占 17.8%,中专占 6.8%,大专占 2.3%,外流中有技术特长的占33.7%。 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农村青壮年向城市外流,甚至出现“ 993861”部队,造成农村可开发的 人力资源急剧减少。除此之外,在城市学有所成的农村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愿意留在城市继续发展,而不愿回乡工作。曾有学者对此做过调查,结果显示 38%的农村大学生将在毕业后在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并定居下来, 33%会先在城市工作几年,有了一定的积蓄再回乡创业, 21%会在
24、城市工作并定居,但会投资家乡建设,只有最后的 7%会立即回乡工作或创业。 【 7】 虽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有利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城市经济,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就业范围受局限,其向城市转移存在盲目性,而近年来,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了农村人口结构明显改变,素 质较高的人力资源外流,现代农业所需的科学知识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新农村建设更是存在了一定的困难,城镇化道路也无法得到发展,劳动力人口流失地与流入地地区经济差异一步步地拉大,使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四)农村劳动力浪费现象依然严重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往往只重视男性青壮年的力量,忽视了农村其他人力资源的存在,例如农村妇女和残疾人。由于大量农村劳
25、动力外流,近年来农村人口结构逐渐呈现出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的现象,毫无疑问,妇女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农村的农业生产或是其他工作的主要人员,无论是农、林、牧、渔产业,还是在商 业服务业从业,都需要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支持。而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男外女内、男主女从的价值观影响,社会总是将女性力量遗漏在一边,再加上农村妇女本身存在着自卑的心理,束缚了她们进取的意识,事业上女性劳6 动者同样具有智慧与才能,同样可以为家庭、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有些妇女甚至拥有着比男性更强的创业精神与拼搏能力。因此农村妇女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要重视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农村
26、妇女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此外,农村人力资源还有一部分特殊力量,那就是残疾人,没有被很好 地利用起来。传统观念认为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普遍封闭、保守、落后,还受一些身体功能的阻碍,无法胜任岗位需要,完成基本工作。但其实不然,残疾人在某些身体功能存在缺陷的同时,又在其他方面拥有优势,例如许多耳障人群的动作十分敏捷,做事细心,经过一定的培训,完全能胜任工厂里的工作。所以残疾人人力资源的荒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农村的人力资源,我们要重视与支持残疾人参与社会岗位,自立自强,自主创业。 三、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矛盾突出的原因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27、设的 进程。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弄清楚其产生的原因,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农民思想观念陈旧 “贫困根源在于缺乏教育和训练,根源于营养不良。所以,贫困的根源正是贫困的条件”。综合素质的低下,造成了中国农民作为一个群体的贫困。 2010 年 中国农村还有 2800 万人处于贫困状态,约 6000 万人属于低收入人群 ,越是落后的贫困地区,其文盲率越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越低。我们经常听到“治贫先治愚”的呼声,说明人们对农民素质提高与农村发展的关系理解得比较深刻。“贫”和“愚”是一对矛盾,二者互为因果 ;因“愚”而“贫” ,因“贫”而更“愚”。 另外,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思想的恶性影响,
28、至今仍成为束缚中国农民思想观念意识的致命绳索。中国长达 2000 年的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宗法制社会,在封建宗法制社会里,每个人都以血缘的亲疏被固定在社会组织的网络之中,各司其职,各安其分,人与人、人与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之间,都以血缘关系为联结纽带,以血缘观念作为情感交流的心理基础。反映和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思想就是封建宗法思想。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在中国影响极大,成为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思想观念意识发展的致命绳索。 (二)城乡二 元结构突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我国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9、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不仅在吸引外来优秀人才上有困难,而且会造成大量农村人口盲目地流向城市,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城乡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城镇化道路也无法顺利进行。城乡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这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困难的制度原因。 (三)农村教学与培训绩效差 农村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基本按照城市学生来设置,没有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迎合农村学生的需求,并且教育形 式单一,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育质量差,农民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不重视,形成恶性循环,如此下去,7 农村何来人才资源,如何建设新农村?此外,农村教育培训热情不高,针对性较差,过于重视市场化和商业化。在培训过程中,只是
30、依靠老式的手段对培训者进行授课,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也没有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来提高农民知识,有的培训机构只注重收益,不注重效益,培训质量差,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四)农村教育资金不足 随着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认识到要加强自己的技能培训,才能扩大自己的就业范围。但现如今培训费用 越来越高,使本身收入很低的农民无法承担这笔费用。此时就得依靠政府的力量。几年来,政府对农民培训 的关注逐步提高,先后组织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其中对阳光工程的财政投入力度最大, 资金达到 6 亿元,培训 人员达 350 万人 , 但 农村培训机
31、构 仍然存在 较多问题,例如 培训规模小、基础条件差、机制不完善、缺乏法律保障等 。要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完善培训基础设施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政府的支持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训顺利进行的经济保障。 (五)开发与管理缺乏规范性 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中,没有特定的机构对当地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或者就是存在管理上的缺陷,管理缺乏针对性,效益性与支持性。由于政府引导力量不够,市场体系特别是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自发性、分散性、不规范性加大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难度。 8此外,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盲目性,农民培训应当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主要方向,并对其培训的专业和课程进行
32、设置,创建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而不是将商业利益放在首位,盲目对农民进行培训。政府在引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时要发挥主体作用,确立特定的管理机构,制 定有效的规章制度,使人力资源开发得到更多的保障。 四、解决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原因,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会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根据农村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必须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思想意识 培养现代理念 陈旧的思想观念是阻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社会主
33、义新时代,我们应当从我国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当前 农民具有的文化水平出发,坚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走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道路。一方面,政府在农民培训财政投入中要有新行动,加大对农民教育的财政支持,使农民教育事业有发展的可能,政府着重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指导,并联合教育部门、劳动就业部门等加强合作,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9另一方面要转变农民思想,所谓农民思想观念决定了农村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唯有转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综合 素质,正确引8 导其择业创业,为
34、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渠道 1.充分挖掘现有农村人力资源。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农村可利用的人力资源大多是指青壮年且以男性为主,忽略了其他力量,其实在农村有很多优秀的妇女劳动者和残疾人群,他们可以担任技术性更高、难度更大的岗位。部分农村妇女及残疾人群已经在新农村发展中拥有自己的天地,另外一部分由于没有冲破思想束缚或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只从事操作简单、收入低的工作,但其实只要经过适当地引导和培训,他们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这就需 要政府的大力宣传,鼓励妇女与残疾人进入社会,参与工作,树立他们从业的信心。政府要转变职能,成立某些机构,专门为妇女
35、、残疾人提供岗位培训。针对妇女,要加强对妇女文化和技能的培训教育,使其掌握各种实用技术,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独立自主的新型劳动妇女。在此,妇联也要担任一定的重任,负责宣传、组织教育妇女工作,拓展她们的视野,更新农业知识,为妇女就业开辟多种渠道,也应该鼓励其自主创业,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 【 10】 针对残疾人,要为其树立健全的人格,消除他们自卑、封闭的心理,真心实意地为他们传授技艺,让他们掌握一技之 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要多多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减少他们孤独、自卑的心理。政府应为农村残疾人培训努力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创造良好的残疾人培训条件,保证农村残疾人的劳动权
36、利。有了这两股力量的加入,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会有更扎实的基础。 2.吸引外出打工已有成就的人员回乡创业。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发展,农民工大军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拼搏,不但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与处事经验,还有了较强的工作能力。新农村建设需要这批人回到农村,回到自己的家乡,带领农村人民共同创 业,将自己的财富和能力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中,那么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有不一样的风貌。政府可以正确地引导和动员农民的杰出代表,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其身上,并且充分利用亲情等多种方式推进他们返乡创业, 【 11】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资金和经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7、(三)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 吸引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人才困境日益突出。而今年来,农村正大力推进“大学生村官”的实施,这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因此要从多方面完善该项计划。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大学生村官”政策有法可依,目前各地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没有明确的规定,使某些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要推动该计划的实施,必须做到科学化与法制化;其次,要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资与福利待遇,保证其正常生活水平,在提拔、晋级、进修、改用等方面予以优先,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给与加分,到村工作三年以上提供住房公积金;第三,要给予“大学生”明确的角色定位。许多担任村官的大学生都会有同样一个问题就是缺乏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 自己无法真正参与到村子里的管理事物中去,只是有名无实的“虚位”,为了杜绝这种现象,要按照农村的实际需要,明确村官的任务,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基层项目中,了解群众,深入群众,与群众紧密相连,在管理中给予实权,领导在安排事务中,也要事先了解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