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润海淀 水利促发展 -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984713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碧水润海淀 水利促发展 -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碧水润海淀 水利促发展 -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碧水润海淀 水利促发展 -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碧水润海淀 水利促发展 -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碧水润海淀 水利促发展 -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海淀区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生态环境建设 目 录 一、海淀概况 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与成绩 (一)坚持生态治河,建设湿地景观,科学进行水资源管理和利用 1、河道治理,河水治污 2、生态治河,建设河湖湿地景观 3、严格管理水资源,科学利用水资源 (二)推进绿化建设,提升绿化水平,综合整治脏乱差环境 1、认真实施绿地系统规划,快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2、科学编制绿化规划草案,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3、全面保护整治遗址公园,圆明园山形水系得到恢复 4、大力拆除各类违法建设,综合治理城区脏乱环境 (三)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1、调整能源结构,加大煤烟型污染控制 2、加大监测力度,控制机动车

2、尾气污染 3、联合执法,控制扬尘污染 4、动态监管,治理油烟污染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科技园区硬环境 1、大规模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打通多个道路瓶颈 2、以人为本,建设科技含量高的环卫基础设施 三、发展目标 2 一、海淀概况 海淀区 为北京市辖区之一, 位于北京 市区的西部和 西北部, 全区 面积 430.7 平方公里, 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 2.53%。 2003 年末户籍 人口 178.4 万 ,包括 56 个民族 。海淀区 地处北京市的上 风上水, 地 形 西高东低,西部山地位 于 太行山余脉,林木浓郁 ,东部和南部是风光秀丽的现代化城区 。 海淀 区 是著名的风景 名胜 旅游区 、

3、 文化 科学 教育区 和高 新技术产业 开发 区。 境 内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居环境良好。 著名的“ 三山五园 ” 香山静宜园 、 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 ( 颐和园 )、 圆明园、畅春园都建在其中。拥有大量 文物 古迹, 其中 世界文化遗产一处(颐和园)。区内高等院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 中关村科技园区 的 中心区和发展区大部分 在海淀区境内。 近年来,海淀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海淀区全面、协调发展的生命线,把营造适宜人类创业和居住的环境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巩固和提升海淀区作为皇家园林旅游区和

4、自然生态风景区的历史生态优势,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全区以“建设秀美山水园林海淀”为目标,积极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景观建设;有效保护、利用和开发资源;在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为海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与成 绩 (一)坚持生态治河,建设湿地景观,科学进行水资源管理和利用 概述 近年来,围绕“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统一调度”的治水新思路,海淀的治水工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中心,以骨干河道治理为龙头,对全区流域、水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强化城

5、市水资源涵养地的保护,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五年来,全面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共 79 项,总投资 3.19 亿元,其中区财政扶持资金2.15 亿元。 1、河道治理、河水治污 治河先治污。五年来,海淀区加大治污力度,采用先进的治污工艺,实行点源与面源、集中与非集中式的综合治理方法 ,先后完成 8 项治污工程。 建设完成污水处理站 3 座,使上庄畜牧一队、上庄生活区、稻香湖培训中心等地畜牧污水和生活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减少了对南沙河等水体的直接污染。五年来共完3 成河道治理工程 32 项,治理总长度 29.83 公里。 改善和提高了海淀西北部地区和山前平原区的防洪安全和农田排涝能力,减轻了汛期洪水对河道

6、沿岸村庄和居民的威胁,大幅度改善了河道两岸的环境卫生状况和水环境状况。 五年来完成的治理工作 内 容 数 量 备 注 治污工程 8 项 南沙河污水治理、上庄生活区治污、稻香湖培训中心治污等 建设污 水处理站 3 座 杨庄污水处理站、上庄生活区污水处理站、稻香湖培训中心污水处理站 河道治理工程 32 项 四季青香山排水、南沙河、永丰友谊渠排水等。总长度 29.83 公里 修建桥、闸、跌水 63 座 上庄水库公路桥二期闸桥改造、北分厂跌水等 堤岸及河坡生态护砌 10.36 公里 南沙河九期工程等 埋设排水暗管、暗涵 2.2 公里 万泉河综合治理工程(污水截流部分) 2、生态治河,建设河湖湿地景观

7、按照“生态治河、人水相亲”的新理念,近年来,海淀区在河道治理、治污过程中将河道综合治理与水环境建设相结合,变工程 治河为生态治河,变砖邦石底为绿邦土底,建设宜宽则宽、宜弯则弯、人水和谐、生态多样的自然河道。恢复河床天然植被,恢复河湖湿地景观,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实现碧水田园式的生态水环境。 几年来,海淀区计划并实施了对昆玉河、长河、清河、小月河、转河、万泉河、北旱河、南旱河、南沙河、双紫支渠等主要河道、水系的截污、两岸整治 及绿化 工作,建成和正在建成以生态水景观为主的绿谷青清文化园、翠湖湿地生态园、临枫生态园等。 翠湖湿地生态园: 位于海淀区 上庄镇境内,属 温榆河上游 支流 ,是北京市重要的

8、水源地之一。 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区域环境比较脏乱。 建设翠湖湿地生态园是治理和保护相结合,合理开发沿河资源的一项可持续发展项目。 翠湖湿地生态园一期工程 于 2003 年 5 月至 9 月建设完成, 总投资 4000 多万元,主要通过开挖 200 米环湖生态渠,将上庄水库北侧的 1500 亩低凹地 经过生态修复还原而成 具有湿地特征的生态园。目前,湿地内共有湿地植物 140 余种、湿地动物 110余种。利用湿地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结构,建设和完善了荷花塘、芦苇荡、野生湿地植物展览区等九大功能区域。 整个园区因此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幅野生纯自然湿地景观的图画。 建成的翠湖湿 地生态园

9、不仅改变了小气候环境,成为候鸟过冬或中转南迁的首选4 之地,而且将治污和景观建设相结合,通过土地处理与植物处理对污水起到过滤、净化作用 。 这是北京市近郊第一 处 建成的湿地生态园。 目前,翠湖湿地生态园二期工程已经开工。预计建设规模将达到 4000 亩,投资约 1.8 亿。 3、严格管理水资源,科学利用水资源 2002 年海淀区成立了以区长周良洛挂帅,区计委、规划、财政、水利、环保等部门为主要成员的水资源委员会,负责全区水资源统一管理,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和北京市关于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条例;实 现科学用水、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由单纯农业灌溉节水向综合节水转变,向科技要水

10、,向体制要水,向观念要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 发展节水农业。 2000 年至今,全区基本完成农业结构调整节水配套工程 5.85 万亩,分别安装了固定喷灌、移动喷灌、低压管道灌溉、小管灌等田间节水设施。全面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百分之百实现管道输水,实现年节水 2100 万方。全区农业灌溉机井全部实现变传统的估计水量为水表计量。 二 创建节水型小区、单位。 创 建 2002-2003 年(个) 举 例 市级节水 型小区 4 柏儒苑小区、红联小区、进口社区、西小营村 市级节水型单位 5 教师进修学校、长峰酒店、上地大厦、如意千里餐厅 区级节水型小区 25 天秀花园、韦

11、伯豪小区、玲珑花园、梅园小区 区级节水型单位 7 中央党校、通达宾馆、空军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汽车液压件厂 三 推广节水技术,深度开发雨洪利用及中水回用。 加紧建设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设备和雨水收集设备,完善配套设施。 建成温泉镇杨庄污水处理站、上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和海泉水厂污水资源化工程, 建设完成了双紫小区、海淀公园、天秀花园以及区政府 办公楼等一批雨水资源化、中水回用工程。 山洪汇流区修建凤凰岭回灌工程、龙泉寺回灌工程、车耳营截流蓄水工程等数十处,每年可蓄水 45 万方,回灌地下水 16 万方,不仅有效地起到了拦洪蓄洪的作用,同时也涵养了水源,增加了水资源可利用量。 海淀通过对所辖范

12、围内的灌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企业用水、环境用水,以及节约用水、再生水利用等涉水事务统一调度,提高了用水效益。并采取全面征收水资源费、颁发取水许可证、颁发用水指标等措施,尽可能做到充分使用大气水、合理使用地表水、节约使用地下水,开发使用再生水,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的局 面。 5 (二)推进绿化建设,提升绿化水平,综合整治脏乱差环境 概述 在北京市各城、近郊区中,海淀区的园林绿化工作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建成区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各项指标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1999 年 -2003 年,建成区五年累计增加园林绿地面积 2362 公顷。 建成区绿化指标 1999 年

13、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五年发展情况 实有园林绿地(公顷) 5550.47 6071.52 6857.9 7049.22 7789.43 43.53% 其中:公共绿地 (公顷) 1819.57 1877.52 2001.67 2063.81 2194.89 23.43% 绿地率 % 45.04 45.19 48.02 49.36 49.46 11.50% 绿化覆盖面积(公顷) 5147.79 5689.5 6447.07 6630.74 7360.42 45.81% 绿化覆盖率 % 41.77 42.34 45.14 46.43 46.73 13.26% 人均

14、绿地面积( m2) 39.39 41.81 44.91 45.47 47.53 20.70%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 m2) 12.91 12.93 13.11 13.31 13.39 3.80% 道路绿化长度(公里) 452 523.05 578.88 610.55 624.5 40.97% 花园式单位(个) 314 339 369 392 436 52.98% 绿化隔离地区绿化指标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增长率 % 实有林地面积(公顷) 13344.1 13459.1 14401.1 16320.33 17522.07 18384

15、.86 37.78 其中: 防护林(公顷) 1746 1746 1746 1746 1746 1746 0 经济林(公顷) 1538.3 1543.3 1543.3 2090.3 2442.29 2741.57 78.22 6 特用林(公顷) 10059.8 10169.8 11111.8 12484.03 13333.78 13897.29 38.15 林木覆盖率 % 44.8 45.2 48.3 54.7 58.8 61.7 37.72 育苗面积(公顷) 216 243.9 772 818.15 1121.57 1674.81 675.38 义务植树(万株) 490 520.76 543.

16、84 575.64 603.41 645.51 31.74 绿色通道绿化长度(公里) 5.3 31.39 46.89 784.72 1、认真实施绿地系统规划,快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五年来,海淀区认真实施绿地系统规划, 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在进行城市综合开发、拆除违法建设、消灭都市村庄、治理环境脏乱点的同时,对多个原有旧小区的绿化进行改造,并积极 组织 实施大型 公园、绿地的 建设;结合水系治理及市政道路建设,全面开展 景观建设,恢复并利用水系建设滨水绿地生态体系,展现老北京的自然山水风光;逐步实现第一道、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的规划绿地;实施黄土不露天工程 400 万平方米,完成全区 1590

17、株 古树名木抽样检查,林木病虫害防治管理达到“四率”指标(成灾率 1 ,防治率 80%,监测覆盖率 90%,种苗产地检疫率 95%)。 大型公园、绿地 : 1、 元土城遗址公园 (面积 46.8 公顷 , 2003 年完成 ) 2、 海淀公园 (面积约 40 公顷, 2003 年完成) 3、 马甸公园 (面积 8.6 公顷, 2004 年完成) 4、 阳光星期八公园 (面积 5.6 公顷, 2003 年 完成) 5、 清河燕清体育文化公园 (面积 2.5 公顷, 2003 年完成) 6、 会城门公园 (面积 2.5 公顷, 2002 年改造完成) 7、 北大古镇绿地 (面积 2.3 公顷, 2

18、002 年完成拆违建绿) 8、 清华南门绿地 (面积 9945 平方米, 2002 年完成拆违建绿) 9、 五棵松奥运场馆外绿地 (面积 10 余公顷, 2001-2002 年完成拆迁绿化)等。 道路绿化 : 1、 学院路 (面积约 15 公顷, 2002 年建成为绿量充沛的林荫大道) 2、 北清路 (山后科技园区绿色景观大道,面积约 120 公顷, 2002 年完成绿化,2003 年、 2004 年进一步实施增绿 工程,提升绿化品位) 3、 西北四环路 (全线拆迁 49 万平方米, 2001 年完成百米绿化带及道路绿化共280 公顷) 4、 西长安街延长线 (绿化面积约 13 公顷, 200

19、1 年基本完成) 5、 京昌路 (全市“五河十路”建设项目之一, 2001 年完成绿化面积 19.5 公顷) 7 6、 中关村大街 (原名白颐路, 2000 年形成全市最长的“银杏一条街”及色彩鲜明的“花卉一条街”,并长期保持“花街”特色,整治后绿地面积 14.8 公顷) 7、 羊坊店路 (“京门第一路”, 8140 平方米, 1999 年完成) 8、 城铁(海淀段) (全长 15.5 公里,绿化面积 40.7 公顷, 2002 年完 成)等。 2、科学编制绿化规划草案,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为实现北京 2008 年绿色奥运的整体目标, 2002 年海淀区 组织 园林专家顾问组 对建成区主要城

20、市干道绿化、小西山风景区及 “一山两园”等地区进行现场调研考察。在依托北京市绿地系统框架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和分析 海淀特有的区域 历史 文化特色及 自然条件、 绿地系统现状,编制了建设秀美的山水园林海淀” 全面提升海淀区园林绿化水平规划草案,作为面向 2008年奥运会的绿色行动计划和分步实施计划。 规划指导思想 : 坚持“生态园林”,创建生态城市; 坚持“城市大园林”, 建设园林城市; 坚持“精致园林”,提高园林景点的建设与管理水平;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交流。 规划原则 : 园林规划一体化、 园林景观特色化、 园林绿地功能综合化、 植物配植生态化、规模化、 园

21、林服务人本化。 规划目标 : 到 2010 年,海淀全面形成山川秀美的西山风景区、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三山五园”及大学区、拥有山水城市风光的建成区和融汇科技产业、人与自然相结合的高科技园区。 3、全面保护整治遗址公园,圆明园山形水系得到恢复 位于海淀区境内的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 46 年( 1707 年) , 占地 352.13 公顷( 5200余亩)。 为拯救圆明园于废墟之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海淀区政府开始进行圆明园遗址 的保护、整治工作, 1984 年的福海整修一期工程拉开了建设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序幕。 至 2003 年底, 圆明园遗址内的住户和单位(除 101 中学)全部搬出。 为做好圆明

22、园遗址保护、整治和公园建设工作,先后实施了福海整修、西洋楼整修等工程 。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遗址公园初见规模。 内 容 数 量 实施清理、整治、保护、整修、复建工程 迁 移 园内住户 785 户 1、西洋楼遗址景区的清理保护工作( 1976-1990 年) 2、福海景区整修工程( 1984 年、 1997 年) 3、绮春园宫门区复建、改造及环境整治工程( 1986 年、1996-2000 年、 2004 年) 4、鉴碧亭复建工程( 1991 年) 驻园单位 14 个 拆 除 房屋 4575 间 建筑面积 70438 平方米 8 腾退占地 14 万余平方米 5、长春园山形水系整修工程( 1992

23、-1994 年) 6、 含经堂遗址发掘保护工程 ( 2001 年 -2003 年 ) 7、 正觉寺一期修缮工程 ( 2002 年 -2003 年 ) 拆迁总费用 近 4 亿元 圆明园管理处 成立后 , 一方面 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园内存活的古树名木 ;一方面加大遗址保护和风景区建设的力度,连年 植树 , 绿化荒山空场 ,绿化覆盖率由 1984 年的 56%增至 2004 年的 73%。 2000 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终于出台。 2003 年, 海淀区政府 下大决心全面落实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投资 5000 万元 ,继续 对圆明园 西部 180 万平方米 的 遗址区 进行大规模整治

24、。 计划工期为 2003 年 9 月至 2006 年 底。 此次整治工作 使圆明园遗址公园成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首都独具特色的遗址公园和中外文化 、学术交流的基地。 经过二十余年的保护 、 整治 和建设 ,圆明园遗址已由一座荒园变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环境优美的休闲赏憩场所 ,海淀区政府 在抢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依托的自然环境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4、大力拆除各类违法建设,综合治理城区脏乱环境 ( 1)、拆除违法建设、治理脏乱环境、消灭“都市村庄” 五年来,海淀区 在实施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 不断加大拆除违法建设和治理环境脏乱的工作力度,每年制定具体工作方

25、案,建立工作台帐。先后完成了 1、 三环路、阜成路、远大路等 35 条主要道路和大街的整治。 2、 开 展了京包铁路等“进京 第一印象工程”整治。 3、 完成了中华世纪坛、五棵松奥运场馆预留地、大运村、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周边等重点地区的整治。 4、 启动了颐和园、圆明园和香山地区“一山两园”皇家园林旅游区的整治和开发建设。 整治内容 数 量 主要道路和大街 35 条 拆除违法建设 660 多万平米 无违法建设小区 123 个 拆违还绿 212 万平米 撤除各类占路市场、摊点 1700 多个 重点整治环境脏乱点 300 余处 清洗粉饰建筑物 1900 余栋, 2800 万余平方米 ( 2)、开展重

26、点道路、重点地区综合整治,营造城市环境亮点 几年 来,在普遍开展拆违治脏的基础上,海淀区积极推进重点道路和重点地区的9 城市面貌提升性整治,形成多个区域性环境亮点。并充分利用这些亮点的辐射作用,带动其周边区域城市面貌的改善,从而提升海淀整体城市形象,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999 年至 2002 年,海淀区重点对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中关村大街、学院路及其延长线、知春路及其延长线、八达岭高速路、城市铁路、京九铁路进行了高水平的综合整治。 2003 年,海淀区启动了“一山两园”皇家园林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项 目 整治工程占地面积(公顷) 拆 迁 投 资(亿元) 备 注 居民(户) 单位(家)

27、总面积(公顷) 颐和园二龙闸地区 (2003 年 4 月启动 ) 10.9 674 11 5.9 2.08 恢复完成了 2.3万平方米的荷花池景区建设工程 及 3万平方米绿化停车场建设 西苑地区 ( 2003 年 5 月启动) 17.6 1647 15 10.8 4.75 已完成总拆迁任务的 99.4% 颐和园北宫门北侧地区 ( 2003 年 11 月启动) 15 928 10 6.8 3.6 已完成总拆迁任务的 62% ( 3)、持续开展校园和科研院所周边环境整治,营造 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教育资源发达、科研实力雄厚历来是海淀的区域特色之一,也是海淀的立区之本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

28、,区委、区政府将校园及科研院所周边环境整治列为全区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三年的努力,海淀区的校园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整治工作涉及大、中、小学校 191 所。 整治内容 数 量 拆除违法建设 45 万平米 完成绿化面积 79683 平米 植树 113349 株 铺装道路 41033 平米 清除垃圾 11408 吨 拆撤转停各类市场、摊点 2500 个 整顿交通拥堵和机动车乱停 乱放点 134 处 调整和增设交通信号灯 12 个 增设交通标志 65 面 10 整治治安乱点 248 个 (三)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为从源头上防治污

29、染,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海淀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进以研发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着力发展服务业,限制各类污染产业或项目进驻海淀,新建项目一律使用清洁能源,并积极 推广使用 中央 液态冷热源等新型环保技术。 同时紧紧围绕北京市政府实施的九个阶段控制大气污染的数十项措施,认真落实各阶段任务,加大燃煤锅炉改造力度,使空气质量得 到明显改善。 1、调整能源结构,加大煤烟型污染控制 1998 年底,全区共有燃煤锅炉 4075 台( 15535 蒸吨)。 1999 年至 2003 五年累计改造燃煤锅炉 2808 台( 9296 蒸吨), 年 度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30、 年 五年累计 改造燃煤锅炉数量(台) 922 575 503 406 402 2808 削减燃煤 142.88 万吨、二氧化硫 10381 吨、烟尘 6372 吨。 改造燃煤茶、浴炉 2153 台,燃煤大灶 8770 台。 目前为止, 全 区 清洁 燃料使用率达到了 72.6%, 建成区烟控区覆盖率实现 100%。 2、加大监测力度,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至 2003 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激增至 200 万辆,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危害。为此,海淀区采取向检测厂派驻监督员、对上路行驶机动车进行路检、路巡、夜查及入户监测等方式,对机动车尾气开展监测和监督管理工作。针对夜间外埠大型机动

31、车尾气超标排放严重问题,在进京主要路口增设了监测点,从源头上拒绝尾气超标车辆进京。五年来共监测各种机动车 11.5 万辆,发放黄、绿标 6.1 万多个,机动车路检合格率在 90%以上,有效控制了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 3、联合执法,控制扬尘污染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海淀区常年拥有在施的各类施工、拆迁工地 500 多家。加之北京地区雨少风多,气候干燥,又经常遭受沙尘暴袭击等因素,扬尘污染严重。为此,海淀成立了以环保局、市政委、房地局、建委和城管监察大队等单位为主要成员的扬尘控制办公室,联合执法。要求各类工地严格执行“四级以上大风天禁止进行土方施工”等规定,采取工地周边围挡、土方集中存放遮盖、运输渣土车辆密闭和进出场地清洗车轮泥土等措施;采用企业自律、行业监管、群众监督等多种手段,同时对施工工地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创建“绿色工地”活动。并建立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