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公信力探究.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8489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公信力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公信力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公信力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公信力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公信力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公信力探究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 1 -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1 前 言 . 2 一、政府公信力与政府信息公开关系分析 . 2 (一)政府公信力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内涵 . 2 (二)政府公信力与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之间的关系分析 . 4 二、信任危机 :以“胡斌案”为例 . 4 (一)胡斌案事件概述 . 5 (二)政府在胡斌案信息公开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 5 (三)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 三、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

2、6 (一)转变行政理念,加强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 . 7 (二)推行电子政务,打造透明政府 . 7 (三)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发布、考评、惩戒机制 . 7 (四)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 . 7 四、结束语 . 8 参考文献 . 8 1 摘 要 近些年来,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失当造成公众利益蒙受巨大损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给我国政府公信力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而政府信息公开是公众判断政府是否值得信任的一个基础性的条件。因此,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必须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是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关键因素的观点,从分析政府公信力与政府信息公开之间关系入手

3、,通过分析胡斌案信 息公开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转变政府执行理念 ,推行电子政务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发布、考评、惩戒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 等措施来 确保信息的及时、合理、合法、完整、准确的公开,从而提升政府公信力。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胡斌案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problems of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our citizens reduced to trust in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credibilit

4、y is the publics trust in governmen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 to public is basic requirement of trusting government. Therefore, our government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Based on the view of that Local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is

5、the key factor of our government credibility development, Analysi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credibility and Local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Analysi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Local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in Hu Bin case. Carry the measures of Transform the government exe

6、cutive concept, Promote e-government, set up a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shed, the examination, disciplinary mechanism and Establish the legal system of governmental information public ity, Ensure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imely, reasonable, lawful, complete and accurate open to public. Key word

7、s: The government credibility;Local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Hu Bin case 2 前 言 诚信政府是构建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而政府信息公开则是打造诚信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思想的转变,公民越来越希望自身的知情权得到保护和尊重,这就要求政府端正政府信息公开理念、拓宽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但由于我国政府受传统观念落后、制度体制还不完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影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不能完全与公民渴望了解的信息相适应,这就造成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降

8、低。特别是近些年来,华南虎事件,胡斌案等的发生,更是让公众对政府的信 任度降低。所以政府要想修复公信力,必须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一、政府公信力与政府信息公开关系分析 (一)政府公信力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内涵 1政府公信力概述 ( 1)政府公信力概念 政府公信力这一概念在理论界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总结目前众多学者的观点看,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从公众角度出发,将公众作为政府公信力这一概念的主体,认为政府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一种评价。政府公信力是指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行为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它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形象和产生的社会信誉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映 。 1另一类是将政府作为主体

9、,认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支持的一种能力。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 2 对于政府公信力这一概念,我认为上述两种类型的定义只是主体侧重的不同,并不矛盾。我认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效果的社会反馈,是政府责任行为的外射,指的是政府在进行一切政府行为时所产生的公众信任度。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取得公众信任的能力;二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主观认知。政府公信力实际 上是政府和公众互动的结果,在社会生活中,政府通过行使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和利益进行分配或者进行自我建设时群众对其行为的反应。政府与公

10、众实际上就是施信方与受信方的关系,作为受信方的政府运用其权力资源,包括意识形态的说服与教育,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公众中树立具体形象以及取得良好的政绩来赢得公众的信任,而作为施信方的公众,通过在与政府的接触中,形成对政府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是否信任政府。 3 ( 2)政府公信力特征 1)公共性。政府公信力与其他公信力最大的区别就是政府公信力是以公共权力作为基础的,因 此它具有公共性。这决定了政府公信力必须反映、维护和体现政府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导向性。如果代表统治阶级的政府能够代表公众利益合法、合理将的公共权力使用,那么公众必将承认政府的统治权力并对政府产生信任。如果政府丧失公众的信任感,就会造成

11、其合法性危机。因此公信力是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这种合法性就决定了政府公信力必须反映、维护和体现政府的政治归属性和意识导向性。 3 2)建立过程的非对称性。政府公信力是在长期实践中得以发展的一种的信任资源,他是一种“软实力”。 4政府公信力的建立和维持是长期的过程,也就 是说公众通过一系列的政府行为来形成对政府的认知,决定是否信任政府。而信用的破裂是相对短暂的,某个看似微小的负面事件会给政府公信力带来破坏性的影响,比如 2009 年发生在云南的“躲猫猫”事件。青年男子李乔明被在押人员暴打至死,看守所称是与其狱友玩“躲猫猫”致使头部受伤死亡。这种不尊重生命、不负责任的滑稽荒诞的解释对政府公信力具

12、有极大的破坏性。 3)影响的广泛性。政府公信力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个人的公信力,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它既是群众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和维护者,又是公 共意志的体现者和执行者,还是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政府活动面向社会所有组织和公众,因此,政府的行为易被各种组织和公众所关注,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具有更强大的广泛性。 2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 1)政府信息公开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规定: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政府保存的信息”。信息包括政务、市场、服务、决策等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具有信息资源的丰富

13、性、信息品质的优异性、信息采集的垄断性和信息传递的可控性等特点,由于政府 信息数量庞大,有着一般信息无可比拟的优势,是人们从事社会、经济等活动必不可少的国家资源。但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应该是一种行政行为,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其掌握和控制的反映政务活动特征和政务发展变化情况的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公布于众,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合理获取与传播信息的权利。 5还有学者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是一种法律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 息向社会公众或

14、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6本文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其内涵主要有: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是政府机关,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其他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本文所探讨的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主要指国家政府机关及其职能部门。 政府信息公开的客体即政府信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在其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而产生、收集、传播、使用、保存和负责处置的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将政府信息客观 、公正与及时充分地公开,才能激起广大民众的参政议政的热情,为建设法制政府和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添砖加瓦。 ( 2)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按照中

15、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可以总结为主动性公开与申请性公开两种方式。一是主动公开。政府机关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4 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向公众公开。二是申请公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共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三条规定 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包括数据电文形式 ),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二)政府公信力与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之间的关系分析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公信力建设

16、的关键因素。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建设政府公信力就是要构建诚信政府,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前提。政府只有将工作或者行为的信息公开,使政府的行政过程和行政结果直接接受公众的监督,才能有效的防止腐败,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打造 责任政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政府信息不公开,公民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就会使政府与公众之间难以建立起信任机制,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就会滋生,政府的公信力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可以说,政府信息公开是诚信政府的根本诉求,也是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关键因素。 7 1提高政府执政透明度,防止权力腐败 近年来,地方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被认为 “社会之癌”

17、。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权力的高度集中,缺乏监督机制;二是权力的行使缺少透明度,存在许多暗箱操作。而政府信息公开就是一剂强力的防腐剂,它使得地方政府权力的运行受到公众的监督 ,防止了权力的滥用和扩张,有利于政府行为的公正、廉洁、有效,从而提升政府公信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改变了政府权力运行的方式,使得政府信息透明化。公众在获得信息知情权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救济的权力,这使对政府的制衡机制更丰富,形成个人权力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司法权力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衡体系,有效降低腐败现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2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众与政府沟通的有效途径,也是政府机关内部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政府信息

18、公开无论是政府组织外部还是政府组织内部对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公众角 度出发,政府信息公开使得公民对政府信息能够了解,充分调动了社会的自主性和公民的参与意识。社会的自主和公民的参与降低了行政的成本,提高了行政的效率,同时能够使政府的决策更加民主化,提高行政能力。同时政府组织内部的资源共享,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保证政府行为的连续和统一,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增加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感从而提升政府公信力。 3打造责任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政府信息公开可以塑造负责任的政府形象,由此使政府赢得公众的信赖与配合,进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8一个政府如果对事 关公

19、共利益的事情隐瞒不报,就会使公众有理由认为政府是不负责的,从而失去对政府的信任感。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就会滋生,使政府公信力下降,这样恶性循环甚至会动摇政府执政的合法性。政府信息公开能够稳定人心,促进公民参与公共事务,保障民众获取政府信息,并监督地方政府管理工作,可以促进社会更加协调的发展,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信任危机:以“胡斌案”为例 5 (一)胡斌案事件概述 2009 年 5 月 7 日晚上,几个富家子弟在杭州城市道路上飙车,其中一辆红色赛车在斑马线上飞奔而过撞死了正在通过斑马线的浙江大学的高材毕 业生谭卓,肇事者就是胡斌。案发后,胡斌因涉嫌交通事故被杭州警方刑事拘留。随后杭州 交警

20、对车速的鉴定为 70码 。但是事故发生在杭州市区,现场目击者众多,目击者称谭卓被撞得 5 米高,网友和媒体都对警方的调查结果持怀疑态度。最出乎意料的是出席庭审的胡斌和之前看到的不一样,公众一度怀疑庭审时候的胡斌使用了替身,甚至有网友把替身者都人肉搜索出来了。后司法部门回应网友胡斌未使用替身。部分网友仍然表示不信任权力部门。 8 月湖北、浙江两省的公安机关宣布造谣者被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此案从案发到庭审一直备受公众关注,公众几乎 是从头到尾以一种怀疑的眼光审视权力部门的每一步作为。最后,胡斌被判为交通肇事罪,判决 3 年有期徒刑。 (二)政府在胡斌案信息公开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胡斌案备

21、受社会关注不得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胡斌的身份 富二代。从心理学上讲,富二代是不劳而获的典型代表,在中国贫富差距严重的社会背景之下,普通大众却为 了生存而饱受经济压力,在心理上确实是存在不平衡的。 9然而仇富心理是和仇腐心理紧密联系互相交叉的。在胡斌案件中,这种心理是一直贯穿始终的。腐败是公众对政府失去信任的重要原因。可以说,仇富、仇腐、政府公信力的缺乏三 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胡斌案中,公众的怀疑具体对象是交警部门和法院,既有政府部门,也有司法部门,在案件信息公开过程中主要质疑的有两点,胡斌肇事时的车速是否为 70 码以及胡斌是否用了替身。下面本文以这两个质疑点出发分析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表现。

22、 质疑点一:胡斌通过斑马线的车速为 70 码 案发后, 警方公布的初步调查情况称:根据当事人胡某及相关证人陈述,案发时肇事车辆速度为 70 公里 /小时左右,而肇事发生地路段 在杭州市区 限速 50 公里 /小时。 警方一公布车速 70 码就引起网民很大的质疑,车速判断的依据是肇事者本人与一起飙车的 两位同伙的供词,这种取证方式显然不能让公众信服。 众多现场目击者则称当时肇事车把人撞飞至 5 米多高 20 多米远,时速应该超过 100 公里。 众多友网友联合起来现场考察,做实验来反驳警方公布的 70 码。浙江卫视 播放了一段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接下来,更多的证据相继被发掘出来 , 并且根据现场

23、以及视频公众和媒体提出来的肇事者的车辆是否存在私自改装现象 , 交警的解释也是含糊其辞。案发一周后,杭州公安局顶不住舆论压力邀请专家重新鉴定车速,鉴定结果为胡斌开车通过斑马线的速度为 84.1 到 101.2 码,但是鉴定结果仍然难以使公众信服。因为本 身的“ 70 码”这种不负责任、不真实的信息公开已经让公众对政府失去了信任。 质疑点二:出庭受审的是真胡斌 庭审结束后,出庭受审的是否是真的胡斌也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因为出庭受审的胡斌和肇事现场拍到的胡斌差距实在太大了,公众 认为在庭审时的胡斌比案发前明显胖了很多,与之前媒体发布的在事故现场的胡斌判若两人。公众都怀疑胡斌使用了替身。但是警方和法院

24、对公众的怀疑并没有及时解释。众多网友纷纷呼吁法院或者公安 希望能拿出一些6 证据来,不要再让大家猜测 ,网友们希望 ,西湖区法院 能够 积极应对或者杭州市政府应该出来辟 谣 。在强烈要求后, 杭州当地法院相关工作人员才表示,替身一说纯属无稽之谈,毫无事实根据。法院工作人员表示,身体发胖可能是其在看守所中的生活比较有规律,且活动量比案发前减少所致。 (三)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的影响 由于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的“官本位”思维模式直接导致了权力部门不重视公众的集体意识导向,常常冷处理公众舆论。 10时至今日,一些官员的阶级思想还根深蒂固,认为自己当了官掌握了权力,把信息公

25、开与否当做自己拥有的权力,公开的程度,向谁公开也有自己来决定,漠视公众的知情权,服务意识淡薄。政府发 布信息的效率低下主动性也不强。在胡斌案中,公众怀疑 70 码的公正性,但是政府部门并没有及时出来解释,事情越演越烈在顶不住舆论压力的情况下,杭州公安在一周之后请专家鉴定车速。“官本位”思想是政府信息公开过程造成政府公信力缺失一大毒瘤。这种不及时不主动公开信息的态度不可避免造成政府公信力的流失。 2政府信息公开缺乏法律和相关制度保障 在胡斌案的信息公开过程中,对于“ 70 码”错误信息的公开,杭州公安却只字未提责任人的处罚。到底有没有处罚,具体受了怎样的处罚公众毫不知情。 政府恣意隐瞒、错误的处

26、理政府信息,主要原因是 由于没有完整的法律进行约束, 使政府信息公开随意性、任意性 。因此,完善的法律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措施。同时,各级政府内部问责制的缺位也是导致政府信息公开隐瞒,漏报,虚假、发布滞后的重要原因。因为信息发布人,即责任主体的不明确可能导致行政的不作为,政府人员的相互推卸责任。在人们怀疑真假胡斌的的事件中,法院并没有相关的责任人及时出面给予解释,公众得知情权没有得到应有保障,而公众在知情权得不到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必然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降低,对政府行政行为不理解、不配合。法律的完善和相关制度的建立使信息公开实行制度化、 法制化才能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才能保

27、障公民的知情权,才能提升政府公信力。 3道德意识薄弱 部分政府人员自身素质的缺失,道德意识的薄弱也是政府信息准确、及时、合理、合法地公开,公民知情权得到保障的阻力之一。道德意识薄弱的官员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没有意识到政府信息可能存在的对他人的重要性。也有部分官员收到利益的诱惑,作出违背道德的事,公布虚假信息或者隐瞒信息。在胡斌案中,公布“ 70 码”的交警显然缺少必要的道德素质。先且不论胡斌车速 70 码的公正性,但是杭州交警公布 70 码的依据是 肇事者本人以及同伙的口供,这种取证方式显然是不规范的,不负责的。胡斌的飙车丧失了一条人命,警方不负责任的态度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地方政

28、府人员的所做所为代表了地方政府的形象,道德意识薄弱的官员必定降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三、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7 (一)转变行政理念,加强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 由于教育的普及,公众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以及在网络社会中,西方的民主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民众对知情权的需求在加深。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官本位”文化,官员就先天缺少自己的权利其实是来源于人 民的认识。因此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转变观念是根本。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重视民众的集体意识,尊重和保护公民的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作为义务主体应当履行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行政人员树立服务的执政理念,勇于并且主动将政府信息及

29、时、有效、准备、合理、合法的公开,打造透明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推行电子政务,打造透明政府 电子政务对政府信息公开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公众通过电子政府了解政府,认识政府,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防止政府权力的扩张与滥用,有利于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 11电子政务信息公 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组织内部的公开,对政府自身来说,不同层级、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避免了行政行为的重复,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公信力;而是政府向公众公开信息,便捷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民众了解政府,认识政府,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通过电子政务可以积极调动公众的自主参与,实现民主,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

30、三)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发布、考评、惩戒机制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 5W 模式”。“ 5W 模式”是由哈罗德 D拉斯韦尔于 1948 年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的。“ 5W 模式”即 who(谁 )says what(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 (向谁说) 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 我认为“ 5W 模式”同样适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 5W 模式”可以从源头确定发布责任、明确公开内容、确定畅通渠道、规范信息公开的相对人,并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进行分析考评,明确奖惩。第一要素 who, who 指谁,即信息

31、公开人。明确了信息公开人即明确了责任人,公众可以对其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第二要素 Says what ,即说了什么,指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政府公开 的信息是否完全、完整。第三要素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载体,对政府信息公开载体、方式的分析,能够了解政府信息通过何种方式、何种形式向公众进行公开,能够反映出政府信息公开的媒介、载体、方式是否具有权威性、合法性、是否符合时限性。第四要素 to whom(给谁 ),即政府信息公开对象。政府信息公开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信息必须体现大众化。此项要素检测政府信息公开是否大部分人保密,向少数人的狭隘公开。第五

32、要素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充分分析政府信 息公开的监督与保障部分的内容,是对前四个要素的总结,便于检测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有利于政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 (四)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 2008 年 5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目8 前地方各级政府推行的信息公开在具体的执行机构以及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惩戒的措施上缺乏统一的规范。因此,建立符合国情的政府信息公开法非常必要。同时建立健全与政府信息公开法相配套的完整的政府信 息公开法律体系。

33、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正规化、法制化、权威化的水平,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正规化、高效化建设的保障条件,是建设诚信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12 四、结束语 政府公信力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较高的信任程度有助于政府与公众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机制,从而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率,有助于政府注重自我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水平;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信任环境,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但是近些年来,华南虎事件,胡斌案,河南杞 县 “核泄漏“事件等造成了公信力的流失,政府对这些事件的信息没有及时,合理,完整的公布,使公众对政府的信

34、任度逐渐降低。政府想要提高公信力务必要转变行政理念,通过推行电子政务,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发布、考评、惩戒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来确保政府信息及时、合理、完整、合法、准确地公布信息。 参考文献 1卢汉桥 ,刘超等 .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设公信政府 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4):7-8. 2唐铁汉 ,李军鹏 .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N.光明日报 ,2005(2.1). 3杨春宇 .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公信力研究 D.吉林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2009:15-18. 4赵爱玲 .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 M.山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63-64. 5应松年 ,陈天本 .政府

35、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 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4):59-64. 6刘恒等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J.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4(2):2-3. 7叶育登 .信息的透明度政府的公信力 社会的凝聚力 J.中国行政管理 ,2004(4). 8郑也夫 .信任 :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 M.北京 :中国城市出 版社 ,2003:23-25. 9金千人 .以“胡斌案”为视角浅谈政府公信力和信息公开 J.金卡工程 经济与法 , 2009(10):2-3. 10卓翔 ,杨兴惠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J.福建法学 ,2002(4). 11Luke Keele.Social Capital and the Dynamics of Trust in Govern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7(2):5-9. 12Marets.The channel of Public Papers: Contro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an Informed CitizenryJ,New York:Prod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2002:18-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