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98498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 2 -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1 前 言 . 2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3 (一)农民增收缓慢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 3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3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尽人意 . 4 二、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 . 5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 5 (二)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 6 (三)农民自身素质问题的制约 . 7 三、现阶段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 8 (一

2、)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 8 ( 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 8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9 四、结束语 . 10 参考文献 . 10 1 摘 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本文通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须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主要问题的分析,从加强农民培训,加大政府投入,城镇化建设等方面 , 提出了解决这些主要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城乡差距;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 Ab

3、stract: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a realization of a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s to buil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urgent need to address the slow income

4、 growth of farmers, growing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oor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rural social undertakings lags behind other major problem analysis, from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farmers, increasing government spending , urbanization, etc., proposed to solve these maj

5、or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urban-rural gap; infrastructure; urbanization 2 前 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是指在 社会主义制度 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 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 , 我国就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但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较低 , 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 , 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

6、吃饭问题。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 , 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 , 农村各项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初 , 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 , 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 , 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符合 2020 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提出了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 20 字方针。这既是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这 20 字目标充分表明要建设的新农村,是

7、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具体来说,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 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

8、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的愿望。新世纪以来,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社会内容。其中 “三农问题 ”反复被党中央列为工作重点。 2007 年之后又先后出现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全面免除农业税 ”等社会热点话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寻求新的问题切入点、新的解决方案是党给我们交出的新的答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主要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做好法律宣传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

9、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觉悟和能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 体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法进行,把保障农民利益的相关制度用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尽管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作了许多规定,但是在具体的法律制度方面,尤其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法律制度方面还需大力加强,所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法制教育与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 生了巨大变化

10、,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3 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 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

11、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增收缓慢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1978 年 ,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 纯收入为 133.6 元 ,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 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绝对数为 209.8 元 ,两者之比为 1:2.57;随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12、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的推进 ,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农民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到 1984 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为 1.8:1。但是 ,自 1985 年开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 ,城市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重新呈现扩大的趋势。 2据农业部 (2010 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的统计 ,1998年 -2010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 4261.3元 ,平均每年增长 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 846.1 元 ,平均每年增长 4.3%,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只及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半 ,在这

13、种情况下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由 1998 年的 2.51:1 扩大到 2010年的 3.21:1。尽管 201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是 8 年来最好的 ,但其增加额仅为 314.2元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增加了 949.4 元 ,其增加额差距为 635.2 元。 2010 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 5919 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为 19109 元 ,城乡居 民人均收入差距的绝对数为 13190 元。这种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的矛盾 ,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势必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 3因此 ,缩小城乡居

14、民收入差距,成为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社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农村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农村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饮水设施、电力 设施、通讯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农村文化设施等。 4当前,农村基地设施薄弱的现状,总体表现为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 从我国现有基础设施存量来看,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由于投入不足,普遍存在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并且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功能普遍薄弱,导

15、致基础设施的损坏严重。 5另外,由于农村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低,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生产资料利用效率不高,农业4 生产效益低下,为了增加收入,农民不得不长期过度开发利用农用土地,使得土地的承载力逐年下降 。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生活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足,尤其是与农民自身发展紧密相关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极度缺乏。中小学基础设施缺乏,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水平低。大部分农村缺乏农民培训机构,平均每县有一所依靠职业中学的农民工培训学校。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自来水、电网基础设施更为缺乏,且己通自来水的自然村,由于水源不足、管理不善,供水得不到保障;仍有没有通电的自

16、然村,且农村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价高昂。交通方面,农村仍然有自然村没有通公路,且己有的乡村交通设施落后,公路路面坎坷,使农业机械作用 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对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与农产品的出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乡村道路缺乏排水设施,到了雨雪季节,车辆行人根本无法行走,严重地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通讯方面,农村通电话率低,仍有自然村未通电话,且由于受地理环境以及通讯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农村电话信号差,且农用电话收费较高。农村邮政方面,由于乡镇邮局基础设施条件差、服务水平低,使得大部分自然村很难获得邮政服务。农村农产品交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与农产品的出售依靠乡镇集市,对

17、农民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农村社会事业 发展不尽人意 农村社会事业主要包括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和领域。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如何,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发展需要密切相关。 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仍有很有问题。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获得了很大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说我国农村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农村教育存在

18、的问题。 6长期以来,农村教育 “ 克隆 ” 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 学生的 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中国有 800 万乡村教师,承担着 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可是农村教师数量正在减少。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问题是关键,也是难点。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存在着区域数量短缺、学科结构失衡、年龄分布不均、学历层次偏低和职称比例失当等诸多 结构性问 题。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群众健康,稳定社会和国民收入再分

19、配的作用,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 农村原有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 。 1976 年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基层合作医疗制度逐渐流于形式或自行解体。首先,资金来源有限,但支出具有明显的失控现象。其次,干部和村民享受医疗保健服务不平等,是合作医疗难以恢复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收入机制的转变,彻底打击了合作医疗赖以存在的基金筹资基础。城乡之间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均,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 医术较 高的医务人员多聚集在大医院,农村大多数人经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或个体乡村医生,然而村里的卫生人员多半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培训,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

20、,导致不少家庭因病陷入贫困。 7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不稳定 。5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家对合作医疗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合作医疗从国家政策变成了地方政策,这就使得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国家政策的 “ 强制性 ” 威力,主动性大大下降,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再者,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强制性 “ 合作医疗 ” 项目,这一政策 与国家扶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相冲突,因而加大了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难度。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 ,许多地区没有建立,已建立的地区也存在很多缺陷,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我国老龄化加快,老年人口的比重占农村人口比重不断加大。农村

21、养老保险覆盖的范围太小了,覆盖有缺陷。贫富差距逐年拉大,增加了实施农村养老保险的难度,资金筹措与养老基金管理难度较大。可以说农村养老保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城乡二元结 构 是我国在社会结构上实行城市乡村二元分割的概括表达。又可称为 城乡差别 /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结构包括户籍、住宅、粮食供给、副食品供应、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劳动保障、婚姻、征兵等 10 余种制度,成为判断农民与市民阶层的依据。 由于我国国情特殊,我们采用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用行政的手段将城乡分开,在城乡实行不同的户

22、籍制度,就业制度,保障制度,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结果大大削弱了农业资本积累、技术革新的实力,窒息了农业的发展后劲。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 。 1951 年,公安部公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新中 国第一部有关户籍管理的法律法规。 1957 年政府实行了控制户口迁移的政策。 1958 年 1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91 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第 10 条第2 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了带约束性的规定: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

23、这一规定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该条例使用了 “公民 ”的概念,但公民的最基本的流动和迁徙自由却在 这个使用 “公民 ”概念的条例中被剥夺了。在改革以后,开始允许农民进入城市经商或打工,但农村居民仍然没有在城市定居的权利,而是实行暂住证制度。暂住证制度既可以看作是这种城乡壁垒存在的标志,也可以看作是弱化这种壁垒的一种措施。 但是户籍壁垒的影响没有消除,它 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其次是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中国大量的农村

24、人口需要转移,但事实上进城限制却没有从根本上放松。 再者是遏制了消费市场 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城市务工农民,连基本的生存条件及安全感都没有,身份不明工作不稳,城市需求及消费畸形发展。 此外,现行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与住房、消费(如购车)、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 公共服务的二元供给。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 ,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首先体现在公共服务的6 二元供给方面。由于农村居民生活的分散性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 许多公共物品的提供很难产生城市公共物品的规模效益 , 加上建国初 期

25、 , 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所确立的城市主导模式 , 使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与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呈现出强烈的二元性。城市居民享有住房供给、社会保障、教育等一系列特权性的公共服务。改革开放后 , 这一利益割据并未发生基本的改变 , 加上“棘轮效应”的影响 , 这一问题变的愈发严重。事实上 , 在旧有的人民公社体制下 , 经济体制为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 , 农业和农村的经济活动是根据自上而下的经济发展计划进行安排的 , 在当时 , 农村的许多公共物品基本是由政府来提供的 , 农民并不是直接的公共物品需求者。“不难看出 , 人民公社建立的公 共物品供给部门在组织上是基本健全的 , 功能上是基本完善的 ,

26、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 满足农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 稳定农村的社会福利事业 ,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农村的公共服务虽然落后于城市的社会服务 ,但是 , 仍然具有基本社会的功能。改革开放后 ,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 极大地释放了潜在的经济活力 , 然而所谓的“双重经营”实质是农民的“独自经营” , 由于改革政策设计的局限性 , 农村的公共服务演变为农民的自主提供 , 在人民公社体制下许多由基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日渐退化 , 农民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各项公共服 务由农民来负担 , 这就强化了公共服务的城乡二元供给体制。公共服务的城乡二元供给体制 , 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 而且

27、, 由于由农民自身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较为低劣 , 制约了农村社会再生产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新农村建设。 (二)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财政对农业投入资金不足。 2008 年预计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 5955.5 亿元,在此基础上, 2009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 业补贴。虽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一路走高,但是财政支农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 重却相对下降,并且主要是增发国债用于大江大河堤坝维护、大型 水利工程建设,直接投入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仍然很少。而且,财政支农投入政策在一些地方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

28、。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农业投入不足仍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支出农业投入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财政支农方式不合理,农民直接受益小。财政支农突出表现为农业补贴不合理,在政府农业投入中,农业补贴过多地用于流通环节,补在了价格上,补在了农资生产部门、运输部门和农产品销售部门,用于农业研究、技术推广及产前、产后服务环 节的少,农民直接受益小。 1998 年以来,每年用于粮、棉、油、糖流通的补贴在 500 亿 700 亿元之间,占农业支持总量的 30 50左右,占国家政策性补贴支出的 70左右。财政部农业司有关专家估算:国家通过对粮食流通企业的补贴方式来间接补贴农民,国家需要耗费 7 元钱才使农民

29、得到 1 元钱,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太小。 对农村教育、公共卫生事业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政府的教育投入都是以城市为重点的。中央和省级的教育基金主要用于高等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政府承担,而这最终都转嫁给了农民。这一方面增加了农民负 担,另一方面有削弱了农民的发展能力。 2004年全年社会教育投资共有 5800 多亿元,而总人口占 60%的农村只获得 23%。虽然从 2007年春季开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免除,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书本费、7 生活费依然是比较重的负担。据中央党校课题组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有的地方农村

30、辍学率高达 10%以上。应该说在不平等经济中,人力资本投资越低,经济增长率就越低,城乡发展差距随之拉大。 (三)农民自身素质问题的制约 农民 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且城乡 地区差异较大。当前 ,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有关调查显示 ,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7. 8 年 ,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11. 0 年 ;我国 35 岁以下的青年农民有两亿多人 ,但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 7. 5 年 ,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 5. 0 %。 2006 年末 ,我国

31、农村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力占 80 %以上 ,高中文化程度劳动力占 9. 8 %,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村劳动力仅 1. 2 %;我国不同区域农民受教育程度呈现出不平衡性 ,西部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明显低于东、中部及东北地区。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城镇 ,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 ,直接影响了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民科学素养差,还不能 还不能掌握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目前,我国农民生产技能正在由掌握传统生产技能向掌握现代生产技能转变,但与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还不适应,这种现状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32、农民也认识到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但农民科技 素质仍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中国科协公布的 2003 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农村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者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但城市公众科学素养水平达到 4%左右,而农村居民科学素养水平仅达到 0.7%,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很大,农民科学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经营管理素质现状。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是指其经营和管理农业及农产品营销的能力和水平。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农民应当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及接受与反馈信息的能力 ,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 ,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竞争。目前 ,我国的农业发展不但受资源约束 ,而且受市 场制约 ,这与我国农民经

33、营管理素质较差、市场意识淡薄、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不高密切相关。目前 ,我国农村仍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为主要方式 ,尽管这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 ,但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与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的目标相距甚远。另外 ,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市场知识的系统教育与培训 ,受传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 ,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和进入市场寻求发展的内在冲动 ,对市场规则较为陌生 ,对信息的接收和反馈能力不高 ,从而导致生产存在盲目性 ,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 于被动的局面。 8 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是( 1)封建的小农意识。受数

34、千年来中国农民传统习惯的影响,部分农民思想禁锢、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不愿离开土地从事其他行业。( 2)愚昧的封建陋习。有些地方逢年过节就烧香求神,修坟建庙,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聚众赌博现象屡见不鲜。( 3)不安的仇富心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少数农民顺应市场潮流,抓住机遇,成为农村的 “先富 ”群体,一些不善于研究市场、致富无方的农民,由于受计划经济 “均富 ”观念影响,对先富起来的农民抱有仇视 和敌对的心态。 8 三、现阶段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随着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和职业准入法规的逐步推进,各用工

35、单位对务工人员文化、思想、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外出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低、专业技能差,已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增加的突出问题。尤其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新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带来农民工大量返乡的情况,我们应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加强农民和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强化农民培训的针对性,保证质量,提高实效性,把农村的人力资源转 化为人力资本,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统一领导,明确部门职责。要把农民培训工作摆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各级 “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牵头、校(学校)基(培训基地)落实 ”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

36、责,确定专职领导和人员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特别要加强农 业部门 在制定农民培训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考核及日常管理协调等方面的职能,做到组织有机构,落实有人手。 创建新农民培训学校 。 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目标,结合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农民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 。 在每 个乡镇建立一所乡级农民培训学校,有条件的农村建立村级农民培训学校并逐步普及 。 加强对农民科技、文化、法律、礼仪、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要因乡(村)制宜,使 “升级 ”后的农民更好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科技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政府定期举办农民受欢迎的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组建农

37、民教育报告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对口帮扶活动等 。 让科技知识,先进的农技知识进村入户,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技能,拓宽致富门路,同时对农民企业家,种植家、致富能手,大力开展法律政策,经营管理等培训 ,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抓好农民外出就业的技能培训工作,在农村每年都有大量的初中毕业生外出务工,由于他们缺乏劳动技能难以在城市实现就业,加强对他们以劳动技能为重点的素质培训,实现培训、输出、就业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实现农民就业由 “体力型 ”向 “技能 ”型转移。 (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实行农村支援城市,农业支援工业,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的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城市工业积累了大量资金,可以说,农村为支持国家的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但是一直以来农村经济却相对落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体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已刻不容缓,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 第一,完善国家农业投入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财政支农投入保障机制。我国的农村经济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农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远远少于城镇居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还要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