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pt

上传人:荣福 文档编号:298665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主义者:,无产阶级,器物,制度,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近现代的先进思想,(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条件:,(1)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2)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正统地位,(3)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和道路;,(4

2、)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2、开始传入:,3、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1918 李大钊 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1)撰写文章 1919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2)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社团,(4)创办刊物,(3)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5、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4、结果:,(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

3、互促进,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共成立,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1921年1927年)萌芽阶段,代表作,内容,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对象的问题,意义,(2)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初步形成阶段,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意义,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这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代表作,内容,(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成熟阶段,意义,代表作,主要内容,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成熟体系,中共七大正式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成熟的标志,解放战争时期,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4)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丰富发展阶段,(1)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2)工作中心: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3)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

5、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4)规定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提供了指导,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意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理论,意义,2、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1)理论方面,(2)实践方面,3、毛泽东思想的特点,(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

6、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二、邓小平理论,(1)萌芽时期,中央工作会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奠定了十一届三中会的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重心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一些困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逐步推进,国内,国际,(3)成熟:,南方讲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根本问题,标志着理论体系的成熟,十四大以邓小

7、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将其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初步形成:,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并第一次对“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做出系统的阐述。,3、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5)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8)祖国和平统一:“一

8、国两制”,(6)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7)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三步走”步骤,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是开创和引导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旗帜,5、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2、内容,四、“三个代表”思想,国际,国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激烈,1、形成的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3、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下,一大批年轻

9、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建设带来活力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评价),(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成为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南,(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延伸,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10、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时间:,年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2007,十七,总结一,对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的过程,可用一、二、三概括,一个真理,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次伟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

11、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总结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共同特征,1、先进性与时代性,2、爱国性与进步性,3、实践性与独创性,4、继承性与发展性,都是由中国近现代先进阶级的杰出代表,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创立的,都是当时历史发展的结果,符合所处时代发展的需要,都渗透着强烈的富国强民的理想与追求,具有浓厚的爱国性,都是进步的,都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指导思想,并在其中不断发展完善;孙中山等都对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贡献,这些理论成果在形成过程中,都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近现代历史上的几次重

12、要的思想论战,第一次 洋务派与顽固派,第二次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第三次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第四次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与封建守旧势力,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关于自救方式的争论,总结三,维新与守旧的争论,资产阶级共和与立宪之争,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两种不同发展范式之间的正面交锋,第五次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最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我国现代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拉开序幕,总结四,1992 邓小平“南方谈话”触动姓“社”姓“资”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深入人心,1

13、997 江泽民为“公”、“私”定论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悄然进行,1、内容:,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从哲学理念上突破,它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打破个人崇拜,属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新。,第三次思想大解放也在经济领域,但重点在体制创新,它冲破的是姓“公”姓“私”的束缚,打破了所有制问题上的公有制崇拜,是第二次解放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改革。,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在经济领域突破,它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打破的是计划经济崇拜,以生产发展为中心。,2、三次思想大解放的侧重点:,都在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都使干部群众打破了精神枷锁,带来思想的跃进;都主要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进行,都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3、三次思想大解放的相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高考历史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