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慢性病防治策略及其进展李立明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摘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慢性疾病日益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2005 年全球全死因死亡人数为 5800 万,其中死于慢性病的约为 3500 万(61%) ,这几乎是死于传染性疾病(包括 HIV/AIDS、TB 及疟疾) 、母亲及围产期疾病、营养不良人数总和的两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死因构成第一位都是慢性病。20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高收入国家,而其余 80都发生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所在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008 年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城市前四位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农村前四位分
2、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慢性病威胁着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健康,慢病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45%的慢性病患者死于 70 岁以前(过早死亡) 。慢性病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负担。2005-2015 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因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导致预期经济损失将高达 5580 亿美元。众所周知,当前的疾病负担反映了过去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而未来的疾病负担则取决于当前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如果不加干预,慢性病死亡将维持上升趋势。总之,慢性病是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有近
3、端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或者超重等;可改变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合理膳食和缺少体力活动;也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遗传、性别和年龄等;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远端危险因素,如社会经济地位、生存环境、受教育水平和生态、文化环境等。针对这样完整的病因链,我们除了坚持传统的高危人群策略和全人群策略外,还要注意坚持综合和整合的策略:综合策略就是将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有机结合起来,把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结合起来,提高慢病干预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整合策略就是针对多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合理膳食和少体力活动)或者是一种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如降压、减肥和控制血脂预防冠心病)而采取措施,提高慢
4、性病干预的效率。倡导策略也是近年来慢性病防治的又一重要环节。但是要注意的是倡导的信息一定是科学可靠的,并要保证做到异口同声,才能发挥起倡导的作用。循证卫生决策也是慢性病防治决策的关键。就是要用现有最好的科学证据,帮助政府选择最合适的人群干预措施,而并不是所有干预措施都是可以直接应用到人群中的。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自己的科学证据明显不足,因此要加强我国的慢性病人群队列研究,以提供更多的慢性病人群防治的科学证据。政府主导、部门合作、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全民参与、人人行动是慢性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健康政策的制定、健康城市的建设、健康环境的形成和健康素养的提高是我国防治慢性病的根本保证。本文将从国内外慢性病流行状况,病因链研究的新认识,慢性病防治策略新进展,慢性病防治的展望和我国慢性病防治面临的问题若干方面逐一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