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 理 教 案课题名称 4-2 熔化和凝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课时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的是熔化、凝固的含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以及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不利影响和利用。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物态变化较为陌生,但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现象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多讨论、多 联系实际。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
2、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重点难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策略方法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方法及透镜式教学方式课前预习预习本课。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投影设备。课后记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冬天早晨会发现窗户上有一层水雾,这些水雾是从哪里来的呢?过一段时间水雾会消失,这又是为什么呢?操场上的水会结冰,随后又会化掉,最后又会消失,这又是为什么呢?4-2 熔化和凝固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例如:冰化成水
3、,固态的铝、 铜、铁变成液态。二、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例如:水结冰。练习 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可能是不断上升的。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研究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 40 摄氏度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 1min 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 4-5 次。引入课题展示课题引导纠正提问辅导回答讨论举例练习猜想实验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三、熔点和凝固点有些固体在融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
4、,温度却保持不变,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这类固体有确定的融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有些固体在融化过程中,只要不断的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着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晶体融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 ).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和非晶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分别如图 4.2-4 甲和图 4.2-4乙所示。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图4.2-5 甲),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他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图 4.2-5 乙)。想想议议:1、 在图 4。2-5 甲中,EF、FG、GH各段
5、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物质处于什么状态?2、 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摄氏度,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练习 2:讲解引导引导纠正思考思考查阅思考练习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反过来,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要放热,但是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要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在变化。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练习三:学生总结本节课在知识上的收获。学生完成目标检测。课后练习 1、2、3解释理由纠错引导布置作业练习总结板书设计4-2 熔化和凝固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二、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三、熔点和凝固点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