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第 0 页 / 共 2 页教师姓名 学科 化学 学生姓名 年级阶段 观察期:第( )周 维护期 课时统计 第( 4 )课时共( )课时课题名称 物质的分类、胶体 上课时间同步教学知识内容教学目标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化学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Na2CO3 钠盐Na2SO4 钾盐K2SO4 硫酸盐K2CO3 碳酸盐总结:1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3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2)树状
2、分类法提示:氧化物、酸、碱、盐等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一步进行分类,化合物也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思考与交流1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将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归纳与整理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第 1 页 / 共 2 页2化学反应的分类: 还 原 反 应氧 化 反 应失 氧根 据 反 应 中 物 质 得 氧 或 分 解 反 应化 合 反 应的 多 少根 据 反 应 前 后 物 质 种 类 复 分 解 反 应置 换 反 应类 别根 据 反 应 物 和 生 成 物 的化 学 反 应总结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3、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化学分类中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2化学反应的分类四大基本反应放热、吸热反应例题:1、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化学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Na2CO3 钠盐Na2SO4 钾盐K2SO4 硫酸盐K2CO3 碳酸盐归纳与整理1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3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
4、进行再分类。思考与交流1对于化学物质,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怎样分类?2对于化合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产生哪些分类结果?归纳与整理(2)树状分类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第 2 页 / 共 2 页2化学反应的分类: 还 原 反 应氧 化 反 应失 氧根 据 反 应 中 物 质 得 氧 或 分 解 反 应化 合 反 应的 多 少根 据 反 应 前 后 物 质 种 类 复 分 解 反 应置 换 反 应类 别根 据 反 应 物 和 生 成 物 的化 学 反 应例题:1、下列物质:H 2O NaCl H 2SO4 Ca(OH) 2 Fe 2O3 FeSO 47H2O
5、HNO 3 AgNO 3 NaHCO 3中,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盐的是 。 (填写各物质的序号)2、组成中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现阶段认为正确) 。下列盐中,既不是碱式盐,又不是酸式盐的是 ( )AKHSO 4 BCu 2(OH)2CO3 CCa(H 2PO4)2 DNH 4NO3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提问: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
6、?并举例。归纳与整理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 9种类型。对比如下:分 散 质 分 散 剂 实 例气 气 空气液 气 云、雾固 气 烟灰尘气 液 泡沫液 液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固 液 糖水、油漆气 固 泡沫塑料液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固 固 有色玻璃、合金提问: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2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区别?观看实验:1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 25 mL 蒸馏水、25 mL CuSO4溶液和 25 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 Fe(0H)3
7、胶体,并与 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2将盛有 CuSO4溶液和 Fe(0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第 3 页 / 共 2 页中的液体,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将 Fe(0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归纳与整理1当光束通过 Fe(0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而光束通过 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2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
8、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比较大。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外观 均一、透明、稳定 多数均一、透明、介稳性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直径 1nm 1nm100nm 100nm组成 单个分子或离子 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分散质粒子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典型实例 食盐水、碘酒 食盐酒精溶液、淀粉溶液 泥水归纳与整理胶体:分散质粒子在 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在 1nm100nm之间(在超显微镜下可见) 。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例题:1.将某溶液逐滴加入到 Fe(OH)3胶体内,开始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时沉
9、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A. 2mol/LH2SO4溶液 B. 2mol/LNaOH 溶液 C. 2mol/LMgSO4溶液 D. 硅酸溶胶(胶体粒子带负电荷)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课后作业:基础训练1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差异在于( )A是否稳定 B是否有颜色C是否透明 D粒子直径大小2纳米材料是指把固体物质加工成直径在 1 nm100 nm 之间的一类材料。若把这些纳米粒子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 )A溶液 B胶体 C
10、悬浊液 D乳浊液3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最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 1 nm B胶粒作布朗运动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 1 nm10 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Fe(OH) 3难溶于水,因此不可能均匀分散在水里形成稳定的红褐色的液体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第 4 页 / 共 2 页C根据丁达尔效应,利用一束强光可以区别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D胶体粒子是很多分子的集合体,因此不能透过滤纸5如果大气中没有许多的悬浮物形成的气溶胶,那么即使白天天空也不会是光亮的,我们只能像黑夜一样看见诸多星星和一个大的星星太阳。是大气中的气溶胶使我们能够在白天感觉到一片光明
11、。气溶胶显示的这种性质叫做( )A光的反射 B布朗运动 C电泳 D丁达尔效应6珍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和水,其中所含的水是以极其细小粒子的形式(粒子直径大都在107 m10 9 m 之间)分散在固体碳酸钙中的。则从分散系的角度珍珠可看做 ( )A溶液 B固溶胶 C液溶胶 D浊液7土壤也是一种胶体,研究发现,土壤胶体粒子主要是带负电荷的。化肥施入土壤后,往往是先被土壤胶体吸附固定下来再被作物吸收的。在水田里施用下列氮肥时,哪一种容易造成肥效的流失( )ANH 4HCO3 BNH 4Cl C(NH 4)2SO4 DNH 4NO38大多数无机物形成的胶体都属于粒子胶体,其胶体粒子大都是由难溶性物质
12、的若干小分子集合在一起形成的聚合体,只是由于颗粒度小,才没有沉降,而是形成了一种暂时稳定的胶体状态。而一些有机大分子,如鸡蛋白、可溶性淀粉等本身是可以溶于水的,它们的单个分子就达到了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故它们的水溶液又叫分子胶体。如图所示:把一个鸡蛋壳底部的外皮用盐酸溶解掉,只留下内膜,这层内膜是一种半透膜。把淀粉溶液和食盐水的混合物放入上述鸡蛋壳内,并把鸡蛋壳置于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分别取烧杯中(蛋壳外)的液体各 2 mL,做下列实验。(1)第一份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第二份中滴加碘水(I 2),现象是 _,这一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已知 I2分子
13、遇淀粉会变蓝色)。(3)上述用盐酸溶解鸡蛋外壳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能力提升1硫酸镁(化学式为 MgSO4)是一种盐。下列途径,难以得到硫酸镁的是( )A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应B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D酸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2下边是一个交叉分类图,左侧为物质,右侧为分类标准,线已连接好。请根据分类情况,写出右侧栏中的分类标准。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第 5 页 / 共 2 页3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某些物质划入不同的类别。如 HCl 在不同的场合分别可以划入“无氧酸” 、 “气体” 、 “易溶物质” 、 “氯化物” 、 “氢化物”等若干类物质
14、中。下边有四种物质,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都可以把它们分为 2 类,其中的某一种属于一类,而另外的三种不属于该类。请思考,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把结果填写在下表中。氢氧化钠、氧气、氧化铜、盐酸。分类序号 分类的标准 单独属于一类的物质4酸 与 碱 发 生 反 应 时 , 除 了 生 成 正 盐 外 , 还 可 生 成 酸 式 盐 (如 NaHSO4、 NaHCO3、 NH4HCO3等)或者碱式盐如 Mg(OH)Cl、Cu 2(OH)2CO3等。酸式盐和碱式盐都是酸和碱不完全中和的产物。(1)CO2与 NaOH 溶液反应,可能生成正盐 Na2CO3,也可能生成酸式盐 NaHCO3。你认为什么条件下会
15、产生 NaHCO3?(2)写出碱式盐 Mg(OH)Cl、Cu 2(OH)2CO3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酸式盐 NaHSO4和 NaHCO3分别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下列物质中,符合“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这一条件的是:酸;酸式盐;碱;碱式盐;碱性氧化物A B C D课后作业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数量_% 完成质量_分 存在问题: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第 6 页 / 共 2 页本次课后作业: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 提前完成 延后完成 _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全能接受 部分能接受 不能接受 _ 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 比较积极 一般积极 不积极 _配合需求:家长_学管师_ _课后反馈备 注提交时间 教学主任审批 学管师签字注:此表用作每次课的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