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二 小 学教 学 工 作 计 划2012-2013 学年度第 一 学期科 目:数 学年 级:三年级 班 次:107、1010任课教师:张学艳2012 年 9 月 6 日学情分析:1、任教班级学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分析。107 班共有学生 56 人,1010 班共有学生 56 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
2、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2、学困生情况分析。这两个班级学困生有王凯杰、刘思雨、吴佳芬、等 15 名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其次,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
3、乐学,愿学。对这些学生要求他们各单元测试成绩达 70 分以上,期末质量验收平均分达 75 分以上,优秀率、及格率分别达 40%及 95%以上。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的能力。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教 学 活 动 安 排周 次 教 学 内 容 目 的 要 求 方 法 措 施第 23 周第 45 周第 67 周一、测量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三、四边形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 1 毫米、1 分米、1 千米的长度观念和 1 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5、。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2加强估算。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几何知识。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 学 活 动
6、 安 排周 次 教 学 内 容 目 的 要 求 方 法 措 施第 8 周第 9 周四、有余数的除法五:时、分、秒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2
7、、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 学 活 动 安 排周 次 教 学 内 容 目 的 要 求 方 法 措 施第1012周第 13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七、分数的初步认识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
8、步认识分数的大小。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 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教 学 活 动 安 排周 次 教 学 内 容 目 的 要 求 方 法 措 施第 14周第 15周
9、八、可能性九、数学广角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2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来体会可能性
10、大小。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教 学 活 动 安 排周 次 教 学 内 容 目 的 要 求 方 法 措 施第1620周复习内容包括: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2、时、分、秒三、空间与图形:1、四边形 2、周长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11、)六、实践活动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 10) ,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千米=1000 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 吨的质量观
12、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 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