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俗表演文贸一班侯婷婷 文贸二班张堾杰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而演艺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民俗传承中,演艺民俗是民俗文化中最富有活力的一部分,包括竞技,游艺,体育等方面的内容,如民间举办的龙舟比赛、龙灯、戏曲民俗、曲艺民俗等等,都是民间演艺民俗的表现。演艺民俗的主要产品形式是艺术表演,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自创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下面通
2、过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音乐介绍民俗表演。(一)、民间舞蹈以民间舞蹈来说,在江南地区自古以来流传量很广。据上世界八十年代的普查,在嘉善县旧时曾流传的民间舞蹈有:“马灯舞 ”、“龙舞”、“ 狮舞”、“ 腰鼓”、“高跷”等。这些民间舞蹈的表演时节,除了新春、元宵等传统节日外,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庙会的祭神出会时进行的。说明了民间舞蹈与,民俗的关系十分密切。江南地区众多的民间舞蹈大体上可以分为五大类:一、岁时节庆类。岁时节庆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场戏,理所当然也是各种民间舞蹈展示风采的最佳时机。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解放后新定的“十一”国庆节、“ 五一”劳动节等节日,都是民间舞蹈大显身手的
3、时候。有狮舞(狮子舞。调狮子、双狮舞、手狮舞等),龙舞(绸龙、草龙、布龙、段龙、双人龙、板凳龙等),灯舞(马灯、龙灯、鱼灯、彩蛇灯等),船舞(荡湖船、旱龙船、姨婆船、摇快船,花龙船等),以及除了龙、灯、狮、船外的一些秧歌、花鼓类民间舞蹈。这些民间舞蹈,每逢节庆总要出来表演,多少年以来形成了风俗。过年、闹元宵,非得有马灯舞去各村各乡去表演;端午节到了,在河面上是划龙船比赛、摇快船比赛、姨婆船表演,在岸上是荡湖船表演。这是多少年来形成的习俗,要改变是比较困难的,即使通过外部的某种压力,如战争,来强迫改变,也是一时的,一到了气氛、环境适宜,往往又要开始活动。好比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宗教
4、迷信类。宗教迷信习俗类的民间舞蹈是民间舞蹈中最原始的基本形态,是民间姓杨的另一种物化和宣泄。 隋书地理志说:“江南之俗,火耕水縟其俗信鬼神,好淫祀” 。因此一年之中,鬼神习俗很多,除了那些遍布城乡的迎神赛会,还有平时为了祛病除灾的打蘸请神和众多的佛道两事。在这种或多或少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活动中,民间舞蹈是万万不能缺少的。三、民间杂耍武术类。这类舞蹈有拳舞、剑舞、杂耍等,出现在庙会、灯会、节日欢庆的场合,也有的在巡街中表演。四、城镇行业类。这类民间舞蹈主要是以获得一定报酬为目的的,民间行业的一种职业性舞蹈。如在江浙一带广泛流传的“茶担舞” 。五、近代都市校舞类。这类民间舞蹈产生于近代的都市,后来
5、逐步流传到乡镇,一般是根据一些儿童歌曲创作的,但广泛流行于中小学中。如娃娃舞、卖报歌、毕业歌、水手舞等。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各民族的舞蹈丰富多彩,但介入生活领域最广泛最深入,和每个人的生活道路联系最密切的当数民俗类的民间舞蹈。民间舞蹈的民俗特征实在是太强了,以至于有了“民俗舞蹈”的专门名称。尽管这些“民俗舞蹈”在其他场合也会出现,但应该说,主要出现并在民俗礼仪中传承。现在广泛开展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和节庆文化活动、文化下乡等都离不了舞蹈。民俗舞蹈以其崭新的身姿投入到多姿多彩的当代群众文化生活中,全身心地融入在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二) 、民间戏曲和民俗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载,北宋时勾栏中就有:小
6、唱、嘌唱、般杂剧、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讲史、小说、影戏、诸宫调、合生、说诨话等各种伎艺的表演。由此可见,在戏曲史前期虽然各种表演艺术种类是繁多的,但是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歌舞表演、滑稽表演、说唱表演等三类。瓦舍勾栏中各种文艺表演并存,是它们相互吸收、融合,最后形成戏曲这一特殊歌舞剧的先决条件。 “戏曲艺术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歌舞剧,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保存了它从母体中带来的歌舞性因素。 ”这些,学者们早有研究。有一种民间戏曲叫目连戏 ,据说最早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宋代。但在唐、五代时就已出现了很多用目连救母的故事讲唱的变文, 目连戏才在都城汴京的瓦肆勾栏里以杂剧形式演出。有人在研究了目
7、连戏后指出:“民间目连戏的演出伴随着繁杂的民俗活动。目连戏初始时作为中元节的应景节目,恐怕已兼祭祖和传佛两种目的,所以伴随目连戏演出的仪式十分庞杂。目连戏是一种真正的民间戏,所以至今流传在各地民间的演出本不仅保留了北宋已经形成的基本格局,而且伴随着时间推移更多地吸收了民间小戏成分,变得更加民俗化,更加切合老百姓的观赏要求了。民间戏曲的民俗性是毫无疑问的。它在民俗文化中诞生,在民俗文化中发展,民俗生活是民间戏曲的温床。民间戏曲也体现了群众文化的民俗性。民间戏曲的兴衰当然有众多的原因。但是,是否顺应民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三) 、民间曲艺民间曲艺的种类很多很多,演唱的场合与民间舞蹈、民间戏曲
8、一样,主要在民间的庙会、节日庆典、婚丧寿育和农事民俗活动中,因此,各地的民俗活动同样是民间曲艺活动的载体。民间曲艺也体现了群众文化的民俗性。民间曲艺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东北地区的二人转、北京的京韵大鼓、天津的快板、上海的上海说唱、金华的道情、长沙的弹词、无锡地区的“说因果” ,实在是种类十分丰富。在上海郊区及周边的浙江省嘉兴、平湖农村中,流传着一种叫“太保书”的民间曲艺。太保书的演唱者民间称为太保先生。太保书主要流传在民间做社、禳解、完船的仪式上。所谓做社,是“村落的大型祭仪,祈求神灵保佑天蚕丰收,六畜兴旺,人口太平等等。 ”禳解是“为某一户病家所举办的祛崇仪式” 。完船是“丧仪中的一个程序”
9、。这无疑又一次说明,民间曲艺也是活动在民间的习俗中。(四) 、民间音乐与民俗在清末民初,吴越地区民间音乐, “主要有吹打 、 丝竹及锣鼓等。辛亥革命后,在上海、无锡、苏州等城市还有一些专门从事民族器乐演奏(包括一些昆曲的清唱)的社团,如天韵社 、 文明雅社 、 钧天社等” 。在民间婚丧喜庆、风俗节日活动中,器乐都起着显著地作用。上世界八十年代民间文艺普查时,在嘉善县有民间音乐四大类:一、 丝竹类。有月明之夜 、 行街 、 三六等。二、合奏类。有步云梯 、 水龙吟 、 天下同 、 朝天子 、 锦绣球等。三、鼓吹乐。有天下同 (一、二、三) 、 苦黄莲 (一、二)等。四、吹打乐。有将军令 、 迎宾
10、曲等。五、唱经调。 玉皇大帝 、 观世音等。在一个县内有那么多的民间乐曲,不能不说民间音乐的丰富!应当指出的是,民间歌谣的曲调是民间音乐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各地各具特色的民歌,还是那些民间小调,它们的内容具有民俗特征,它们的表演与民俗也分不开。比如,有学者研究了客家歌谣的民俗价值后指出:“客家歌谣涉猎的民俗甚广:婚丧嫁娶、岁时节令、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等,无所不含。 ”其实,歌谣是民众的文艺,从内容上说,哪一种歌谣不是反应民俗事象?从曲调上说,都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从演唱场合来说,也与民俗活动紧紧结合的。民间音乐也具有民俗性。这是民间音乐的特点,也是群众文化的特点。民俗表演的发展民俗
11、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流失,各种民俗技艺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如何使民俗表演走向市场,焕发新的光彩是我们应该主要考虑的问题。一、民俗表演的营销之路发展民俗表演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和理念,来创新包装和经营管理。其二、在民俗表演营销过程中特别策划、宣传营销与民俗表演组合,实现各种媒体立体式的宣传,达到整合营销的目的,及时从市场反馈信息,调整民俗表演的内容。其三、在管理上需要人性化、科学化、市场化,实行演员签约制,把演员的演出表演直接体现到个人的收入上来。另一方面要在市场上创造自己的演出市场网络,实现民俗表演的快速椽笔,争取聚聚经济效益,缩短民俗表演资金回
12、收周期。如大型民俗歌舞诗多彩贵州风以其有效的营销策略,先后在国内国外巡演取得了巨大成功。二、 民俗表演的品牌之路品牌是大众对某种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反映到民俗表演的创作上,就是要在创作编排中,树立精品意识,打造一流的演艺作品。根据品牌本体特征的划分标准,民俗表演的品牌可分为民俗家品牌、文艺演艺家个人品牌、节日品牌、团体或企业品牌四大类:以具体某类民俗事项本身为识别器,如安塞腰鼓,东北二人转等民俗文艺演艺个人品牌;以某一著名艺术家为品牌,如醒狮宗师黄飞、皮影传人潘京乐等。三、 民俗表演的创意之路民俗表演的地理性、历史性、凝聚性、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的渗透性和共融性等都能在文化产业上得以表现。如云南映像舞蹈剧目,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常演不衰。从2004年至2005年,共演出600场,观众40万人次,票房收入3000多万元。一个创意使存在千年的舞蹈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开发出巨大的经济文化价值,这就是充分运用创意激活云南民俗舞蹈表演的结果。参考文献:金天麟著群众文化民俗学研究 ,黑龙门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高奇著走进中国民俗殿堂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黄立群论演艺民俗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