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入门须知.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016928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宗入门须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密宗入门须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密宗入门须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密宗入门须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密宗入门须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入门须知入门须知(一)密宗的概念佛教是唯一的最讲平等的教育(宗教) ,佛法认为:任何有情本具有佛性,任何人通过正确的修行,都可以悟道成佛,了脱生死。 “迷”即是凡夫, “觉”即是佛。然而,这个从凡夫到佛的过程,道路有多种多样,如可以学禅宗、净土宗、密宗等等,成就的速度有快也有慢,其中最快,最究竟的就是密宗了。正象我们要想到达一个目的地,可以有多种选择,或步行或乘车、或坐飞机,显然坐飞机是最快的选择,但并非人人都可以有坐飞机的条件,如经济条件等。同样学修密法除了需要有上师的传承作为外部条件外,还需要有累世的修行因缘作为内部的条件。密宗的修行方法(简称密法) ,虽然在西藏得以保留完整,并广为流传,

2、但在汉地却如凤毛麟角,甚至被人误解。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热的兴起, “密宗”随着“藏密气功”的概念,被人所知,但是大多数人对这种佛教古老的修行方法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功法”的一般概念上,一知半解。 密宗之所以“密” ,不仅仅是因为修法秘密赖以师徒口耳相传为传承方式,而更主要是由于层次和知见上,更为直接,更为一针见血。佛经上说:一个人修显教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才能成佛,而修密宗则可以“即身成佛” 。佛说:“一切诸佛以持真言而得成就。 ”持真言者,密法修持者也,金刚手菩萨的化身诺那活佛对密法的殊胜有这样的解释:“密宗能够即生证佛之理,譬如一个极坚固塞口之玻璃瓶,佛为瓶外空气,众生

3、是瓶内空气,佛之所以为佛,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只因为一层极坚且厚之心垢玻璃为之隔绝也。密宗行人以大菩提心为因,并得金刚上师心传密法,以我之三密,与佛之三密感应道交,恰如用大锤,将坚固的心垢“玻璃”击得粉碎,立使瓶内空气与瓶外空气融合交通,故得即生成佛。 密宗又分为各种教派,如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等。在修法上各有其特点。无论何种教派,无论哪一种修行方法,在修法上无有高下之分,在知见上也没有根本区别,都是诸佛菩萨应众生不同的因缘而创立的,因而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第一、以佛陀的心印传承为理论根据。即以流传了近三千年的佛教的真知灼见为依据。第二、以佛法的中观见为究竟正见。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真

4、空” ,即非“空”亦非“有” ;既非“非空” ,亦非“非有” ,由此认识宇宙的万物都是从“真空”显现出来的“妙有” 。 “妙有”是显现, “真空”是本性。 第三、以诸祖上师的口诀为修行法则。即以三密相应:手结印契,口持真言,意作妙观贯穿整个修行过程,使身、口、意构成的自性与咒、印、观所构成的佛性相应,产生法性,扫荡有始以来的浮躁垢习,得大安乐自在。第四、以胜义菩提心为究竟发心。即众生皆有佛性,在他们未成佛以前,都显现出凡夫相,为自己的私利造业,故而处于轮回之中受无量苦。因此在觉悟自己的同时,还必须以大悲、大愿、大行的菩提心来救度他人,觉我觉他,觉行圆满。 第五、以上师灌顶,师徒口耳相传为传承方

5、式。上师是佛与菩萨的化身,他们担负着代法之责,为佛的代言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确保佛陀的思想代代相传。第六、以密乘十四戒律为根本戒律。一切修密之人,都需要用戒律来规范和修改自己的行为,持戒,守戒。而密乘教戒更因它的传承特点规定了不得叛离、诽谤依止上师作为根本戒律。以上六点是密法的根本,离开了以上特点就不是真正的密宗密法。对于那些社会上流传的所谓的“大密宗” “观音法”等等各种功法,宣扬抛弃身、口、意,甚至抛弃上师,本尊,从根本上背离了密法的原则。孰真孰伪,很易判断了。我们学修密法,应把它当是扫除障碍,彻底断除烦恼,渡过人生苦海到达智慧彼岸的“渡河之舟” ;而不应怀有一颗贪心,舍本求末,去追求

6、修密过程中的“副产品” ,开“天门”啦, “会飞”啦等等,甚至把密法当成是发财致富的门路。以此“贪心”学修密法,必入魔境!必堕地狱!入门须知(二)何为“灌顶”密法的学修全靠上师的加持才能成功,而上师则是用灌顶”这个密宗独有的传承形式将历代诸佛上师累世修行的法力和福报传递给弟子。所以,没有灌顶,密法就中断了传承;失去了加持,学修者当然就不会成就。可见,灌顶之重要了。 而灌顶这个佛教密宗独有的传承形式,而今却被自创的、祖传的各种“功法”所滥用,社会上一些“一夜得道” “无师自通”的假上师,既无修证,也不真正懂得灌顶,却也热衷于给人“灌顶” 。如果遇到邪师,受其“灌顶”实际上是“五大仙灌顶”与之相随

7、,他若下地狱,弟子必随之,不可不慎。因此,学修密法的人,应将“灌顶”视为一件极严肃的事,绝不能起贪心,盲目追求,认为多多益善。 密法中所讲的“灌顶” ,又根本不同于气功界所讲“灌顶”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天壤之别!何为密法的“灌顶”呢? “灌顶”一词,源于古代印度国王在登基时,取四大海水灌于头顶,象征着掌握四海权力,表示祝贺之意。 “灌顶”后被密宗密法作为了传承的唯一形式,当然就有了更深、更广的含义和内容了。 第一,通过灌顶明确学法者学修密法的资格。类似学生在入学前进行登记注册,举行开学典礼一样。只有在接受了上师灌顶之后,才具备就学修密法的资格,才能成为金刚弟子。密教有戒云:“未经灌

8、顶,窃法无益。 ”道听途说,盲目瞎修,极易出偏。 第二,通过灌顶,明确上师与弟子的师徒关系,使学法者结下佛缘。在灌顶的过程中,上师将成佛的种子直接插入弟子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之中,结下学修密法的因缘,使上根性者,即身成就;中根性者,加持往生;下根性者,也会得大福报,在下一世得更多的顺缘和幸福。当然这还需要弟子对上师有信心,对学佛法有决心,发胜义菩提心,谨守密乘教戒,才可得到上师的这种加持力。经过灌顶,即确定了上师与弟子的师徒名份,金刚弟子就要谨守“不可违离依止师”的密乘教戒,如有违背,是要堕金刚地狱。密宗修行成就快,上师的加持力大,但危险也极大。正如同步行和坐飞机相比一样。坐飞机,只有到达了目的

9、地才能下飞机,如在飞行的过程中跳下去,那就会粉身碎骨。因此,在这里劝那些动机不纯、目的不明、贪心不足的人,最好在未清净自己之前,不要参加灌顶,以免“吃不着羊肉,反惹一身膻” 。 第三,通过灌顶,上师会将历代祖师的加持与传承赐与弟子。曾有人将这种传赐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请佛菩萨与历代祖师的加持力就像“核发电厂” ,而上师是“变电站” ,弟子则是“用户” , 核发电厂”将电通过“变电站”传递给“用户” ,弟子成就后,又成为新的一级的“变电站” ,继续向下传。在灌顶的过程中,历代祖师一级级的加持力在上师的祈祷中会降临在弟子身上从而形成一个功力强大的能量场,此时,只要弟子对上师三宝(佛法僧)生大信心

10、,发菩提心与上师相应,就会与之产生“同步共振”而得到上师的大加持。因此,从来没有修密法的人不经上师灌顶而成就的。 其四,通过灌顶,可以消除弟子累生累世的业障,以促使弟子尽早获得身、口、意的清净,得到成就。然而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与其说是上师替弟子消业,不如说是替弟子背业,是上师用自己的福报与法力,为弟子背业,代弟子受苦,促使弟子早日觉悟。我每每看到海空上师为弟子灌完顶后,疲惫不堪的样子,心里就隐隐作痛,这是需要极大的悲心与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的呀!而正是这样大悲的精神,才能使佛法流传至今。那些装腔作势、未证言证,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的“假上师” ,是绝对不可能有此品德的。而那些千方

11、百计总想白白得到上师灌顶的人,那些付一点点灌顶费就心痛如割肉的人,其良心何在?相信佛菩萨有眼,这样的人灌了顶也是白灌,非但得不到加持,还会招来极大的罪过。 入门须知(三)如何选择自己的根本上师?对于每一个学修密法的人来说,摆在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非常慎重地选择一个根本上师,跟随一个什么样的人,学修哪一种法门,就是每一个学修密法者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方便大家选择。我介绍大家几点择师的标准,供参考。 首先,要看上师的信、愿、行是否以佛陀的信、愿、行作为榜样,不是为自己的利益,始终把众生放在第一位。 其次,看上师是否具备了功德,是否得到了某一种法的完备的传承。如果上师本身没有得到传承,就不可能传授弟

12、子,他本身不发光,弟子怎么能沾光呢? 第三、这个上师不但是学者,更重要的是一个行者。理论和实践经验兼备,事理具足,方是理想的上师,只有理论,而没有密宗的实践,是不适合作上师的。你可以将他们作为善知识参学理论,因为密宗是最重实践的修行法门,需要把自己作为实验室,来印证佛陀的真理。 第四、看上师与弟子是否有缘分。这种缘分包括几种。第一种,一见到上师就会起一种恭敬的心来,很喜欢跟他在一起,这是一种情俗缘。还有语言缘。比如西藏有很多高僧大德,尽管我们非常敬仰他们,但却不宜首选择他作根本上师。原因是语言没办法沟通,作为弟子要随时地跟自己的上师沟通,寻求上师帮助。语言不通,交流有困难,就会影响上师与弟子之

13、间的默契。还有一种叫法缘,选择的上师是否年富力强,且正是处在能够弘法能够解惑的阶段,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指导我们度过生死苦海。能够寻到以上四点都具备的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上师,确实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正是许多人一听学密就望而却步的原因。而能够找到一个各方面都具足的上师,跟随其学修密法,是我们的大福报所致,要万分珍惜。 入门须知(四)怎样对待上师? 上师以大悲心,大愿力面对弟子,以大福报,大法力替弟子背业,那么金刚弟子则更应以大悲、大愿、大行的菩提心来修行,以极恭敬,极虔诚的态度来对待给自己加持,替自己背业的上师。然而,很可悲的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最基本人生道德规范,在现在的一些人眼中被视为粪土

14、; 把上师当成“商品”的有之:他们以一种商人的精明计算着。则怎样以最小的代价在上师那里换取最大的回报,甚至想白得,白占; 把上师当成“摇钱树”的有之:他们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到达解脱的彼岸,而是想得到一种收敛钱财的本领,学法几日,就想当传法人,目的没有达到。就叛师!谤师; 把上师当成“保姆”的亦有之:他们一旦拜师,那么上师就既要保他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又要保他财源广进、官运亨通小孩要升学,老人要健康,最好是能让他出门捡一个大钱包,稍不如意,不是念自己福报浅薄、修行不足,而是责怪上师法力不够,神通不灵;更有人来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修改自己的行为,而是专门修改上师的行为,他们似乎成了上天派来审判上

15、师的法官,上师的所做所为均要以他们的爱憎为标准,于是无端指责上师,甚至与之决裂,似乎应该由上师向他们忏悔才对,不知代表佛菩萨并已成就的到底是上师呢,还是他们? 可悲!可叹!密宗有约,违背、诽谤上师,三年内不忏悔,即成定业,很难解脱。除非以猛励心,发弘大普愿,否则纵佛出世,亦不得忏,与五道十恶之罪无别,直堕“金刚地狱” 。那么在佛菩萨面前信誓旦旦的金刚弟子,又应该怎样对待代表佛菩萨的人间上师呢? 首先,应该明确上师是佛菩萨示现凡夫身在人间的传法导师。一方面,上师是佛菩萨的化身,担负着代佛传法之责,为佛的代言人。他可以针对每一个弟子的不同知见,修法上的不同问题进行指导;对每一个弟子负责到底,直至弟

16、子成就,而这是诸佛菩萨无法一件件亲自做到的,所以在这一点上,上师的地位是高于一切的。金刚弟子应像敬仰佛陀那样十万分地敬仰上师;另一方面,上师虽以极高的智慧与修证,得到了佛菩萨的无上果位,但为了方便救度众生,他现凡夫身。也就是说:上师也是人,他也有生老病死,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吃喝拉撒睡,高兴的时候眉飞色舞;生气的时候怒目圆睁,他不是神,也会有过失,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但作为弟子,应将上师的过失,看成是佛菩萨的密意示现。更何况作弟子的根本没有资格去评判上师的过错,因为我们没有具备足够的智慧,去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正像米勒日巴尊者在当年修行学法时,他的上师马尔巴,用极其残酷的手段虐待米勒

17、日巴,使他的背上的疮烂透到胸部,世人纷纷责骂马尔巴上师冷酷无情,甚至连师母也不能理解,然而当米勒日巴已历经千辛万苦,取得成就时,他终于明白了:他因杀人无数,本应堕入地狱的,正是马尔巴上师,以极大的悲心,加持他,替他背业,使他重报轻受,以苦行迅速消除业力,得以成就的。因此,作弟子的不应以自己的眼光去判断上师的“是”与“非” ,上师就是上师,他不会因为你的吹捧,而增加光环;更不会因为你的贬低,而损其功德。金刚弟子只要以恭敬、真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上师,就一定会得到加持,就一定会在上师的引导下直驱解脱的彼岸!印光大师曾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

18、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福慧愈减矣。 ” 其次,金刚弟子应尽力以大舍心供养上师,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平衡的,要想获得,就要付出, “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想要在上师那里获得福报、智慧、法力;想要让上师替自己消除累世的业障,而自己又不付出任何代价,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上师传赐的佛法是超过一切的珍宝,上师勇于替弟子背业的精神,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又何偿是对我们有大恩大德的上师呢?供养上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真诚,是否尽力。昔日佛陀在印度传法时。遇一贫女,贫女身无分文,只好将身上仅有的一件衣服卖了一个钱,买了一块酥油,点上灯供养佛陀。

19、天亮时,佛陀让弟子去熄灭所有的灯,但唯有贫女供养的灯,用尽各种神通都无法熄灭。贫女的诚心感动天地,因而获福德无量,并做多世转轮圣王。贫女供养的一个钱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竭尽全力,充满真诚的,其功德远远超出了百万富翁供佛的十个钱,百个钱。大舍,才能大得,对师最大的供养,就是弟子身、口、意的供养,把你的罪业身供养上师,换成了佛的法身,你是不能再去做杀、盗、淫的罪业;把你的口供养上师,换成圣人的清净之口,你的口就不能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等罪业;把你的意(心)供养上师,你的心便换成了本尊的大菩提心,就不能再有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罪业心。要把你的身、口、意三业,变为上师(佛)的身、口、意三密,

20、就与上师合二为一,如此供养,你就是佛,佛就是你,自然成就正果,这就是对师恩的最好报答! 入门须知(五)作为弟子,应该如何建立和上师的关系呢? 首先,要有专一心,任何一老师,都希望你能够专一精进。净空法师曾作过很形象的比喻:“一个师父是一条路,两个师父两条路,三个师父是丁字路口,四个师父是十字街头。 ”令人无所适从。跟随一个师父,学修一种法门,从一而终,方可成就。那种今天拜这个师,明天拜那个师的人,没有哪个师父会喜欢的。 其次,要有恭顺心。印光大师说:“欲求佛法的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恭敬,就有一分收获,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 ”对于学修密法者,光有恭敬心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恭顺心。顺即是随

21、顺的意思。在学密中,我们经常提到弟子身口意供养给上师,就是说弟子要随顺上师,一切听从上师的指导,从而得到正确而清净的身口意。要弟子随顺上师,就要建立对上师的信任感,相信上师是佛法僧的代言人,凡事不应该以我为核心,而应是以上师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谈得上真正弟子对上师身口意的供养。一次上师在给南充的弟子开示时说:“学修密法有一个大秘密:如果你学会了,当我指着南瓜说是茄子时,您们跟着说是茄子。 ”那时,他们都说是茄子,而不要争“这明明是南瓜呀!”那时,你们就学好了。这并不是因为南瓜,茄子只是名称而已,我们可以用任何名称来命名它,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就证得空性了。上师的“茄子、南瓜”的故事非常深奥,值得我

22、们每一个弟子回味。 再次,还需要有胜解心。就是殊胜地善解上师意图的心。作为弟子对上师的教导要予以理解,不仅在文字表面上予以理解,更重要的是要透过文字表面理解更深层次的含义,这就称之为“胜解心。 ”比如,我们常看到的密勒日巴的故事,马尔巴上师为了使密勒日巴尝还他的累累血债,让密勒日巴受尽了常人所不能忍受之苦,马尔巴上师为此也背上了许多骂名,最终密勒日巴得以成就。这个熟悉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两个方面:马尔巴上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教育他的弟子,可谓是伟大的上师。另一方面,密勒日巴对马尔上师绝对信任、专一心、恭顺心、胜解心一一具足,在上师的万般折磨下,终不后悔,得以成就“尊者” ,可谓是伟大的弟子。正是因

23、为如此,才给我们后人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做为弟子,能够正确的领悟上师的用意,方能“淘尽黄沙始见金” 。总之,金刚弟子只要能“三星(心)高照”专一心、恭顺心、胜解心,以此三心,来建立起与上师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与上师心心相印,就可在上师的加持下获得清净的身口意,得以成就。 入门须知(六)菩提心无上智慧的种子对上师三宝有信心,尽心尽力恭敬供养上师,得上师的加持,这只是金刚弟子修行的一个基本条件。那么,要想得到最终的解脱,成就正果,金刚弟子还需要有一颗大悲、大愿、大行的菩提心。黄念祖老居士曾说:“菩提心是每一个立志修佛之人的根本,没有菩提心,修法就如同煮砂作饭,压砂求油。 ”菩提心,是达到无上

24、智慧的种子。 而今学修金刚法的弟子,更多地只是追求此法的莫测高深,沉迷于冷、热、酸、麻、光等各种感应之中,而不重发菩提心。孰知离开了菩提心,学修密就会停留在一般练功的基础上,所得的结果是:会“飞”的只会“飞” ;会“算命”的只会“算命” ,自己的烦恼依旧,苦痛依然,而且即便阐发出各种“神通”境界,也是有漏的,不可能长久。只有发菩提心,才能彻底摆脱烦恼痛苦的束缚,达到无漏的智慧境界。何谓“菩提心”?菩提即觉悟,菩提心即觉悟之心。它同我们平常的好心、善心是有根本区别的。一个好人在世间的善心善行,只能为下一世积得善因和福报,是不会因此出离轮回的。而菩提心,哪怕是象火花一样一闪念,也会具有无量功德,会

25、因此彻底摆脱轮回的束缚。善心善行是有条件;菩提心是无条件。善心善行是在良知的驱使下的行为,而菩提心则是自觉自愿的行动。 菩提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大悲之心。 大悲,乃佛法的根本。真正的大悲心不仅仅是善良人的“好心眼” ,而是建立在修证诸法空性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广大智慧一即证悟了法界本是一体,无内无外,无人无我,众生皆平等,法界本是相溶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切众生都是自己无量劫以来的父母和未来的佛。 正因为如此, “众生之过即己过,众生之非即己非” 。众生受残害,应看成是自己所受一样,给予极大的救助;众生造孽,应怀有婉惜之情,绝不能幸灾乐祸,拍手称快;对待比自己各方面都优越的人,应发自

26、内心地赞叹;对待不如自己的人,应全力以赴地帮助,绝不能有“恨人有,笑人无”的市井小人的心态。另外,对待恨自己,骂自己的人更应忍辱。将其视为自己过去的父母,不起丝毫嗔恨之心。这一点最难做到,常常是只能忍住一阵,忍到忍无可忍时就忍不住了。而真正的证得空性的大悲心,就是能将利、衰、毁、誊、赞、讥、苦、乐等一切观为“空性” ,只将八面来风当成空谷回响,毫无意义,那么就可以“刀架在脖子上”也能忍得住了。真正具有大悲心的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无论对待任何的人,他的心情永远是平和的。 当然,这不能是没有原则的,对待那些“魔障” ,还要狠狠地降伏,但要以大悲心为前提,降伏过后再来度化他。降伏他,是因他给众生带

27、来了灾难,度化他,是因“魔障”也是众生。 第二,大愿之心。 修大乘佛法的人,很重发大愿。阿弥陀佛是四十八大愿;文殊菩萨有十大愿;观世音菩萨有十二大愿等。地藏王菩萨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普贤菩萨在普贤行愿品中说:“虚空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力无有穷尽。 ”可见,其愿力之大。 而现今许多学佛之人,也发愿,但所发之愿均是小愿;比如:“菩萨保佑我身体健康,我每天给你烧香磕头!” “菩萨保佑我升官发财,我就给你重塑金身!”等这种小愿只是求菩萨帮助的一种交换条件,所谓你来我往,两不相欠。即便获得了一些福报,也是有漏的,是终究会享受完的。更何况佛菩萨并不稀罕人世间那点粗糙食物和

28、香火,佛菩萨真正需要的是每个众生都走上自我解脱的道路。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以此大愿之心,勇猛精进地学修佛法,方是对佛菩萨的最好报答可受到诸佛菩萨的赞叹,其功德大如须弥山,所得到的福报也是无漏的,永恒的。 第三,大行之心。 发了愿,就要行愿。那种今日跪着在佛菩萨面前泪流满面,信誓旦旦,明日就把佛菩萨抛在脑后,什么大愿啦,什么忏悔呀,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那种口里说着大悲心,大愿,天花乱坠,但落实到具体问题,该贪还是贪,该嗔还是嗔,该痴还是痴的人,所发愿再大,也是空愿。不起任何作用,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 如何“行”?佛陀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了“六度

29、”的道路,即使人渡过生死苦海的六种方法。(l)以布施度悭贪 布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舍给别人。它可分为财布施(把钱财给别人)、法布施(在知见上指导别人) 、无畏布施(解救别人的危难) (2)以持戒度毁犯 遵守戒律,远离过失,才能身心安定,开发智慧,圆成佛道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3)以忍辱度瞋恚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 ”何况学佛成就是长久伟大的事业呢?修行之人,要有宽大的胸怀,高深的涵养,人瞋我不瞋,人恼我不恼,怜悯恶人的侵犯,是他们没有智慧的表现。 (4)以精进度懈怠 精进就是一往向前的意思。 “精”是不杂, “进”是不退。凡事若要成功,都要有恒心,不可“三

30、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业不进则退,更不能见异思迁,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想学,结果样样都不精,学修贵在一门深入。 (5)以禅定度散乱 六祖惠能大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故有“无定不成佛,无佛不在定”之说。我们跟随海空上师习修如意轮金刚法 ,正是以三密相应的形式,扫荡心中的一切妄想和垢习,培养使心专注一境的定力,得定开慧,成就无上智慧。 (6)以般若度愚痴 般若,译作智慧,它圆融无碍,又灵明自如,是通达真理的最高智慧,它保证修行者不走错路而落坑碰壁。 以上这六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六度应齐修,不可偏废。当然,在勇猛精进的实修实证的同时,还应加紧学习佛教的理论,没有理论的指导,一味修法,如

31、盲人骑象,容易误入歧途;而只懂玩味理论,却不身体力行地实践,那就如同“画饼充饥”了。 有了对众生的大悲之心,就要发大愿去救度众生,就要行大行以保证自己的大愿得以实现。因此大悲、大愿、大行是胜义菩提心不可缺一的组成部分, 华严经云:“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 ”没有种子,怎么可能有果实? 学修密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皈依上师三宝,二是发胜义的菩提心。在上师一脉相承的加持力下,菩提心这颗无上智慧的种子,就可以生根、开花、结果,成就菩提(智慧)道果。 末法时代佛法难闻,正法难求。而今“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上师难遇今已遇。 ”剩下的就看自己的了。学法修行之人,在逆境时,不要灰心丧

32、气,应看到这种挫折正是自己业障深重,福报浅薄所造成的,应加紧修行,积累福报,转烦恼为菩提;在顺境时,不能狂妄自大,而应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福报,是有漏的。享受一点少一点,终会有尽的时候,如舔刀上之蜜糖,糖尽伤舌,福报享尽必有恶报。所以更应以大悲之心,行大愿之行,将有漏的福报转化为无漏的智慧,最终彻底脱离生死苦海。能够跟随上师学修密法的人,都是因为累生累世的修行,积累大福根,才结下与上师如此大的福缘,故能在今世在上师的加持下,以最快的方式渡过苦海,即身成就!因此,这种学修密法的机缘是千载难逢,来之不易的,我们应万分地珍惜!切莫放逸!“唯求自利声缘者,励勤犹如烧燃头。 ” 专一精进是入门学法的关键!广修福慧是通达正道的资粮!依执发心是学修密法的根本!谨以此偈回向: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世业。 增长诸福慧,圆成胜菩提。众生悉康宁,国泰民安乐。 法界诸凡圣,同证无上道。 寂雯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七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